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裏,雍正帝正在批閱奏折。


    “蘇培盛,上書房那邊今兒什麽情況?”


    “迴皇上的話,恭郡王已經入學,具體情況要不要奴才去問一下?”


    “去吧。”


    “奴才遵命。”


    兩刻鍾之後,蘇培盛迴來稟報。


    “迴皇上,上書房的師傅們說恭郡王沒什麽基礎,要從頭開始學。以前王府裏的先生,成日裏隻是給他講故事,連書都沒讓他背過。”


    雍正帝聞言並沒有什麽反應,注意力像是還集中在奏折上。


    蘇培盛說完就識趣兒的站到一邊伺候著。


    永壽宮中,崔槿汐急匆匆的從外麵迴來,進屋給甄嬛行了禮。


    甄嬛吩咐屋裏的下人都出去。


    “娘娘,奴婢聽說今日恭郡王進上書房讀書了。”


    崔槿汐之前去內務府,剛好聽到有人在說這件事。


    “哦,元澈進宮了?”


    甄嬛修剪插花的手一停,神色莫測。


    “聽說是皇上昨個兒突然下了口諭。”


    “既如此,來就來吧,元澈今年應該快七歲了吧,也是時候了。”


    甄嬛放下剪刀,起身換了身衣服。


    “今兒天氣不錯,咱們去弘曕那兒轉轉。”


    乾東五所裏,六阿哥弘曕正在書房裏讀書。


    槿汐扶著甄嬛走了進來,弘曕看到後立刻起身行禮。


    “兒子給額娘請安。”


    “起來吧,今兒在上書房如何呀?額娘有一段日子沒往你這邊來了,今兒正好得閑,就來看看你。”


    甄嬛坐了下來。


    弘曕把書放下,也在旁邊坐了下來。


    “挺好的,勞煩額娘掛心,師傅們今天教了些新東西。哦,對了,額娘,四哥帶來了一個小孩兒,恭郡王元澈,說是我們的弟弟。”


    “弟弟?”


    甄嬛的心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是的,四哥還把我們每個人都介紹了一遍,讓他坐在最前麵,聽說他還不到七歲。”


    弘曕將當時的情形詳細說了一遍,甄嬛聽完就沒再繼續問這方麵的事情。


    母子兩人說了一會子話,她就離開了。


    迴到永壽宮,甄嬛坐在床上思索,開始喃喃自語。


    “看來皇上是一時興起,記起來這個果親王的兒子。索性把他弄進宮,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


    “娘娘,咱們······”


    “槿汐,你找人留意著點那邊,有什麽風吹草動及時通報。其他的,咱們不便多插手。”


    “奴婢明白。”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元澈終於寫完了作業,三人一起去了田裏,準備放鬆休息一下。


    如今正是春末,田裏風景不錯,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


    在外人看來,可能很難理解,一個好好的王府,居然開墾出來這麽多地方種地,這不是瞎折騰嗎?


    李星辰走在最後,她放眼望去,一塊塊試驗田劃分排列整齊,裏麵種的農作物長勢喜人,看著就比普通農民家裏的好。


    她雖然自己沒種過地,但是以前在邊關的時候,家裏有不少田租出去給佃農種。


    那個時候,她也曾跟父親一起去田裏看過。


    那些佃農非常辛苦,但是一年到頭的收成卻很不好,交了租子之後隻能勉強糊口。


    若是遇到天災人禍,賣兒賣女的也不在少數。


    她的父親心地善良,經常降低租子,有時甚至不收租金,但是這隻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如今,她在玉隱身上,看到了一絲徹底解決問題的可能。


    如果,能將她的種植方法推廣開來,必將是一件造福黎民百姓,可以青史留名的壯舉。


    她隱隱有一種感覺,距離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了。


    有時候想想,能成為農業變革的見證者,她還挺幸運的。


    這幾年下來,王府的種植工具在不斷改進,主要糧食作物的種子也在不斷優化,種植方法更是不斷摸索進步。


    如今一季下來的收成已經非常可觀了,府上的下人們從一開始的不解、疑惑,到後來的震驚,現在已經有些麻木了。


    他們覺得,福晉天生就是個會種地的,隻要按照她的方法來做,就算是最差的種子結出來的果實都會比以往的要好。


    培養了劉氏兄弟記賬的本領之後,玉隱又從府上挑了一批年輕的人,讓管家教他們認字,學習記錄植物每日的生長情況。


    這一批人培養出來之後,玉隱基本上就可以放手了,現在她隻需要隔幾天來看一下記錄本,把控一下大方向就可以了。


    三人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演武場這邊,今兒這裏是阿晉值守。


    幾年下來,豬圈有些地方出現了輕微破損,但是無傷大雅,還是可以接著使用的。


    四阿哥弘曆來傳口諭的那天晚上,玉隱覺得,他應該就是那個有緣人。


    等了那麽久,機會終於快到了。


    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自然的讓他發現這個東西。


    這事兒不能急,還得等等。


    三人在這裏轉了一圈,然後進了演武場開始練武。


    短短半年時間,元澈的九轉七星訣已經入門了。


    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接下來就需要他自己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堅持修煉才能不斷提升。


    李星辰隻要看著他大方向不走偏,就可以了。


    至於玉隱的六壬神功,目前看來隻能隨緣了。


    晚上用膳的時候,元澈抱怨宮裏的食物難吃。


    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自帶食物肯定是不可能的,沒有這個先例。


    而且諸位阿哥吃的都是一樣的,他也不好特立獨行不是。


    玉隱想了想,隻好吩咐膳房以後早上多做點,讓元澈吃了再進宮。


    中午就簡單吃一些墊墊肚子,等放學迴來了再補一頓。


    元澈一聽額娘為自己考慮的如此周全,心中很是感動,覺得家裏的飯菜更香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元澈每天上學下學不間斷,連個休息日也沒有,身形看著愈發瘦了。


    玉隱隻好多跟膳房的大師傅們一起交流,研究出來一些新的菜譜。每天按時準備好吃的,等元澈一放學就讓他先吃飯,吃飽了再說別的事情。


    經過她堅持不懈的投喂,終於把小孩兒養得壯了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榆錢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榆錢兒並收藏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