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將之才,惺惺相惜
三國:這個薑維有億點強 作者:一爐Q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恪被薑維氣得拂袖而去,令大漢君臣頗為滿意。
相較於曹魏,劉禪更討厭的卻是東吳。
本來他年幼侍奉孫尚香為母,最終卻礙於孫權的命令,使得孫尚香離他而去。
加上偷襲荊州,夷陵之戰,劉禪心中打定主意,有朝一日定要滅了東吳泄恨。
“伯約!剛才你說得很好!”
“陛下謬讚,微臣不過實話實說。”
劉禪大笑道:“謊言隻是蜜糖,真相才是快刀!伯約正是刀子嘴,斧子心啊!”
“行了,今日你便早些迴去歇息,朕明日再找你敘舊!”
薑維謝恩離去,走到皇宮外,就看到一名器宇軒昂的年輕人在等著自己。
“閣下可是薑維薑伯約?”
“正是在下,不知你是?”
“在下施績,字公緒,現任東吳營下督。”
如今的施績,還名聲不顯,薑維卻清楚,此人正是夷陵功臣朱然的兒子。
“不知公緒在此地等我,有何事?”
薑維上一世,與施績並無太多往來,也捉摸不透這位東吳未來大將軍的心思。
“諸葛恪為主使,然此人雖有才華,卻剛愎自用。”
“吾久聞伯約賢名,此人卻汙蔑伯約為人。”
“吾才冒昧等候,隻求一見伯約真容!”
施績拱手道:“街亭敗張合,涼州退鮮卑!這樣的人物,豈是諸葛恪口中那等庸才?”
“何況你我兩國,理應精誠合作,共同進退,方能抵禦曹魏。”
薑維歎氣一聲:“像公緒這樣的明白人,已經不多了!”
“東吳自魯肅都督以來,便沒有人提倡孫劉聯盟,尤其是你們那位呂蒙都督。”
提起呂蒙,施績臉色有些難堪。
如果沒有呂蒙白衣渡江,兩國之間也不會爆發夷陵之戰。
這場戰爭看似吳國取勝,陸遜威名遠揚。
實則卻削弱了大漢國力,使得曹魏坐享其成。
吳國和大漢經過夷陵之戰,都沒有資格單獨抗衡曹魏。
始作俑者呂蒙,留下了所謂的白衣渡江,便直接逝去,卻留下了這麽個爛攤子。
至少在薑維看來,呂蒙的行為完全是損人不利己!
荊州乃四戰之地,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完全可以交給大漢經營,北伐曹魏削弱中原。
東吳可趁機北上奪取壽春之地,哪一個不比荊州富饒?
可惜孫權老眼昏花,呂蒙這一仗,完全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卻使得大漢和東吳全都損失巨大!
後來的孫權,為何要向曹魏稱臣,甘願淪為大魏吳王?
還不是拜他的大都督呂蒙所賜?
“唿……”
施績歎氣道:“夷陵之戰,顯然不會讓兩國忘記仇恨。”
“不過在下可以保證,若是日後在下身居高位,絕對會是孫劉聯盟的堅定支持者!”
“不知伯約想法,是否與我一致?”
薑維大為震驚,對方的父親朱然,那可是夷陵之戰的英雄。
沒想到其子施績,卻是孫劉聯盟堅定的支持者。
“其實,我家丞相也支持同盟!可惜呂子明為了一己私利,完全棄國家於不顧!”
施績歎氣道:“如今說什麽都晚了,還望伯約跟我一樣是明白人。”
薑維點頭笑道:“孫劉是否成為同盟,要看雙方怎麽做,而不是怎麽說。”
“我大漢以信義著稱於天下,絕不會做出背刺盟友之事。”
“希望閣下也能夠秉承魯肅都督的遺誌!”
施績伸出手,與薑維擊掌為盟。
“今日得見伯約,吾不虛此行也!”
“若是伯約有朝一日,能前往東吳,吾必以禮相待!”
薑維並不排斥與施績交談,至少對方並非無恥鼠輩。
“維也希望,能夠見一眼陸丞相。”
“丞相早已知曉伯約賢名!”
既然施績是明白人,薑維也沒有失了禮數,送上了一些西域土產,使得施績大有麵子。
迴到驛館之後,諸葛恪見到施績手拿土產,不禁露出羨慕之色。
“這薑伯約果然小肚雞腸!怎麽說,我也是諸葛果的堂兄!”
“這廝寧可將禮物送給施績,也不送給我!”
諸葛恪完全忘記,自己是如何在朝堂上挑釁大漢群臣,反而將過錯全都賴到了薑維身上。
施績自然看出了諸葛恪心中所想,但他同樣是名門之後,根本無須看對方的臉色。
“元遜,你身為諸葛丞相的堂侄,他家千金不日要出嫁,你可要留在成都?”
施績有心留在成都,參加薑維的婚事,這才主動詢問諸葛恪,畢竟對方才是主使。
“哼!留下又何妨?我倒要看看他薑伯約有什麽資格迎娶果兒!”
諸葛恪心中有了一絲妒忌之意。
曾幾何時,父親諸葛瑾曾經帶著他與諸葛喬、諸葛果會麵。
諸葛恪見父親的名聲一直不如二叔,便想方設法表現自己。
當日諸葛瑾拿出困住陸遜的八陣圖,請教二弟諸葛亮破解之法。
諸葛恪見狀,很快便參與其中,贏得父親與二叔的讚譽。
隻是破陣到一半,他便已經寸步難行。
當年的陸遜,也隻能破陣六到七成,可見風侯八陣圖的可怕之處。
誰知諸葛果上前隨便一記妙手,便輕鬆破解殺招。
還不忘衝著大伯叫了一聲“驢子”。
雖說童言無忌,諸葛瑾也沒有放在心上,可諸葛果還是被諸葛亮打了兩級手板。
諸葛恪永遠記得諸葛瑾當日對他們兄妹二人的評價——“恪兒之才,不足果兒十之一二!”
也正是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諸葛恪。
他才要努力往上爬!
“此番迴去,我會稟明聖上,讓我派兵平定山越!”
“不出三年,我便可征得甲士四萬人!”
施績聽聞此言,隻覺得諸葛恪在吹牛,但是礙於顏麵,他並沒有開口。
“元遜願意留在成都,那自然是好事。”
施績心中一喜,如此便能名正言順地參加薑維婚事。
……
中都護府邸。
李嚴之子李豐很是無語。
“爹!您老這是做什麽?為何要將我的婚事,安排到跟薑維同一日?”
李嚴冷哼道:“你懂什麽?我這是要讓整個朝廷站隊!到底是跟他諸葛亮同流合汙,還是與我一起複興漢室!”
李豐看向自家老爹,簡直是無語至極!
相較於曹魏,劉禪更討厭的卻是東吳。
本來他年幼侍奉孫尚香為母,最終卻礙於孫權的命令,使得孫尚香離他而去。
加上偷襲荊州,夷陵之戰,劉禪心中打定主意,有朝一日定要滅了東吳泄恨。
“伯約!剛才你說得很好!”
“陛下謬讚,微臣不過實話實說。”
劉禪大笑道:“謊言隻是蜜糖,真相才是快刀!伯約正是刀子嘴,斧子心啊!”
“行了,今日你便早些迴去歇息,朕明日再找你敘舊!”
薑維謝恩離去,走到皇宮外,就看到一名器宇軒昂的年輕人在等著自己。
“閣下可是薑維薑伯約?”
“正是在下,不知你是?”
“在下施績,字公緒,現任東吳營下督。”
如今的施績,還名聲不顯,薑維卻清楚,此人正是夷陵功臣朱然的兒子。
“不知公緒在此地等我,有何事?”
薑維上一世,與施績並無太多往來,也捉摸不透這位東吳未來大將軍的心思。
“諸葛恪為主使,然此人雖有才華,卻剛愎自用。”
“吾久聞伯約賢名,此人卻汙蔑伯約為人。”
“吾才冒昧等候,隻求一見伯約真容!”
施績拱手道:“街亭敗張合,涼州退鮮卑!這樣的人物,豈是諸葛恪口中那等庸才?”
“何況你我兩國,理應精誠合作,共同進退,方能抵禦曹魏。”
薑維歎氣一聲:“像公緒這樣的明白人,已經不多了!”
“東吳自魯肅都督以來,便沒有人提倡孫劉聯盟,尤其是你們那位呂蒙都督。”
提起呂蒙,施績臉色有些難堪。
如果沒有呂蒙白衣渡江,兩國之間也不會爆發夷陵之戰。
這場戰爭看似吳國取勝,陸遜威名遠揚。
實則卻削弱了大漢國力,使得曹魏坐享其成。
吳國和大漢經過夷陵之戰,都沒有資格單獨抗衡曹魏。
始作俑者呂蒙,留下了所謂的白衣渡江,便直接逝去,卻留下了這麽個爛攤子。
至少在薑維看來,呂蒙的行為完全是損人不利己!
荊州乃四戰之地,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完全可以交給大漢經營,北伐曹魏削弱中原。
東吳可趁機北上奪取壽春之地,哪一個不比荊州富饒?
可惜孫權老眼昏花,呂蒙這一仗,完全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卻使得大漢和東吳全都損失巨大!
後來的孫權,為何要向曹魏稱臣,甘願淪為大魏吳王?
還不是拜他的大都督呂蒙所賜?
“唿……”
施績歎氣道:“夷陵之戰,顯然不會讓兩國忘記仇恨。”
“不過在下可以保證,若是日後在下身居高位,絕對會是孫劉聯盟的堅定支持者!”
“不知伯約想法,是否與我一致?”
薑維大為震驚,對方的父親朱然,那可是夷陵之戰的英雄。
沒想到其子施績,卻是孫劉聯盟堅定的支持者。
“其實,我家丞相也支持同盟!可惜呂子明為了一己私利,完全棄國家於不顧!”
施績歎氣道:“如今說什麽都晚了,還望伯約跟我一樣是明白人。”
薑維點頭笑道:“孫劉是否成為同盟,要看雙方怎麽做,而不是怎麽說。”
“我大漢以信義著稱於天下,絕不會做出背刺盟友之事。”
“希望閣下也能夠秉承魯肅都督的遺誌!”
施績伸出手,與薑維擊掌為盟。
“今日得見伯約,吾不虛此行也!”
“若是伯約有朝一日,能前往東吳,吾必以禮相待!”
薑維並不排斥與施績交談,至少對方並非無恥鼠輩。
“維也希望,能夠見一眼陸丞相。”
“丞相早已知曉伯約賢名!”
既然施績是明白人,薑維也沒有失了禮數,送上了一些西域土產,使得施績大有麵子。
迴到驛館之後,諸葛恪見到施績手拿土產,不禁露出羨慕之色。
“這薑伯約果然小肚雞腸!怎麽說,我也是諸葛果的堂兄!”
“這廝寧可將禮物送給施績,也不送給我!”
諸葛恪完全忘記,自己是如何在朝堂上挑釁大漢群臣,反而將過錯全都賴到了薑維身上。
施績自然看出了諸葛恪心中所想,但他同樣是名門之後,根本無須看對方的臉色。
“元遜,你身為諸葛丞相的堂侄,他家千金不日要出嫁,你可要留在成都?”
施績有心留在成都,參加薑維的婚事,這才主動詢問諸葛恪,畢竟對方才是主使。
“哼!留下又何妨?我倒要看看他薑伯約有什麽資格迎娶果兒!”
諸葛恪心中有了一絲妒忌之意。
曾幾何時,父親諸葛瑾曾經帶著他與諸葛喬、諸葛果會麵。
諸葛恪見父親的名聲一直不如二叔,便想方設法表現自己。
當日諸葛瑾拿出困住陸遜的八陣圖,請教二弟諸葛亮破解之法。
諸葛恪見狀,很快便參與其中,贏得父親與二叔的讚譽。
隻是破陣到一半,他便已經寸步難行。
當年的陸遜,也隻能破陣六到七成,可見風侯八陣圖的可怕之處。
誰知諸葛果上前隨便一記妙手,便輕鬆破解殺招。
還不忘衝著大伯叫了一聲“驢子”。
雖說童言無忌,諸葛瑾也沒有放在心上,可諸葛果還是被諸葛亮打了兩級手板。
諸葛恪永遠記得諸葛瑾當日對他們兄妹二人的評價——“恪兒之才,不足果兒十之一二!”
也正是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諸葛恪。
他才要努力往上爬!
“此番迴去,我會稟明聖上,讓我派兵平定山越!”
“不出三年,我便可征得甲士四萬人!”
施績聽聞此言,隻覺得諸葛恪在吹牛,但是礙於顏麵,他並沒有開口。
“元遜願意留在成都,那自然是好事。”
施績心中一喜,如此便能名正言順地參加薑維婚事。
……
中都護府邸。
李嚴之子李豐很是無語。
“爹!您老這是做什麽?為何要將我的婚事,安排到跟薑維同一日?”
李嚴冷哼道:“你懂什麽?我這是要讓整個朝廷站隊!到底是跟他諸葛亮同流合汙,還是與我一起複興漢室!”
李豐看向自家老爹,簡直是無語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