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決口處,謝凡和工部能工巧匠一起勘察丈量。雖然用不著謝凡親力親為,但是他所身著緋紅官袍,此刻也少不得沾染上泥水。
福順在旁忍不住提醒:“老爺小心衣裳”。
謝凡低頭一看,果然下擺上許多泥點子,便將外袍下擺往金鈒花腰帶裏一塞,接著勘察。
汪大人本來身形胖大,現在年紀也大了,本不欲上下攀爬勘察。但是見著謝凡身為欽差,都是如此。汪大人也隻好將官袍下擺卷起,往泥地裏去。
河南其餘官員,見布政使如此,也都有樣學樣,卷起衣袍走向河邊。隻有季五福一行,穩穩站在遠處,看著各色官員在河堤上前後奔走。
經過仔細丈量,工部預先計劃方式可行。迴到衙署,工部等人便開始詳細計劃。
又大略估算需要多少民夫物料,先請謝凡過目,再報給河南布政司,請求支持。
隻是都水司主事向謝凡呈上計劃時,忍不住低聲告訴上司:
黃河決堤之處似乎並非由河水自然衝開,而是人力所為。
謝凡聞言大吃一驚,心想:
“難道河水決堤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他屏退旁人,隻留下主事詢問詳情。
得知決堤之處較為齊整,應是人力有意開鑿,讓黃河水由此流入。
不過依照目下黃河水勢,縱然此處不曾決堤,河水也將衝破別處堤壩。
謝凡方才放下心來。將計劃細細審閱一遍,又將數目都親自驗算了一遍,方才和主事一道,送往汪大人處。
汪大人對於治河計劃並不甚在意,隻對著所需人力物力再三翻看。一麵歎氣一麵對謝凡真誠說道:
“謝侍郎,現下情形,河南府庫中存糧恐怕難以支持。”
接著對謝凡細細算起賬:
開封府內有多少糧食,開封府城外有多少災民,每日裏消耗多少糧食;
若是從附近府縣調撥糧食,能夠調撥多少,耗費多少時間;
若是按照工部所列計劃,需要征調多少民夫,又要多少糧食;
糧食和人力缺口顯而易見,謝凡也無法憑空搬來。但是當下情勢緊急,萬萬不能坐以待斃。
於是謝凡據理力爭,又暗示河堤決口之處似乎大有蹊蹺。
謝凡本以為借著此事,至少汪大人能夠鬆口,至少部分支持,萬萬沒想到汪大人對此一口承認,甚至理直氣壯,說道:
“河堤決口處本就是布政司同監察禦史一齊商定,再打發河工開鑿引流而得。若是不在下遊決口,不在農田泄洪,洪水便要湧向開封城。後果是不堪設想。
洪水洶湧,情勢緊急,此事尚未來得及上報朝廷。但我輩河南父母官,此心此舉,上可昭天地日月,下可對黎民百姓!”
說罷見謝凡麵色如常,汪大人稍微頓了頓,又放緩口氣說道:
“治理河道一事,河南布政司自然一力支持。目下雖然人力物力不足,但賑災刻不容緩,布政司開封府皆會有力出力,盡力而為。
即刻亦會上奏朝廷,詳述河南受災情狀與堤壩修繕計劃,再求朝廷支援。
謝侍郎這幾日勘察辛苦,自然知道,河南上下皆是盡力賑災,絕無虛假。哪怕我等分別上奏,也是經得起朝廷推敲。” 說罷臉上堆滿笑容。
言下之意便是希望若是謝凡能夠美言幾句,河南布政司便可大力支持。
接著又擺出舊日溧水情分,請謝凡莫要糾結泄洪一事。
謝凡想起城外災民慘狀,不禁感傷同情:
“看來官府為了保全開封府,便將鄉村田地用來傾瀉洪水了,任由百姓房舍田地被大水衝毀。
也沒人提前通知災民,好讓他們早做準備,災民一點準備也沒有,隻能驚慌失措逃難。”
謝凡現下本也需要當地支持,隻好應承下來。
立馬趁熱打鐵立刻落實糧食民夫數目。隻是賑災和修築堤壩,兩頭需求,實在難以兼顧。
謝凡凝神苦思片刻,腦中閃現一個前世概念“以工代賑”,說道:
“可否召集災民中年輕力壯者,去修築堤壩。若是有富裕,除去吃食,官府再外給些工錢?”
汪大人招來胥吏,一番計算,倒也可行。更要緊一份糧食能派上兩次用場,河南府庫中存糧和銀子,加上朝廷賑災錢糧,勉強便夠了。
還免去了招募民夫服徭役一事。曆來官府征發民夫都要費許多功夫,而災民隻需給口飽飯。
河工一事安排妥當,謝凡又去了開封府。
迴想起城外難民聚集情形,大災之後,恐有大疫,請求知府王問之除去每日放糧之外,再額外安排分發湯藥,用於防治時疫。
隻是分發湯藥,王問之倒是比汪大人好說話了許多。雖然也假意抱怨了幾句,說缺乏銀子,但是謝凡稍勸了勸,王知府便答應下來。
謝凡見王知府配合,也順勢承諾會出頭請城中藥鋪富戶捐獻,再求朝廷嘉獎。
兩人年兄長年兄短,場麵倒是融洽。
此後謝凡一日去河堤巡查,一日去賑濟災民,一日在布政司衙門安排庶務或是向季公公匯報進度。
河堤城外都井井有條,謝凡閑暇時候還利用杠杆原理設計了幾個裝置節省人力。雖然連日忙碌,但也頗感欣慰。
隻是一日謝凡因為有事耽誤,前往河堤稍晚了一些。遠遠有一個十多歲少年在路邊等候,見著謝凡儀仗便格外歡喜,連連拍手鼓掌,一溜煙跑了。
謝凡心中頗感好奇,但當著隨從下屬,他並未招來少年詢問。而是暗暗打發顧三郎去打聽緣由。
迴城路上,顧三郎悄悄迴稟謝凡:
“民夫中傳言,每三日便會有個穿紅袍子的大官來河堤上。當天夥食便有肥肉幹飯、大饃饃。所以今日老爺去得晚了,便有人來打望老爺還去不去河堤。”
謝凡聽完,稍一思忖,心中隨即湧起怒意:
“原來我這幾日行動都被人琢磨明白了,我去河堤,就好好給河工安排夥食,我不去就糊弄!”
接著想到放糧賑濟災民,恐怕也是如此!
福順在旁忍不住提醒:“老爺小心衣裳”。
謝凡低頭一看,果然下擺上許多泥點子,便將外袍下擺往金鈒花腰帶裏一塞,接著勘察。
汪大人本來身形胖大,現在年紀也大了,本不欲上下攀爬勘察。但是見著謝凡身為欽差,都是如此。汪大人也隻好將官袍下擺卷起,往泥地裏去。
河南其餘官員,見布政使如此,也都有樣學樣,卷起衣袍走向河邊。隻有季五福一行,穩穩站在遠處,看著各色官員在河堤上前後奔走。
經過仔細丈量,工部預先計劃方式可行。迴到衙署,工部等人便開始詳細計劃。
又大略估算需要多少民夫物料,先請謝凡過目,再報給河南布政司,請求支持。
隻是都水司主事向謝凡呈上計劃時,忍不住低聲告訴上司:
黃河決堤之處似乎並非由河水自然衝開,而是人力所為。
謝凡聞言大吃一驚,心想:
“難道河水決堤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他屏退旁人,隻留下主事詢問詳情。
得知決堤之處較為齊整,應是人力有意開鑿,讓黃河水由此流入。
不過依照目下黃河水勢,縱然此處不曾決堤,河水也將衝破別處堤壩。
謝凡方才放下心來。將計劃細細審閱一遍,又將數目都親自驗算了一遍,方才和主事一道,送往汪大人處。
汪大人對於治河計劃並不甚在意,隻對著所需人力物力再三翻看。一麵歎氣一麵對謝凡真誠說道:
“謝侍郎,現下情形,河南府庫中存糧恐怕難以支持。”
接著對謝凡細細算起賬:
開封府內有多少糧食,開封府城外有多少災民,每日裏消耗多少糧食;
若是從附近府縣調撥糧食,能夠調撥多少,耗費多少時間;
若是按照工部所列計劃,需要征調多少民夫,又要多少糧食;
糧食和人力缺口顯而易見,謝凡也無法憑空搬來。但是當下情勢緊急,萬萬不能坐以待斃。
於是謝凡據理力爭,又暗示河堤決口之處似乎大有蹊蹺。
謝凡本以為借著此事,至少汪大人能夠鬆口,至少部分支持,萬萬沒想到汪大人對此一口承認,甚至理直氣壯,說道:
“河堤決口處本就是布政司同監察禦史一齊商定,再打發河工開鑿引流而得。若是不在下遊決口,不在農田泄洪,洪水便要湧向開封城。後果是不堪設想。
洪水洶湧,情勢緊急,此事尚未來得及上報朝廷。但我輩河南父母官,此心此舉,上可昭天地日月,下可對黎民百姓!”
說罷見謝凡麵色如常,汪大人稍微頓了頓,又放緩口氣說道:
“治理河道一事,河南布政司自然一力支持。目下雖然人力物力不足,但賑災刻不容緩,布政司開封府皆會有力出力,盡力而為。
即刻亦會上奏朝廷,詳述河南受災情狀與堤壩修繕計劃,再求朝廷支援。
謝侍郎這幾日勘察辛苦,自然知道,河南上下皆是盡力賑災,絕無虛假。哪怕我等分別上奏,也是經得起朝廷推敲。” 說罷臉上堆滿笑容。
言下之意便是希望若是謝凡能夠美言幾句,河南布政司便可大力支持。
接著又擺出舊日溧水情分,請謝凡莫要糾結泄洪一事。
謝凡想起城外災民慘狀,不禁感傷同情:
“看來官府為了保全開封府,便將鄉村田地用來傾瀉洪水了,任由百姓房舍田地被大水衝毀。
也沒人提前通知災民,好讓他們早做準備,災民一點準備也沒有,隻能驚慌失措逃難。”
謝凡現下本也需要當地支持,隻好應承下來。
立馬趁熱打鐵立刻落實糧食民夫數目。隻是賑災和修築堤壩,兩頭需求,實在難以兼顧。
謝凡凝神苦思片刻,腦中閃現一個前世概念“以工代賑”,說道:
“可否召集災民中年輕力壯者,去修築堤壩。若是有富裕,除去吃食,官府再外給些工錢?”
汪大人招來胥吏,一番計算,倒也可行。更要緊一份糧食能派上兩次用場,河南府庫中存糧和銀子,加上朝廷賑災錢糧,勉強便夠了。
還免去了招募民夫服徭役一事。曆來官府征發民夫都要費許多功夫,而災民隻需給口飽飯。
河工一事安排妥當,謝凡又去了開封府。
迴想起城外難民聚集情形,大災之後,恐有大疫,請求知府王問之除去每日放糧之外,再額外安排分發湯藥,用於防治時疫。
隻是分發湯藥,王問之倒是比汪大人好說話了許多。雖然也假意抱怨了幾句,說缺乏銀子,但是謝凡稍勸了勸,王知府便答應下來。
謝凡見王知府配合,也順勢承諾會出頭請城中藥鋪富戶捐獻,再求朝廷嘉獎。
兩人年兄長年兄短,場麵倒是融洽。
此後謝凡一日去河堤巡查,一日去賑濟災民,一日在布政司衙門安排庶務或是向季公公匯報進度。
河堤城外都井井有條,謝凡閑暇時候還利用杠杆原理設計了幾個裝置節省人力。雖然連日忙碌,但也頗感欣慰。
隻是一日謝凡因為有事耽誤,前往河堤稍晚了一些。遠遠有一個十多歲少年在路邊等候,見著謝凡儀仗便格外歡喜,連連拍手鼓掌,一溜煙跑了。
謝凡心中頗感好奇,但當著隨從下屬,他並未招來少年詢問。而是暗暗打發顧三郎去打聽緣由。
迴城路上,顧三郎悄悄迴稟謝凡:
“民夫中傳言,每三日便會有個穿紅袍子的大官來河堤上。當天夥食便有肥肉幹飯、大饃饃。所以今日老爺去得晚了,便有人來打望老爺還去不去河堤。”
謝凡聽完,稍一思忖,心中隨即湧起怒意:
“原來我這幾日行動都被人琢磨明白了,我去河堤,就好好給河工安排夥食,我不去就糊弄!”
接著想到放糧賑濟災民,恐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