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紅蓮十二金仙
本將軍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作者:閑裏偷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俊恆,何許人也?
蒼州府金書鎮張家村人,今年二十八歲,與紅蓮教教首張成貴是同村同族。
他自幼不好讀書,偏愛舞槍弄棒,在九歲的時候,曾經一人一棍,打死了一條發瘋傷人的野狗,從此聞名鄉裏。
除了舞槍弄棒,他還很喜歡聽村裏當過兵的老人講故事。
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萬馬奔騰,都讓他心生向往。
他從小就是孩子王,從老人那裏聽了一些打仗的故事,就自己進行複盤,還自封大將軍,帶著一幫同村的小孩模擬打仗,還真就是有聲有色。
村裏的大人看了,都笑稱張俊恆這孩子有前途,長大以後,一定能成為領兵打仗的將軍。
這也讓張俊恆,更加堅定了要去投軍的決心。
等到十八歲那年,他不顧父母反對,偷偷離家,跑到蒼州府,報名加入了當地府軍,成為了一名府兵,歸蒼州府衙直接管轄。
張俊恆滿懷一腔熱血,本以為自己可以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現實卻給他潑了一頭冷水。
原來在天瀾帝國,軍隊總共有三種。
禦林軍,中央軍和地方府軍。
禦林軍自不必多說,直接聽從皇帝號令,負責保衛皇帝和皇城的安全。
中央軍,則是名義上歸屬兵部統一調派的朝廷正規軍,像項雲、司馬長威、蘇紀川等人所統率的大軍,都屬於中央軍。
至於府軍,則是由各地主官籌建管轄,負責保護地方,整頓當地治安的軍隊,一般規模都不會太大,而且是由地方府衙負責發放軍餉,朝廷不統一負責。
所以,府軍的地位,其實是天瀾帝國地位最低的軍隊。
甚至在禦林軍和中央軍的眼裏,府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軍隊,比衙門捕快也強不到哪裏去。
而且,由於府軍直接歸屬地方府衙管轄,其中的兵員也是龍蛇混雜。府軍的將領,百分之八十都是關係戶。
如果你在府軍的隊伍裏,看到十歲的孩童,或者拄著拐杖的老頭,請不要驚訝,因為那絕對是某位官老爺的親戚。
在這種環境裏,張俊恆一個農村出身的年輕人,無權無勢,無依無靠,偏偏他又是個不肯阿諛奉承的剛直漢子,想要出人頭地,可謂難如登天!
就這樣,張俊恆在府軍一呆就是八年,從十八歲到二十六歲,還是一個小兵,連最底層的小隊長都沒混上。
而就在他在府軍的第九個年頭,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街上遇到了同村同族的張成貴。
此時的張成貴,已經成立了紅蓮教,並把總壇搬到了擁有百萬人口的蒼州府,以求吸納更多信眾。
他早就聽說過張俊恆的鼎鼎大名,看到他竟如此落魄,心裏頓時起了招攬之意,當即拉著張俊恆去吃酒。
幾碗酒下肚,張俊恆開始破口大罵,毫無保留地宣泄自己心裏的怨氣。
張成貴則主動拋出橄欖枝,邀請張俊恆加入紅蓮教,攜手共創大業。
張俊恆借著酒意,當場就答應下來。
然後,他就主動退出府軍,成為紅蓮教的骨幹。
張俊恆思路靈活,在府軍這麽多年,也算是見多識廣。
他在紅蓮教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又肯吃苦賣力,親自帶著人走街串巷,宣揚紅蓮教教義。
此時,紅蓮教的大部分高層,都把發展對象,重點集中在那些達官貴人身上。
因為這些人手裏有權有財,如果能夠爭取到他們的支持,紅蓮教行事會方便許多,也獲得更多財力。
但張俊恆和別人不同,他一開始就把目光放在了貧苦百姓身上。
不求權,不求財,以心換心,坦誠相待,很快就贏得了百姓的信任,經他介紹加入紅蓮教的信眾,也爆發式的增長。
紅蓮教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才迎來迅速發展壯大的黃金期,張俊恆也成為教首張成貴的左膀右臂。
張成貴原本是個落地秀才,十年應試不中,隻得在鎮上教書為生。
他看到鄉裏很多百姓,都信奉鬼神,不由得靈機一動,自己捏造出一個紅蓮老祖出來,仗著自己識文斷字,肚子裏有些墨水,幹起了裝神弄鬼的行當。
一來二去,信奉紅蓮老祖的人越來越多,張成貴也搖身一變,成為十裏八鄉有名的張神仙!
張成貴嚐到了甜頭,幹脆一咬牙一跺腳,成立了紅蓮教,還散盡家財,在金書鎮的一座廢棄廟堂裏,打造了一尊紅蓮老祖的聖像,引得無數信眾前來供奉,很快賺得盆滿缽滿!
到後來,在張俊恆的輔佐下,紅蓮教迅速壯大,發展到數十萬信眾的規模。
張成貴改口自稱是紅蓮老祖的轉世身,成為數十萬信眾心裏的真神!
張俊恆和其他十一位紅蓮教高層,也被封為紅蓮十二金仙,地位僅在教首之下!
造反之後,十二金仙受封仙將,張俊恆被封為紫龍仙將,更是徹底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他每戰必先,率領紅蓮教眾連戰連勝。
紅蓮軍現在這一府五縣的地盤,有一半都是張俊恆親自帶人打下來的,為紅蓮教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隨著張俊恆在紅蓮教的威望越來越高,卻引來了張成貴的猜忌。
因為這位同族兄弟的表現,實在太過耀眼,甚至蓋過了他這個紅蓮教的教首!
張成貴苦思冥想,最終想出一個辦法。
他先是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賜封儀式,將紅蓮十二金仙重新排序,讓張俊恆居於首位!
再然後,他又給每一位仙將,都派去一名軍師,美其名曰輔佐仙將,實則是監視和製約他們。
自此之後,張俊恆受到了其他仙將的敵視和排擠,又處處受到軍師王儒的製約,權柄大大削減。
這次紅蓮叛軍舉兵南下,屯兵喬山縣,把目標瞄準了劍門關。
如此重要的行動,張成貴當然要親自掛帥,並以後方同樣重要為由,讓張俊恆留守黑龍縣。
或許張成貴隻是為了找個說辭,不讓張俊恆再分軍功。
可張俊恆卻打心眼裏認為,黑龍縣不容有失,也很願意留在後方坐鎮。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張成貴樂嗬嗬地帶著大軍,去攻打劍門關,想要借此漲一波威望,鞏固自己的地位。
張俊恆則是率領本部人馬,留守黑龍縣。
直到,迎來他自起義以來,遇到的最強對手——由秦煥率領的幼麟軍、天賜軍和青虹軍!
蒼州府金書鎮張家村人,今年二十八歲,與紅蓮教教首張成貴是同村同族。
他自幼不好讀書,偏愛舞槍弄棒,在九歲的時候,曾經一人一棍,打死了一條發瘋傷人的野狗,從此聞名鄉裏。
除了舞槍弄棒,他還很喜歡聽村裏當過兵的老人講故事。
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萬馬奔騰,都讓他心生向往。
他從小就是孩子王,從老人那裏聽了一些打仗的故事,就自己進行複盤,還自封大將軍,帶著一幫同村的小孩模擬打仗,還真就是有聲有色。
村裏的大人看了,都笑稱張俊恆這孩子有前途,長大以後,一定能成為領兵打仗的將軍。
這也讓張俊恆,更加堅定了要去投軍的決心。
等到十八歲那年,他不顧父母反對,偷偷離家,跑到蒼州府,報名加入了當地府軍,成為了一名府兵,歸蒼州府衙直接管轄。
張俊恆滿懷一腔熱血,本以為自己可以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現實卻給他潑了一頭冷水。
原來在天瀾帝國,軍隊總共有三種。
禦林軍,中央軍和地方府軍。
禦林軍自不必多說,直接聽從皇帝號令,負責保衛皇帝和皇城的安全。
中央軍,則是名義上歸屬兵部統一調派的朝廷正規軍,像項雲、司馬長威、蘇紀川等人所統率的大軍,都屬於中央軍。
至於府軍,則是由各地主官籌建管轄,負責保護地方,整頓當地治安的軍隊,一般規模都不會太大,而且是由地方府衙負責發放軍餉,朝廷不統一負責。
所以,府軍的地位,其實是天瀾帝國地位最低的軍隊。
甚至在禦林軍和中央軍的眼裏,府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軍隊,比衙門捕快也強不到哪裏去。
而且,由於府軍直接歸屬地方府衙管轄,其中的兵員也是龍蛇混雜。府軍的將領,百分之八十都是關係戶。
如果你在府軍的隊伍裏,看到十歲的孩童,或者拄著拐杖的老頭,請不要驚訝,因為那絕對是某位官老爺的親戚。
在這種環境裏,張俊恆一個農村出身的年輕人,無權無勢,無依無靠,偏偏他又是個不肯阿諛奉承的剛直漢子,想要出人頭地,可謂難如登天!
就這樣,張俊恆在府軍一呆就是八年,從十八歲到二十六歲,還是一個小兵,連最底層的小隊長都沒混上。
而就在他在府軍的第九個年頭,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街上遇到了同村同族的張成貴。
此時的張成貴,已經成立了紅蓮教,並把總壇搬到了擁有百萬人口的蒼州府,以求吸納更多信眾。
他早就聽說過張俊恆的鼎鼎大名,看到他竟如此落魄,心裏頓時起了招攬之意,當即拉著張俊恆去吃酒。
幾碗酒下肚,張俊恆開始破口大罵,毫無保留地宣泄自己心裏的怨氣。
張成貴則主動拋出橄欖枝,邀請張俊恆加入紅蓮教,攜手共創大業。
張俊恆借著酒意,當場就答應下來。
然後,他就主動退出府軍,成為紅蓮教的骨幹。
張俊恆思路靈活,在府軍這麽多年,也算是見多識廣。
他在紅蓮教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又肯吃苦賣力,親自帶著人走街串巷,宣揚紅蓮教教義。
此時,紅蓮教的大部分高層,都把發展對象,重點集中在那些達官貴人身上。
因為這些人手裏有權有財,如果能夠爭取到他們的支持,紅蓮教行事會方便許多,也獲得更多財力。
但張俊恆和別人不同,他一開始就把目光放在了貧苦百姓身上。
不求權,不求財,以心換心,坦誠相待,很快就贏得了百姓的信任,經他介紹加入紅蓮教的信眾,也爆發式的增長。
紅蓮教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才迎來迅速發展壯大的黃金期,張俊恆也成為教首張成貴的左膀右臂。
張成貴原本是個落地秀才,十年應試不中,隻得在鎮上教書為生。
他看到鄉裏很多百姓,都信奉鬼神,不由得靈機一動,自己捏造出一個紅蓮老祖出來,仗著自己識文斷字,肚子裏有些墨水,幹起了裝神弄鬼的行當。
一來二去,信奉紅蓮老祖的人越來越多,張成貴也搖身一變,成為十裏八鄉有名的張神仙!
張成貴嚐到了甜頭,幹脆一咬牙一跺腳,成立了紅蓮教,還散盡家財,在金書鎮的一座廢棄廟堂裏,打造了一尊紅蓮老祖的聖像,引得無數信眾前來供奉,很快賺得盆滿缽滿!
到後來,在張俊恆的輔佐下,紅蓮教迅速壯大,發展到數十萬信眾的規模。
張成貴改口自稱是紅蓮老祖的轉世身,成為數十萬信眾心裏的真神!
張俊恆和其他十一位紅蓮教高層,也被封為紅蓮十二金仙,地位僅在教首之下!
造反之後,十二金仙受封仙將,張俊恆被封為紫龍仙將,更是徹底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他每戰必先,率領紅蓮教眾連戰連勝。
紅蓮軍現在這一府五縣的地盤,有一半都是張俊恆親自帶人打下來的,為紅蓮教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隨著張俊恆在紅蓮教的威望越來越高,卻引來了張成貴的猜忌。
因為這位同族兄弟的表現,實在太過耀眼,甚至蓋過了他這個紅蓮教的教首!
張成貴苦思冥想,最終想出一個辦法。
他先是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賜封儀式,將紅蓮十二金仙重新排序,讓張俊恆居於首位!
再然後,他又給每一位仙將,都派去一名軍師,美其名曰輔佐仙將,實則是監視和製約他們。
自此之後,張俊恆受到了其他仙將的敵視和排擠,又處處受到軍師王儒的製約,權柄大大削減。
這次紅蓮叛軍舉兵南下,屯兵喬山縣,把目標瞄準了劍門關。
如此重要的行動,張成貴當然要親自掛帥,並以後方同樣重要為由,讓張俊恆留守黑龍縣。
或許張成貴隻是為了找個說辭,不讓張俊恆再分軍功。
可張俊恆卻打心眼裏認為,黑龍縣不容有失,也很願意留在後方坐鎮。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張成貴樂嗬嗬地帶著大軍,去攻打劍門關,想要借此漲一波威望,鞏固自己的地位。
張俊恆則是率領本部人馬,留守黑龍縣。
直到,迎來他自起義以來,遇到的最強對手——由秦煥率領的幼麟軍、天賜軍和青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