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凡聽了送禮家人迴話,心裏忍不住有些忐忑:
“怕不是季太監覺得我這禮物太輕?”
細細迴想在河南自己與季五福幾乎朝夕相見:
大小官員對季五福都是客氣有加,季五福也不曾作威作福,總是滿麵春風,進退有度,並不似氣量狹小之人。
隻是季公公城府深沉,叫人看不出喜怒深淺來。
“也罷,以後再與季公公打交道,我小心些便是。”
此後謝凡忙於公事,一點小小擔憂倒也未曾放到心上。
每年謝家都會與陸家、張家互贈年貨。
隻是今年新年,陸家、張家所贈年貨格外豐厚。
名頭是謝老秀才來年即將年滿八十。
八十耄耋,無論前世今生都是高壽。
可是謝凡已經多年為官,心思也自然而然多了起來,直覺便想著:
“兩家送來厚禮恐怕並非隻為祖父賀壽。”
但是祖父祖母見著家鄉土產分外歡喜,大過年的,謝凡也不想拂了老人家興致。隻是歡喜過年,並不多言。
倒是季五福給謝家送了新春年禮。是一盒子精巧江南糕點,四方素白棉布帕子,隨禮物也有一句詩: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在北京城裏,南方點心頗為難得,但是不算貴重。
和謝凡年前贈送冬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倒是四方帕子和詩句讓人摸不著頭腦。
季家人送禮來時,謝凡外出應酬並不在家中。
孫嫣然收下禮物,她對著“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一句冥思苦想,甚至翻閱書籍也未曾找到出處。
孫嫣然心中不禁納悶:
“這詩並非古人詩作,難道季太監還會吟詩作賦?
隻是這句沒頭沒尾,好叫人莫名其妙。”
孫嫣然將禮物原樣放好,待到晚間丈夫迴家,便請謝凡觀瞧。
謝凡先是打開點心盒子,見糕點精致可愛,隨口便說:
“難得是家鄉風味,等下送去給祖父祖母,讓老人高興高興。”
接著見到素白帕子和詩句,謝凡猛然想起多年前燕九節白雲觀廟會情形,那個小小少年在僻靜之處獨自哭泣。
“那個孩子居然是季公公?難怪在河南時候,他瞧著我神色那樣奇怪。”
孫嫣然見丈夫麵色大變,便詢問道:
“夫君識得這詩麽?到底是何意思?”
“這詩是清,啊,是我親自寫的。”
謝凡差點脫口而出“清代詩人”,連忙改口是自己所寫。
接著對妻子念出全詩,又將曾經見過季五福一事略略講了。
孫嫣然聽完《苔》詩,莞爾一笑,稱讚丈夫原來如此才華橫溢,又可惜謝凡忙於政務,無暇作詩。
謝凡再次冒用他人詩作,聽得妻子稱讚,不禁微微臉紅。轉頭說起自己居然沒能認出季公公,實在尷尬。
孫嫣然略一思忖,說道:
“但凡出身低微之人後日飛黃騰達,都不喜旁人提起舊日低賤。
多年前一麵之緣,夫君未曾認出也是無妨。此後按照身份,恭敬應對便好。
不過這句‘青春恰自來’,似乎暗示夫君將有好事。”
謝凡也覺得妻子所言有理,連連點頭。至於是否好事將近,謝凡並不在意。
隻是想起季五福對著自己那似笑非笑神情,心中總有些發毛。
孫嫣然所言非虛,節後季公公果然登門宣旨:
“謝凡授工部尚書、進東閣大學士,與誥命。”又賞賜銀幣、羊酒如例。
工部尚書為正二品,二品官員可封贈二代:
因此謝凡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妻子,都得封贈。
謝老秀才得封文散官銜,為“資善大夫”,陸氏與孫嫣然得封誥命,為“夫人”。而謝凡父母,雖然早已去世,也得贈官銜誥命。
謝凡年僅卅五,便位列六部尚書、晉身內閣。
謝家眾人皆是歡欣鼓舞。孫嫣然歡喜之餘,穩了穩心神,暗暗打發來興去拿來銀子,又悄悄遞給謝凡。
謝家全家磕頭謝恩之後,季五福笑眯眯將謝凡扶起。
謝凡抬頭正對著季公公俊美麵龐,隻見季五福一雙桃花眼中飽含笑意,十分親切。
此時謝凡已被這潑天富貴,給砸得頭暈目眩。所以見季五福似笑非笑神情,尚未心中發毛。
謝凡借機將銀子送給季公公,季公公卻微笑不受,隻是湊近謝凡,附耳說道:
“錦衣衛將謝大人自中進士以來,事事都上奏清楚了。
皇爺喜歡《西遊記》,不喜《誌怪錄》。修築堤壩那個滑輪,皇爺也十分中意。”
接著季五福後退兩步,再客套幾句,便匆匆離去,隻留謝凡呆立當場。
晚間謝凡輾轉反側,思緒紛紛,脊背發涼,難以入眠。
謝凡因著治河賑災有功,歡喜升官。
可是河南布政司卻被查出貪腐。
糧倉賬目中糧食數目與季公公率領錦衣衛暗中所查數目不符。
河堤修繕之後,賬目上還有糧食萬石,可倉中實際一鬥麥子也無。
以汪大人和王知府為首一眾大小官員都革職查辦,下了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
季五福因查辦河南貪墨一案有功,得封正四品禦馬監掌印太監。
不久之後,謝老秀才八十大壽,謝家好不熱鬧。
往年謝老秀才過壽,謝家都隻在家中關門慶祝。
可是今年,一來是謝老秀才八十大壽,二來是謝凡剛剛入閣,聖眷正濃,炙手可熱。
朝中大小官員,但凡與謝凡有過點頭之交,都送來賀禮。
謝凡和孫嫣然見著種種禮物,實在焦頭爛額。不光需將禮物一一登記記錄,禮物中太過貴重者,還要想方設法退迴。
此次壽宴風光體麵,觥籌交錯,人人和樂。
謝凡耐不住同僚輪番敬酒,也飲了兩杯。他不勝酒力,昏昏沉沉中,恍然想起,前世不知何處所見一句話: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注釋:
*出自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劇中《哀江南》,全文為: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怕不是季太監覺得我這禮物太輕?”
細細迴想在河南自己與季五福幾乎朝夕相見:
大小官員對季五福都是客氣有加,季五福也不曾作威作福,總是滿麵春風,進退有度,並不似氣量狹小之人。
隻是季公公城府深沉,叫人看不出喜怒深淺來。
“也罷,以後再與季公公打交道,我小心些便是。”
此後謝凡忙於公事,一點小小擔憂倒也未曾放到心上。
每年謝家都會與陸家、張家互贈年貨。
隻是今年新年,陸家、張家所贈年貨格外豐厚。
名頭是謝老秀才來年即將年滿八十。
八十耄耋,無論前世今生都是高壽。
可是謝凡已經多年為官,心思也自然而然多了起來,直覺便想著:
“兩家送來厚禮恐怕並非隻為祖父賀壽。”
但是祖父祖母見著家鄉土產分外歡喜,大過年的,謝凡也不想拂了老人家興致。隻是歡喜過年,並不多言。
倒是季五福給謝家送了新春年禮。是一盒子精巧江南糕點,四方素白棉布帕子,隨禮物也有一句詩: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在北京城裏,南方點心頗為難得,但是不算貴重。
和謝凡年前贈送冬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倒是四方帕子和詩句讓人摸不著頭腦。
季家人送禮來時,謝凡外出應酬並不在家中。
孫嫣然收下禮物,她對著“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一句冥思苦想,甚至翻閱書籍也未曾找到出處。
孫嫣然心中不禁納悶:
“這詩並非古人詩作,難道季太監還會吟詩作賦?
隻是這句沒頭沒尾,好叫人莫名其妙。”
孫嫣然將禮物原樣放好,待到晚間丈夫迴家,便請謝凡觀瞧。
謝凡先是打開點心盒子,見糕點精致可愛,隨口便說:
“難得是家鄉風味,等下送去給祖父祖母,讓老人高興高興。”
接著見到素白帕子和詩句,謝凡猛然想起多年前燕九節白雲觀廟會情形,那個小小少年在僻靜之處獨自哭泣。
“那個孩子居然是季公公?難怪在河南時候,他瞧著我神色那樣奇怪。”
孫嫣然見丈夫麵色大變,便詢問道:
“夫君識得這詩麽?到底是何意思?”
“這詩是清,啊,是我親自寫的。”
謝凡差點脫口而出“清代詩人”,連忙改口是自己所寫。
接著對妻子念出全詩,又將曾經見過季五福一事略略講了。
孫嫣然聽完《苔》詩,莞爾一笑,稱讚丈夫原來如此才華橫溢,又可惜謝凡忙於政務,無暇作詩。
謝凡再次冒用他人詩作,聽得妻子稱讚,不禁微微臉紅。轉頭說起自己居然沒能認出季公公,實在尷尬。
孫嫣然略一思忖,說道:
“但凡出身低微之人後日飛黃騰達,都不喜旁人提起舊日低賤。
多年前一麵之緣,夫君未曾認出也是無妨。此後按照身份,恭敬應對便好。
不過這句‘青春恰自來’,似乎暗示夫君將有好事。”
謝凡也覺得妻子所言有理,連連點頭。至於是否好事將近,謝凡並不在意。
隻是想起季五福對著自己那似笑非笑神情,心中總有些發毛。
孫嫣然所言非虛,節後季公公果然登門宣旨:
“謝凡授工部尚書、進東閣大學士,與誥命。”又賞賜銀幣、羊酒如例。
工部尚書為正二品,二品官員可封贈二代:
因此謝凡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妻子,都得封贈。
謝老秀才得封文散官銜,為“資善大夫”,陸氏與孫嫣然得封誥命,為“夫人”。而謝凡父母,雖然早已去世,也得贈官銜誥命。
謝凡年僅卅五,便位列六部尚書、晉身內閣。
謝家眾人皆是歡欣鼓舞。孫嫣然歡喜之餘,穩了穩心神,暗暗打發來興去拿來銀子,又悄悄遞給謝凡。
謝家全家磕頭謝恩之後,季五福笑眯眯將謝凡扶起。
謝凡抬頭正對著季公公俊美麵龐,隻見季五福一雙桃花眼中飽含笑意,十分親切。
此時謝凡已被這潑天富貴,給砸得頭暈目眩。所以見季五福似笑非笑神情,尚未心中發毛。
謝凡借機將銀子送給季公公,季公公卻微笑不受,隻是湊近謝凡,附耳說道:
“錦衣衛將謝大人自中進士以來,事事都上奏清楚了。
皇爺喜歡《西遊記》,不喜《誌怪錄》。修築堤壩那個滑輪,皇爺也十分中意。”
接著季五福後退兩步,再客套幾句,便匆匆離去,隻留謝凡呆立當場。
晚間謝凡輾轉反側,思緒紛紛,脊背發涼,難以入眠。
謝凡因著治河賑災有功,歡喜升官。
可是河南布政司卻被查出貪腐。
糧倉賬目中糧食數目與季公公率領錦衣衛暗中所查數目不符。
河堤修繕之後,賬目上還有糧食萬石,可倉中實際一鬥麥子也無。
以汪大人和王知府為首一眾大小官員都革職查辦,下了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
季五福因查辦河南貪墨一案有功,得封正四品禦馬監掌印太監。
不久之後,謝老秀才八十大壽,謝家好不熱鬧。
往年謝老秀才過壽,謝家都隻在家中關門慶祝。
可是今年,一來是謝老秀才八十大壽,二來是謝凡剛剛入閣,聖眷正濃,炙手可熱。
朝中大小官員,但凡與謝凡有過點頭之交,都送來賀禮。
謝凡和孫嫣然見著種種禮物,實在焦頭爛額。不光需將禮物一一登記記錄,禮物中太過貴重者,還要想方設法退迴。
此次壽宴風光體麵,觥籌交錯,人人和樂。
謝凡耐不住同僚輪番敬酒,也飲了兩杯。他不勝酒力,昏昏沉沉中,恍然想起,前世不知何處所見一句話: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注釋:
*出自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劇中《哀江南》,全文為: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