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東吳君臣,戲子出身
三國:這個薑維有億點強 作者:一爐Q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
諸葛恪屬實有些心慌,生怕劉禪不承認孫權。
雖然大漢急需東吳作為盟友,東吳又何嚐不想與大漢保持來往?
雙方互為犄角之援,才能合力抗衡曹魏。
曾經的孫權,可是向曹魏稱臣,被封為大魏吳王。
如今擊敗曾經的主子稱帝,曹魏絕不會承認。
若是再被大漢拒絕,那他孫權才真的是要被天下人恥笑。
諸葛恪鋌而走險,前來成都,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二叔諸葛亮是大漢丞相。
可如今卻沒有任何消息,難免讓他心生不安。
好在黃皓前來通告,明日讓他覲見陛下。
大殿之下,諸葛恪收起倨傲之心,躬身行禮道:“微臣諸葛恪,見過大漢陛下!”
劉禪懶得理會對方,直言道:“朕決定派遣使者恭賀孫權!”
“大漢與東吳,互為盟友,此事已定!”
諸葛恪心中大喜,趕緊說道:“微臣代聖上,謝過陛下!”
哼!
劉禪不屑道:“若非看在丞相的麵子上,你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諸葛恪聽聞此言,心中有些不悅。
雖然同為諸葛氏,可諸葛亮的名聲和能力,卻始終壓過他父親諸葛瑾一頭。
此時的諸葛恪,則是看到了薑維,這位準妹夫。
“陛下,聽聞貴國有位名為薑維的人才。”
“我於東吳便聽說過他的賢名。”
“有一事想要請教對方,不知陛下可否給我這個機會?”
哦?
見對方點名薑維,劉禪有些不解。
“伯約?”
“陛下,微臣願意。”
薑維一步踏出,拱手道:“諸葛恪神童之名,維也曾聽聞。”
諸葛恪點頭笑道:“伯約擅長把握機會!當日街亭之戰,諸葛丞相識人不明,險些葬送大局!”
“我大吳丞相陸遜,曾言馬謖不堪大用,擔心諸葛丞相的心血付之一炬!幸虧伯約洞察先機,這才力挽狂瀾!”
“反觀我朝聖上,重用陸遜、周魴,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也算是為盟友出氣!”
諸葛恪此言一出,大漢群臣再次被激怒。
此人看似恭維薑維,實則在嘲諷諸葛亮識人不明,誇讚孫權用人得當。
石亭之戰,令東吳揚眉吐氣。
加之劉禪同意承認東吳政權,令諸葛恪有恃無恐,再次展現出狂傲一麵。
眾人緊張地看向薑維,礙於顏麵,他們肯定不能對諸葛恪做什麽。
唯一能維護國格的人,便隻剩下被諸葛恪點名的薑維。
“恪兒雖然才思敏捷過人,但性格略顯輕浮粗疏,必須趕快提醒兄長,要他多多注意,不然會釀成大禍。”
諸葛亮寵辱不驚,看向自家侄兒的時候,心中卻充滿了擔憂。
薑維麵如平湖,他早就猜到,諸葛恪絕不會善罷甘休。
“我承認大漢不如東吳!”
薑維之言,當即惹得群臣大怒,諸葛恪嘴角冷笑不止。
“不過並非實力,而是演技和卑鄙。”
薑維再次開口,令諸葛恪有些發懵。
“當年陸遜、呂蒙用演技騙過關羽,隨後偷襲荊州,如今陸遜有何周舫又再次利用演技騙過曹休。”
“如此說來,你們大吳的丞相,更像是個戲子,而非是治國良才。”
陸遜像個戲子?
聽聞此言,廖化大唿道:“罵得好!”
朝廷群臣,一個個忍不住為薑維叫好,實在是大快人心。
“不過石亭這出戲,終於唱對了主顧,就跟風塵女子從良一樣,浪女迴頭金不換!”
薑維衝著諸葛恪拱手行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貴國皇帝,也算是當了迴人!”
諸葛恪咬牙切齒,奈何又無法反駁。
無論是偷襲關羽,還是擊潰曹休,東吳所用的手段,似乎都不是那麽光彩。
被刺盟友,偷奸耍滑。
這才是東吳的慣用手段!
“我大吳人才濟濟!例如在下,弱冠便被拜為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待講道藝,並為賓友,為左輔都尉。”
“不知薑維,你現在官居何職?”
諸葛恪少年便被稱為神童,如今則是要以自身官位來壓垮薑維。
他前來成都之前,曾多次詢問父親諸葛瑾,明白大漢內部的權力爭鬥。
尤其是像薑維這樣的降將,根本不可能受到重用。
“在下不才……”
薑維本想謙虛兩句,誰知郭攸之一步踏出,開口道:“薑維如今是涼州牧,更是我大漢的駙馬!”
一句話,便道明了薑維的身份與官位。
“伯約此人,戰功卓絕!街亭敗張合,金城敗郝昭,姑臧敗王異,涼州敗鮮卑!試問你諸葛恪可曾帶兵出征過?”
董允決不能讓薑維受到欺負,直接冷笑著說出薑維的傲人戰績!
“伯約使得西域朝貢我大漢!如今涼州百姓安寧,再無戰爭之憂!”
“豈是某些人能夠碰瓷?”
蔣琬笑道:“我蔣公琰有伯約這樣的師弟,實在是此生榮幸!”
諸葛恪有些發懵,直言道:“三互法……薑維不該成為涼州牧!”
費禕此時冷笑道:“這世上不該發生的事情多了!孫權該稱帝?曹丕該稱帝?”
諸葛恪又被怒懟,他今日方才發現,蜀中辯才何其之多?
“驢子諸葛家,就莫要碰瓷我家丞相了。”
薑維拱手行禮,嘴上卻是惡語傷人六月寒!
諸葛亮聞言,隻得莞爾一笑。
沒辦法,誰讓大哥諸葛瑾臉長似驢,連孫權都親自打趣嘲弄。
諸葛恪顯然明白,薑維這是故意嘲弄他當年的小聰明。
當年孫權曾經牽來一頭驢子,上書“諸葛瑾”三個字,貼在驢子頭上。
幸虧諸葛恪才思敏捷,在“諸葛瑾”後麵,加上了“之驢”兩個字,深得孫權喜愛。
如今薑維則是嘲諷諸葛恪僅有小聰明,卻無大智慧!
“你……你……”
“東吳使者不必激動,我家陛下看在是盟友的份上,不會追究孫權僭越稱帝之罪,你大可迴到東吳複命。”
薑維根本不給對方還嘴的機會,笑道:“對了,您還是果兒的堂兄,若是不嫌棄,還請暫留一段時日,參加我與果兒的婚事!”
諸葛恪羞憤難當,直接拂袖離去。
大漢朝堂笑聲不斷!
諸葛恪屬實有些心慌,生怕劉禪不承認孫權。
雖然大漢急需東吳作為盟友,東吳又何嚐不想與大漢保持來往?
雙方互為犄角之援,才能合力抗衡曹魏。
曾經的孫權,可是向曹魏稱臣,被封為大魏吳王。
如今擊敗曾經的主子稱帝,曹魏絕不會承認。
若是再被大漢拒絕,那他孫權才真的是要被天下人恥笑。
諸葛恪鋌而走險,前來成都,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二叔諸葛亮是大漢丞相。
可如今卻沒有任何消息,難免讓他心生不安。
好在黃皓前來通告,明日讓他覲見陛下。
大殿之下,諸葛恪收起倨傲之心,躬身行禮道:“微臣諸葛恪,見過大漢陛下!”
劉禪懶得理會對方,直言道:“朕決定派遣使者恭賀孫權!”
“大漢與東吳,互為盟友,此事已定!”
諸葛恪心中大喜,趕緊說道:“微臣代聖上,謝過陛下!”
哼!
劉禪不屑道:“若非看在丞相的麵子上,你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諸葛恪聽聞此言,心中有些不悅。
雖然同為諸葛氏,可諸葛亮的名聲和能力,卻始終壓過他父親諸葛瑾一頭。
此時的諸葛恪,則是看到了薑維,這位準妹夫。
“陛下,聽聞貴國有位名為薑維的人才。”
“我於東吳便聽說過他的賢名。”
“有一事想要請教對方,不知陛下可否給我這個機會?”
哦?
見對方點名薑維,劉禪有些不解。
“伯約?”
“陛下,微臣願意。”
薑維一步踏出,拱手道:“諸葛恪神童之名,維也曾聽聞。”
諸葛恪點頭笑道:“伯約擅長把握機會!當日街亭之戰,諸葛丞相識人不明,險些葬送大局!”
“我大吳丞相陸遜,曾言馬謖不堪大用,擔心諸葛丞相的心血付之一炬!幸虧伯約洞察先機,這才力挽狂瀾!”
“反觀我朝聖上,重用陸遜、周魴,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也算是為盟友出氣!”
諸葛恪此言一出,大漢群臣再次被激怒。
此人看似恭維薑維,實則在嘲諷諸葛亮識人不明,誇讚孫權用人得當。
石亭之戰,令東吳揚眉吐氣。
加之劉禪同意承認東吳政權,令諸葛恪有恃無恐,再次展現出狂傲一麵。
眾人緊張地看向薑維,礙於顏麵,他們肯定不能對諸葛恪做什麽。
唯一能維護國格的人,便隻剩下被諸葛恪點名的薑維。
“恪兒雖然才思敏捷過人,但性格略顯輕浮粗疏,必須趕快提醒兄長,要他多多注意,不然會釀成大禍。”
諸葛亮寵辱不驚,看向自家侄兒的時候,心中卻充滿了擔憂。
薑維麵如平湖,他早就猜到,諸葛恪絕不會善罷甘休。
“我承認大漢不如東吳!”
薑維之言,當即惹得群臣大怒,諸葛恪嘴角冷笑不止。
“不過並非實力,而是演技和卑鄙。”
薑維再次開口,令諸葛恪有些發懵。
“當年陸遜、呂蒙用演技騙過關羽,隨後偷襲荊州,如今陸遜有何周舫又再次利用演技騙過曹休。”
“如此說來,你們大吳的丞相,更像是個戲子,而非是治國良才。”
陸遜像個戲子?
聽聞此言,廖化大唿道:“罵得好!”
朝廷群臣,一個個忍不住為薑維叫好,實在是大快人心。
“不過石亭這出戲,終於唱對了主顧,就跟風塵女子從良一樣,浪女迴頭金不換!”
薑維衝著諸葛恪拱手行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貴國皇帝,也算是當了迴人!”
諸葛恪咬牙切齒,奈何又無法反駁。
無論是偷襲關羽,還是擊潰曹休,東吳所用的手段,似乎都不是那麽光彩。
被刺盟友,偷奸耍滑。
這才是東吳的慣用手段!
“我大吳人才濟濟!例如在下,弱冠便被拜為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待講道藝,並為賓友,為左輔都尉。”
“不知薑維,你現在官居何職?”
諸葛恪少年便被稱為神童,如今則是要以自身官位來壓垮薑維。
他前來成都之前,曾多次詢問父親諸葛瑾,明白大漢內部的權力爭鬥。
尤其是像薑維這樣的降將,根本不可能受到重用。
“在下不才……”
薑維本想謙虛兩句,誰知郭攸之一步踏出,開口道:“薑維如今是涼州牧,更是我大漢的駙馬!”
一句話,便道明了薑維的身份與官位。
“伯約此人,戰功卓絕!街亭敗張合,金城敗郝昭,姑臧敗王異,涼州敗鮮卑!試問你諸葛恪可曾帶兵出征過?”
董允決不能讓薑維受到欺負,直接冷笑著說出薑維的傲人戰績!
“伯約使得西域朝貢我大漢!如今涼州百姓安寧,再無戰爭之憂!”
“豈是某些人能夠碰瓷?”
蔣琬笑道:“我蔣公琰有伯約這樣的師弟,實在是此生榮幸!”
諸葛恪有些發懵,直言道:“三互法……薑維不該成為涼州牧!”
費禕此時冷笑道:“這世上不該發生的事情多了!孫權該稱帝?曹丕該稱帝?”
諸葛恪又被怒懟,他今日方才發現,蜀中辯才何其之多?
“驢子諸葛家,就莫要碰瓷我家丞相了。”
薑維拱手行禮,嘴上卻是惡語傷人六月寒!
諸葛亮聞言,隻得莞爾一笑。
沒辦法,誰讓大哥諸葛瑾臉長似驢,連孫權都親自打趣嘲弄。
諸葛恪顯然明白,薑維這是故意嘲弄他當年的小聰明。
當年孫權曾經牽來一頭驢子,上書“諸葛瑾”三個字,貼在驢子頭上。
幸虧諸葛恪才思敏捷,在“諸葛瑾”後麵,加上了“之驢”兩個字,深得孫權喜愛。
如今薑維則是嘲諷諸葛恪僅有小聰明,卻無大智慧!
“你……你……”
“東吳使者不必激動,我家陛下看在是盟友的份上,不會追究孫權僭越稱帝之罪,你大可迴到東吳複命。”
薑維根本不給對方還嘴的機會,笑道:“對了,您還是果兒的堂兄,若是不嫌棄,還請暫留一段時日,參加我與果兒的婚事!”
諸葛恪羞憤難當,直接拂袖離去。
大漢朝堂笑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