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玉隱這邊已經製作出來一些成品。


    不算多,加起來也就一壇。就這些,還是眾人一起合力完成的。


    這還是得益於蒸餾法出現之後,才有了高度的烈性燒酒。若是以前酒曲發酵盛行的時候,釀造出來的酒度數普遍較低,要想得到酒精步驟隻會更加繁瑣。


    為了便於攜帶,時下長途跋涉的時候通常使用酒袋或者竹筒作為容器來裝酒。


    玉隱選擇用來裝酒精的也是這兩種,因為酒壇易碎,酒壺易灑,都不適合行軍之人使用。


    酒袋大多是用豬皮、牛皮製作成的,先清洗幹淨,然後經過鞣製、縫合,再重新清洗、晾曬幹淨,就能作為儲酒容器。


    相比之下,竹筒的製作過程倒是簡單許多。


    其實西漢時期,就有用酒清理創口的記載。


    隻是效用不甚明顯,所以未及盛行。


    醫用酒精可以說是酒的進化產品,實用性更高。它的主要作用還是消毒,適用於已經縫合好的傷口。


    如果是大麵積的開放性傷口,最好還是不要直接噴灑,因為會產生明顯的刺激性疼痛,也不利於傷口愈合。


    隻是如今條件有限,它已經是最快能做出來的最實用的東西了。


    一壇醫用酒精,剛好可以裝兩個酒袋和一個竹筒。


    接下來,玉隱要考慮的,就是怎麽把這東西送出去。


    她已經把製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都寫清楚,現在,就等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幾天,可把弘晝忙壞了。


    長途奔波之後,他終於能睡一個好覺了。


    終於能放鬆下來,他一直睡到第二天傍晚才醒。


    醒來之後,就開始和怡親王一起準備出行事宜。


    盛京遊牧副尉麾下有直屬人員一百人,兵雖不多,但是一定要精。


    經過皇上的允許之後,他便開始從自己府上的侍衛裏挑選。


    和親王府上的侍衛眾多,弘晝選的,都是他比較了解並且武藝高強的人。


    本來這些人應該是經過兵部挑選任命的,但是他畢竟是皇子,以前又從未涉足過兵部,在這方麵沒有什麽跟腳。


    相比那些突然被指派下來的士兵,自己府上的侍衛顯然更得用一些,可信度也高。


    一來雙方之間不需要磨合熟悉,二來可以避免其中人員成分不明。


    雍正也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繞很多,他的本意隻是想曆練一下自己的這個兒子,所以,個人安全還是得保證一下。


    本來對兵部尚書來說,如何選擇士兵就是一個燙手山芋。現在有皇上的旨意,直接免了這份差事,他心中歡喜得很。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次出行的是怡親王和和親王,陣仗自然跟普通將軍不一樣。


    糧食、草料、盔甲、兵器等各種軍需,兩位王爺都是親自過問的。


    對怡親王來說,這不是他第一次出征,所有的準備過程都是手拿把掐的。


    弘晝雖然是第一次參與,但是這諸番場景,曾無數次出現在他的夢裏。


    如今夢想成真,他整個人都十分興奮,全程都抱著一種虛心學習請教的心態。


    怡親王也知道皇上的意思,他是堅定地保皇黨,隻忠於陛下。


    他的原則就是不倒向任何一位皇子,皇上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


    因此一應過程都帶著弘晝,還時不時向他傳授一些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方法。


    兩人一個願意教,一個願意學,自然是相得益彰。


    自從陛下的旨意傳達開來之後,就不斷有幕僚向寶親王傳達各種信息。


    其中一部分人覺得不能讓和親王順利出征,得動些手腳搞破壞。


    因為如果和親王通過這次機會順利掌握了兵權,那無異於遊魚入海,壯大了對手的實力,將來必然成為寶親王的有力競爭者。


    心思更狠的一些人則覺得,出征無所謂,隻要別讓他活著迴來就好。


    反正邊境動蕩,就算出點什麽意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這位爺死了,那麽,剩下兩位貝勒爺年紀尚小,不足為慮,自家王爺上位的幾率必然大大增加。


    弘曆一向很注意,從不與朝中官員結交過密。


    府上的幕僚也不多,一雙手都數得過來,然而就這幾個人,居然還分成兩派。


    知道他們的心思之後,弘曆心中隻覺得好笑。


    現有的阿哥隻有四人,朝中官員把寶押在誰身上的都有。


    畢竟是四分之一的概率,跟九龍奪嫡比起來,概率可是翻了一倍。


    也不是沒有人投奔他,隻不過都被他拒絕了。


    他不信任他們,人心難測啊!


    就連自己府上的這幾個幕僚,也沒有能讓他完全相信的。


    他讀的史書不少,曆史的教訓比比皆是,槍打出頭鳥,往往攤子擺的最大的那個人,到最後死得最慘。


    他的八皇叔,曾經的和碩廉親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些時候,一動不如一靜,不爭即是爭。


    更何況,他雖然想坐上那個位子,但是還沒到喪心病狂的地步。


    先不說皇阿瑪還在,他要是敢對自家兄弟動手,必然會引來雷霆震怒。


    就說因著後宮的齷齪事兒太多,以致於皇家隻有四位阿哥幸存。


    子嗣不豐,是雍正心中永遠的傷痛。


    就連普通大臣家,很多都不止四個兒子。


    烏拉那拉氏宜修所作所為事發之後,若是還有人再敢打龍子的注意,弘曆相信,他會死的很慘。


    再者,弘晝是他的弟弟,小時候兩人落魄之時處下來的情誼,他從未忘卻。


    即使後來被迫演繹出反目成仇的樣子,他也記得當初兩人的約定。


    他不知道弘晝還記不記得,不過沒關係,就算不記得了,如果有一天他出征,弘曆依舊願意為他坐鎮後方。


    這個弟弟,從小就想當個大將軍。


    皇阿瑪拘了他這麽多年,他的消沉、抑鬱,弘曆都看在眼裏。


    如今總算是願意把這匹駿馬放出去了,他怎麽忍心在雄鷹將飛之時折斷他的翅膀?


    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注定是要做出一番成績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