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成功並購了旗昌輪船公司,剩下來的太古、怡和可傻了,因為他們第一次麵對了黛青本土企業比他們還有實力的尷尬囧境。
最終,由招商局牽頭,黛青輪船招商局、吉利太古輪船公司、吉利怡和輪船公司,又重新簽訂了“齊價協議”,建立了新的商業同盟,並約定了新的遊戲規則。
就這樣,招商局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蛇吞象”,而在整個收購過程中表麵看來盛宣懷並沒有做什麽大事兒,始終是放手讓唐、徐二人去決策。
但實際上,盛宣懷做了三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第一,奏請朝廷給招商局發放貸款,而且無限延長其還款期;
第二,與羅素暗中洽談,向其表明黛青必將中興崛起的決心,和自己的發展誌向,贏得了羅素的認可;
第三,軟磨硬泡,讓兩江總督沈葆楨出錢,助其及時支付,完成並購。
這三件事,都是唐、徐,無論如何也無力做到的。
麵對盛宣懷來到之後一直表現出一種“不知商”的樣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全部交給唐、徐二人處理。時間一長,唐、徐二人甚至覺得,盛宣懷可能真的就隻是“來招商局渡個金”而已的官三代而已。
可是萬沒想到,他居然可以撬動這麽大的資金杠杆。
如果沒有盛宣懷作為官府會辦的有力支持,即便唐、徐,再怎麽長袖善武,經營有道,也是很難一舉拿下偌大的旗昌產業的。
此事一成,唐、徐對盛宣懷的態度,也是大有改觀。並且為之前對盛宣懷的種種不敬,感到後怕。
唐、徐尚且感到後怕,那麽曾經真正得罪過盛宣懷的人,當然就更加害怕了。
至今為止,盛宣懷的仇人還是不多,但是有一個人卻是絕對的仇人,那就是胡雪岩。
盛宣懷初到招商局的時候,胡雪岩並沒有在意,認為他不過是“掛職鍛煉”一段時間,早晚還是要走掉的。
而且,對於招商局要打敗洋人,建立黛青自己的輪船行業,也是不屑一顧的。
“那個毛頭小子,不知花了多少錢才保住了頭上的頂戴。這才幾天啊,就想靠著兩個粵佬的支持,打敗洋人。真是貪功心切。我看哪,他還得吃大虧。”
結果卻大出他的意料,招商局不僅挺住了外國輪船公司的打壓,而且還“蛇吞象”並購了旗昌公司,與太古、怡和簽訂了齊介協議,真的就引領了黛青國內一切航運行業。
胡雪岩終於意識到,他當初坑盛宣懷,可能是個錯誤。
出乎胡雪岩意料的,不僅僅是招商局的大手筆,同時還有東齊鐵路的開通和成功抵抗了三年饑荒的救災奇跡。
當然,這也出乎盛宣懷的意料。
一直以來,黛青人對於鐵路的反抗遠勝於輪船。
但是,就是在孚郡王府、內務府以及李伯約等人的各種操作之下,這個事兒居然就辦成了,並且在救災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胡雪岩很難理解,這些權貴和官員,怎麽一下子這麽會做生意了,自己周密的算計,居然全都落了空,根本沒有預料到他們居然能搞出這麽些大手筆。
本來,又是鐵路又是輪船的,就已經夠讓胡雪岩上火的了。後來聽說了鋼鐵城、息風堂、先知樓,這些事情,簡直讓他驚愕了。
“這些權貴官商們再這麽發展下去,哪裏還有我胡某人的活路了?”胡雪岩恨恨的說。
現在的錢越來越難賺了,大錢都讓權貴和官商們賺去了。為了保持自己“首富”的地位,他不得不在加大斂財的力度。
所幸,他還能夠通過幫助左宗棠籌款從中虛報賺取浮利。
他做這一切的時候,可完全沒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至於外界罵他,恨他的那些聲音,他早就麻木了。在他看來,那就是嫉妒,是紅眼病。成為首富這麽多年來,他早就習慣了被人嫉妒,也享受別人的紅眼病。
而且,既然那些權貴們可以利用自身權力和地位獲取巨大財富,自己怎麽就不可以利用中介掮客的身份,賺一點點中間的好處費用呢?
可是怕就怕,那些權貴和官商們,以後手越伸越長,自己虛報貸款的錢終究賺不長久啊。
思來想去,孚郡王也好,內務府也罷,那真不是自己能打主意的。
因而隻能把盛宣懷作為突破口了。
之前已經坑了盛宣懷一次,本以為這小子會從此知難而退,不再充當官商。沒想到他反而做大了。
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盛宣懷明顯比之前自己剛剛認識的時候要厲害多了。
再這麽發展下去,恐怕自己反而要為其所敗。
當初胡雪岩之所以要攻擊盛宣懷,真正的目的其實還是借著打擊盛宣懷進而達到給李鴻章找點麻煩的意思。
這都是因為李鴻章之前給左宗棠找了太多的麻煩。
左宗棠受到壓製,自己賺錢的機會當然也就受到了壓製。如果能夠給李鴻章找找麻煩。哪怕隻是嚇嚇他,讓他知道收斂一些,不要逼人太甚。
那麽,胡雪岩能夠借著左宗棠賺到的錢,自然也就可以更多一些。
左宗棠雖然打仗一流,足智多謀,可惜不善理財。而胡雪岩也正是憑此才得以為左宗棠所倚重,大發其財的。
原本他想借著盛宣懷接近李鴻章,沒想到李鴻章警惕性太高,沒給他機會。於是他又改為接觸盛宣懷,然後在拿到證據之後捅了盛宣懷一刀。
這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可是這個雞沒殺死,想不到的是人家現在更強了。
“為今之計,必須徹底把姓盛的搞掉,以絕後患。”胡雪岩暗自下定決心。
他意識到,李鴻章恐怕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了,因為此次左宗棠立的功勞太大,聲望已經壓過了李鴻章。
而因為自己以前坑盛宣懷的事兒,現在李鴻章極有可能用打擊自己的方法,達到打壓左宗棠的目的。
一旦左宗棠倒了,自己也就注定要完蛋了。
可是自己也不能讓左宗棠為自己出頭,或者給予自己某種特殊保護。
一是因為左宗棠的性格,絕不會為了私利而出讓任何忠君愛國的大原則。左宗棠固然很看不上李鴻章,但是絕不會用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所以,胡雪岩隻能自己想辦法自救。
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加快速度,用更快更狠的手段,先把盛宣懷打倒再說。
最終,由招商局牽頭,黛青輪船招商局、吉利太古輪船公司、吉利怡和輪船公司,又重新簽訂了“齊價協議”,建立了新的商業同盟,並約定了新的遊戲規則。
就這樣,招商局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蛇吞象”,而在整個收購過程中表麵看來盛宣懷並沒有做什麽大事兒,始終是放手讓唐、徐二人去決策。
但實際上,盛宣懷做了三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第一,奏請朝廷給招商局發放貸款,而且無限延長其還款期;
第二,與羅素暗中洽談,向其表明黛青必將中興崛起的決心,和自己的發展誌向,贏得了羅素的認可;
第三,軟磨硬泡,讓兩江總督沈葆楨出錢,助其及時支付,完成並購。
這三件事,都是唐、徐,無論如何也無力做到的。
麵對盛宣懷來到之後一直表現出一種“不知商”的樣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全部交給唐、徐二人處理。時間一長,唐、徐二人甚至覺得,盛宣懷可能真的就隻是“來招商局渡個金”而已的官三代而已。
可是萬沒想到,他居然可以撬動這麽大的資金杠杆。
如果沒有盛宣懷作為官府會辦的有力支持,即便唐、徐,再怎麽長袖善武,經營有道,也是很難一舉拿下偌大的旗昌產業的。
此事一成,唐、徐對盛宣懷的態度,也是大有改觀。並且為之前對盛宣懷的種種不敬,感到後怕。
唐、徐尚且感到後怕,那麽曾經真正得罪過盛宣懷的人,當然就更加害怕了。
至今為止,盛宣懷的仇人還是不多,但是有一個人卻是絕對的仇人,那就是胡雪岩。
盛宣懷初到招商局的時候,胡雪岩並沒有在意,認為他不過是“掛職鍛煉”一段時間,早晚還是要走掉的。
而且,對於招商局要打敗洋人,建立黛青自己的輪船行業,也是不屑一顧的。
“那個毛頭小子,不知花了多少錢才保住了頭上的頂戴。這才幾天啊,就想靠著兩個粵佬的支持,打敗洋人。真是貪功心切。我看哪,他還得吃大虧。”
結果卻大出他的意料,招商局不僅挺住了外國輪船公司的打壓,而且還“蛇吞象”並購了旗昌公司,與太古、怡和簽訂了齊介協議,真的就引領了黛青國內一切航運行業。
胡雪岩終於意識到,他當初坑盛宣懷,可能是個錯誤。
出乎胡雪岩意料的,不僅僅是招商局的大手筆,同時還有東齊鐵路的開通和成功抵抗了三年饑荒的救災奇跡。
當然,這也出乎盛宣懷的意料。
一直以來,黛青人對於鐵路的反抗遠勝於輪船。
但是,就是在孚郡王府、內務府以及李伯約等人的各種操作之下,這個事兒居然就辦成了,並且在救災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胡雪岩很難理解,這些權貴和官員,怎麽一下子這麽會做生意了,自己周密的算計,居然全都落了空,根本沒有預料到他們居然能搞出這麽些大手筆。
本來,又是鐵路又是輪船的,就已經夠讓胡雪岩上火的了。後來聽說了鋼鐵城、息風堂、先知樓,這些事情,簡直讓他驚愕了。
“這些權貴官商們再這麽發展下去,哪裏還有我胡某人的活路了?”胡雪岩恨恨的說。
現在的錢越來越難賺了,大錢都讓權貴和官商們賺去了。為了保持自己“首富”的地位,他不得不在加大斂財的力度。
所幸,他還能夠通過幫助左宗棠籌款從中虛報賺取浮利。
他做這一切的時候,可完全沒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至於外界罵他,恨他的那些聲音,他早就麻木了。在他看來,那就是嫉妒,是紅眼病。成為首富這麽多年來,他早就習慣了被人嫉妒,也享受別人的紅眼病。
而且,既然那些權貴們可以利用自身權力和地位獲取巨大財富,自己怎麽就不可以利用中介掮客的身份,賺一點點中間的好處費用呢?
可是怕就怕,那些權貴和官商們,以後手越伸越長,自己虛報貸款的錢終究賺不長久啊。
思來想去,孚郡王也好,內務府也罷,那真不是自己能打主意的。
因而隻能把盛宣懷作為突破口了。
之前已經坑了盛宣懷一次,本以為這小子會從此知難而退,不再充當官商。沒想到他反而做大了。
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盛宣懷明顯比之前自己剛剛認識的時候要厲害多了。
再這麽發展下去,恐怕自己反而要為其所敗。
當初胡雪岩之所以要攻擊盛宣懷,真正的目的其實還是借著打擊盛宣懷進而達到給李鴻章找點麻煩的意思。
這都是因為李鴻章之前給左宗棠找了太多的麻煩。
左宗棠受到壓製,自己賺錢的機會當然也就受到了壓製。如果能夠給李鴻章找找麻煩。哪怕隻是嚇嚇他,讓他知道收斂一些,不要逼人太甚。
那麽,胡雪岩能夠借著左宗棠賺到的錢,自然也就可以更多一些。
左宗棠雖然打仗一流,足智多謀,可惜不善理財。而胡雪岩也正是憑此才得以為左宗棠所倚重,大發其財的。
原本他想借著盛宣懷接近李鴻章,沒想到李鴻章警惕性太高,沒給他機會。於是他又改為接觸盛宣懷,然後在拿到證據之後捅了盛宣懷一刀。
這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可是這個雞沒殺死,想不到的是人家現在更強了。
“為今之計,必須徹底把姓盛的搞掉,以絕後患。”胡雪岩暗自下定決心。
他意識到,李鴻章恐怕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了,因為此次左宗棠立的功勞太大,聲望已經壓過了李鴻章。
而因為自己以前坑盛宣懷的事兒,現在李鴻章極有可能用打擊自己的方法,達到打壓左宗棠的目的。
一旦左宗棠倒了,自己也就注定要完蛋了。
可是自己也不能讓左宗棠為自己出頭,或者給予自己某種特殊保護。
一是因為左宗棠的性格,絕不會為了私利而出讓任何忠君愛國的大原則。左宗棠固然很看不上李鴻章,但是絕不會用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所以,胡雪岩隻能自己想辦法自救。
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加快速度,用更快更狠的手段,先把盛宣懷打倒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