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老皇帝並沒有多少孩子,一生征戰的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軍營中度過,所以並沒有多少時間與皇後妃子一起玩樂。
軍營中的生活令他懂得了節製的重要性,所以從一開始起,他便極其珍惜自己的身體。
隻是可惜,連年的征戰對於身體的損耗巨大,身上受過的傷不計其數,終於在晚年難以忍受,撒手斌天。
終其一生,老皇帝也不過誕下三子一女,隻不過大兒子在隨他征戰北部蠻夷部落之時,不幸被箭矢射中了左胸,那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爭,投入戰爭的八萬荊楚王朝兵卒幾乎全軍覆沒。
因為當時李暮雲還在保護著身為太子的老皇帝,所以並未來得及前往救助,加上老皇帝和靖王爺所帶的軍隊被另一支蠻夷騎兵拖住,自顧不暇之下,老皇帝的大兒子戰死。
在找到他的屍體的時候,他隻穿著普通軍卒的衣服,眼睛死死的盯著北邊方向,那落寞而又充滿了恨意的眼神,像是要將北部蠻夷部落射穿一般。
老皇帝緊緊抱住他的身體,在蒼茫的戰場之上,欲哭無淚,隻有無聲的哽咽,那或許是他一輩子最黑暗的時刻,傷心過度的老皇帝因此得了一場大病,對於年紀隻有五十多歲便駕崩的老皇帝來說,不知道有多少原因是因為這場大病影響了身體。
小皇帝略微整了整衣領袖口,踏進了那座恢宏大氣的寧安宮。
寧安宮門口空無一人,一向喜愛安靜的呂太後,一直不喜歡有太多的人待在她的寢宮周圍,所以她的寢宮內,宮女太監是整座皇宮最少的地方,常年裏隻有一個宮女加一名太監。
隻是平日裏不喜歡熱鬧的呂太後,對聲音的敏感度極高,方圓數裏之內,隻要是她不願意,一般不會允許有任何聲音傳入寧安宮內。
即便是夏日鳴蟬和清晨的鳥叫,一般都是不允許有的。
所以,在寧安宮內雖然人數很少,但在寧安宮外,卻有著大量的人,用來追逐驅趕寧安宮周圍的小蟲子小鳥兒們。
這是一件極其複雜又極其危險的工作,因為一個不小心,整出了令太後娘娘心亂的聲音來,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來寧安宮當值的人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整出一些動靜來,驚擾到太後。
就連每日裏小皇帝的請安,都是要在母後醒來後對他召見,他才能進入寧安宮內,如果皇後今日醒的晚了些,小皇帝便隻能忍受著長久站立的痛苦等在寧安宮外,不論酷暑嚴寒,皆是如此。
不過今日小皇帝有些幸運,呂太後醒來的非常早,早早被宮女伺候洗漱完畢的她已經用過了晚膳,正半躺在那張巨大的躺椅上享受著身後宮女的按摩。
呂太後有個習慣,隻在夜晚時分睡覺,隻要醒來,這一天便再也不會睡了。
所以她雖然躺在這裏閉著眼睛,實際上並沒有睡著,隻是想著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太後,皇帝來了。”
“請進來吧。”
“是。”
小太監的聲音極其陰柔,像是一縷春風一泓噴泉,這是呂太後特意挑選的小太監,就是因為這個小子機靈,討人喜,說話聲音又溫溫柔柔的,好聽至極,呂太後在第一次聽到這個小太監的聲音時,便決定要帶他來寧安宮了。
從六歲起進入宮中,七歲便在寧安宮當值,如今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不知不覺,當時還懵懂無知的小太監,如今已經成了呂太後身邊的紅人,成了皇宮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陛下,太後有請。”
“知道了。”
說著,小皇帝大踏步走進了寧安宮,但在進入寧安宮的前一刻,腳步變得小了起來,輕輕挪動著,腳步聲也隨即小了起來。
小皇帝走進寧安宮,看到半躺在大椅子上正享受著宮女按摩的呂太後,跪倒在地,喊道:“兒臣給母後請安,母後萬吉安康。”
“起來吧。”呂太後似乎有些累了,並沒有睜開眼,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小皇帝小心翼翼的站起來,側身站在了旁邊,靜靜地等待著呂皇後下一句話。
隻是呂太後遲遲未說什麽,她隻是輕輕的躺著,閉著眼,冷漠的享受著身後宮女的按摩,連動都懶得動彈一分,
小皇帝輕輕轉頭,望了一眼呂太後。
呂太後今日施了淡淡的粉黛,身上穿一件黃黑色的長袍,頭發簡單挽在腦後,並沒有平日裏那般莊嚴的打扮,隻是輕輕的簡單梳洗,但更顯得魅力十足。
實際上呂太後的年紀並不大,隻有三十二三歲年紀,在十六歲那年生在如今的皇帝陛下,在這十六年時光裏,小皇帝成功登基,而她,也成了整個荊楚王朝曆史上年紀最小的太後。
許久之後,她才微微睜開了雙眼,呂太後的長相還是極美的,睜開眼睛的她,才能令人感覺到那種令人窒息的美。
她的眼睛很大,眼波很溫柔,像是安靜地欲讓人永久沉睡的寧靜湖麵,而她的五官更是精致美麗之極,淡淡的粉嫩肌膚,長長的睫毛,看上去就像是從畫中走出的人兒一般。
而且她的美,與許南星顧千潯之類不同,她的身上,散發著一股成熟的美麗,褪去了青春年少的歲月,隻餘下了性感的年輪和成熟的風韻。
身材姣好,該瘦的地方瘦,該胖的地方胖,而且由於常年生活在深宮大院中的緣故,她的肌膚幾乎從未經曆過風吹日曬,皮膚細膩柔軟,吹彈可破,這便是這成熟之人最大的優勢,因為你根本看不出來她像是一個生過孩子的三十多歲的女人,倒像是二十三四歲發育成熟的姑娘。
想當年,呂太後也算是整個荊楚王朝有名的美女,與老皇帝的結合純是政治的安排,因為長得美,所以他的父親一直想要將她送入宮中,換取呂家的榮華富貴。
這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好在也實現了。
隻是這位美麗的女人卻有著一顆極其強大的野心,在政治中擁有極強的占有欲,她渴望權利,渴望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便是她最大的弱點,這就跟道家講的物極必反是一個道理。
可是至少現在的她是成功的,小皇帝尚且根基不穩,她與丞相牢牢把握住了朝政,但在內憂外患的今天,實際上她的日子,過的也並不怎麽好。
終於,睜開眼睛的呂太後說話了:“皇帝,昨日沒睡好嗎,怎麽這麽重的黑眼圈?”
“稟母後,昨天是太傅大人進宮傳授武藝的日子,練的晚了些。”
“嗯,武功還是要好好練,當然也別落下了聖人經典,要好好閱讀,尤其是前朝文聖所著那本《西銘》,更是需要通讀背誦理解的。”
“是,母後,兒臣記住了。”
“嗯,奉茶吧。”
呂太後重新躺了下來,這時外邊的天空還在將亮未亮之際,寧安宮內仍舊點著燭火,燭火搖搖晃晃,將呂太後那張美麗到極致的臉龐映照的更加熠熠生輝。
燭火的光芒在她的臉龐之上映照出一點殘影,將她額角的發絲剪短,輕輕的投射在了牆壁上。
那張絕美的臉龐,曾經迷倒過多少癡情男子,隻是可惜了,呂後的命並不如何好,從小到大都是被父親安排著走到了現在的位置,就連成為太後,也並不是她的初衷。
隻是這條路,一旦踏進來,便隻能走下去,因為停下來便意味著覆滅。
小皇帝蹲下身子,在旁邊的案幾上輕輕拿起茶壺,緩慢而有節奏的倒入了旁邊的小巧卻玲瓏剔透的茶盞中。
香茶入茶盞,嫋嫋冒著熱氣,一縷茶葉的香氣迅速彌漫了整個寧安宮。
呂太後似乎很喜歡這個味道,她終於不再躺在那張大椅子上,而是招了招手,示意身後的宮女將她扶起來。
宮女輕輕用手托住了她的後背,將她輕輕的扶了起來,她端正坐在椅子上,接過了小皇帝遞過來的那盞茶。
茶香撲來,直透入她的鼻孔,她輕輕抿了一口,試了一下溫度,雖然茶杯中冒著熱氣,但溫度正好,並不算很高。
呂太後一昂頭,飲盡了杯中的茶水,小皇帝趕緊上前,接過了呂太後手中的小茶盞。
呂太後似乎很喜歡這茶的味道,原本緊繃著的臉龐瞬間舒展了開來。
茶香嫋嫋,鑽入了呂太後的身體內,她又重新躺了下來,隻是此刻對待小皇帝的態度卻是溫和了許多。
她重新閉上了眼睛,隻是輕柔說道:“迴頭該為你找個妃子了,十六歲,年紀不小了,整日裏讀這些典籍練這些武,也別誤了正事。
“明天出宮去吧,讓李暮雲跟著,想去哪玩去哪玩,曆練一陣子,最好去趟鶴鳴山,本宮每次去那地方,都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那真是個好地方,迴來的時候給本宮帶幾桶隱龍泉的泉水迴來,那邊的泉水泡茶好喝。”
“是,母後。”
“皇帝啊,你說茶這種東西,為什麽用不同的水來泡,就會有不同的味道呢?”
“兒臣不知,請母後示下。”
“因為這茶的,總是有些適合的水去泡,如果用不適合的水去泡,就浪費了這好茶。但是你要說用好水去泡普通的茶,那這茶也會變得比原來更香醇一些,這做人也是這個道理不是?”
“兒臣不解。”
“人啊,就像這茶。”說著,呂太後重新伸出手,小皇帝趕忙重新將茶杯倒滿,雙手遞給了她。
呂太後接過茶杯,在手中旋轉晃動,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才繼續說道:“人就跟這茶一樣,需要好水去泡它,才能變得香醇,沒有好水不行,茶稍微差點也行,但水必須要是好的,就像人生長的這個環境,人笨點沒事,但生長的環境必須是好的。”
“如果環境不好,那即便是再聰明,再厲害的人,長大之後也不行,如果環境好了,哪怕隻是個普通人,也會有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的東西在,皇帝,你能明白嗎?”
“兒臣明白。”
“明白就好,以後多出來走動走動,跟朝中的大臣們,還有後宮裏那些先皇的妃子們,與他們多走動走動,沒有壞處的,不要老是躲在興慶宮裏,那座宮殿,你父皇進去了,就再也沒有走出來過,他是因為老了,但你不一樣,你還年輕,還有母後幫你,你得走出來,去認識認識外麵的世界,了解了解朝中的形勢,母後不可能一直站在你身後幫助你的。”
“兒臣明白!”小皇帝輕輕歎息一聲,但並沒有讓呂太後聽見,迴答道。
“以後沒事的時候,就多來幾次寧安宮,陪母後說說話,咱們母子倆。拋開皇室的身份,也就是一對普通的母女,跟民間那些母女兩個沒什麽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的交談,比他們要少得多。”
“是,母後。”
不論呂太後說什麽,小皇帝都一一應著,這也是小皇帝有些討喜的原因,除了裝瘋賣傻之外,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對於濰州城的遭遇,皇帝你怎麽看?”
終於到了正文上了,先前所有的問話,幾乎都是鋪墊,都是為了最後問出這句能夠看出小皇帝政治野心的話來。
隻是一夜未睡的小皇帝,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套說辭,對於濰州城發生的這件事情,隻要小皇帝繼續裝瘋賣傻,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來,這件事情對於母後來說,自己對於她的統治,就會變得毫無威脅。
隻要威脅不到呂太後的統治,自己暫時便是安全的,因為她知道,女人在這個王朝中,想要當皇帝,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必說朝堂之中會有多少人提出反對的意見,就算是自己家人的首輔,也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這便是小皇帝唯一的底氣了,隻要自己持續傻下去,雖然不自在,但至少能夠安穩的坐在這把龍椅上,隻要自己還在那把椅子上,對於權利的爭鬥,自己便能多一分勝算。
這就是小皇帝此刻的想法,對於他來說,爭權奪利並不隻是為了他自己能夠活下去,更重要的是父皇臨終前將他叫到床前說過的那番話。
父皇說:“太子死了,將來你是皇帝,做皇帝的,不能讓自己的百姓受苦,哪怕因為戰爭他們失去的家園,但那也隻是暫時的,如果將國家交給一個不愛百姓的人,國將不國,百姓的苦日子,便再也望不到頭了。”
很顯然,從靖王爺在攻下濰州城後的表現來看,他絕對不是一個愛百姓的人,而恰恰母後也不是,所以,他要拿下對這個天下的控製權,無論發生什麽,他都要努力去嚐試。
軍營中的生活令他懂得了節製的重要性,所以從一開始起,他便極其珍惜自己的身體。
隻是可惜,連年的征戰對於身體的損耗巨大,身上受過的傷不計其數,終於在晚年難以忍受,撒手斌天。
終其一生,老皇帝也不過誕下三子一女,隻不過大兒子在隨他征戰北部蠻夷部落之時,不幸被箭矢射中了左胸,那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爭,投入戰爭的八萬荊楚王朝兵卒幾乎全軍覆沒。
因為當時李暮雲還在保護著身為太子的老皇帝,所以並未來得及前往救助,加上老皇帝和靖王爺所帶的軍隊被另一支蠻夷騎兵拖住,自顧不暇之下,老皇帝的大兒子戰死。
在找到他的屍體的時候,他隻穿著普通軍卒的衣服,眼睛死死的盯著北邊方向,那落寞而又充滿了恨意的眼神,像是要將北部蠻夷部落射穿一般。
老皇帝緊緊抱住他的身體,在蒼茫的戰場之上,欲哭無淚,隻有無聲的哽咽,那或許是他一輩子最黑暗的時刻,傷心過度的老皇帝因此得了一場大病,對於年紀隻有五十多歲便駕崩的老皇帝來說,不知道有多少原因是因為這場大病影響了身體。
小皇帝略微整了整衣領袖口,踏進了那座恢宏大氣的寧安宮。
寧安宮門口空無一人,一向喜愛安靜的呂太後,一直不喜歡有太多的人待在她的寢宮周圍,所以她的寢宮內,宮女太監是整座皇宮最少的地方,常年裏隻有一個宮女加一名太監。
隻是平日裏不喜歡熱鬧的呂太後,對聲音的敏感度極高,方圓數裏之內,隻要是她不願意,一般不會允許有任何聲音傳入寧安宮內。
即便是夏日鳴蟬和清晨的鳥叫,一般都是不允許有的。
所以,在寧安宮內雖然人數很少,但在寧安宮外,卻有著大量的人,用來追逐驅趕寧安宮周圍的小蟲子小鳥兒們。
這是一件極其複雜又極其危險的工作,因為一個不小心,整出了令太後娘娘心亂的聲音來,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來寧安宮當值的人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整出一些動靜來,驚擾到太後。
就連每日裏小皇帝的請安,都是要在母後醒來後對他召見,他才能進入寧安宮內,如果皇後今日醒的晚了些,小皇帝便隻能忍受著長久站立的痛苦等在寧安宮外,不論酷暑嚴寒,皆是如此。
不過今日小皇帝有些幸運,呂太後醒來的非常早,早早被宮女伺候洗漱完畢的她已經用過了晚膳,正半躺在那張巨大的躺椅上享受著身後宮女的按摩。
呂太後有個習慣,隻在夜晚時分睡覺,隻要醒來,這一天便再也不會睡了。
所以她雖然躺在這裏閉著眼睛,實際上並沒有睡著,隻是想著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太後,皇帝來了。”
“請進來吧。”
“是。”
小太監的聲音極其陰柔,像是一縷春風一泓噴泉,這是呂太後特意挑選的小太監,就是因為這個小子機靈,討人喜,說話聲音又溫溫柔柔的,好聽至極,呂太後在第一次聽到這個小太監的聲音時,便決定要帶他來寧安宮了。
從六歲起進入宮中,七歲便在寧安宮當值,如今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不知不覺,當時還懵懂無知的小太監,如今已經成了呂太後身邊的紅人,成了皇宮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陛下,太後有請。”
“知道了。”
說著,小皇帝大踏步走進了寧安宮,但在進入寧安宮的前一刻,腳步變得小了起來,輕輕挪動著,腳步聲也隨即小了起來。
小皇帝走進寧安宮,看到半躺在大椅子上正享受著宮女按摩的呂太後,跪倒在地,喊道:“兒臣給母後請安,母後萬吉安康。”
“起來吧。”呂太後似乎有些累了,並沒有睜開眼,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小皇帝小心翼翼的站起來,側身站在了旁邊,靜靜地等待著呂皇後下一句話。
隻是呂太後遲遲未說什麽,她隻是輕輕的躺著,閉著眼,冷漠的享受著身後宮女的按摩,連動都懶得動彈一分,
小皇帝輕輕轉頭,望了一眼呂太後。
呂太後今日施了淡淡的粉黛,身上穿一件黃黑色的長袍,頭發簡單挽在腦後,並沒有平日裏那般莊嚴的打扮,隻是輕輕的簡單梳洗,但更顯得魅力十足。
實際上呂太後的年紀並不大,隻有三十二三歲年紀,在十六歲那年生在如今的皇帝陛下,在這十六年時光裏,小皇帝成功登基,而她,也成了整個荊楚王朝曆史上年紀最小的太後。
許久之後,她才微微睜開了雙眼,呂太後的長相還是極美的,睜開眼睛的她,才能令人感覺到那種令人窒息的美。
她的眼睛很大,眼波很溫柔,像是安靜地欲讓人永久沉睡的寧靜湖麵,而她的五官更是精致美麗之極,淡淡的粉嫩肌膚,長長的睫毛,看上去就像是從畫中走出的人兒一般。
而且她的美,與許南星顧千潯之類不同,她的身上,散發著一股成熟的美麗,褪去了青春年少的歲月,隻餘下了性感的年輪和成熟的風韻。
身材姣好,該瘦的地方瘦,該胖的地方胖,而且由於常年生活在深宮大院中的緣故,她的肌膚幾乎從未經曆過風吹日曬,皮膚細膩柔軟,吹彈可破,這便是這成熟之人最大的優勢,因為你根本看不出來她像是一個生過孩子的三十多歲的女人,倒像是二十三四歲發育成熟的姑娘。
想當年,呂太後也算是整個荊楚王朝有名的美女,與老皇帝的結合純是政治的安排,因為長得美,所以他的父親一直想要將她送入宮中,換取呂家的榮華富貴。
這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好在也實現了。
隻是這位美麗的女人卻有著一顆極其強大的野心,在政治中擁有極強的占有欲,她渴望權利,渴望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便是她最大的弱點,這就跟道家講的物極必反是一個道理。
可是至少現在的她是成功的,小皇帝尚且根基不穩,她與丞相牢牢把握住了朝政,但在內憂外患的今天,實際上她的日子,過的也並不怎麽好。
終於,睜開眼睛的呂太後說話了:“皇帝,昨日沒睡好嗎,怎麽這麽重的黑眼圈?”
“稟母後,昨天是太傅大人進宮傳授武藝的日子,練的晚了些。”
“嗯,武功還是要好好練,當然也別落下了聖人經典,要好好閱讀,尤其是前朝文聖所著那本《西銘》,更是需要通讀背誦理解的。”
“是,母後,兒臣記住了。”
“嗯,奉茶吧。”
呂太後重新躺了下來,這時外邊的天空還在將亮未亮之際,寧安宮內仍舊點著燭火,燭火搖搖晃晃,將呂太後那張美麗到極致的臉龐映照的更加熠熠生輝。
燭火的光芒在她的臉龐之上映照出一點殘影,將她額角的發絲剪短,輕輕的投射在了牆壁上。
那張絕美的臉龐,曾經迷倒過多少癡情男子,隻是可惜了,呂後的命並不如何好,從小到大都是被父親安排著走到了現在的位置,就連成為太後,也並不是她的初衷。
隻是這條路,一旦踏進來,便隻能走下去,因為停下來便意味著覆滅。
小皇帝蹲下身子,在旁邊的案幾上輕輕拿起茶壺,緩慢而有節奏的倒入了旁邊的小巧卻玲瓏剔透的茶盞中。
香茶入茶盞,嫋嫋冒著熱氣,一縷茶葉的香氣迅速彌漫了整個寧安宮。
呂太後似乎很喜歡這個味道,她終於不再躺在那張大椅子上,而是招了招手,示意身後的宮女將她扶起來。
宮女輕輕用手托住了她的後背,將她輕輕的扶了起來,她端正坐在椅子上,接過了小皇帝遞過來的那盞茶。
茶香撲來,直透入她的鼻孔,她輕輕抿了一口,試了一下溫度,雖然茶杯中冒著熱氣,但溫度正好,並不算很高。
呂太後一昂頭,飲盡了杯中的茶水,小皇帝趕緊上前,接過了呂太後手中的小茶盞。
呂太後似乎很喜歡這茶的味道,原本緊繃著的臉龐瞬間舒展了開來。
茶香嫋嫋,鑽入了呂太後的身體內,她又重新躺了下來,隻是此刻對待小皇帝的態度卻是溫和了許多。
她重新閉上了眼睛,隻是輕柔說道:“迴頭該為你找個妃子了,十六歲,年紀不小了,整日裏讀這些典籍練這些武,也別誤了正事。
“明天出宮去吧,讓李暮雲跟著,想去哪玩去哪玩,曆練一陣子,最好去趟鶴鳴山,本宮每次去那地方,都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那真是個好地方,迴來的時候給本宮帶幾桶隱龍泉的泉水迴來,那邊的泉水泡茶好喝。”
“是,母後。”
“皇帝啊,你說茶這種東西,為什麽用不同的水來泡,就會有不同的味道呢?”
“兒臣不知,請母後示下。”
“因為這茶的,總是有些適合的水去泡,如果用不適合的水去泡,就浪費了這好茶。但是你要說用好水去泡普通的茶,那這茶也會變得比原來更香醇一些,這做人也是這個道理不是?”
“兒臣不解。”
“人啊,就像這茶。”說著,呂太後重新伸出手,小皇帝趕忙重新將茶杯倒滿,雙手遞給了她。
呂太後接過茶杯,在手中旋轉晃動,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才繼續說道:“人就跟這茶一樣,需要好水去泡它,才能變得香醇,沒有好水不行,茶稍微差點也行,但水必須要是好的,就像人生長的這個環境,人笨點沒事,但生長的環境必須是好的。”
“如果環境不好,那即便是再聰明,再厲害的人,長大之後也不行,如果環境好了,哪怕隻是個普通人,也會有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的東西在,皇帝,你能明白嗎?”
“兒臣明白。”
“明白就好,以後多出來走動走動,跟朝中的大臣們,還有後宮裏那些先皇的妃子們,與他們多走動走動,沒有壞處的,不要老是躲在興慶宮裏,那座宮殿,你父皇進去了,就再也沒有走出來過,他是因為老了,但你不一樣,你還年輕,還有母後幫你,你得走出來,去認識認識外麵的世界,了解了解朝中的形勢,母後不可能一直站在你身後幫助你的。”
“兒臣明白!”小皇帝輕輕歎息一聲,但並沒有讓呂太後聽見,迴答道。
“以後沒事的時候,就多來幾次寧安宮,陪母後說說話,咱們母子倆。拋開皇室的身份,也就是一對普通的母女,跟民間那些母女兩個沒什麽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的交談,比他們要少得多。”
“是,母後。”
不論呂太後說什麽,小皇帝都一一應著,這也是小皇帝有些討喜的原因,除了裝瘋賣傻之外,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對於濰州城的遭遇,皇帝你怎麽看?”
終於到了正文上了,先前所有的問話,幾乎都是鋪墊,都是為了最後問出這句能夠看出小皇帝政治野心的話來。
隻是一夜未睡的小皇帝,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套說辭,對於濰州城發生的這件事情,隻要小皇帝繼續裝瘋賣傻,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來,這件事情對於母後來說,自己對於她的統治,就會變得毫無威脅。
隻要威脅不到呂太後的統治,自己暫時便是安全的,因為她知道,女人在這個王朝中,想要當皇帝,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必說朝堂之中會有多少人提出反對的意見,就算是自己家人的首輔,也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這便是小皇帝唯一的底氣了,隻要自己持續傻下去,雖然不自在,但至少能夠安穩的坐在這把龍椅上,隻要自己還在那把椅子上,對於權利的爭鬥,自己便能多一分勝算。
這就是小皇帝此刻的想法,對於他來說,爭權奪利並不隻是為了他自己能夠活下去,更重要的是父皇臨終前將他叫到床前說過的那番話。
父皇說:“太子死了,將來你是皇帝,做皇帝的,不能讓自己的百姓受苦,哪怕因為戰爭他們失去的家園,但那也隻是暫時的,如果將國家交給一個不愛百姓的人,國將不國,百姓的苦日子,便再也望不到頭了。”
很顯然,從靖王爺在攻下濰州城後的表現來看,他絕對不是一個愛百姓的人,而恰恰母後也不是,所以,他要拿下對這個天下的控製權,無論發生什麽,他都要努力去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