第281章 中興四將一半內鬼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 作者:搞快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劉徹此時隻覺得越發看不懂這個趙構了。
你說他慫吧,在得知金人情況不好的時候他還有膽子叫手下人反擊,你說他不慫吧,說好的仗又突然說不打就不打了,他到底在怕什麽?
“他怕宋軍會再度被金人打敗,因為以南宋的狀況,萬一輸了,那南宋很可能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兵敗如山倒,然後走上北宋的老路。”衛青麵色凝重,他已經猜到了趙構的恐懼源頭,但作為一名將領,他很不喜歡這樣的皇帝。
膽怯是最無能的帝王特質。
【嶽家軍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統領,直奔鎮汝軍。
牛皋早年在汝州魯山縣同金軍作戰,此時重返故地,精神抖擻,一戰即攻克汝城,生擒敵將,接著又向潁昌府(河南許昌)至蔡州(河南汝南縣)一帶掃蕩,焚毀了大量敵軍的糧草輜重。
另一路則由王貴、郝晸、董先等率領,向西北方向進軍。
在攻克盧氏縣後,又西取虢略(河南靈寶)、朱陽(河南靈寶市朱陽鎮)、欒川(河南欒川縣)三縣,一路繳獲糧食十五萬石,降眾數萬。
王貴在收複虢州後,決定率軍向西,攻伐上洛(陝西商洛市商州區)、商洛(陝西商洛市商鎮)、洛南(陝西洛南縣)、豐陽縣(陝西山陽縣)和上津縣(湖北鄖西縣西北)等五縣,席卷了商州全境。
嶽家軍各路進軍都堪稱勢如破竹,各地百姓更是簞食壺漿,十分歡迎嶽家軍的到來。
作為嶽家軍最鋒利的尖刀,先鋒大將楊再興連戰連捷,收複長水縣(河南洛寧縣西南),繳獲糧食二萬石,按照嶽家軍的傳統,楊再興將這些糧食大多分發給軍卒和百姓,自己隻帶著少量糧草繼續輕裝上陣。
對於百姓們來說,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愛戴誰,嶽家軍如此軍紀嚴明,愛護百姓,百姓們對嶽家軍自然也是各種支持,不少人聽說嶽家軍要走,甚至主動將自己家裏為數不多的雞蛋,肉食等珍貴食物拿出來送給嶽家軍。
有了百姓們的支持,嶽家軍越打越勇,很快順州另外兩縣永寧縣(河南洛寧縣)和福昌縣(河南洛寧縣東北)也被攻克。
前線嶽家軍一路高歌猛進,各種捷報傳迴朝廷。
趙構聽聞以後卻是反應冷淡,表麵上他覺得嶽飛這一路捷報有吹噓誇大的嫌疑,得仔細核實以後再論功行賞,否則一旦日後人人都虛報功績,朝廷就沒有信譽了。
可事實上他其實並不看好嶽飛,原因就在於張俊對嶽飛的評價。
在張俊看來,嶽家軍確實很能打,但嶽飛這一路打的戰線拉的太長了,許多地方就算打下來也守不住,到時候豈不是都白打了?
這話聽著像是在對嶽飛的功績羨慕嫉妒恨,但事實證明他沒說錯。
嶽家軍因孤軍深入陝西山區作戰,戰線延展過長,糧草難以接濟,最終不得不班師鄂州。
由於嶽家軍撤離了前線,一些已經收複的地區再度被金人占領,但商州的全境和虢州的部分地區從此為南宋所控製,直至1141年被割讓給金朝。
嶽飛留王貴一支人馬戍守前線,對自願隨軍南撤的居民,抽調一萬石軍糧予以接濟,並且“撥牛借種,召募耕種”,安排他們的生活和生產。
九月下旬,嶽飛迴到鄂州,舊疾發作,隻能將軍務暫時交給張憲和宣撫司參謀官薛弼、參議官李若虛處理,趙構聞訊後,特派人急馳到鄂州為嶽飛治療,這才有所好轉。
嶽飛奪迴商、虢等地,引起了金人極大的忌憚。
紹興六年(1136年)九月,金人發兵二十萬(一說三十萬),號稱七十萬,向淮西發動進攻。
趙構得到消息以後後,認為劉光世、張俊不足以守江淮防線,要調嶽飛軍沿江東下。
說起劉光世和張俊,這兩位在後世曾和嶽飛,韓世忠被並稱為南宋的中興四將。
隻不過劉光世這個人膽小怕事,對金人極為畏懼,屢次在作戰前夕棄城而逃,所以後來他被踢出了四將的名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劉錡的人。
隻不過這個劉錡的主戰場在西夏,後來隻是短暫的協助過嶽飛,然後就被貶官,直到老邁了以後才重新被啟用,一生所建不多,故而暫且不提。
至於張俊,他是有才能的,從他當初願意任用和信任嶽飛就能看出他的眼光不錯,外加他經常能提前預測戰爭的走向和即將發生的事,論眼光之長遠也是無人可及的。
隻可惜張俊本人其實也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他後來在明知道嶽飛無罪的情況下,隻因為看出了趙構的真實想法,所以他一度背叛了嶽飛,陷害嶽飛,隻為了能讓自己活下去。
如此算下來,中興四將其實有一半都是內鬼,是坑貨,隻有嶽飛和韓世忠滿腦子想著北伐,隻可惜……
扯遠了,說迴鄂州這邊。
在接到趙構的詔書以後,盡管嶽飛舊疾未愈,但他並未猶豫,立即向九江進發。
可即便他已是如此迅捷的動身,但在趕到九江時的時候,淮西戰事還是已經結束了,宋軍主力不戰自潰,至於金人的部隊隻是進行了一番掠奪就暫時後撤了。
嶽家軍主力部隊和襄陽府等地前沿守軍的調動,給了金人可乘之機。
十月底及十一月初,金軍卷土重來,向襄漢、商虢地區發動猛烈進攻,嶽飛接到多地的告急軍情後,當機立斷,調集精銳出師北伐。
嶽飛出師到達各地之前,部將寇成、王貴、秦佑等已多次打退敵軍進攻。
當嶽飛大軍開到前線的時候,守城將士們受到了極大鼓舞,軍威大振,商州一戰,大敗金軍,局勢就此轉危為安。
緊接著,嶽飛命張憲、牛皋兵分兩路,張憲以輕兵誘敵之計大敗五萬敵軍,牛皋也以步兵八千於方城縣東北的昭福擊敗數萬敵軍。
擊退來犯之敵後,嶽飛又準備收複蔡州,因見州城防守嚴密,“勢不可攻”,這才暫時作罷。
按照朝廷“規模素定,必不徒行”的意旨,嶽飛此時已順利完成任務,加之所帶軍糧有限,便決定還師鄂州。
嶽飛軍撤退的消息傳到敵營後,敵將李成立即布置追擊,卻不知這其實是嶽飛的計謀。】
你說他慫吧,在得知金人情況不好的時候他還有膽子叫手下人反擊,你說他不慫吧,說好的仗又突然說不打就不打了,他到底在怕什麽?
“他怕宋軍會再度被金人打敗,因為以南宋的狀況,萬一輸了,那南宋很可能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兵敗如山倒,然後走上北宋的老路。”衛青麵色凝重,他已經猜到了趙構的恐懼源頭,但作為一名將領,他很不喜歡這樣的皇帝。
膽怯是最無能的帝王特質。
【嶽家軍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統領,直奔鎮汝軍。
牛皋早年在汝州魯山縣同金軍作戰,此時重返故地,精神抖擻,一戰即攻克汝城,生擒敵將,接著又向潁昌府(河南許昌)至蔡州(河南汝南縣)一帶掃蕩,焚毀了大量敵軍的糧草輜重。
另一路則由王貴、郝晸、董先等率領,向西北方向進軍。
在攻克盧氏縣後,又西取虢略(河南靈寶)、朱陽(河南靈寶市朱陽鎮)、欒川(河南欒川縣)三縣,一路繳獲糧食十五萬石,降眾數萬。
王貴在收複虢州後,決定率軍向西,攻伐上洛(陝西商洛市商州區)、商洛(陝西商洛市商鎮)、洛南(陝西洛南縣)、豐陽縣(陝西山陽縣)和上津縣(湖北鄖西縣西北)等五縣,席卷了商州全境。
嶽家軍各路進軍都堪稱勢如破竹,各地百姓更是簞食壺漿,十分歡迎嶽家軍的到來。
作為嶽家軍最鋒利的尖刀,先鋒大將楊再興連戰連捷,收複長水縣(河南洛寧縣西南),繳獲糧食二萬石,按照嶽家軍的傳統,楊再興將這些糧食大多分發給軍卒和百姓,自己隻帶著少量糧草繼續輕裝上陣。
對於百姓們來說,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愛戴誰,嶽家軍如此軍紀嚴明,愛護百姓,百姓們對嶽家軍自然也是各種支持,不少人聽說嶽家軍要走,甚至主動將自己家裏為數不多的雞蛋,肉食等珍貴食物拿出來送給嶽家軍。
有了百姓們的支持,嶽家軍越打越勇,很快順州另外兩縣永寧縣(河南洛寧縣)和福昌縣(河南洛寧縣東北)也被攻克。
前線嶽家軍一路高歌猛進,各種捷報傳迴朝廷。
趙構聽聞以後卻是反應冷淡,表麵上他覺得嶽飛這一路捷報有吹噓誇大的嫌疑,得仔細核實以後再論功行賞,否則一旦日後人人都虛報功績,朝廷就沒有信譽了。
可事實上他其實並不看好嶽飛,原因就在於張俊對嶽飛的評價。
在張俊看來,嶽家軍確實很能打,但嶽飛這一路打的戰線拉的太長了,許多地方就算打下來也守不住,到時候豈不是都白打了?
這話聽著像是在對嶽飛的功績羨慕嫉妒恨,但事實證明他沒說錯。
嶽家軍因孤軍深入陝西山區作戰,戰線延展過長,糧草難以接濟,最終不得不班師鄂州。
由於嶽家軍撤離了前線,一些已經收複的地區再度被金人占領,但商州的全境和虢州的部分地區從此為南宋所控製,直至1141年被割讓給金朝。
嶽飛留王貴一支人馬戍守前線,對自願隨軍南撤的居民,抽調一萬石軍糧予以接濟,並且“撥牛借種,召募耕種”,安排他們的生活和生產。
九月下旬,嶽飛迴到鄂州,舊疾發作,隻能將軍務暫時交給張憲和宣撫司參謀官薛弼、參議官李若虛處理,趙構聞訊後,特派人急馳到鄂州為嶽飛治療,這才有所好轉。
嶽飛奪迴商、虢等地,引起了金人極大的忌憚。
紹興六年(1136年)九月,金人發兵二十萬(一說三十萬),號稱七十萬,向淮西發動進攻。
趙構得到消息以後後,認為劉光世、張俊不足以守江淮防線,要調嶽飛軍沿江東下。
說起劉光世和張俊,這兩位在後世曾和嶽飛,韓世忠被並稱為南宋的中興四將。
隻不過劉光世這個人膽小怕事,對金人極為畏懼,屢次在作戰前夕棄城而逃,所以後來他被踢出了四將的名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劉錡的人。
隻不過這個劉錡的主戰場在西夏,後來隻是短暫的協助過嶽飛,然後就被貶官,直到老邁了以後才重新被啟用,一生所建不多,故而暫且不提。
至於張俊,他是有才能的,從他當初願意任用和信任嶽飛就能看出他的眼光不錯,外加他經常能提前預測戰爭的走向和即將發生的事,論眼光之長遠也是無人可及的。
隻可惜張俊本人其實也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他後來在明知道嶽飛無罪的情況下,隻因為看出了趙構的真實想法,所以他一度背叛了嶽飛,陷害嶽飛,隻為了能讓自己活下去。
如此算下來,中興四將其實有一半都是內鬼,是坑貨,隻有嶽飛和韓世忠滿腦子想著北伐,隻可惜……
扯遠了,說迴鄂州這邊。
在接到趙構的詔書以後,盡管嶽飛舊疾未愈,但他並未猶豫,立即向九江進發。
可即便他已是如此迅捷的動身,但在趕到九江時的時候,淮西戰事還是已經結束了,宋軍主力不戰自潰,至於金人的部隊隻是進行了一番掠奪就暫時後撤了。
嶽家軍主力部隊和襄陽府等地前沿守軍的調動,給了金人可乘之機。
十月底及十一月初,金軍卷土重來,向襄漢、商虢地區發動猛烈進攻,嶽飛接到多地的告急軍情後,當機立斷,調集精銳出師北伐。
嶽飛出師到達各地之前,部將寇成、王貴、秦佑等已多次打退敵軍進攻。
當嶽飛大軍開到前線的時候,守城將士們受到了極大鼓舞,軍威大振,商州一戰,大敗金軍,局勢就此轉危為安。
緊接著,嶽飛命張憲、牛皋兵分兩路,張憲以輕兵誘敵之計大敗五萬敵軍,牛皋也以步兵八千於方城縣東北的昭福擊敗數萬敵軍。
擊退來犯之敵後,嶽飛又準備收複蔡州,因見州城防守嚴密,“勢不可攻”,這才暫時作罷。
按照朝廷“規模素定,必不徒行”的意旨,嶽飛此時已順利完成任務,加之所帶軍糧有限,便決定還師鄂州。
嶽飛軍撤退的消息傳到敵營後,敵將李成立即布置追擊,卻不知這其實是嶽飛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