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錢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一個普通百姓,他們也是知道先有國才有家的。
上麵在為國家考慮,他們想的卻隻有眼前的蠅頭小利,對比之下,自然有些臊得慌。
“在下愚鈍,還請王爺明示。”
白文墨起身對著允祺行了一禮。
身為白家的後人,家裏有很多人已經不再行商,而是讀書入仕。
他雖然喜歡做生意,但是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在他看來,賺錢隻是一種手段。
賺了之後,再花到有意義的事情上,才是能力。
所以,如果真要出資修路,他並不抗拒。
範清洪也跟著起身行禮,“還請王爺明示。”
他是真的對水泥很感興趣,這個時候有機會能摻上一腳,即使隻是出錢,也是樂意的。
看到這一幕,恆親王心裏覺得,這倆年輕人看著還挺舒服的,比那兩個老家夥識趣兒多了,不錯不錯。
“那本王就直言不諱了。
根據道路的長度和寬度,工部會計算出來鋪一裏地所需的費用。
然後,根據各家店鋪的長度,朝廷會收取相應的費用。
我想,這件事,諸位都不會有異議吧?”
聽到這番話,四人紛紛點頭,連聲說合理。
這下子,他們懸著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來了。
本來,他們幾乎都要做好直接出錢的準備了。
突然得到一個相對來說還算公平的決定,自然接受的很快。
這就像是上麵吩咐了一件事情,本來全部都要你做,現在隻要你做自己該做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不過,有些事情,還需要諸位幫忙。”
恆親王再接再厲。
“王爺請說,在下能做到的一定絕不推辭。”
四人這次學乖了,紛紛答應的很爽快。
他們現在也摸清了一點,要出錢是真的,但也是合理的。
能得到這個結果,已經比預想的好太多了。
“這道路修繕呢,自然是一條街一條街的算。
自然,其中或許會有一些商鋪對朝廷的決策有些不一樣的意見。
如果百姓的意見不能統一,銀錢收不上來,自然也就不好開工不是。
希望諸位在其中起到一些溝通的作用,能給他們講清楚道理自然是極好的。
唉,要不是皇兄堅持不能強迫百姓,以我的脾氣,就自己動手教他們做人了。
如果你們不能和諧的解決,後續我也不好跟皇兄交代啊。”
恆親王做出一臉為難的樣子,他早已經打聽過了,這四大商會幾乎在每條主幹道上都有數量不一的商鋪存在。
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去解決,是最好的辦法。
一來,他們都是商人,互相之間好說話些。
畢竟有些商人,天然的就對官府很抗拒。
二來,就算真的有硬茬子不願意,他們動手解決起來隻能算是商業競爭,跟朝廷可不沾邊。
“王爺說的是,自古以來,修路都是一大善事。
在下相信,就算真的有人一時不理解,也能慢慢想通的。”
白文墨笑的一臉溫和。
“如此,就拜托諸位了,等我迴稟皇兄之後,會盡快貼出告示。”
“不敢不敢,都是應該的。”
其他四人也連連出聲答應,絲毫不敢托大。
“今日跟諸位的交談很合本王心意,本王這裏有一條小道消息,送給諸位,就當是咱們交個朋友了。
如今工部人手不多,這道路修繕隻能一點一點來。
入冬之後,京城氣候寒冷,滴水成冰,不適合繼續施工。
所以,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開工之時,先修哪裏,還是一個變數。
諸位可以想一下,到時雨雪一來,一邊是平坦幹淨的大道,一邊是泥濘不堪的土路。
你說,城中百姓,會更願意去哪裏買東西呢?”
恆親王笑的很是無辜,就好像他隻是說出了一個最普通的事實。
“當然,一旦收了銀子,朝廷說到做到,該修的一定會修。
隻是,也得有個先來後到,分個輕重緩急不是。
自然,有些路,可能就得排到明年開春了。
本王也知道,諸位都是家大業大的人才。
隻是一個冬天少一些收入而已,應該不會放在心上的對吧。”
允祺最後放出的這個大招,比之前的更有殺傷力。
他是說了要修路沒錯,但是京城這麽多條主幹道,具體先修哪個,他可沒說。
坐著的四人一下子有些懵圈,他們之前可沒想到這一點。
細想一下,恆親王說的一點兒沒錯。
這下子,四人之間的關係立時變了,不再是之前的盟友,而是有利益糾葛的敵人。
一個冬天啊,不是一天兩天,而且過年的時候,也最是賺錢的時機。
雖然少了這份收入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對家多了,自然會讓他們心生不爽。
這一來一去,就是兩倍的相差啊!
銀錢隻是一方麵,關鍵是這個順序,無形之中也會說明他們之間的排位。
越靠前,自然就越能出彩,也能說明在官府那邊有些臉麵。
一時之間,正廳裏暗流湧動。
恆親王就像是沒感覺到一樣,借口說自己還得去看一下城外的災民,直接讓管家送客了。
王爺開口了,他們也不好死纏著,隻能跟著管家出府。
一路上,四人都在心裏暗暗打著小算盤,互相之間一句話沒說。
送完四人出府,管家就迴來了。
“走了?”
一番交鋒下來,恆親王也有些累了,畢竟,他也不年輕了。
唉,命苦啊,一把年紀了還得跟這些人過招。
“迴王爺,都走了,路上一句話沒說。”
管家全程在旁邊聽著,心裏也覺得自家王爺有些壞,一番話挑撥的人家劍拔弩張。
“哈哈哈,本王也讓他們心裏不好受幾天。”
自從接了這份差事,他連睡覺,都沒有以往香甜了。
現在有人跟他一樣心中不爽利,允祺覺得自己有些心理平衡了。
他準備休息一下,用個晚膳,再去寫折子。
今日的情形,他得一一寫下來,明日呈給皇上過目。
他很清楚,自己府上,應該就有雍正的探子。
上麵在為國家考慮,他們想的卻隻有眼前的蠅頭小利,對比之下,自然有些臊得慌。
“在下愚鈍,還請王爺明示。”
白文墨起身對著允祺行了一禮。
身為白家的後人,家裏有很多人已經不再行商,而是讀書入仕。
他雖然喜歡做生意,但是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在他看來,賺錢隻是一種手段。
賺了之後,再花到有意義的事情上,才是能力。
所以,如果真要出資修路,他並不抗拒。
範清洪也跟著起身行禮,“還請王爺明示。”
他是真的對水泥很感興趣,這個時候有機會能摻上一腳,即使隻是出錢,也是樂意的。
看到這一幕,恆親王心裏覺得,這倆年輕人看著還挺舒服的,比那兩個老家夥識趣兒多了,不錯不錯。
“那本王就直言不諱了。
根據道路的長度和寬度,工部會計算出來鋪一裏地所需的費用。
然後,根據各家店鋪的長度,朝廷會收取相應的費用。
我想,這件事,諸位都不會有異議吧?”
聽到這番話,四人紛紛點頭,連聲說合理。
這下子,他們懸著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來了。
本來,他們幾乎都要做好直接出錢的準備了。
突然得到一個相對來說還算公平的決定,自然接受的很快。
這就像是上麵吩咐了一件事情,本來全部都要你做,現在隻要你做自己該做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不過,有些事情,還需要諸位幫忙。”
恆親王再接再厲。
“王爺請說,在下能做到的一定絕不推辭。”
四人這次學乖了,紛紛答應的很爽快。
他們現在也摸清了一點,要出錢是真的,但也是合理的。
能得到這個結果,已經比預想的好太多了。
“這道路修繕呢,自然是一條街一條街的算。
自然,其中或許會有一些商鋪對朝廷的決策有些不一樣的意見。
如果百姓的意見不能統一,銀錢收不上來,自然也就不好開工不是。
希望諸位在其中起到一些溝通的作用,能給他們講清楚道理自然是極好的。
唉,要不是皇兄堅持不能強迫百姓,以我的脾氣,就自己動手教他們做人了。
如果你們不能和諧的解決,後續我也不好跟皇兄交代啊。”
恆親王做出一臉為難的樣子,他早已經打聽過了,這四大商會幾乎在每條主幹道上都有數量不一的商鋪存在。
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去解決,是最好的辦法。
一來,他們都是商人,互相之間好說話些。
畢竟有些商人,天然的就對官府很抗拒。
二來,就算真的有硬茬子不願意,他們動手解決起來隻能算是商業競爭,跟朝廷可不沾邊。
“王爺說的是,自古以來,修路都是一大善事。
在下相信,就算真的有人一時不理解,也能慢慢想通的。”
白文墨笑的一臉溫和。
“如此,就拜托諸位了,等我迴稟皇兄之後,會盡快貼出告示。”
“不敢不敢,都是應該的。”
其他四人也連連出聲答應,絲毫不敢托大。
“今日跟諸位的交談很合本王心意,本王這裏有一條小道消息,送給諸位,就當是咱們交個朋友了。
如今工部人手不多,這道路修繕隻能一點一點來。
入冬之後,京城氣候寒冷,滴水成冰,不適合繼續施工。
所以,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開工之時,先修哪裏,還是一個變數。
諸位可以想一下,到時雨雪一來,一邊是平坦幹淨的大道,一邊是泥濘不堪的土路。
你說,城中百姓,會更願意去哪裏買東西呢?”
恆親王笑的很是無辜,就好像他隻是說出了一個最普通的事實。
“當然,一旦收了銀子,朝廷說到做到,該修的一定會修。
隻是,也得有個先來後到,分個輕重緩急不是。
自然,有些路,可能就得排到明年開春了。
本王也知道,諸位都是家大業大的人才。
隻是一個冬天少一些收入而已,應該不會放在心上的對吧。”
允祺最後放出的這個大招,比之前的更有殺傷力。
他是說了要修路沒錯,但是京城這麽多條主幹道,具體先修哪個,他可沒說。
坐著的四人一下子有些懵圈,他們之前可沒想到這一點。
細想一下,恆親王說的一點兒沒錯。
這下子,四人之間的關係立時變了,不再是之前的盟友,而是有利益糾葛的敵人。
一個冬天啊,不是一天兩天,而且過年的時候,也最是賺錢的時機。
雖然少了這份收入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對家多了,自然會讓他們心生不爽。
這一來一去,就是兩倍的相差啊!
銀錢隻是一方麵,關鍵是這個順序,無形之中也會說明他們之間的排位。
越靠前,自然就越能出彩,也能說明在官府那邊有些臉麵。
一時之間,正廳裏暗流湧動。
恆親王就像是沒感覺到一樣,借口說自己還得去看一下城外的災民,直接讓管家送客了。
王爺開口了,他們也不好死纏著,隻能跟著管家出府。
一路上,四人都在心裏暗暗打著小算盤,互相之間一句話沒說。
送完四人出府,管家就迴來了。
“走了?”
一番交鋒下來,恆親王也有些累了,畢竟,他也不年輕了。
唉,命苦啊,一把年紀了還得跟這些人過招。
“迴王爺,都走了,路上一句話沒說。”
管家全程在旁邊聽著,心裏也覺得自家王爺有些壞,一番話挑撥的人家劍拔弩張。
“哈哈哈,本王也讓他們心裏不好受幾天。”
自從接了這份差事,他連睡覺,都沒有以往香甜了。
現在有人跟他一樣心中不爽利,允祺覺得自己有些心理平衡了。
他準備休息一下,用個晚膳,再去寫折子。
今日的情形,他得一一寫下來,明日呈給皇上過目。
他很清楚,自己府上,應該就有雍正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