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後三個流程則過幾年再繼續,畢竟謝凡如今隻有十三歲,須等著謝凡年滿十六歲時才可結婚。不過謝凡和周小姐已經正式定下婚約,謝周兩家都準備重謝為兩人牽線搭橋的周先生。


    先是周老爺備上厚禮親自登門拜訪周先生。麵對周老爺的厚禮,周先生連連推辭。周老爺再三勸說,周先生便說:“老爺對我有知遇之恩,能為老爺盡綿薄之力已是十分欣慰,怎麽還敢奢求報酬。”周老爺隻好不再勉強,對周先生連聲感謝,方才走了不提。


    後來謝老秀才也攜禮物登門,周先生也不願收下謝禮。謝老秀才一副了然神色,點了點頭,又拿出了一份字據遞給周先生。周先生見了是封文書,要將幾畝田地送於自己。周先生讀完文書便潸然淚下。謝老秀才又說:“這幾畝田地原是你家祖傳,原來都佃給一戶姓王的人家種,今年剛好要換家佃戶,便把這幾畝地物歸原主。”


    周先生痛哭一場,又向謝老秀才作長揖。謝老秀才連忙扶住,又對周先生好言安慰半晌,周先生才終於接過文書。


    周先生這番失態,背後還有一段往事。


    原來周先生雖然才華出眾,品行端正,但是父親早逝,寡母帶著他守著家裏四五畝薄田過活,自小便嚐盡人間冷暖。因為家境貧窮,差點連書都讀不上,還是族裏一位遠房族叔看他是個讀書苗子,資助一二才考上了童生。這位遠房族叔給了銀錢,便總是擺出一副大恩人的派頭來,每每要奚落周先生母子兩句。母子兩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隻好默默忍耐,還要對著族叔笑臉相迎。


    也因為家境貧窮,媒人都不願意給他說親,母親好說歹說攢了很久的錢,才說到一戶人家的老姑娘,終於周先生二十多歲成功結婚。此時風俗,婚姻嫁娶講究門當戶對,所以他妻子也是因為家裏窮備不上嫁妝耽誤了歲數成為“剩女”。不過幸好,妻子王氏人品樣貌都好,夫妻兩人感情和睦,可陪嫁實在有限,日子依舊貧窮。王氏婚後半年就懷孕了,可惜吃得不好,營養不良,又侍奉老婆婆,操勞家務,五個月成型的男娃娃都流產了。


    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周先生學問好,歲考考取一等,每月能得到官府六鬥廩米,日子才好過了些。日子好了,夫妻兩人也終於順利生下了健康的孩子,七年間一連生了五個女兒。可是孩子漸漸多了,家裏多了五張嘴吃飯,日子又窮了起來。也許是因為營養不良,也許是因為頻繁生育損傷了身體,此後周先生的妻子再沒懷上過。


    老婆婆對此當然十分不滿,但是周先生夫妻兩人感情很好,哪怕王氏願意他也並不太想納妾。再加上家裏實在是窮,首先納妾是筆開支,其次家裏又要增加人口,也就罷了。那位遠房族叔又來勸周先生趁著女兒還小,不如抱養兩個出去給別人家,好減輕家裏負擔,但是夫妻倆看著五個可愛的女兒,實在不忍心。最終還是一家人齊心協力過著窮日子,又難免受了族叔一番奚落,夫妻兩人隻好忍了。


    周先生參加了好幾次鄉試都名落孫山,期間老母親病故操辦喪事又花了一筆錢。王氏日常帶著女兒們做些針線補貼家用,周先生日常也幫人寫些拜帖文書賺點潤筆。


    夫妻兩人看著五個女兒漸漸長大,又開始操心女兒們的婚姻大事。此時社會風俗,婚姻最看重門第和財力,女方家境好壞和嫁妝多寡,遠比女方人品樣貌重要得多。雖然周家五個女兒品貌都端正,父親是秀才身份上也說得過去,但是家裏太窮,根本置辦不起五份像樣的嫁妝。如果隻有一兩個孩子,夫妻倆節衣縮食,勉強能讓女兒風光一點出嫁,可是偏偏有五個年齡相近的女兒。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親實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可是以家裏的財力,讓五個女兒都找好婆家出嫁實在是困難。夫妻倆又舍不得把女兒們嫁出去給人做填房或者小妾,每日都為了女兒們的婚事長籲短歎,愁眉不展。


    剛好溧水縣裏有位在西北地方做官的周老爺致仕迴鄉,本地鄉宦富戶都寫了拜帖求拜見。這位周老爺偏偏在眾多拜帖裏麵見到一封拜帖文采斐然,大為欣賞,一打聽原來是位周秀才寫的。周老爺一聽還是自己本家,便差人請來周先生。一見周先生一表人才,言談舉止實在不俗,更是對周先生青眼有加。


    周老爺想起自己老上峰,西北經略大人(注釋: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掌管一路或數路軍、政事務,職位高於總督)正想尋找一位人品可靠又有文采的才子做幕僚,代寫文書奏折一類,便問周先生願不願意去西北?又說這位大人禦下仁厚,下官愛戴,如果周先生有意,自己願意保舉推薦。


    周先生正為家境貧窮而憂愁,加上眼看舉業無望,留在家鄉實在是沒什麽可留戀的。想起書上說“大丈夫誌在四方”,不如就此去西北闖蕩一番,也好給妻子女兒們掙個好生活。周先生於是當場就應了下來,周老爺當即大喜,給西北經略大人寫信推薦應天府溧水縣周正秀才,先命家人將信送出去。兩人約定周先生先迴家收拾停當,十日後出發,出發前周老爺再將保舉信給周先生,到了西北經略府才有憑證,最後還送了十兩銀子川資路費給周先生。


    這頭周先生謝過了周老爺,拿著十兩銀子迴家。王氏先是一驚銀子怎麽這多,又是一喜家裏正是缺錢,最後害怕起來,慌忙問丈夫是不是遇到了什麽事?怎麽突然拿了這麽多銀子迴來?自家丈夫一個窮秀才,做什麽能一下得了十兩銀子,如果是不義之財,恐怕惹禍上身。周先生忙將縣裏周老爺致仕迴鄉,自己代人寫拜帖,蒙周老爺青眼,保舉去西北經略大人帳下做幕僚的事情合盤托出。


    王氏一聽先是一驚,又是一喜,接著大哭了起來。驚的是實在事出突然;喜的是丈夫一直科舉不順,終於千裏馬遇伯樂,能一展鴻圖之誌。但是細想西北離溧水縣隔了千山萬水,十日後丈夫這一去,一家人何時才能團圓,所以大哭起來。


    周先生看妻子哭泣心裏也是傷心不已,五個女兒聽到母親哭泣,都圍攏過來,聽說父親要去西北,也一起哭起來。一家人哭做一團,忍不住想著如果經略大人不在西北,就在南直隸省躲好。南直隸省當然也有許多大人需要許多幕僚,但是江南地區曆來才子輩出,遍地都是鬱鬱不得誌的秀才、舉人,做幕僚的機會根本輪不到應天府溧水縣的周正秀才。正因為西北偏遠人才難尋,又機緣巧合,才讓周先生有了這個機會。


    王氏傷心歸傷心,還是開始為丈夫置辦起行李。周老爺贈送的十兩銀子,一部分先還清了布店糧店的欠賬,又想起西北寒冷,慌慌忙忙給丈夫做了新棉襖棉鞋。帶著五個女兒收拾來收拾去,這也要帶那也要帶,這也擔心那也擔心,恨不得把家都搬空給丈夫背在背上帶走。


    周先生也舍不得妻子女兒,自己離家千裏,下次家人團圓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妻子留在家裏,一人照顧五個女兒也是艱難,便想著不如把妻女也都帶著去西北。於是把想法給妻子說了,王氏一聽連連點頭,問五個女兒,也都說願意跟著父親。


    主意定下,周先生喜的是不用骨肉分離,愁的是路費不夠。雖然蒙周老爺贈了十兩銀子川資,自己一人去是十分富裕的。先還了家中賒賬後,就有些局促了,但也可勉強成行。如果再向周老爺開口,哪怕周老爺仁義豪爽願意再給一筆錢,自己一旦開口,也難免叫周老爺看輕了。所以打算把家裏祖傳的幾畝薄田賣了籌措路費,好帶著全家一起去西北。


    聽聞周先生要遠行西北,作為好友的謝老秀才自然要來送行,陸氏也準備了些禮物讓孫守義隨著主人一起送到周家。兩位秀才說了些閑話後,周先生便向好友打聽最近可有人想買地。謝老秀才忙問:“怎麽突然要賣祖產?”


    周先生便說了自己打算帶著家眷一同去西北,路費緊張,所以想趕緊賣了田地,不能誤了和周老爺的十日之期。


    謝老秀才略一思考便勸阻好友,周家的田地是薄田,又是急賣,十有八九買不上好價,甚至不一定能夠去西北的路費。可是周先生實在身無長物,除了賣掉這祖傳下來四畝多不到五畝薄田,他實在不知去何處湊到銀子。


    謝老秀才見好友實在窘迫,便答應自己來幫周先生賣地,先把賣地所得交給周先生,等找到好買主自己再收下銀子。於是兩人簽下文書,由謝遠為周正代賣田地。


    次日謝老秀才便拿來二十兩銀子給周先生。周先生知道自家田地遠遠不值二十兩銀子,最上等田地也不過四五兩一畝,自己家田地不過是下等薄田。謝老秀才故意用高價買了自家薄田,本來就是要幫自己一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家致富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口吃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口吃完並收藏發家致富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