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達給奕譓惹麻煩的愧疚之情,陳立秋特別
奕譓跑了幾萬裏到了花旗國,為的就是調查。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調查清楚留學幼童們是否真如陳立秋的匯報的那樣不堪。完全被花旗國同化,不僅沒有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反而傷風敗俗,丟盡了黛青的臉麵,甚至違背人倫,有背叛黛青的趨勢。
當然,以奕譓的見識,他根本不認為一幫小毛孩子會搞出什麽造反之舉,就算有,也不過是風紀問題而已。皇學館的學生們有幾個老實本分的?自己的寶貝兒子腦子裏的東西簡直是能把自己這個將近不惑之年的父親給淹沒了。
一群小孩子,在花旗國待了好幾年,思想上更接近於花旗國,這明明就是很正常的事兒嘛。至於放鬆到忠誠,連李伯約這種純粹的西洲人都能對黛青效忠,更何況黛青本國的孩子呢?
總之,奕譓認為陳立秋純就是沒事兒找事兒。
但是他怎麽想是一迴事兒,實際調查,掌握真憑實據,完全是另一迴事兒。
而黛青這次出動了這麽高規格的調查團隊,目的當然也不僅僅隻是為了調查一些學童的風紀問題。
如果純粹是為了調查學童風紀問題,三位尚書房的老師們就足夠了。
他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當然不是刺探情報之類的,如果那樣的話,就該五哥奕誴出頭了。
而如果是要搞大外交,那麽啟用六哥奕欣肯定更有影響力。
之所以要派奕譓這個四王中爵位最低、年紀最輕,平時也最低調的,是因為有些事兒隻有他最適合。
比起其他諸王辦大事兒的能力,奕譓更善於辦小事兒。
比如帶孩子,別說哪家王爺幹不了這個活兒,甚至普通的民間的男子根本不屑於此。民間有俗語雲:“但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因為帶孩子對於男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違背人性的事情。孩子的思維太穿越,而男人又太理性,很難達到和諧共處。
可奕譓就能幹得了,而且還幹得好,因為他有太久的企盼孩子的經曆,而且經過了生死,遊曆了仙境,讓他的心神更為清澈,也更能理解孩子們。
所以,之所以派奕譓出任調查團的總辦,而且還配帶上了三個晚輩皇族,真正的目的真的就是為了確定皇學館與花旗留學幼童的合作。
至於帶上載穆為幫辦,則是為了日後東土發展之需要。
總之,黛青宮廷對於此次調查非常重視,而且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是陳立秋所能夠左右的。
陳立秋也知道,阻止調查團的實際調查是不太可能的,大老遠的王爺都來了,怎麽可能不親自看一眼就走了?所以雖然各種陳述,但是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
而且還獻上許多厚禮。
三百多人的團隊,當然不可能隻給奕譓好處,上上下下,凡是有用的全讓他打點到了。就連下麵的仆役、兵丁,也都各有所得。總之,幾天下來,不僅奕譓,整個調查團所有人都對陳大人交口稱讚。
所以當奕譓在陳立秋親自攙扶著登上專門為了接待自己而承包下來的有十五節車廂的專列。看著內部裝修的極盡奢華,奕譓不禁感慨的說了句:“陳大人辛苦了,此次調查,無論結果如何,大人的苦勞本王是記下了。”
有了王爺這句話,陳立秋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是放下了。
從最西部的洛山基港口,到花旗國的首都華士都,有三千公裏的路程,而到留學幼童們居住的春田市,也有兩千六百公裏的路程。
如果是用黛青傳統的出行方式,那得再走上一兩個月。
可是好在花旗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通了東西大鐵路,因而現在隻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夠了。
奕譓此行的首要目的是調查留學幼童,但是以郡王之尊到了花旗國,如果到花旗首都看一看,肯定是不太合適的。而且,華士都不過是禮儀外交,比較容易處理,而春田市的調查不知道要有多複雜。本著先輕後重,先簡後繁的原則,奕譓決定先到華士都,拜訪花旗的伯璽天德。
所謂伯璽天德,就是花旗國的最高元首。
與黛青帝國、吉利帝國、意誌帝國和羅斯帝國不同,花旗國是沒有君主的。
花旗國的國情,不僅與黛青有很大差異,甚至與大部分西洲各國,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曆史上的花旗國是從吉利帝國的十三個殖民地發展而來的。這十三塊殖民地都在花旗洲的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建立最早的弗吉洲建於光元1607年,當時的中土還是日月王朝的萬世三十五年;最後一個建立的佐治州,則是建於光元1733年,此時已經是黛青王朝的君正十一年了。
吉利國國君一直作為宗主國統治著這十三塊殖民地,不管其頭銜是國王還是皇帝,直到光元1775年爆發了花旗國獨立戰爭。
十三塊殖民地聯合起來,宣布獨立,與他們的宗主國吉利國軍隊打了起來。
戰爭打到了光元1783年9月3日,吉利帝國終於不再堅持,雙方於是在立場中立的蘭西王國簽訂了《巴雷和約》,和約第一條規定:“大吉利國王陛下承認花旗合眾國為自由、自主和獨立的國家”。
至此,吉利帝國終於承認了花旗國的獨立。
然而,花旗合眾國實際上早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776年就宣布成立了,當時的十三個殖民地的派出各自的代表人,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在法律上宣告了自身的獨立。
有第二次當然就有第一次,第一次是在1774年,那一次宣布了與吉利國停止各種貿易,當然更不不用說向吉利國王繳稅了。隻不過,雙方當時還沒有打起來。
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合眾國”,主要是因為十三個殖民地互不統屬,沒有統一的指揮戰鬥力嚴重受損,根本打不過吉利國的軍隊。合眾國成立以後,合眾國選出了華士都為全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各州的軍隊。華士都的軍事才能非常優秀,在他的指揮下,花旗軍越戰越勇,最後終於打敗了吉利國軍。
盡管打敗了吉利國的軍隊,獲得了原宗主國的承認,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完全獨立,但是此時的“合眾國”,其實並不能與東洲和西洲大陸上的“舊國家”相提並論。名義上的合眾國根本沒有任何統一性可言,這個國家根本沒有共同的中央政府,甚至沒有共同的元首,之前的共同的軍隊也因為與吉利帝國的戰爭結束而宣布解散了。
可以說,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所有標誌,“花旗合眾”一樣都不具備。
奕譓跑了幾萬裏到了花旗國,為的就是調查。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調查清楚留學幼童們是否真如陳立秋的匯報的那樣不堪。完全被花旗國同化,不僅沒有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反而傷風敗俗,丟盡了黛青的臉麵,甚至違背人倫,有背叛黛青的趨勢。
當然,以奕譓的見識,他根本不認為一幫小毛孩子會搞出什麽造反之舉,就算有,也不過是風紀問題而已。皇學館的學生們有幾個老實本分的?自己的寶貝兒子腦子裏的東西簡直是能把自己這個將近不惑之年的父親給淹沒了。
一群小孩子,在花旗國待了好幾年,思想上更接近於花旗國,這明明就是很正常的事兒嘛。至於放鬆到忠誠,連李伯約這種純粹的西洲人都能對黛青效忠,更何況黛青本國的孩子呢?
總之,奕譓認為陳立秋純就是沒事兒找事兒。
但是他怎麽想是一迴事兒,實際調查,掌握真憑實據,完全是另一迴事兒。
而黛青這次出動了這麽高規格的調查團隊,目的當然也不僅僅隻是為了調查一些學童的風紀問題。
如果純粹是為了調查學童風紀問題,三位尚書房的老師們就足夠了。
他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當然不是刺探情報之類的,如果那樣的話,就該五哥奕誴出頭了。
而如果是要搞大外交,那麽啟用六哥奕欣肯定更有影響力。
之所以要派奕譓這個四王中爵位最低、年紀最輕,平時也最低調的,是因為有些事兒隻有他最適合。
比起其他諸王辦大事兒的能力,奕譓更善於辦小事兒。
比如帶孩子,別說哪家王爺幹不了這個活兒,甚至普通的民間的男子根本不屑於此。民間有俗語雲:“但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因為帶孩子對於男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違背人性的事情。孩子的思維太穿越,而男人又太理性,很難達到和諧共處。
可奕譓就能幹得了,而且還幹得好,因為他有太久的企盼孩子的經曆,而且經過了生死,遊曆了仙境,讓他的心神更為清澈,也更能理解孩子們。
所以,之所以派奕譓出任調查團的總辦,而且還配帶上了三個晚輩皇族,真正的目的真的就是為了確定皇學館與花旗留學幼童的合作。
至於帶上載穆為幫辦,則是為了日後東土發展之需要。
總之,黛青宮廷對於此次調查非常重視,而且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是陳立秋所能夠左右的。
陳立秋也知道,阻止調查團的實際調查是不太可能的,大老遠的王爺都來了,怎麽可能不親自看一眼就走了?所以雖然各種陳述,但是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
而且還獻上許多厚禮。
三百多人的團隊,當然不可能隻給奕譓好處,上上下下,凡是有用的全讓他打點到了。就連下麵的仆役、兵丁,也都各有所得。總之,幾天下來,不僅奕譓,整個調查團所有人都對陳大人交口稱讚。
所以當奕譓在陳立秋親自攙扶著登上專門為了接待自己而承包下來的有十五節車廂的專列。看著內部裝修的極盡奢華,奕譓不禁感慨的說了句:“陳大人辛苦了,此次調查,無論結果如何,大人的苦勞本王是記下了。”
有了王爺這句話,陳立秋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是放下了。
從最西部的洛山基港口,到花旗國的首都華士都,有三千公裏的路程,而到留學幼童們居住的春田市,也有兩千六百公裏的路程。
如果是用黛青傳統的出行方式,那得再走上一兩個月。
可是好在花旗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通了東西大鐵路,因而現在隻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夠了。
奕譓此行的首要目的是調查留學幼童,但是以郡王之尊到了花旗國,如果到花旗首都看一看,肯定是不太合適的。而且,華士都不過是禮儀外交,比較容易處理,而春田市的調查不知道要有多複雜。本著先輕後重,先簡後繁的原則,奕譓決定先到華士都,拜訪花旗的伯璽天德。
所謂伯璽天德,就是花旗國的最高元首。
與黛青帝國、吉利帝國、意誌帝國和羅斯帝國不同,花旗國是沒有君主的。
花旗國的國情,不僅與黛青有很大差異,甚至與大部分西洲各國,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曆史上的花旗國是從吉利帝國的十三個殖民地發展而來的。這十三塊殖民地都在花旗洲的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建立最早的弗吉洲建於光元1607年,當時的中土還是日月王朝的萬世三十五年;最後一個建立的佐治州,則是建於光元1733年,此時已經是黛青王朝的君正十一年了。
吉利國國君一直作為宗主國統治著這十三塊殖民地,不管其頭銜是國王還是皇帝,直到光元1775年爆發了花旗國獨立戰爭。
十三塊殖民地聯合起來,宣布獨立,與他們的宗主國吉利國軍隊打了起來。
戰爭打到了光元1783年9月3日,吉利帝國終於不再堅持,雙方於是在立場中立的蘭西王國簽訂了《巴雷和約》,和約第一條規定:“大吉利國王陛下承認花旗合眾國為自由、自主和獨立的國家”。
至此,吉利帝國終於承認了花旗國的獨立。
然而,花旗合眾國實際上早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776年就宣布成立了,當時的十三個殖民地的派出各自的代表人,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在法律上宣告了自身的獨立。
有第二次當然就有第一次,第一次是在1774年,那一次宣布了與吉利國停止各種貿易,當然更不不用說向吉利國王繳稅了。隻不過,雙方當時還沒有打起來。
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合眾國”,主要是因為十三個殖民地互不統屬,沒有統一的指揮戰鬥力嚴重受損,根本打不過吉利國的軍隊。合眾國成立以後,合眾國選出了華士都為全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各州的軍隊。華士都的軍事才能非常優秀,在他的指揮下,花旗軍越戰越勇,最後終於打敗了吉利國軍。
盡管打敗了吉利國的軍隊,獲得了原宗主國的承認,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完全獨立,但是此時的“合眾國”,其實並不能與東洲和西洲大陸上的“舊國家”相提並論。名義上的合眾國根本沒有任何統一性可言,這個國家根本沒有共同的中央政府,甚至沒有共同的元首,之前的共同的軍隊也因為與吉利帝國的戰爭結束而宣布解散了。
可以說,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所有標誌,“花旗合眾”一樣都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