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我隻願做那周文王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 作者:搞快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本以為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安心發展,為後代鋪好路,等他死後,後代有機會實現他的夢想,卻不想一起意外事件讓他那顆本就十分疲憊的心又挨了一刀。
五月,群臣上表請求給曹操封魏公,加九錫,建魏國。
這種行為其實已經算是站在漢室的頭頂撒歡了,下一步估計就是加封魏王。
曹操對於虛名什麽的其實並不是那麽上心,他隻知道手底下人想把他往上推,無非也就是想求個心安,那他坐上去便是,反正要論功勞,他自問是配得上這樣的榮譽的。
然而就在這個關頭,曹操的謀士之一荀彧突然公開反對此事。
荀彧一直以來都是曹操的蕭何,是政務方麵的好手,處理後勤事務十幾年,將曹軍上下打點的是井井有條,曹操對其也是非常的信任。
誰曾想臨到老年,荀彧卻突然開始犯軸,他找到曹操談心,表示當初之所以選擇追隨曹操,是因為他相信曹操可以匡扶漢室,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將漢家天子當成傀儡了,如今竟還要封魏公,進魏王,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打算篡漢稱帝了?
曹操聞言很委屈,他從未有過篡漢之心,哪怕他對大漢早已沒有了信仰,可他沒有忘記自己年少時的夢想,哪怕到了如今,他最想要的其實還是漢征西將軍這麽一個名頭。
隻可惜世事無常,他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個位置,他要考慮的便不能隻有自己,這個魏公不是他主動要的,他本來也沒想要,但如今群臣上表,他不接受便不能安群臣的心,群臣不安心便早晚會出亂子,到時候他這些年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豈不是白忙一場?
然而荀彧依舊沒有放過曹操的意思,他不斷的反對曹操封魏公一事,搞得原本在朝中備受尊敬的自己開始遭受各種打壓和排擠,最終他迫於壓力不得不告病歸家。
曹操去探望過荀彧,當時荀彧問他,曹公真的已經想好了要當這個魏公嗎?
曹操的迴答是,“若天命在我,我也隻願做個周文王。”
自那之後,曹操再也沒來看過荀彧,某一天,有人以曹操的名義給荀彧送來了一個空的食盒。
荀彧以為這是曹操在告訴他,他已無漢祿可食,苦笑了一聲,最終選擇了自縊。
荀彧死後,曹操獲封魏公,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曹操進封魏王,享天子儀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南方劉備攻取益州,勢力大漲,曹操不想劉備發展的順風順水,於是出兵攻打漢中,但最終他還是被劉備擊敗,愛將夏侯淵戰死,丟了漢中。
漢中失利後,劉備又派關羽征討襄樊,曹操短時間內無力集結大軍,隻好先派於禁前往支援。
卻不想一向穩紮穩打的於禁在關羽麵前卻如同紙糊的一樣,被水淹七軍。
這一戰關羽勝的太漂亮了,以至於曹操都心生膽怯,打算將漢獻帝從許昌遷到鄴城去以避關羽的鋒芒。
關鍵時刻還是司馬懿勸諫,提出聯合孫權,共擊關羽,曹操應允,孫權立即動兵偷襲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最終死於孫權之手。
讓曹操沒想到的是,孫權後來居然將關羽的首級給他送了過來。
曹操知道這是禍水東引之計,當即命人將關羽厚葬。
關羽的葬禮上,曹操望著關羽的墓碑,突然有些釋然了。
他們這一代人爭鬥了一輩子,到頭來也不過就是這麽一捧黃土,幸運的老死病死,不幸的戰死沙場,死後連個全屍都沒有。
曹操仰頭望天,他迴憶起自己這一輩子,年少時的嫉惡如仇,青年時立誌匡扶漢室,壯年時對漢室逐漸失望,中年時南征北戰,直至暮年,他一統天下的夢想依舊沒有實現。
許多人都說曹操是漢賊,曹操自己卻不認為他是賊,他覺得自己隻是個為了夢想奮力拚搏卻一直都不得誌的可憐人罷了。
亂世到來,他想要用他的霸道平定天下,最終卻還是差了一點點,若是年輕時,他必會憤怒的大喊,“不順我心!”
但在如今這個年紀,他卻隻會淡然一笑,“這世界從來都不曾順過任何人的心。”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三月,曹操病逝於洛陽。
臨終前,曹操要求不要為他大修陵墓,相反,他提出要設立七十二疑塚,不能讓後人輕易的找到他真正的葬身之處。
有人說曹操是摸金的事幹多了,心虛才這樣安排的,也有人說曹操是生前得罪的人太多,擔心死後有人將他掘出來鞭屍,還有人說曹操可能隻是單純不希望讓後人找到他,他想要安寧。
不管真相如何,曹操的一生,就這麽結束了。】
秦,嬴政在聽說曹操居然給自己弄了七十二疑塚的時候,直唿好家夥,這人真的是一個統治者嗎?一般統治者死前都想著怎麽把自己的陵墓修的更豪華,結果曹操卻如此另類,估計這操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劉徹歎了一口氣。
周文王嗎?曹操確實履行了他的諾言,明明他可以更進一步的,但他至死都是大漢的魏王,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也算是為漢室盡忠了。
唐,李世民覺得自己以前對曹操的看法還是太狹隘了,這是個有大夢想,大魄力的梟雄,或者用奸雄這個稱唿更適合他,他可以如英雄一般建立豐功偉績,也會如奸賊一般不擇手段,他有著複雜的兩麵性,他這一生忠於漢卻又沒有完全的忠於漢,確實是個複雜又有趣的人呢。
明,朱棣又一次跳了起來,隻不過這一次還沒等他開口,朱標就一把將他按了迴去。
“你要是敢說你要當曹操那樣的人,信不信不用父皇,我現在就能滅了你?”
眼看著自家大哥散發的無形威壓,朱棣被嚇的喉嚨咕咚一聲。
“大哥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曹操這死後設立的七十二疑塚目前發現幾個了?有人真正找到曹操的屍首嗎?”
朱棣聞言一怔,這才長出了一口氣,至於朱棣的問題,他略作思考這才給出了迴答。
“沒有,據我所知,七十二疑塚這個說法其實是存疑的,相傳有人在曹操死後見到了許多輛拉著棺材的馬車分別前往了不同的州郡,據說足跡遍布了天南地北許多地方,這些棺材裏都有可能放著曹操的屍首,但就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找到過曹操。”
聽到這個迴答,朱棣頓時眼冒金星,“厲害了,大哥,你說咱們現在要是發布一個詔令,號召全天下的人都去找曹操的墓,能找到嗎?”
這一次不等朱標開口,朱元璋的鞭子已經落下來了。
“混賬東西!咱去年才下令通緝各路盜墓賊,你現在發這個不是刺激他們重操舊業嗎?等一下……這個主意貌似也不錯。”朱元璋罵著罵著突然一怔,一個壞主意湧上心頭。
五月,群臣上表請求給曹操封魏公,加九錫,建魏國。
這種行為其實已經算是站在漢室的頭頂撒歡了,下一步估計就是加封魏王。
曹操對於虛名什麽的其實並不是那麽上心,他隻知道手底下人想把他往上推,無非也就是想求個心安,那他坐上去便是,反正要論功勞,他自問是配得上這樣的榮譽的。
然而就在這個關頭,曹操的謀士之一荀彧突然公開反對此事。
荀彧一直以來都是曹操的蕭何,是政務方麵的好手,處理後勤事務十幾年,將曹軍上下打點的是井井有條,曹操對其也是非常的信任。
誰曾想臨到老年,荀彧卻突然開始犯軸,他找到曹操談心,表示當初之所以選擇追隨曹操,是因為他相信曹操可以匡扶漢室,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將漢家天子當成傀儡了,如今竟還要封魏公,進魏王,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打算篡漢稱帝了?
曹操聞言很委屈,他從未有過篡漢之心,哪怕他對大漢早已沒有了信仰,可他沒有忘記自己年少時的夢想,哪怕到了如今,他最想要的其實還是漢征西將軍這麽一個名頭。
隻可惜世事無常,他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個位置,他要考慮的便不能隻有自己,這個魏公不是他主動要的,他本來也沒想要,但如今群臣上表,他不接受便不能安群臣的心,群臣不安心便早晚會出亂子,到時候他這些年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豈不是白忙一場?
然而荀彧依舊沒有放過曹操的意思,他不斷的反對曹操封魏公一事,搞得原本在朝中備受尊敬的自己開始遭受各種打壓和排擠,最終他迫於壓力不得不告病歸家。
曹操去探望過荀彧,當時荀彧問他,曹公真的已經想好了要當這個魏公嗎?
曹操的迴答是,“若天命在我,我也隻願做個周文王。”
自那之後,曹操再也沒來看過荀彧,某一天,有人以曹操的名義給荀彧送來了一個空的食盒。
荀彧以為這是曹操在告訴他,他已無漢祿可食,苦笑了一聲,最終選擇了自縊。
荀彧死後,曹操獲封魏公,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曹操進封魏王,享天子儀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南方劉備攻取益州,勢力大漲,曹操不想劉備發展的順風順水,於是出兵攻打漢中,但最終他還是被劉備擊敗,愛將夏侯淵戰死,丟了漢中。
漢中失利後,劉備又派關羽征討襄樊,曹操短時間內無力集結大軍,隻好先派於禁前往支援。
卻不想一向穩紮穩打的於禁在關羽麵前卻如同紙糊的一樣,被水淹七軍。
這一戰關羽勝的太漂亮了,以至於曹操都心生膽怯,打算將漢獻帝從許昌遷到鄴城去以避關羽的鋒芒。
關鍵時刻還是司馬懿勸諫,提出聯合孫權,共擊關羽,曹操應允,孫權立即動兵偷襲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最終死於孫權之手。
讓曹操沒想到的是,孫權後來居然將關羽的首級給他送了過來。
曹操知道這是禍水東引之計,當即命人將關羽厚葬。
關羽的葬禮上,曹操望著關羽的墓碑,突然有些釋然了。
他們這一代人爭鬥了一輩子,到頭來也不過就是這麽一捧黃土,幸運的老死病死,不幸的戰死沙場,死後連個全屍都沒有。
曹操仰頭望天,他迴憶起自己這一輩子,年少時的嫉惡如仇,青年時立誌匡扶漢室,壯年時對漢室逐漸失望,中年時南征北戰,直至暮年,他一統天下的夢想依舊沒有實現。
許多人都說曹操是漢賊,曹操自己卻不認為他是賊,他覺得自己隻是個為了夢想奮力拚搏卻一直都不得誌的可憐人罷了。
亂世到來,他想要用他的霸道平定天下,最終卻還是差了一點點,若是年輕時,他必會憤怒的大喊,“不順我心!”
但在如今這個年紀,他卻隻會淡然一笑,“這世界從來都不曾順過任何人的心。”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三月,曹操病逝於洛陽。
臨終前,曹操要求不要為他大修陵墓,相反,他提出要設立七十二疑塚,不能讓後人輕易的找到他真正的葬身之處。
有人說曹操是摸金的事幹多了,心虛才這樣安排的,也有人說曹操是生前得罪的人太多,擔心死後有人將他掘出來鞭屍,還有人說曹操可能隻是單純不希望讓後人找到他,他想要安寧。
不管真相如何,曹操的一生,就這麽結束了。】
秦,嬴政在聽說曹操居然給自己弄了七十二疑塚的時候,直唿好家夥,這人真的是一個統治者嗎?一般統治者死前都想著怎麽把自己的陵墓修的更豪華,結果曹操卻如此另類,估計這操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劉徹歎了一口氣。
周文王嗎?曹操確實履行了他的諾言,明明他可以更進一步的,但他至死都是大漢的魏王,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也算是為漢室盡忠了。
唐,李世民覺得自己以前對曹操的看法還是太狹隘了,這是個有大夢想,大魄力的梟雄,或者用奸雄這個稱唿更適合他,他可以如英雄一般建立豐功偉績,也會如奸賊一般不擇手段,他有著複雜的兩麵性,他這一生忠於漢卻又沒有完全的忠於漢,確實是個複雜又有趣的人呢。
明,朱棣又一次跳了起來,隻不過這一次還沒等他開口,朱標就一把將他按了迴去。
“你要是敢說你要當曹操那樣的人,信不信不用父皇,我現在就能滅了你?”
眼看著自家大哥散發的無形威壓,朱棣被嚇的喉嚨咕咚一聲。
“大哥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曹操這死後設立的七十二疑塚目前發現幾個了?有人真正找到曹操的屍首嗎?”
朱棣聞言一怔,這才長出了一口氣,至於朱棣的問題,他略作思考這才給出了迴答。
“沒有,據我所知,七十二疑塚這個說法其實是存疑的,相傳有人在曹操死後見到了許多輛拉著棺材的馬車分別前往了不同的州郡,據說足跡遍布了天南地北許多地方,這些棺材裏都有可能放著曹操的屍首,但就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找到過曹操。”
聽到這個迴答,朱棣頓時眼冒金星,“厲害了,大哥,你說咱們現在要是發布一個詔令,號召全天下的人都去找曹操的墓,能找到嗎?”
這一次不等朱標開口,朱元璋的鞭子已經落下來了。
“混賬東西!咱去年才下令通緝各路盜墓賊,你現在發這個不是刺激他們重操舊業嗎?等一下……這個主意貌似也不錯。”朱元璋罵著罵著突然一怔,一個壞主意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