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的愁悶還遠不止皇帝跟兩宮以及兩宮與四王的和解,身邊的教學工作也不是很順心。
自從朝廷把道末和李伯約聘入尚書房,翁同龢雖然表麵上與這二人親近如故,但是心裏沒有一天不想嘔吐的。
身為堂堂狀元,父子兩代帝師,清流派領袖,翁同龢是一個純粹的儒家士大夫。在他看來,隻有儒家的道理才是最正確的真理,是治理天下的正途。天下萬宗,都隻是旁門左道,禪門盡空幻,道門皆玄虛,都遠離塵世,不識人間煙火,人君如果信奉那禪一套,非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不可。
甚至於,他看不起二百年來黛青的所有人君,認為他們都不能持守儒家正統,都是毒夫邦賊,更是蠻夷韃虜。隻是那時中土淪喪,炛廈不振,儒門也不得不對其委屈求全。隻是,曆經二百年曆代儒者的教化,那些蠻夷韃虜們也漸漸學會了人樣,漸漸可以與之坐而論道了。而自己,正是趕上了這樣一個最好的時候。可是偏偏,洋夷又來了。
而現在,兩宮四王硬是不顧各種阻力,把一個小老道和一個洋鬼子都弄進上書房這麽神聖的地方,還美其名曰:“效法當年世祖、聖祖時期的舊例。”可惡啊,順理帝跟洋和尚、土和尚混在一起,最後不是早早的就崩了嗎?泰熙帝當年開設西洲課最後不是是引發了中西禮儀之爭嗎?好在後來朝廷及時悔改,不再信用僧道和洋人,一心與我儒門共天下,這才有了泰翔盛世啊。怎麽現在又要走迴錯誤的老路上去呢?愚蠢,愚蠢啊,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現在看來,黛青頂層的古倫人固山人就是一群蠻夷,無論怎麽教化,骨子裏都傾向於夷狄那一套。更何況現今掌權的又是兩個婦女,自然是更加的不可理喻。
總之,在翁同龢看來,黛青是沒有指望了。
老實說,他是尤其不滿意什麽“學生自我管理”的,學生如果都能自我管理,還要老師幹什麽?自古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哪有讓學生自我管理的道理?
“恭親王那天提出這個主意,可是看看他鬼子六自己兩兒子管的怎麽樣就知道了,老大生前就是個活土匪,老二現在也是個人所共知的衙內,收養的載澈倒是有幾分皇族的體麵,可是那不還是人家親生父母管教嚴格,尤其是入皇學以來老夫悉心調教的成果嗎?他居然以為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管自己,真是個糊塗蟲。”翁同龢每每想到那天提出來的“學生自我管理”的主意,氣得都想罵大街。
好幾次,他都萌生了想要辭職不幹的想法,可是卻又下不了決心,即便到了現在,他還是覺得,載湉是個好孩子,是個可造就的人才。
“天子幼衝,群小環伺,誰能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未色,唯老夫任重而道遠矣。”翁同龢這樣想著,心裏倒是覺得很得安慰,似乎自己與古來如伊尹、屈原、包拯、文天祥、海瑞、史可法那些名士豪傑可以齊名並列了。
翁同龢暗自生氣,大約還要氣一段時間,不過他是不會表現出來的,兩代帝師的家學,造就了他永遠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真實想法的修為。他很清楚——兩宮、四王,甚至皇帝本人和絕大多數宗室皇族全都一致同意的事情,當然不可能被自己區區一個尚書房總師傅就給輕易改變。即或能,他也絕不會出這個風頭,杠這個大鼎。他會悄悄的隱藏好,靜候這些“新玩法”出亂子,然後再做有力反擊。
一直以來,他都是這樣“靜臥退敵”的。就憑這種隱忍,他擊敗了所有的對手,包括那個被西洲洋人尊為“東方餅子麥”的李鴻章。
此時的“餅子麥”卻沒有“靜臥”的心情,李鴻章一腦門的官司,比翁同龢還上火呢。
倒不是黛青本身的問題,而是黛青的一個屬國,叫做溜球的,被倭奴國給滅了。
該國的一批遺老,四處奔走尋求幫助,有向西洲列強求助的,也有向黛青求助的。他們倒是深知黛青的“陋規”,不僅到理藩院哭求,更是送上了重禮,來到李鴻章的府上尋求支持。幾次求見遭拒後,有幾個遺老幹脆跪在在李鴻章府外大哭不止。搞得李鴻章隻好開門接見,聽來者講了曆代如何效忠黛青,又如何被倭奴欺負,以至於滅國的極痛之苦。李鴻章細細聽他們講完了事情,也真誠的黛青一定會維護自己的屬國權益,自己個人也一定會認真在朝廷上討論溜球之事,讓他們盡管放心。這幾個人見目的達到,這才滿意的迴館驛等消息。
溜球雖小,畢竟也是一國,居然輕易就被倭奴一舉平滅,毫無抵抗之力,這實在是讓李鴻章震驚的。
他倒不是純粹的替溜球傷感,更多的是感覺到了維新之後的倭奴國實力增長之恐怖。
“小小的倭奴,居然敢直接將我黛青的屬國滅國,這是完全不拿我黛青放在眼裏啊?!”李鴻章氣衝衝的罵道。背著雙手,在客廳走來走去。
事實上,溜球之危早非一日,滅國也隻是長期作用之後的必然結果。
甚至於,李鴻章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
早在光統二年,溜球就來找過李鴻章。
至於倭奴對溜球用事,更是早在共治十年就開始了。
早在普綠王朝時期,溜球就向普綠王朝朝貢,並獲得普綠王朝賜名“六宆”,大野王朝取代普綠王朝之後,認為“六宆”這個名字太大,不適合用來稱唿外藩屬國,因而改為溜球。一直延用了一千餘年。
而在這一千餘年裏,不管誰做了五方大陸的大宗王朝,溜球這個小國都會奉其為上邦宗主國,並按歸依禮前來朝貢,謹遵禮儀,奉上邦猶如事父母,從來沒有過失禮之處,也從不尋求額外的好處。
自從黛青入主中土,進而滅了南土,成為五方大陸的共主,溜球便遣使朝貢,二百六十餘年,從未中斷。可以說,與某些陽奉陰違的屬國相比,溜球對黛青是真的很乖很懂事。甚至於在遇到溜球之前,黛青還從未想到過世界上會有這麽孝順的藩屬國。要知道,黛青原本那些屬國,無論是塔拉係的諸部,還是東鄰的昭申國,沒有一個是隻打了一兩場戰爭就能老實臣服的,那都是三番五次的戰爭,最後徹底趴趴了,才向黛青稱臣歸順的。
所以在黛青的眼中,溜球是世界上最乖的乖寶寶。
共治十二年,光元1873年,倭奴即單方麵宣布,溜球國是倭奴的附屬國,受倭奴保護和節製。禁止溜球國繼續向黛青朝貢。
此事傳到黛青,李鴻章曾經在朝堂上憂心忡忡的說了一句:“倭奴是未來黛青最大的心頭之患,一定要加倍提防小心。”
李鴻章當時已經發現,倭奴是黛青的嚴重威脅了。
自從朝廷把道末和李伯約聘入尚書房,翁同龢雖然表麵上與這二人親近如故,但是心裏沒有一天不想嘔吐的。
身為堂堂狀元,父子兩代帝師,清流派領袖,翁同龢是一個純粹的儒家士大夫。在他看來,隻有儒家的道理才是最正確的真理,是治理天下的正途。天下萬宗,都隻是旁門左道,禪門盡空幻,道門皆玄虛,都遠離塵世,不識人間煙火,人君如果信奉那禪一套,非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不可。
甚至於,他看不起二百年來黛青的所有人君,認為他們都不能持守儒家正統,都是毒夫邦賊,更是蠻夷韃虜。隻是那時中土淪喪,炛廈不振,儒門也不得不對其委屈求全。隻是,曆經二百年曆代儒者的教化,那些蠻夷韃虜們也漸漸學會了人樣,漸漸可以與之坐而論道了。而自己,正是趕上了這樣一個最好的時候。可是偏偏,洋夷又來了。
而現在,兩宮四王硬是不顧各種阻力,把一個小老道和一個洋鬼子都弄進上書房這麽神聖的地方,還美其名曰:“效法當年世祖、聖祖時期的舊例。”可惡啊,順理帝跟洋和尚、土和尚混在一起,最後不是早早的就崩了嗎?泰熙帝當年開設西洲課最後不是是引發了中西禮儀之爭嗎?好在後來朝廷及時悔改,不再信用僧道和洋人,一心與我儒門共天下,這才有了泰翔盛世啊。怎麽現在又要走迴錯誤的老路上去呢?愚蠢,愚蠢啊,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現在看來,黛青頂層的古倫人固山人就是一群蠻夷,無論怎麽教化,骨子裏都傾向於夷狄那一套。更何況現今掌權的又是兩個婦女,自然是更加的不可理喻。
總之,在翁同龢看來,黛青是沒有指望了。
老實說,他是尤其不滿意什麽“學生自我管理”的,學生如果都能自我管理,還要老師幹什麽?自古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哪有讓學生自我管理的道理?
“恭親王那天提出這個主意,可是看看他鬼子六自己兩兒子管的怎麽樣就知道了,老大生前就是個活土匪,老二現在也是個人所共知的衙內,收養的載澈倒是有幾分皇族的體麵,可是那不還是人家親生父母管教嚴格,尤其是入皇學以來老夫悉心調教的成果嗎?他居然以為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管自己,真是個糊塗蟲。”翁同龢每每想到那天提出來的“學生自我管理”的主意,氣得都想罵大街。
好幾次,他都萌生了想要辭職不幹的想法,可是卻又下不了決心,即便到了現在,他還是覺得,載湉是個好孩子,是個可造就的人才。
“天子幼衝,群小環伺,誰能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未色,唯老夫任重而道遠矣。”翁同龢這樣想著,心裏倒是覺得很得安慰,似乎自己與古來如伊尹、屈原、包拯、文天祥、海瑞、史可法那些名士豪傑可以齊名並列了。
翁同龢暗自生氣,大約還要氣一段時間,不過他是不會表現出來的,兩代帝師的家學,造就了他永遠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真實想法的修為。他很清楚——兩宮、四王,甚至皇帝本人和絕大多數宗室皇族全都一致同意的事情,當然不可能被自己區區一個尚書房總師傅就給輕易改變。即或能,他也絕不會出這個風頭,杠這個大鼎。他會悄悄的隱藏好,靜候這些“新玩法”出亂子,然後再做有力反擊。
一直以來,他都是這樣“靜臥退敵”的。就憑這種隱忍,他擊敗了所有的對手,包括那個被西洲洋人尊為“東方餅子麥”的李鴻章。
此時的“餅子麥”卻沒有“靜臥”的心情,李鴻章一腦門的官司,比翁同龢還上火呢。
倒不是黛青本身的問題,而是黛青的一個屬國,叫做溜球的,被倭奴國給滅了。
該國的一批遺老,四處奔走尋求幫助,有向西洲列強求助的,也有向黛青求助的。他們倒是深知黛青的“陋規”,不僅到理藩院哭求,更是送上了重禮,來到李鴻章的府上尋求支持。幾次求見遭拒後,有幾個遺老幹脆跪在在李鴻章府外大哭不止。搞得李鴻章隻好開門接見,聽來者講了曆代如何效忠黛青,又如何被倭奴欺負,以至於滅國的極痛之苦。李鴻章細細聽他們講完了事情,也真誠的黛青一定會維護自己的屬國權益,自己個人也一定會認真在朝廷上討論溜球之事,讓他們盡管放心。這幾個人見目的達到,這才滿意的迴館驛等消息。
溜球雖小,畢竟也是一國,居然輕易就被倭奴一舉平滅,毫無抵抗之力,這實在是讓李鴻章震驚的。
他倒不是純粹的替溜球傷感,更多的是感覺到了維新之後的倭奴國實力增長之恐怖。
“小小的倭奴,居然敢直接將我黛青的屬國滅國,這是完全不拿我黛青放在眼裏啊?!”李鴻章氣衝衝的罵道。背著雙手,在客廳走來走去。
事實上,溜球之危早非一日,滅國也隻是長期作用之後的必然結果。
甚至於,李鴻章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
早在光統二年,溜球就來找過李鴻章。
至於倭奴對溜球用事,更是早在共治十年就開始了。
早在普綠王朝時期,溜球就向普綠王朝朝貢,並獲得普綠王朝賜名“六宆”,大野王朝取代普綠王朝之後,認為“六宆”這個名字太大,不適合用來稱唿外藩屬國,因而改為溜球。一直延用了一千餘年。
而在這一千餘年裏,不管誰做了五方大陸的大宗王朝,溜球這個小國都會奉其為上邦宗主國,並按歸依禮前來朝貢,謹遵禮儀,奉上邦猶如事父母,從來沒有過失禮之處,也從不尋求額外的好處。
自從黛青入主中土,進而滅了南土,成為五方大陸的共主,溜球便遣使朝貢,二百六十餘年,從未中斷。可以說,與某些陽奉陰違的屬國相比,溜球對黛青是真的很乖很懂事。甚至於在遇到溜球之前,黛青還從未想到過世界上會有這麽孝順的藩屬國。要知道,黛青原本那些屬國,無論是塔拉係的諸部,還是東鄰的昭申國,沒有一個是隻打了一兩場戰爭就能老實臣服的,那都是三番五次的戰爭,最後徹底趴趴了,才向黛青稱臣歸順的。
所以在黛青的眼中,溜球是世界上最乖的乖寶寶。
共治十二年,光元1873年,倭奴即單方麵宣布,溜球國是倭奴的附屬國,受倭奴保護和節製。禁止溜球國繼續向黛青朝貢。
此事傳到黛青,李鴻章曾經在朝堂上憂心忡忡的說了一句:“倭奴是未來黛青最大的心頭之患,一定要加倍提防小心。”
李鴻章當時已經發現,倭奴是黛青的嚴重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