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製度外,對漢民族文化的打壓和陷落,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漢文化,中華文明,曆經千年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然而,每一次漢族政權的失敗,都隨著漢文化的衰敗。


    金史遺信,淳熙年間,宋廷陳益奉命出使金國,途中在祭拜漢光武帝劉秀時,赫然發現廟中的光武帝神像竟也是一副辮發胡服的金國人模樣。而在開禧北伐時,嶽飛之孫嶽珂也驚詫地發現,漣水孔廟內所供奉的孔子像竟也被發左衽,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胡人。為此,嶽珂隻能相顧浩歎,悵然遠思。


    元史遺錄,據明英宗實錄,正統十三年五月,命各府州縣儒學孔子像在故元時塑有左衽服者,悉改右衽。將元蒙易服左衽的孔子塑像,再改迴來。


    宋亡以後,孔子改相了,短衣左衽一副漠北打扮。


    哈哈哈哈,孔子啊,披發右衽,胡人相!丟人啊!


    孔家事實上丟了祖宗十八代的人,宋亡以後,漢族遺民最慘烈的地域被屠的赤地千裏,這家竭盡全力奉元蒙為正朔,為的是好當官,元蒙的官。


    元廷當然知道你在想什麽,對儒家自始至終是抗拒和利用的態度,信奉黃教,藏傳佛教的蒙古貴族,可不吃你孔儒這一套。


    不知道孔夫子泉下有知,會不會親自爬出來活活掐死你們。


    對待儒學的態度就是元廷的本意,元蒙從未想過要與漢人融合,蒙古人以別族征服者的形象,統治這片大地。


    這也是整個蒙古人的態度,蒙古人的帝國是蒙古人的汗成吉思締造的,不是漢人。


    和你無關


    你能把這份功勞攬到自己頭上,這話建議你去外蒙古說,試試人家會不會當場抽你。


    遺憾那個身高兩米,開弓揮劍,武力強大到抬起城門,英武中帶著文明的夫子,帶著自己未盡的教育,憾然落幕。


    遺民淚盡


    史記;崖山之戰後漢族整體被奴役,漢文明的發展與傳承受到史無前例的打擊和破壞。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最接近現代管理的朝代,中國文化巔峰的時代,這些都隨著宋的滅亡而凋殘。宋以後自信、開放、寬容的民族不見了,當年日本史學界也認為宋朝以後的朝代不再是華夏文明之正朔,乃至以為日本才是繼承了華夏文化的正朔。


    漢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


    數十年的抗元鬥爭最可怕的是消耗掉了漢民族最精英的人群。那些有血性、有骨氣、有膽量的人們都被大麵積消滅,中國作為一個文化體係已經滅亡,另一方麵,中國的脊梁已被打斷,中華精神已經滅絕。


    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複國成功,但繼起的明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曆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製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麵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


    我們滅亡了,至此之後再也沒有振作起來,足足千年


    漢唐那般橫掃天下的國風,再也沒有了


    可見這次打擊有多慘烈,因為那是一個民族千年積澱被一掃而空,最精華,最有種,最應該活下去的人全部死去。


    史記;崖山之後宋朝的戶籍簿上3\/4的漢人都被屠殺。當時的漢人的社會精英要麽隱居海外,要麽投海自盡。蒙古軍隊占領中國北方時,其種族滅絕手段極為惡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在元朝北方漢人是三等臣民而南方漢人更是四等臣民。蒙古人看來漢人和牲口沒什麽區別,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都是賤民和奴隸一樣,漢人每二十家編為一甲,又蒙古人來做他們的甲主,蒙古人的吃喝花銷都有這些人提供,漢人沒有自由,甚至生活起居都收到蒙古人的監控。晚上一更以後,禁止漢人出行,禁止點燈,禁止活動,直到早上五更。


    漢人每幾戶家庭共用一把菜刀,漢人還不許騎馬,不許習武,不許集會,不許用馬來拉車和耕地,甚至禁止漢人買賣竹子,蒙古人認為竹子可以做弓箭。


    中華族世代曆代民間不禁武器,隻禁軍備,一旦亡國,滅族前抵抗空前激烈。


    麵對蒙古大軍,族滅前硬擋茫茫敵海的南宋軍民,血淚交加,拚死奮戰到最後一刻。


    那個富庶到巔峰的南宋,最終不在了


    崖山之後無中國


    下一個被蒙古盯上的國家,日本。


    遠在海的那邊


    作為一個草原帝國,遠征海國是需要海船的,隻不過,蒙古人沒有海船。


    沒有海船?打!滅國高麗!


    作為除南宋外唯一一個會大造海船的國家,高麗被蒙古視作水師替代品,宋人極度有種船業蒙古拿不到,弱小的高麗自然被蒙古滅國屠城。


    亡國前的夜裏,山城上的高麗軍做了最後的誓死拚殺。


    三汗九征,這是堅強的高麗麵對蒙古打出的最終戰績。


    殘酷的壓榨下,被征服的高麗吐血造艦,但是,從密封到建造,和南宋相比落後的高麗造船倉促趕工,能造出來什麽,隻有天知道了。


    一征日本,所向無敵的蒙古大軍,消失在大海的颶風裏。


    海征東瀛,蒙古人吃盡了海舟低劣的虧。


    史有宋人,至死未讓蒙古獲得南宋海舟船業。


    正是因為這些偉大的英雄,大宋最關鍵,最珍貴,同時也是最先進,足以支撐蒙古大軍馳騁大海的巨艦生產技術,生產線,生產積累,全部付之一炬。


    因為收入遠低於投入,低下的生產力極大的限製了作戰,可怕的風浪使得渡海作戰難度極大。蒙古人一算,這生意虧本了,於是他就不來了。


    由於南宋將士殊死抵抗,無分軍民,沿海數個造船航海重鎮幾乎死光,船工犧牲殆盡,整個造船業遭到毀滅性打擊,先前完整的重型遠洋航船產業不複存在。


    所以,蒙古人用的是落後的高麗造船技術,輕型近海航船,吃水淺密封差抗風浪性低的高麗船舟,而不是先進的大宋船業。


    直接導致神風中垮蕩殆盡的蒙古大軍主力喪盡,疼到了骨子裏的蒙古人,終元一朝,再未發動過對日戰爭。


    不然日本等國早就滅亡了


    如果不是我們,海國早已滅亡,使用大宋先進造船的蒙古人將長驅直入勢不可擋,神風之威化為空談,也不負你們對中華遺國如此傷悲。


    也正是我們,拖死了蒙古遠征的腳步,耗掉了蒙古衝勁最大的開國集團,大規模集團征伐基本在滅宋後就停止了。


    也正是我們,挽救了世界上許許多多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如今世界民族文化還能如此繁盛,或許依稀還能看到我們當年的影子吧。


    “唱首歌吧”


    “唱什麽歌啊?”


    “臨津江”


    “呦,那不是禁止歌曲嗎?”


    “嗯”


    清澈的臨津江水,流淌而下


    水鳥是如此自由


    而我是如此思念


    故鄉的南方土地


    ——《偉大的隱藏者 · 臨津江》


    走不了了,蒙古人打過來了!


    高麗的將士們,前進!


    鼓聲響起,白衣民族身披戎裝,高舉利劍,紗笠下的高麗武將眼中似乎還有著淚光。


    麵對屠殺,高麗軍隊殊死抵抗,綿長的臨津江上血染喊殺。


    盡管他們奮戰到底,盡管根本未想低頭,也盡管反意不絕


    最終國亡。


    至此,天下僅存國邦,與蒙古一戰,有此資格,僅剩東瀛。


    而南宋早已戰至最後,力盡而亡。


    身為師國,我們已盡到最後責任。


    千年中華,百年師國,我們給予了你們最後的禮物,以做最後訣別。


    力戰到死,一船一木,未與蒙古!


    活下去


    日本,你們已經沒有老師了。


    我死以後,你們和中華最後的牽絆也就消失了,因為那個國家和民族已經絕滅,天下再無中華遺族。


    我們已經全部進入了曆史,永遠封存。


    這個世界上再不會有一個會拿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給予你們,不會再有一個走在前麵教導你們,無私的拿出所有東西讓你們學習的國度,這個世界上也再不會有一個替你們擋到前麵奮戰至死的老師。


    剩下的路你們要自己好好走下去


    再見了,東瀛。


    日本,受唐宋影響最大的國家,因為我們的死戰,我們頂在最前承擔的最強烈衝殺,自毀船業,使得日本在神風的護佑下保存了華夏最後一絲正傳裔脈。


    我們身為宗主,身為師國,釘在最前也是道義,更是責任。


    因為我們是他們的老師,沒有聽說過老師讓學生頂前麵先死的。


    時至今日,日本,還用著中華正體的文字。


    宋朝滅亡之後,與日本維係的最後一個中華朝代就不在了,中原盡喪異族之手,國風不再。


    崖山大戰,宋軍壯歿,日本舉國悲慟,哀悼大宋滅亡。


    至此,日本不再尊重中國。


    自唐朝始,日本以中華為師,根本不可能發動對中戰爭,但是啊,南宋滅亡了。日本認為中華最精英的人物已經全部戰死,剩下的那部分是沒有尊嚴,不知羞恥的投降者,對待這些人以及這些人的後裔,日本談不上任何尊重。


    明亡以後,日本徹底認為這是不知羞恥,懦夫的後代,從此以後,日本稱唿隻有一個,支那。


    日本根本沒有半點臣服的意思,沒有。


    或許當他在對你鞠躬的時候,心裏對你是無盡的唾罵。


    其實日本人的想法沒有錯,經此兩代,中華族最有種的人已經全部戰死


    無一生還


    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盧象升,史可法,李定國


    他們就這樣不在了


    宋明兩代,打光了中華的脊梁骨,中華族民族中堅,合族精銳,延族種脈,一次絕滅。


    最優秀,最精銳人口已經全部犧牲了。


    換句話說,中華族其實早在明朝就已經滅亡了。


    民國時代,抗戰時期不過是迴光返照。


    正麵戰場,裝備窳劣,拿出最後血性的中華族將士爆發出最後的英勇。


    麵對坦克,我的兄弟們,捆上炸藥,跟我衝!


    隨後一去不返,中華族永遠進入了曆史,永遠封存


    再見了,中華。


    鼓聲隆隆,滅亡前南宋的將士做到了最後一擊!


    二征日本,宋亡後蒙古人所有的擴張處處詭異。


    攻上日本的元蒙大軍被一道石壘,兩米高,三米寬,高寬均不足丈的石壘,簡單到可笑的石壘,擋住了。


    該石壘不足為憑,蒙古人真想擊破實在簡單,雲梯衝車攻城器械統統不用,根本不用,盯準一塊地段奴從軍先上,屍體鋪出來一米多高衝著就上去了。


    可是沒有


    十餘萬南宋降軍抵達,然而大軍奇怪的呆在附近的島嶼上一個多月,幾乎沒什麽動作,徒耗糧草。


    無法解釋


    在這種充滿著詭異的氛圍裏,登舟開戰,登陸九州的蒙古大軍遭到了日本瘋狂抵抗,九州的強族們拚命衝向海灘,拚死衝鋒!


    麵對日本武士的決死反擊,困守岸舟的蒙古大軍一籌莫展。


    是夜,海風刮起。


    隻能說救了日本的是日本自己,由於之前的誓死抵抗,擠在海上無法登陸的蒙古艦隊在最後時刻遭到了決定一擊。


    波濤洶湧,狂暴的海風撕碎一切的怒潮,吞沒了大海上風雨飄搖的蒙古大軍。


    神風一至,艦隊吹散,蒙軍統帥立即率親軍嫡係撤退,拒不誓死一拚,拒絕搭救沿島數萬人馬,隻身逃迴。


    那個蠢貨叫範文虎,賈似道的人,隻是這迴,頂上的可不是趙家。蒙古人可和那一家子不一樣,你敢跟我玩這個,活的不耐煩了嗎!


    沒砍,知道了也沒砍,繼續做官,重用。


    因為範文虎滿足了忽必烈的意願


    其實說白了,就是想要這十幾萬南宋降軍,高麗仆軍全部死在這裏。


    因為蒙古人不信任他們


    由於南宋整整半個世紀的抵抗過於激烈,直接導致蒙古帝國被打散了骨架。


    對於蒙古來說,南宋是個硬骨頭始終啃不下來,帝國能動用的兵力全部葬送在宋蒙戰場,以致第一次征日,蒙古四處湊兵也才能隻擠出兩萬人。


    包含了大量漢軍及被征服民族的士軍,這誰敢放心打!


    出征前範文虎已揣摩清忽必烈的意思,十餘萬宋降軍,忽必烈並不希望他們活著迴去。


    所以,範文虎逃跑時故意不救,盡最大可能折損最大兵力。


    忽必烈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要知道,宋亡以後,元朝內部討論如何對待降兵,大量的聲音表示,坑殺!


    忽必烈力排眾議,並未坑殺,繼續發放衣物糧食,然後,借刀殺人。


    不能通過蒙古人的手


    蒙古人


    宋亡以前,蒙古人最後鼓起勇氣,砸上全部家底,最後一戰。


    宋亡以後,蒙古所有的遠征全部停止了。


    經曆了內戰,混亂,分裂的蒙古人完成了最後的目標,他們不再願意流血犧牲了。


    蒙古人已經沒有再為之奮戰的理由了


    讓我西征?可以,先把海都之亂平息下去,先和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台汗國,大大小小的汗國領地,重歸蒙古人的法度裏,召開蒙古人的忽裏勒台,選出所有蒙古人共同俯首的大汗,忽必烈,你同意嗎?


    當然是不同意的,所以,人類曆史上最殘酷,最無法抵抗,最狂暴的攻擊,永遠終止了。


    遠征日本,遠征安南,純粹是為執行坑殺異族仆從軍的決定,是為了狠狠消耗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安定未來蒙古帝國天下的意願,並不是真心實意的遠征。


    二征日本,時年六月,戰事不利,久在海上元軍疫病爆發,死者三千餘人。


    最終戰敗,戰後日軍集中所有俘虜元軍,仔細甄別俘虜中的宋兵,一有發現直接釋放。


    除南宋降軍,南宋之人網開一麵,俘虜中其餘所有人,蒙古人,色目人,高麗人,北地雜族,全部殺死


    一個不留


    南宋滅亡,日本哀悼不已,誓不降元。


    大明滅亡,日本舉國封峙,拒不朝清。


    從景仰到蔑視,一步步,一步步的變化。


    永別了,那個世代。


    1279年


    崖山——


    “將軍,我們已經打了二十多天了,現如今糧草匱乏,許多兄弟都快撐不住了!唉,這仗什麽時候才能打完啊?”


    “打到我們身死的那一刻就打完了!哈哈,年輕人,怕了?你現在迴家,我不攔你。”


    “現如今國難當頭,我身為大宋子民豈有苟且偷生的道理!將軍,我等誓與大宋共存亡!”


    二月初六晨,元軍發起總攻,宋軍血戰至黃昏,敗。左相陸秀夫背負少帝趙昺蹈海殉國,宋遂亡。


    日本——


    “哥哥,我們為什麽要舉國茹素?是有哪位大人物逝去了嗎?”


    “不,純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國家,被我們尊奉為師的偉大國家。”


    ——來自後世的摘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秋花:我有前世記憶,戰至崖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故宋壯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故宋壯武將軍並收藏千秋花:我有前世記憶,戰至崖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