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鄉村讀書人關係處理得比較好,又對鄉民們免費贈醫贈藥,李伯約和艾瑪終於不再走到哪裏都被當成妖怪了。


    但是想要向鄉民進一步的深入交往,就比較困難了。鄉民對於洋人的陌生產生的恐懼心理,不是輕易就能化解得了的。


    就在李伯約準備做長期計劃的時候,收到了“內陸會”總部的來函。


    信中表示,總部對於李伯約匯報的東齊省危機非常重視,認為幫助這些即將陷入巨大災難的人是內陸會的責任和使命。但要落實到具體的解決辦法,身為一群外國人,真正可以做的事情實在太少了。經過反複商討,總部決定走上層路線,派遣李伯約前往京師,與黛青上層建立聯係,促使其對即將發生的災難采取措施並允許在外國友人參與其中。


    但是,總部一再告誡,切勿借助外國勢力促使黛青朝廷做出決策,一切行為都要尊重黛青人的傳統和規矩。


    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外國人在黛青一向不受歡迎,現在卻要去促使其上層對於一個尚未真正到來的災難采取措施,這種行為本身就有違黛青官場的“潛規則”。更何況,還要在不借助外國勢力的支持下,得到黛青朝廷的允許參與到防災和救災的工作中。


    畢竟,這可是要花錢,而且是要花成千上萬的錢的。


    換成以前的李伯約,可能會因此覺得總部是在為難他。


    但是現在,收到任務的李伯約卻充滿了信心。


    李伯約與艾瑪的“恩賜”有所不同,在吉利國的時候,他獲得了“醫學”這一能力型恩賜,但是來到黛青之後,他獲得了另一種“非能力型恩賜”——“一無所缺”。


    是的,恩賜分為能力型和非能力型。


    所謂能力型,就是自己可控的,可以視為一種個人能力。比如知識,技能,技巧,甚至特異功能等等……。醫學屬於知識和技能方麵的綜合能力。一般人會認為這隻是通過學習和操練獲得的,但是李伯約早在大學時就很清楚,這是一種外部力量的幫助。自己雖然也在努力學習,但是自己幾乎是一目十行,就可以過目不忘,而根本不需要象其他同學那懸梁刺骨。整個大學,他就是在“玩著學”,甚至即使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他也幾乎是“玩著練”。


    當他掛牌行醫之後,生意一直很好,運氣更是好,從來沒有誤診,更沒有事故。收入當然也是穩定而豐厚。


    正因為收益穩定,他也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另一項恩賜。


    在黛青,因為各種福利,支出巨大卻沒有什麽穩定的財源,夫妻倆幾乎陷入要“斷頓”的境地。


    如果他們真的無法生存下去,那麽很快就要被“勸退”迴國了。


    但是突然接收到了赴宴的請柬,解了一時之急。


    隨後,又突然接到了從前被治好的患者的感恩禮物。


    然後是總部匯來的一筆特別指定條件的捐助,而李伯約正是符合條件的人之一。


    總之,一筆一筆,總是在經濟上快要陷入絕境的前一刻,供應就突然來了,而且是早就準備好的。


    李伯約終於明白了,自己其實還有一項非能力型的“恩賜”,那就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自己一定不會陷入經濟和資源方麵的絕境。


    所有的“恩賜”都必須在實踐中得到覺醒並增強。


    隨著之後的小黃瓜村以及東齊省許多鄉村的遊曆,李伯約的這種能力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李伯約的這種能力是適用於自己一個人呢,還是可以對更多的人——比如整個東齊省使用。如果可以,那麽救災就絕對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隻是如何獲得黛青朝廷的許可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