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秦淮情
僵約:當道士愛上僵屍 作者:楓林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公子,你在嗎?”林朝生迴到客棧換完衣服不到一個時辰。他的房門便被馬守真敲響了。他放下手中書籍,起身開門。
“王公子,沒打擾到你吧。”馬守真站在門外,低眉垂眼,淺笑嫣然。
“沒有!”林朝生客氣道:“姑娘真是神速,竟這麽快就找到了。”雲來客棧是間小客棧,位置挺偏,不在主路,他想著尋找起來應該挺麻煩。
與方才相比,馬守真的妝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化了淡妝,朱唇皓齒,秋水盈盈,麵色更為紅潤,眉目更為清秀靈動。束了一個簡約的雙螺髻,髻上綁了兩條漂亮的紅絲帶。換了一套清素的衣裙,上著白色的圓領比甲,搭配妃紅色的立領對襟短襖,下著繡有梅花圖案的淺黃色馬麵裙,清新雅致,婉約大方,這套恬靜素雅的妝飾更凸顯她身上那種清麗脫俗的氣質。
馬守真笑道:“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大街小巷走遍了,角角落落都清楚。王公子要現在出去,還是再休息一會兒。”
林朝生道:“就現在吧!有勞姑娘了。”
陽光和煦,鳥語花香。這一日,馬守真帶著林朝生將秦淮河周邊著名的景點遊覽了一遍。她邊遊邊講解著各種相關的地方風情,和民俗故事,妙語連珠,說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林朝生被馬守真的口才和學識震住了,她談吐大方,博學多才,不管說到何種話題,都能侃侃而談,有時還能引經據典,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一個年歲不大的女子,竟能有這般文采和見識,實屬罕見。
夕陽西下,紅日映紅了秦淮河邊的樓宇雅閣,映紅了秦淮河清澈的河水,河麵浮光躍金,微波粼粼,美不勝收。兩人談笑著來到了烏衣巷。
馬守真與林朝生肩並著肩,孜孜不倦地講解著,“烏衣巷是秦淮尤為出名的景點之一,這裏走出過很多名家大師,王羲之,王獻之,謝靈運,謝安等等。不過這條巷子的由來,頗具爭議,說法不一,流傳至今,有兩種最為可信。一種說法稱烏衣巷是東吳時期孫權禁衛軍駐紮的地方,禁衛軍多穿黑色製服,久而久之,這條巷子便被稱為了烏衣巷。第二種說法是東晉時期,王導,謝安,兩大豪族,居住在巷子附近,謝王兩家子弟喜歡穿烏衣,彰顯自己的身份,時間久了,人們就把這條巷子命名為烏衣巷。”
“第二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信度最高。”說到此處,馬守真想起了那首描寫烏衣巷的名詩,她頓了頓,緩緩念了出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朝更迭,時過境遷,謝王兩家如今早已不在,唐朝詩人劉禹錫,路過此處,看到此地的蕭條落魄時,有感而發,作了這首《烏衣巷》以表達自己對滄海桑田,世事變化的感慨。誰能想到現今烏衣巷在朝廷的支持下,得以修整,又重新煥發光彩。物是人非,興衰無常,世事的變化真的難料!”
幾經更迭,看到現在的烏衣巷重新恢複了往日的繁盛,馬守真不禁感慨萬千。
兩人走出烏衣巷,來到河邊。“馬姑娘年紀輕輕,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在下實在欽佩。”林朝生由衷的佩服馬守真,每走到一處地方,她都能如數家珍,繪聲繪色地說出一大堆故事和人物。
馬守真淺笑道:“公子過獎了,我生長在這裏,對這裏的了解自然比外人多,若說其他的地方,我就不了解了。倒是公子,氣度不凡,言談舉止溫文爾雅,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才子。”
林朝生慚愧地笑了笑:“姑娘真是折煞我了,我就是個讀過幾年書的窮酸秀才,學識風度遠不及姑娘一半,可當不起才子的稱號。”
馬守真道:“公子過謙了,能中秀才者,皆是百裏挑一之人,非一般人可比,我在家看了些書,懂得可能比尋常女子多些,但絕對無法與公子相提並論。”
“姑娘過譽了!”林朝生訕笑。
太陽沒入山頭。月白風清,秦淮河兩岸的樓宇張燈結彩,亮起了萬家燈火,河中船舶掛起了一串串漂亮的彩色燈籠,河水潺潺,倒映著兩岸的燈彩樓閣,幻化出了另一個漂亮的水下世界,水上水下遙相唿應,美輪美奐。
“好美!”林朝生被河上的美麗風光吸引了,停在河岸邊呆呆觀望。
馬守真走到他身側,目光跟隨他的眼睛眺望,“秦淮河最美的風光,當屬這入夜的夜景。沒逛過秦淮河的夜市,就不算到過秦淮河。公子,這夜市有許多好看好玩的地方,我帶你去逛逛吧!”遊了一天,她的身子此刻已經很乏累,但她不想離開,她想和林朝生多遊玩一會兒。
林朝生側頭看向馬守真,馬守真莞爾而笑,表現得輕鬆愉悅,但林朝生還是在她眉宇間看到了一絲疲態,“我看今天就算了,時候不早了,陪我遊了一天,你也累了,今日先到此為止吧。”
“好吧!”馬守真怔了怔,意猶未盡地點了點頭,“那,我們明天繼續?”
“嗯!”林朝應聲答應,從懷中取出了馬守真的玉簪,雙手遞上,“姑娘的玉簪可以物歸原主了。”
馬守真將林朝生的手推迴,笑道:“既然還要繼續,這簪子,就暫由公子幫我保管吧,待你離開,再還我。”
林朝生猶豫片刻,默默收迴。
“公子,打算什麽時候離開啊?”馬守真試探著問。
林朝生愣了兩秒,道:“應該,還有些時日吧!”他這次出來已經好幾年了,該迴去了,可是他不想走,在人類社會待得越久,依戀和不舍就越深。
“公子如此年輕,應該……尚未婚配吧?”馬守真繼續問,她的睫毛微微顫動,忐忑地看著林朝生。
林朝生苦笑,“一介窮酸布衣,漂泊至今,未取得半點功名,怎敢耽誤她人。”
馬守真鼓勵道:“公子莫要灰心,我相信你遲早會出人頭地!”
“謝謝!”林朝生笑道:“時候不早了,馬姑娘早些迴去休息吧!我們,就此別過。”
“公子也早些休息。我們,明天見!”馬守真望了林朝生一眼,沿著河岸,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王公子,沒打擾到你吧。”馬守真站在門外,低眉垂眼,淺笑嫣然。
“沒有!”林朝生客氣道:“姑娘真是神速,竟這麽快就找到了。”雲來客棧是間小客棧,位置挺偏,不在主路,他想著尋找起來應該挺麻煩。
與方才相比,馬守真的妝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化了淡妝,朱唇皓齒,秋水盈盈,麵色更為紅潤,眉目更為清秀靈動。束了一個簡約的雙螺髻,髻上綁了兩條漂亮的紅絲帶。換了一套清素的衣裙,上著白色的圓領比甲,搭配妃紅色的立領對襟短襖,下著繡有梅花圖案的淺黃色馬麵裙,清新雅致,婉約大方,這套恬靜素雅的妝飾更凸顯她身上那種清麗脫俗的氣質。
馬守真笑道:“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大街小巷走遍了,角角落落都清楚。王公子要現在出去,還是再休息一會兒。”
林朝生道:“就現在吧!有勞姑娘了。”
陽光和煦,鳥語花香。這一日,馬守真帶著林朝生將秦淮河周邊著名的景點遊覽了一遍。她邊遊邊講解著各種相關的地方風情,和民俗故事,妙語連珠,說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林朝生被馬守真的口才和學識震住了,她談吐大方,博學多才,不管說到何種話題,都能侃侃而談,有時還能引經據典,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一個年歲不大的女子,竟能有這般文采和見識,實屬罕見。
夕陽西下,紅日映紅了秦淮河邊的樓宇雅閣,映紅了秦淮河清澈的河水,河麵浮光躍金,微波粼粼,美不勝收。兩人談笑著來到了烏衣巷。
馬守真與林朝生肩並著肩,孜孜不倦地講解著,“烏衣巷是秦淮尤為出名的景點之一,這裏走出過很多名家大師,王羲之,王獻之,謝靈運,謝安等等。不過這條巷子的由來,頗具爭議,說法不一,流傳至今,有兩種最為可信。一種說法稱烏衣巷是東吳時期孫權禁衛軍駐紮的地方,禁衛軍多穿黑色製服,久而久之,這條巷子便被稱為了烏衣巷。第二種說法是東晉時期,王導,謝安,兩大豪族,居住在巷子附近,謝王兩家子弟喜歡穿烏衣,彰顯自己的身份,時間久了,人們就把這條巷子命名為烏衣巷。”
“第二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信度最高。”說到此處,馬守真想起了那首描寫烏衣巷的名詩,她頓了頓,緩緩念了出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朝更迭,時過境遷,謝王兩家如今早已不在,唐朝詩人劉禹錫,路過此處,看到此地的蕭條落魄時,有感而發,作了這首《烏衣巷》以表達自己對滄海桑田,世事變化的感慨。誰能想到現今烏衣巷在朝廷的支持下,得以修整,又重新煥發光彩。物是人非,興衰無常,世事的變化真的難料!”
幾經更迭,看到現在的烏衣巷重新恢複了往日的繁盛,馬守真不禁感慨萬千。
兩人走出烏衣巷,來到河邊。“馬姑娘年紀輕輕,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在下實在欽佩。”林朝生由衷的佩服馬守真,每走到一處地方,她都能如數家珍,繪聲繪色地說出一大堆故事和人物。
馬守真淺笑道:“公子過獎了,我生長在這裏,對這裏的了解自然比外人多,若說其他的地方,我就不了解了。倒是公子,氣度不凡,言談舉止溫文爾雅,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才子。”
林朝生慚愧地笑了笑:“姑娘真是折煞我了,我就是個讀過幾年書的窮酸秀才,學識風度遠不及姑娘一半,可當不起才子的稱號。”
馬守真道:“公子過謙了,能中秀才者,皆是百裏挑一之人,非一般人可比,我在家看了些書,懂得可能比尋常女子多些,但絕對無法與公子相提並論。”
“姑娘過譽了!”林朝生訕笑。
太陽沒入山頭。月白風清,秦淮河兩岸的樓宇張燈結彩,亮起了萬家燈火,河中船舶掛起了一串串漂亮的彩色燈籠,河水潺潺,倒映著兩岸的燈彩樓閣,幻化出了另一個漂亮的水下世界,水上水下遙相唿應,美輪美奐。
“好美!”林朝生被河上的美麗風光吸引了,停在河岸邊呆呆觀望。
馬守真走到他身側,目光跟隨他的眼睛眺望,“秦淮河最美的風光,當屬這入夜的夜景。沒逛過秦淮河的夜市,就不算到過秦淮河。公子,這夜市有許多好看好玩的地方,我帶你去逛逛吧!”遊了一天,她的身子此刻已經很乏累,但她不想離開,她想和林朝生多遊玩一會兒。
林朝生側頭看向馬守真,馬守真莞爾而笑,表現得輕鬆愉悅,但林朝生還是在她眉宇間看到了一絲疲態,“我看今天就算了,時候不早了,陪我遊了一天,你也累了,今日先到此為止吧。”
“好吧!”馬守真怔了怔,意猶未盡地點了點頭,“那,我們明天繼續?”
“嗯!”林朝應聲答應,從懷中取出了馬守真的玉簪,雙手遞上,“姑娘的玉簪可以物歸原主了。”
馬守真將林朝生的手推迴,笑道:“既然還要繼續,這簪子,就暫由公子幫我保管吧,待你離開,再還我。”
林朝生猶豫片刻,默默收迴。
“公子,打算什麽時候離開啊?”馬守真試探著問。
林朝生愣了兩秒,道:“應該,還有些時日吧!”他這次出來已經好幾年了,該迴去了,可是他不想走,在人類社會待得越久,依戀和不舍就越深。
“公子如此年輕,應該……尚未婚配吧?”馬守真繼續問,她的睫毛微微顫動,忐忑地看著林朝生。
林朝生苦笑,“一介窮酸布衣,漂泊至今,未取得半點功名,怎敢耽誤她人。”
馬守真鼓勵道:“公子莫要灰心,我相信你遲早會出人頭地!”
“謝謝!”林朝生笑道:“時候不早了,馬姑娘早些迴去休息吧!我們,就此別過。”
“公子也早些休息。我們,明天見!”馬守真望了林朝生一眼,沿著河岸,依依不舍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