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凡一貫奉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因此見到雅間中是女子,謝凡便以為是自己走錯了。於是一麵關門退出,一麵連聲說“叨擾,叨擾”。
可是雅間中戴圍帽的女子卻開口叫住了謝凡:“謝老爺請留步。”
謝凡心裏有些詫異:“這女人認識我?但是我怎麽不認識她?”
那女子又自我介紹起來:“奴家姓孫。”
謝凡感覺聲音有些熟悉,這才反應過來:“居然是孫小姐,我的未婚妻。她假冒她父親請我過來幹嘛?”於是重新邁步進去。
見雅間旁邊還站著個中年婦人,也在孫家見過。於是放下心招唿顧三郎一起進來,再將門關上。
這一世謝凡還沒怎麽和年輕女子接觸過。所以有些尷尬,先對著孫小姐行了一禮,又禮貌提問:“敢問小姐有何貴幹?”
見謝凡進房間站定,孫小姐也禮貌起身道了個萬福,又請謝凡坐下。
兩人落座,隻聽孫小姐悠悠說道:“奴家假借父親名義請謝老爺來此,還請老爺見諒。”
那中年婦人也上前為謝凡沏茶倒水。
謝凡接過茶杯,連聲說:“好說,好說”。但他心中實在好奇,隻淺淺飲了一口。忍不住又問了一句:“請問有何見教?”
孫小姐示意在場兩位下人出去,又關上房門,方才說:“奴家本不願成親。但是如今婚事已定,可否煩請謝老爺答應奴家一事?”
謝凡大早起來,去拜訪高大人,小心應對,本就有些疲倦。正想迴家躺下,卻被誆到茶肆,正有些不快。
又聽孫小姐這一發言,似乎對於即將嫁給自己頗為不情願。謝凡心中對於包辦婚姻本來也存著不滿之情,想到自己也是不得不結婚,於是懶洋洋說道:“小姐請講,隻要不違背公序良俗,謝某自當盡力而為。”
孫小姐便說道:“奴家,奴家想等著母親順利生產,產褥期滿,身體康複。再出嫁。”
孫夫人身懷六甲,本來也不便操持女兒婚事。孫小姐作為女兒,掛念母親身體,這也是人之常情。
謝凡聽後便有些後悔,剛剛對於未婚妻過於冷淡。於是放緩口氣說道:“這是自然,婚期訂得稍晚一些也是無妨。”
孫小姐見謝凡一口答應,便又說道:“成親之後,奴家也想能常常迴家看望母親。”
謝凡也覺得合情合理,兩家住得不遠,女兒常常看望母親又有何不可。於是連連點頭說道:“這是自然”。
孫小姐後麵又自顧自說起,自己母親在家中頗為辛苦,因為無子,時常被祖母為難。
自己父親孫大人又不敢在孫老夫人麵前維護妻子。家中隻有自己一人可為母親撐腰說話。因為放心不下母親今後生活,所以不願出嫁。
謝凡聽出未婚妻不僅對這門婚事不滿,對於為自己定下婚事的父親孫大人也是埋怨。
他實在想迴家睡覺,終於聽得有些不耐煩。忍不住冷冷說道:“國朝以孝治天下,孫大人身為官員,孝順母親可謂天經地義。
‘無子’乃是七出之一。令尊多年無子,卻未曾休妻納妾。可見伉儷情深,孫小姐實在不該妄議父母。
更何況,孫小姐若是一直不出嫁,留在家中,就能護住令堂一生一世嗎?
謝某對小姐本也無意。隻因欽佩令尊為人,故而求娶。
若是小姐實在不願出嫁,謝某並不願強人所難。現下還來得及退步抽身。”
孫小姐完全沒想到謝凡會如此不給麵子,當場便愣住了。
謝凡本來心情不佳,又為了維護恩師孫大人,說話便有些刻薄。雖然謝凡向來低調寡言,但是到底多年讀經史,寫文章,言辭犀利還是遠勝常人。
但見孫小姐久久沉默不語,謝凡又有些後悔自己話說得太重。
於是放緩語氣,再度開口說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孫大人為小姐張羅婚事,也是為了小姐終身有靠。
若是小姐有兄弟,以後倒也可以依靠兄弟過活。若是隻有姐妹,待父母百年之後,又當如何自處?
待小姐嫁得夫婿,有夫家支持,再奉養令堂,豈不更好。”
謝凡並無重男輕女觀念,隻是在封建時代,這世道對於女子頗為不易。
未婚女子不可拋頭露麵,也不能頂門立戶。當然行院妓女嚴格說來是未婚,也可以拋頭露麵。三姑六婆,這些職業女性,也可以頂門立戶。
但是無論是妓女,還是三姑六婆,都地位低下,普遍為世人所看不起。她們的生存之道,對於官家小姐,孫小姐來說,都毫無參考價值。
良家女子隻能依附家中男子生存,便是所謂“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
而孫小姐也不同於唐小妹,有終身不嫁的資本。因為唐家有產業,唐小妹有兄長,唐小妹還會掌眼。唐小妹若是終身未婚,也可以靠著兄長和自己一身本事過活。
所以在謝凡看來,孫大人拉下臉麵開口,請求謝凡娶自己女兒,實在是一片慈父之心。而孫小姐埋怨父親為自己安排婚事,頗有些不知好歹。
謝凡一番話,又引起孫小姐更長久的一陣沉默。
因為戴著圍帽,謝凡也不知她是何表情。便想招唿顧三郎起身迴家去。
正當他打算站起來,孫小姐終於開口:“謝老爺所言在理。今日是奴家見識短淺,多有得罪,煩請老爺寬宏大量,大人不計小人過。
此後奴家必相夫教子主中饋,恪守為妻本分。”說罷又對著謝凡盈盈下拜。
隻是圍帽之中聲音冷漠,不帶一絲感情。
謝凡聽了也覺無奈,但不知該如何應對。隻好起身迴禮,說了一句:“以後請多多關照。”
便推門出去,招唿顧三郎一道走了。
迴家路上,謝凡暗暗想著:“結婚以後,夫妻雙方完成各自義務也就罷了。”
注釋: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因此見到雅間中是女子,謝凡便以為是自己走錯了。於是一麵關門退出,一麵連聲說“叨擾,叨擾”。
可是雅間中戴圍帽的女子卻開口叫住了謝凡:“謝老爺請留步。”
謝凡心裏有些詫異:“這女人認識我?但是我怎麽不認識她?”
那女子又自我介紹起來:“奴家姓孫。”
謝凡感覺聲音有些熟悉,這才反應過來:“居然是孫小姐,我的未婚妻。她假冒她父親請我過來幹嘛?”於是重新邁步進去。
見雅間旁邊還站著個中年婦人,也在孫家見過。於是放下心招唿顧三郎一起進來,再將門關上。
這一世謝凡還沒怎麽和年輕女子接觸過。所以有些尷尬,先對著孫小姐行了一禮,又禮貌提問:“敢問小姐有何貴幹?”
見謝凡進房間站定,孫小姐也禮貌起身道了個萬福,又請謝凡坐下。
兩人落座,隻聽孫小姐悠悠說道:“奴家假借父親名義請謝老爺來此,還請老爺見諒。”
那中年婦人也上前為謝凡沏茶倒水。
謝凡接過茶杯,連聲說:“好說,好說”。但他心中實在好奇,隻淺淺飲了一口。忍不住又問了一句:“請問有何見教?”
孫小姐示意在場兩位下人出去,又關上房門,方才說:“奴家本不願成親。但是如今婚事已定,可否煩請謝老爺答應奴家一事?”
謝凡大早起來,去拜訪高大人,小心應對,本就有些疲倦。正想迴家躺下,卻被誆到茶肆,正有些不快。
又聽孫小姐這一發言,似乎對於即將嫁給自己頗為不情願。謝凡心中對於包辦婚姻本來也存著不滿之情,想到自己也是不得不結婚,於是懶洋洋說道:“小姐請講,隻要不違背公序良俗,謝某自當盡力而為。”
孫小姐便說道:“奴家,奴家想等著母親順利生產,產褥期滿,身體康複。再出嫁。”
孫夫人身懷六甲,本來也不便操持女兒婚事。孫小姐作為女兒,掛念母親身體,這也是人之常情。
謝凡聽後便有些後悔,剛剛對於未婚妻過於冷淡。於是放緩口氣說道:“這是自然,婚期訂得稍晚一些也是無妨。”
孫小姐見謝凡一口答應,便又說道:“成親之後,奴家也想能常常迴家看望母親。”
謝凡也覺得合情合理,兩家住得不遠,女兒常常看望母親又有何不可。於是連連點頭說道:“這是自然”。
孫小姐後麵又自顧自說起,自己母親在家中頗為辛苦,因為無子,時常被祖母為難。
自己父親孫大人又不敢在孫老夫人麵前維護妻子。家中隻有自己一人可為母親撐腰說話。因為放心不下母親今後生活,所以不願出嫁。
謝凡聽出未婚妻不僅對這門婚事不滿,對於為自己定下婚事的父親孫大人也是埋怨。
他實在想迴家睡覺,終於聽得有些不耐煩。忍不住冷冷說道:“國朝以孝治天下,孫大人身為官員,孝順母親可謂天經地義。
‘無子’乃是七出之一。令尊多年無子,卻未曾休妻納妾。可見伉儷情深,孫小姐實在不該妄議父母。
更何況,孫小姐若是一直不出嫁,留在家中,就能護住令堂一生一世嗎?
謝某對小姐本也無意。隻因欽佩令尊為人,故而求娶。
若是小姐實在不願出嫁,謝某並不願強人所難。現下還來得及退步抽身。”
孫小姐完全沒想到謝凡會如此不給麵子,當場便愣住了。
謝凡本來心情不佳,又為了維護恩師孫大人,說話便有些刻薄。雖然謝凡向來低調寡言,但是到底多年讀經史,寫文章,言辭犀利還是遠勝常人。
但見孫小姐久久沉默不語,謝凡又有些後悔自己話說得太重。
於是放緩語氣,再度開口說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孫大人為小姐張羅婚事,也是為了小姐終身有靠。
若是小姐有兄弟,以後倒也可以依靠兄弟過活。若是隻有姐妹,待父母百年之後,又當如何自處?
待小姐嫁得夫婿,有夫家支持,再奉養令堂,豈不更好。”
謝凡並無重男輕女觀念,隻是在封建時代,這世道對於女子頗為不易。
未婚女子不可拋頭露麵,也不能頂門立戶。當然行院妓女嚴格說來是未婚,也可以拋頭露麵。三姑六婆,這些職業女性,也可以頂門立戶。
但是無論是妓女,還是三姑六婆,都地位低下,普遍為世人所看不起。她們的生存之道,對於官家小姐,孫小姐來說,都毫無參考價值。
良家女子隻能依附家中男子生存,便是所謂“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
而孫小姐也不同於唐小妹,有終身不嫁的資本。因為唐家有產業,唐小妹有兄長,唐小妹還會掌眼。唐小妹若是終身未婚,也可以靠著兄長和自己一身本事過活。
所以在謝凡看來,孫大人拉下臉麵開口,請求謝凡娶自己女兒,實在是一片慈父之心。而孫小姐埋怨父親為自己安排婚事,頗有些不知好歹。
謝凡一番話,又引起孫小姐更長久的一陣沉默。
因為戴著圍帽,謝凡也不知她是何表情。便想招唿顧三郎起身迴家去。
正當他打算站起來,孫小姐終於開口:“謝老爺所言在理。今日是奴家見識短淺,多有得罪,煩請老爺寬宏大量,大人不計小人過。
此後奴家必相夫教子主中饋,恪守為妻本分。”說罷又對著謝凡盈盈下拜。
隻是圍帽之中聲音冷漠,不帶一絲感情。
謝凡聽了也覺無奈,但不知該如何應對。隻好起身迴禮,說了一句:“以後請多多關照。”
便推門出去,招唿顧三郎一道走了。
迴家路上,謝凡暗暗想著:“結婚以後,夫妻雙方完成各自義務也就罷了。”
注釋: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