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 作者:搞快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搞定了袁家兄弟,平定了北方烏桓,曹操終於有精力將注意力轉移到南方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
六月,曹操廢除三公,恢複丞相製度,自任大漢丞相。
七月,曹操決定南征劉表,太中大夫孔融公然反對,認為劉表是宗親,江東孫氏也並無反意,征討他們師出無名。
曹操則以劉表收留了數次反叛的劉備以及江東孫策此前曾試圖偷襲許昌為理由反駁孔融。
而孔融則直言劉備是皇帝親自承認的皇叔,孫家也隻是試圖卻並未有任何實際行動,反倒是你曹操把持朝政,為所欲為,可曾將天子放在眼裏?
曹操聽完笑了,原來在這等著我呢,好啊,既然你這麽勇,那就用來祭旗吧。
孔融獲罪,不日便被夷三族,曹軍正式南下。
彼時的荊州劉表恰好剛剛離世,襄陽蔡氏掌權,扶持劉表幼子劉琮即位,隨即劉琮選擇不戰而降,曹操輕而易舉的得到了荊州。
原本駐守在樊城的劉備被迫南逃,曹操命騎兵火速追擊,在當陽追上了劉備,雙方大戰一場,劉備寡不敵眾,狼狽逃走,最後在關羽的接應下乘船逃亡了夏口。
正式接管荊州後,曹操打算順江而下,進攻江東。
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士魯肅一同促成了孫劉聯盟,由周瑜親率水路大軍五萬於赤壁和曹操對壘。
這一戰曹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勢眾,曹操本打算趁機平推過去,卻不想接二連三的麻煩迫使他不得不暫時駐軍。
首先是北方士卒不習水戰,上了船以後便因為水土不服,戰力大幅下降。
其次軍中開始流傳瘟疫,士卒中有至少三成都被感染,失去戰力,沒被感染的也是士氣低落,影響範圍極大。
最後便是北方傳來消息,西涼馬騰疑似和孫劉兩家合作,打算進攻關中。
多方壓力之下,曹操的心態是既急迫又不甘,一連數日都不曾休息好。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疲累交加的狀態讓他失去了平日裏冷靜的判斷力。
結果周瑜先是用一招反間計逼的曹操殺了荊州降將蔡瑁張允,曹操事後雖然反應過來了,但為時已晚。
緊接著,周瑜又叫老將黃蓋詐降,實則趁著東南風起的時候向曹軍發動了火攻。
這次火攻看似燒光了曹軍龐大的船陣,但實際上曹軍陣亡者數量並不多,因為早在開戰之前,絕大多數北方軍就因為疫病和水土不服等緣故撤退到岸上去了。
但眼看船都燒沒了,曹操也意識到這一戰沒法打了,隻好選擇撤軍,結果在撤軍路上又遭到劉備軍的數次截殺,最後更是險些命喪關羽之手,但好在關羽念舊情,選擇了讓路,曹操這才僥幸逃迴了北方。
迴到許昌後,曹操和群臣一同進行複盤,有人說這一戰是因為準備不充足,有人說是因為沒想到北方士卒到了南方會水土不服的那麽厲害,還有人說周瑜之所以能贏全憑運氣好。
總而言之,絕大多數的謀士們都認為這一戰他們就是打的太著急了,倘若多做一些準備,待的時機成熟了再南下或許更好。
曹操對於這個說法是認可的,但他其實也很無奈。
他難道不知道這一戰打的太倉促了嗎?曹操心裏很清楚,隻是他最近突然有些窘迫。
要知道這一年的曹操已經53歲了,在那個時代裏他已經算是個老人了,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曹操已經清楚的感知到自己的體力精力都已大不如前,偏偏他還沒有一個能力能與他相媲美的後代繼承他的衣缽,所以凡事他隻能親自來。
他想的是趁著自己有生之年多做一些事,他怕一旦自己不在了,這天下便再也沒有一統的希望了。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赤壁一戰徹底葬送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迴到北方以後,許多人都察覺到曹操的狀態不如以前了,因此不少人開始暗中扶持曹操的兒子們,有的支持曹丕,有的支持曹植,都想著等曹操去世以後能趁機一飛衝天。
曹操心裏也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對於自己的繼承人一事實際上也很上心。
以前曹操最看好的是小兒子曹衝,曹衝雖然年幼,卻非常的聰慧,很得曹操的喜愛,隻可惜天妒英才,曹衝不過十歲就突發惡疾離世,也有人說是被毒蛇咬死的。
得知愛子慘死的那一刻,曹操隻覺得自己瞬間老了十歲,他第一次產生了這會不會是老天對我的懲罰這種念頭。
沒有了曹衝,有資格的繼承者便隻剩下曹丕與曹植。
這兩人相比,曹操是偏愛曹植的,因為曹植的文采非常好,為人又謙遜大方,很受士子們的歡迎,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小子性格有缺陷,做事瞻前顧後,優柔寡斷。
至於曹丕,曹操起初是看不上他的,隻因他平日裏太過低調,甚至有時候看起來比曹植還要懦弱。
但隨著時間推移,曹操卻發現曹丕其實很像他自己,這個小子隱忍,有謀略,做事還夠狠,外加賈詡司馬懿等人的助攻,曹操最終選擇了曹丕做他的繼承人。
建安十六年(211年),潼關之戰打響,曹操采用賈詡的離間計,成功分化了馬超和韓遂,最終馬超逃走,韓遂投降,曹操得到了涼州。
這一戰曹操雖然依舊還是親征,但相比於以前的身先士卒,這一次他卻選擇了待在大後方全程操縱了這場戰爭,他是真的老了。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打算再拚一次,率軍十萬南下征討孫權,主攻濡須口。
雙方在曠野處率先開戰,孫權的南方軍很快就被曹操的北方勁旅擊敗,可當孫權退守城中以後,曹操卻久久拿不下濡須口,再加上雨季到來,江水暴漲,曹操見難以取勝,隻好撤軍北還。
這一戰後,曹操再也沒有了繼續南征的心氣,隻能沉心靜氣的發展內政,安定北方。】
秦,嬴政看到這裏不由的一陣唏噓,歲月這東西確實是很可怕的東西,別看他如今已經統一了六國,但事實上他也感覺時間很不夠用,這也是為何他想要追求長生的主要原因。
漢,劉徹現在對曹操的感受就是英雄遲暮,歲月的流逝讓那個昔日南征北戰從不喊累的男人逐漸變得焦躁,赤壁這一戰在此前其他人的故事裏或多或少都有提及,當時劉徹便覺得奇怪,曹操難道不知道那些問題嗎?他難道不清楚應該廣積糧緩稱王嗎?如今看來,他知道,他隻是等不及了。
唐,李世民雖然還在壯年,但他知道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刻,他已經將自己能做的都盡量做好了,至於未來還是交給他信任的太子李承乾吧。
明,朱棣突然扭頭看向了朱元璋,“父皇,您著急嗎?”
朱元璋被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問懵了好一陣才反應過來朱棣到底是什麽意思?
“怎麽著?覺得咱已經老了?咱告訴你老四,咱就算七老八十了,打你還是信手拈來的,你說咱著不著急?”朱元璋獰笑著又掏出了鞭子。
朱棣頓時慌了,“父皇,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不要急,哎呦!”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
六月,曹操廢除三公,恢複丞相製度,自任大漢丞相。
七月,曹操決定南征劉表,太中大夫孔融公然反對,認為劉表是宗親,江東孫氏也並無反意,征討他們師出無名。
曹操則以劉表收留了數次反叛的劉備以及江東孫策此前曾試圖偷襲許昌為理由反駁孔融。
而孔融則直言劉備是皇帝親自承認的皇叔,孫家也隻是試圖卻並未有任何實際行動,反倒是你曹操把持朝政,為所欲為,可曾將天子放在眼裏?
曹操聽完笑了,原來在這等著我呢,好啊,既然你這麽勇,那就用來祭旗吧。
孔融獲罪,不日便被夷三族,曹軍正式南下。
彼時的荊州劉表恰好剛剛離世,襄陽蔡氏掌權,扶持劉表幼子劉琮即位,隨即劉琮選擇不戰而降,曹操輕而易舉的得到了荊州。
原本駐守在樊城的劉備被迫南逃,曹操命騎兵火速追擊,在當陽追上了劉備,雙方大戰一場,劉備寡不敵眾,狼狽逃走,最後在關羽的接應下乘船逃亡了夏口。
正式接管荊州後,曹操打算順江而下,進攻江東。
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士魯肅一同促成了孫劉聯盟,由周瑜親率水路大軍五萬於赤壁和曹操對壘。
這一戰曹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勢眾,曹操本打算趁機平推過去,卻不想接二連三的麻煩迫使他不得不暫時駐軍。
首先是北方士卒不習水戰,上了船以後便因為水土不服,戰力大幅下降。
其次軍中開始流傳瘟疫,士卒中有至少三成都被感染,失去戰力,沒被感染的也是士氣低落,影響範圍極大。
最後便是北方傳來消息,西涼馬騰疑似和孫劉兩家合作,打算進攻關中。
多方壓力之下,曹操的心態是既急迫又不甘,一連數日都不曾休息好。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疲累交加的狀態讓他失去了平日裏冷靜的判斷力。
結果周瑜先是用一招反間計逼的曹操殺了荊州降將蔡瑁張允,曹操事後雖然反應過來了,但為時已晚。
緊接著,周瑜又叫老將黃蓋詐降,實則趁著東南風起的時候向曹軍發動了火攻。
這次火攻看似燒光了曹軍龐大的船陣,但實際上曹軍陣亡者數量並不多,因為早在開戰之前,絕大多數北方軍就因為疫病和水土不服等緣故撤退到岸上去了。
但眼看船都燒沒了,曹操也意識到這一戰沒法打了,隻好選擇撤軍,結果在撤軍路上又遭到劉備軍的數次截殺,最後更是險些命喪關羽之手,但好在關羽念舊情,選擇了讓路,曹操這才僥幸逃迴了北方。
迴到許昌後,曹操和群臣一同進行複盤,有人說這一戰是因為準備不充足,有人說是因為沒想到北方士卒到了南方會水土不服的那麽厲害,還有人說周瑜之所以能贏全憑運氣好。
總而言之,絕大多數的謀士們都認為這一戰他們就是打的太著急了,倘若多做一些準備,待的時機成熟了再南下或許更好。
曹操對於這個說法是認可的,但他其實也很無奈。
他難道不知道這一戰打的太倉促了嗎?曹操心裏很清楚,隻是他最近突然有些窘迫。
要知道這一年的曹操已經53歲了,在那個時代裏他已經算是個老人了,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曹操已經清楚的感知到自己的體力精力都已大不如前,偏偏他還沒有一個能力能與他相媲美的後代繼承他的衣缽,所以凡事他隻能親自來。
他想的是趁著自己有生之年多做一些事,他怕一旦自己不在了,這天下便再也沒有一統的希望了。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赤壁一戰徹底葬送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迴到北方以後,許多人都察覺到曹操的狀態不如以前了,因此不少人開始暗中扶持曹操的兒子們,有的支持曹丕,有的支持曹植,都想著等曹操去世以後能趁機一飛衝天。
曹操心裏也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對於自己的繼承人一事實際上也很上心。
以前曹操最看好的是小兒子曹衝,曹衝雖然年幼,卻非常的聰慧,很得曹操的喜愛,隻可惜天妒英才,曹衝不過十歲就突發惡疾離世,也有人說是被毒蛇咬死的。
得知愛子慘死的那一刻,曹操隻覺得自己瞬間老了十歲,他第一次產生了這會不會是老天對我的懲罰這種念頭。
沒有了曹衝,有資格的繼承者便隻剩下曹丕與曹植。
這兩人相比,曹操是偏愛曹植的,因為曹植的文采非常好,為人又謙遜大方,很受士子們的歡迎,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小子性格有缺陷,做事瞻前顧後,優柔寡斷。
至於曹丕,曹操起初是看不上他的,隻因他平日裏太過低調,甚至有時候看起來比曹植還要懦弱。
但隨著時間推移,曹操卻發現曹丕其實很像他自己,這個小子隱忍,有謀略,做事還夠狠,外加賈詡司馬懿等人的助攻,曹操最終選擇了曹丕做他的繼承人。
建安十六年(211年),潼關之戰打響,曹操采用賈詡的離間計,成功分化了馬超和韓遂,最終馬超逃走,韓遂投降,曹操得到了涼州。
這一戰曹操雖然依舊還是親征,但相比於以前的身先士卒,這一次他卻選擇了待在大後方全程操縱了這場戰爭,他是真的老了。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打算再拚一次,率軍十萬南下征討孫權,主攻濡須口。
雙方在曠野處率先開戰,孫權的南方軍很快就被曹操的北方勁旅擊敗,可當孫權退守城中以後,曹操卻久久拿不下濡須口,再加上雨季到來,江水暴漲,曹操見難以取勝,隻好撤軍北還。
這一戰後,曹操再也沒有了繼續南征的心氣,隻能沉心靜氣的發展內政,安定北方。】
秦,嬴政看到這裏不由的一陣唏噓,歲月這東西確實是很可怕的東西,別看他如今已經統一了六國,但事實上他也感覺時間很不夠用,這也是為何他想要追求長生的主要原因。
漢,劉徹現在對曹操的感受就是英雄遲暮,歲月的流逝讓那個昔日南征北戰從不喊累的男人逐漸變得焦躁,赤壁這一戰在此前其他人的故事裏或多或少都有提及,當時劉徹便覺得奇怪,曹操難道不知道那些問題嗎?他難道不清楚應該廣積糧緩稱王嗎?如今看來,他知道,他隻是等不及了。
唐,李世民雖然還在壯年,但他知道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刻,他已經將自己能做的都盡量做好了,至於未來還是交給他信任的太子李承乾吧。
明,朱棣突然扭頭看向了朱元璋,“父皇,您著急嗎?”
朱元璋被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問懵了好一陣才反應過來朱棣到底是什麽意思?
“怎麽著?覺得咱已經老了?咱告訴你老四,咱就算七老八十了,打你還是信手拈來的,你說咱著不著急?”朱元璋獰笑著又掏出了鞭子。
朱棣頓時慌了,“父皇,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不要急,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