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門心思都在會試,謝凡十八歲生日也並未操辦,隻叫尤廚子下了一碗長壽麵獨自吃了,便算是做了生日。


    新年之後,朝廷也定下了己未會試兩位主考官。和鄉試不同,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貢院舉行。會試主考官,多以進士出身朝中高官出任,上至大學士、六部尚書,下至副都禦史。


    今科會試正主考是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陶東陽,副主考是禮部右侍郎方敏。兩位主考皆是進士出身,素來富有才名。其中陶大人曾是二甲第二名,方大人更曾是一甲狀元。兩位主考才華橫溢,一眾舉子皆是心服口服。


    其餘十八位同考官,亦是多由翰林充當。足見朝廷將會試視為頭等大事。


    轉眼時間來到二月。與鄉試一般,謝凡與其餘三千餘名應試舉人一道,照例提前一日,二月初八寅時便去北京貢院候考。


    陸家父子與張世賢三人雖然是生意人,來到京城以來也一直忙於生意應酬。可是幾人都心知肚明,進士及第實在可謂是“鯉魚躍龍門”。


    萬一謝凡會試中式,成為進士便是板上釘釘。他們幾人身為謝凡親近之人,也會與有榮焉,甚至可以稱得上一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後好處簡直不勝枚舉。所以為著謝凡參加會試,他們三人亦是盡心盡力,積極張羅籌備。


    此時北京城天氣依舊寒冷,陸才明與張世賢特意為謝凡備下了馬車趕考。馬車也是特意預備過,四周皆掛上了厚實的布簾。又為謝凡準備了厚實衣服鞋帽,暖烘烘暖手爐。


    可是外間依舊寒冷,一出馬車,謝凡便被冷得渾身一個激靈,又打了個噴嚏。


    謝凡站在應天府一隊舉子之中,在貢院門前候考,搓著手跺著腳默默等候。好不容易等到點名,眾位舉子便如鄉試一般,依次接受搜檢。


    會試搜檢依舊十分細致,甚至比鄉試搜檢更為嚴格。帽須單氈,鞋須薄底,硯台不得過厚,筆管不得鏤空,食物也必須切開。


    大明立國之初,洪武年間,舉人應試查檢尚且較為寬鬆。太祖曾雲:“此已歌《鹿鳴》而來者,誇何以盜賊待之。”


    然而時殊世異,科舉文章文風漸漸冗濫,多數文章千篇一律。舉子記誦稍多即有可能中式。所以曾有舉子,盡抄錄小本,挾以入試。禦史便建言朝廷應當嚴格搜檢。


    如有舉子夾帶舞弊被抓,便先要荷校(戴枷)在禮部門前示眾一月,再送法司定罪。懲罰多為處以杖打之刑,之後削去舉人功名,貶迴原籍成為庶民。


    故而會試考場搜檢格外嚴格,漸漸成為慣例延續至今。應考舉子須得解衣脫帽,且一搜再搜,無複國初待士體矣。


    在北京城初春的寒風料峭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趕考舉子們現場脫下衣服鞋襪,由四位搜檢兵士一一檢查。不過此時眾位趕考士子都身負舉人功名,搜檢兵士相對鄉試搜檢更為客氣,舉人們不必赤身裸體。


    雖然現場生了炭火取暖。可是春寒料峭中脫去了外衣,也將謝凡冷得瑟瑟發抖。


    此次考籃中文具與鄉試時候類似,隻是吃食皆是尤廚子精心預備。因為尤廚子曆來洋洋得意自己曾在西北勾軍,特意為謝凡準備了烺幹糧。


    烺幹糧正是尤廚子在西北時所用軍糧,因為用水少,容易儲存,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開水泡軟食用。尤廚子為了方便謝凡入口,又粗糧細作,額外加了蜂蜜和大紅棗,讓烺幹糧入口香甜,遠遠勝過尋常軍糧。


    為防止搜檢兵士與舉子勾結舞弊,搜檢兵士皆是從全國各省衛所兵士所選。輪到謝凡,恰好有搜檢兵士便是出自西北衛所,見到烺幹糧頗為詫異。將烺幹糧切碎之後見其中有絲絲紅棗,更是麵露微笑。


    謝凡卻是不知,隻是照例同鄉試一樣,拿出一錢銀子交給檢查兵士。那士兵笑嘻嘻收了,又對謝凡拱了拱手,將謝凡順利讓了進去。


    入得號房,謝凡見到北京禮部貢院與南京江南貢院略有不同。似乎更加寬闊一些,裏麵擺放有炭盆和恭桶。隻是因為北方風沙遠勝南方,號房內頗有些灰塵,顯得髒亂。


    謝凡進得號房便拿出考籃中手巾抹布,將號房打掃幹淨,方才能夠落座。


    謝凡心想:“號房髒不打緊,最要緊是個正常號房,不漏風雨,不臨茅房。”


    舉子們入闈完畢,號軍便將每個號房與巷柵門上鎖。謝凡依舊照例禮貌為號軍送上銀子。號軍亦是殷勤為謝凡端來熱茶,添上炭火,分發下三隻蠟燭。


    謝凡拱手多謝,也不多言。點燃火盆,再拿出薄毯蓋上,如鄉試一般開始休息。


    雖然有幾分寒冷,謝凡也蜷縮著身子漸漸睡去。轉眼便到了九日子時,號軍發下試卷。題目、正卷紙、草卷紙皆與鄉試類似。


    謝凡拿出文具,見墨汁硯台因為點著炭火,曆經一夜,萬幸不曾凍住。隻是正欲落筆,方才發現因為夜間寒冷,研墨之後,墨汁有些幹澀。


    隻好按照前日演練之法,用炭火將硯台微微加熱,方才書寫自如。


    接著細細讀過題目,謝凡發覺果然比鄉試艱深許多。


    四書義三題:


    一、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二、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三、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謝凡本經為《詩經》,他便隻看了詩義題:


    一、蓼彼蕭斯,零露渭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二、比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子孫。


    三、無封靡於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四、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口。其旃筏蒞,鸞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於邁。


    一時間謝凡實在想不出新意,隻好默默歎氣,套用預先為不同主題所準備種種文章片段,開始勉力答題: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講的是報效君主,要認真辦事而把領取傣祿放在後麵,套用“忠君”模板;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原是孟子專對孔子的讚譽,套用“德行”模板;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講的是君子德行,還是用“德行”模板,再加上些“忠君”和“利民”;


    謝凡稍稍思忖:“第二題,似乎不太好寫得出色。做第一和第三題吧。”


    接著便到了詩義題:


    第一題出自《小雅·蓼蕭》,為諸侯朝見周天子時歌頌天子之詩;


    第二題出自《大雅·皇矣》,為敘述周王先祖功德之詩;


    第三題出自《周頌·烈文》,為周成王即位後祭祀祖先時戒勉助祭諸侯之詩,意在不忘記前輩君王功績德行;


    第四題出自《魯頌·泮水》,為歌頌魯僖公平定淮夷之詩;


    謝凡讀了不禁撓頭苦思冥想:“全是歌頌祖先功德,或是戰功,要讓三篇文章不落俗套實在很難。第二題和第一、三題意思有些重複了,還是放棄第二題吧。”


    因謝凡早早備下了許多文章模式,很快便將初稿撰寫完成。


    一連寫完五篇文章,謝凡抬頭一望,隻見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也不再勉強作答,拿出尤廚子所準備烺幹糧準備進餐。因為烺幹糧十分幹硬,本來擔心考場上咀嚼會感到費力。


    萬幸搜檢兵士為了檢查夾帶,將謝凡所帶烺幹糧全都切成了小塊。倒是替謝凡省下不少麻煩。謝凡就著茶水,小口小口吃了起來。烺幹糧裏尤廚子特意加了蜂蜜和大棗,謝凡吃了居然覺得香甜可口,頗為美味。


    天黑謝凡便照舊睡下,次日天明起來用心修改草稿。增刪潤色,避諱韻腳,再耐下性子謄抄上正卷。


    謝凡曆來做文章並非文采斐然,花團錦簇。這幾道題目又有些艱深難懂,他增刪修改多次,實在吃力。


    期間早有許多舉子完卷,領照出牌。謝凡聽見響動也穩如泰山,不為所動。


    他平素積累許多素材,美文佳句。此刻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勉力寫完,也算得上是中規中矩,平和中正。


    謝凡最後通讀一遍,確認完卷,終於也交卷領牌出去。倒是運氣頗好,正趕上傍晚最後一次放牌。


    出得禮部貢院大門,遠遠便望見張世賢帶著福順、顧三郎以及尤廚子正眼巴巴等候著。


    謝凡剛一走近,福順和顧三郎一個上來替謝凡拿考籃子,一個拿了熱手巾替謝凡擦洗,尤廚子更連忙端出一碗熱乎乎甜粥。


    此時天氣仍舊寒冷,幾人並不知謝凡何時出來,卻一直備著熱水熱粥,可見用心。


    接著張世賢又問謝凡想先吃飯還是先迴四合院休息。謝凡因在號房內吃了烺幹糧,烺幹糧飽腹感頗強,並未覺得饑餓。所以想先迴家休息,張世賢連忙一口答應,一齊乘馬車迴去。


    一路上張世賢也不多問謝凡考試結果如何,隻說因為開春之後生意漸漸繁忙,自己與陸家父子兩人便約定一人來接謝凡一場。謝凡自然並無意見,接著張世賢又說了幾句玩笑話,讓謝凡放鬆心情。


    此後兩場皆是順利進行。因為謝凡沒有不幸流落廁號,尤廚子所作烺幹糧飽腹效果良好,所以謝凡也不曾感到饑餓,並未重演鄉試時候,出了貢院便暈倒這一糗事。


    隻是第三場策論題目並未涉及到邊患、戶籍、賦稅等等要緊話題,沒有讓謝凡麵臨“歌功頌德”還是“針砭時弊”的兩難抉擇。


    可惜也不曾讓謝凡有機會能夠一展往日結合前世認知,所精心預備下的“真知灼見”。隻好寫了中規中矩五篇文章,完卷後既有些慶幸,又有些失望。


    三場完畢,謝凡筋疲力盡,心中隻想著:“盡人力,聽天命。力不盡則憾,命不聽則枉。


    自己已經竭盡全力,能不能中式,全看運氣了。”


    於是放鬆身心,隻在四合院中吃好睡好,等待二十八日會試放榜。


    旁的舉子考完三卷,卻多有集會宴飲。更有放浪不羈的,甚至日日狎妓冶遊,招搖過市。常解元一眾江南舉子也有些恃才傲物,舉止張揚起來。


    正在放榜之前,卻傳出了會試舞弊傳聞,震驚朝野,鬧得沸沸揚揚。


    先是給事中鍾旭日,上奏會試副主考方敏向南直隸鄉試解元常幸以及十一名應天府和蘇州府舉子泄題。所說正是正月初三那日,十二位南方舉人在高長德府上得了方敏指點文章。


    坊間流傳眾人那日所作習作之中,便有正經會試題目。


    給事中官階隻有七品,在北京城裏是個微末小官。卻負責監督官員,又能風聞奏事。所以此事果然引起軒然大波。


    科舉舞弊自然為重案要案,哪怕方敏素來頗得聖眷,又是帝師高長德門生。天子也不得不下令嚴查。


    皇帝先是命主考陶東陽獨閱試卷,將副主考方敏排除在外。


    其次,又迫於壓力,將方敏連同常解元等十二名南榜舉人一道,投下了錦衣衛詔獄接受調查。


    不知是一眾舉子在詔獄裏受不住酷刑,屈打成招,或者泄題確有其事。雖然沒有鐵證,常解元等十二名南榜舉人也都招認了,接著便被革去功名,貶為庶民。


    方敏出獄後,更被勒令致仕,不久後鬱鬱而終,但被朝廷追贈了禮部尚書。


    此為後話,隻說本科會試。共有三千多名舉人參加,三百人中式。


    在常解元等十二人被革去功名之前,謝凡位列南榜第一百七十七名,或許能取中乙榜。


    偏偏遇到舞弊大案。謝凡依次遞補上前,剛好成為南榜第一百六十五名。


    注釋:


    會試搜檢嚴格參考書籍明代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編》,題目參考明代建文二年會試題目。


    舞弊案參考明孝宗年間唐伯虎舞弊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家致富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口吃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口吃完並收藏發家致富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