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欣很清楚自己的絕對優勢硬實力,奕詝也同樣清楚自己的絕對劣勢。


    平時騎馬都騎不穩,現在居然要比騎射嗎?而且還不是定靶競技,而是真弓實箭活野獸的硬幹,這,這不是要奕詝好看嗎?


    別說射大型的野獸,就是隻兔子,他也射不中啊。


    然而,他同樣是胸有成竹的。


    當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收獲時,他空著雙手上場。引來了現場所有人的哄堂大笑,而德光帝的臉幾乎已經是黑色的了。


    德光帝強壓心中憤怒質問奕詝:“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奕詝卻從容不迫的將老師杜受田教他的話背了出來:“萬物皆有靈,眾生皆惡死。手足同根生,何必動弓矢。兒臣不忍殺生,更不忍與手足兄弟相爭,故而寧可不動。”


    ……


    塔拉貴族被驚到了,一片沉默。


    德光帝眼中閃著淚花。“仁慈啊,對動物都能這麽仁慈,愛兄弟甚至不惜放棄比賽,這不正是自己心中最理想的仁君材料嗎?這孩子比自己更加仁慈啊,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位仁慈的君主。”


    這個時候,德光帝的心裏,已經暗中明確了立奕詝為繼承人的想法。


    但是他還是要再試一試。


    此後不久,德光帝生了一場病。於是他借此發揮,又開了一次考試。


    他召見奕詝和奕欣,直接告訴他們自己病重了,想要聽聽他們的方略,讓他們各自準備好來麵試。


    兄弟倆當然緊急與自己的老師商量。


    卓秉恬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之前的比賽自己的徒弟已經輸了。他想了想,認真的對奕欣說,今日天下正值千年未有之變局,皇上然要為帝國將來著想,而你對於天下大勢的了解,無論如何也遠超當今黛青王朝的絕大多數人。到時候,你怎麽想的,直接說就是了。穩贏。


    於是奕欣麵對病中的父親,滔滔不絕猶如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那是有理有據,推論合理,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說得德光帝連拍大腿:“太對了,我之前怎麽沒想到呢。原來是這麽迴事兒啊。”那情形,不像是老子檢查兒子的成績,倒像是小學生聽大學教授的講座。


    可是輪到奕詝講了,那場麵就尷尬了。


    講啥啊。


    根本沒得講啊,講也講不過人家老六啊。


    可是奕詝已經得了杜受田的指導,胸有成竹。上前並不提國事天下,而是非常真誠的關心老爸的健康情況,病情啥樣了?藥用的啥?醫生怎麽說的?最後又繞迴到,病情啥樣了。


    德光還在納悶,兒子啥還不策論呢?結果奕詝哇的一聲哭出聲了。


    然後,這哭也同樣是滔滔不絕猶如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原來,杜受田已經告訴奕詝:“你如果跟皇上聊時局政事,天下見聞,那一百個你也不如你六弟,現在你隻有一個辦法。你就關心皇上病情,就往皇上病情上嘮。皇上如果說病重,可能快不行了。你就大崩潰,就是一個哭,要趴在地上痛哭,同時明確的表示,自己沒有心情考慮別的,就一心隻想著皇阿瑪萬壽無疆。”


    結果,奕詝勝出,是為鹹富帝。


    而奕欣則被德光帝以遺詔的形式封為恭親王。


    鹹富帝至此全勝,但是即位不久,就迎來了太平光明國,然後還沒等平定太平光明國,綹子軍又興起,綹子軍還沒消滅,吉利與蘭西國又發動了聯合討伐黛青的“第二次福壽膏戰爭”。本來黛青在戰敗認輸同意了一大堆不平等條約後,已經達成妥協了。可是鹹富帝非得死要麵子,讓聯軍使者跑到滬上去更換條約。還把聯軍派來的使者關押起來進行虐待,有的死了,有的瘋了,直接導致聯軍再次全力攻打京城。麵對強敵正麵進攻,能惹事不敢扛事兒的鹹富帝直接跑到了之前死活不願意去的塔拉皇家園林。


    然後就死在了那裏,再也沒有迴到京城。


    鹹富帝在位期間,死活不肯重用奕欣,直到最後逃離京城的時候,才把自己惹下的爛攤子交給奕欣處理,任命奕欣為談判大臣,全權負責與吉利-蘭西聯軍交涉。然而在他臨終之時,為自己的兒子載淳所設立的八個顧命大臣裏,居然根本沒有奕欣的名字。不僅沒有奕欣,也沒有任何一個親兄弟,甚至一個近支皇族都沒有。


    當然,鹹富帝這種算計,最終還是全盤落空了。最後的博弈結果,奕欣還是一度掌握了帝國的最大權力。連帶著所有的德光皇帝的在世的兒子們,也都得以掌握一定的權力。近支宗室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恭親王的實際治理下,太平光明國、綹子軍,甚至西洲列強,種種問題,都得到了解決,黛青一度出現了“共治中興”。


    雖然最終恭親王終究還是退出了權力中心,但是總好過鹹富帝在位時的情形。


    如果不是鹹富帝早早的死掉了,可能黛青直接就滅在他的各種神奇操作之下了。


    或許鹹富帝的“仁孝”是真的,但是他的“無能”更是真的。


    而德光帝之所選擇他,就是因為按照中土的傳統,“仁孝”屬於“道”的層麵,而“德才”隻能算是“德”的範圍,至於經世之學,文武之術,更是隻能列入更等而之的“術”的類別。而在中土文化裏,道大於德,德大於術。


    雖然黛青源於東土,聯於北土,而東土和北土的傳統都是崇強務實的,但是,黛青朝廷和皇室在中土太久了,二百多年的融合,使得黛青上層已經完全接受和繼承了中土的思維。甚至將這種思維奉為“正統”,而將原本自己祖先的觀念,視作“邊鄙”。


    因此,德光帝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完全遵循了以仁孝、嫡長等中土文化為標準的思維。認為君主隻要做到“仁孝”,自然會有“德才”之士輔佐。甚至德光帝認為,讓仁孝且嫡長的皇四子奕欣為君,再讓有德才的皇六子奕欣輔佐,是一個最完美的模式。是“天助黛青”。


    他完全忽略了,時代已經變了。有道無德,或者有德無才,是根本無法在一個科技日益進步,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帶領一個龐大帝國獲得生存的權益的。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最需要的,根本不是什麽理念、思維,和體統,也不是什麽“仁君聖主”,而是實打實的——先進文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