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稍用過午膳,填飽了肚子後,便往楓山上去。
寶音寺山上,秋高氣爽,行人如織,全是衝著大好景致來踏青的遊客。
每年來此處賞楓的人不少,寶音寺的和尚甚至還為此專門劃出了一塊區域,供遊人觀賞休憩。那處風景也是極好,落了滿地秋葉,茂盛的樹木遮天蔽日,抬頭便是滿目金紅。
顧寶珠與祝月瓊找了一塊歇腳處,將茶點擺好,便坐下來欣賞眼前的秋楓。
今日來賞楓的人不少,其中還有許多書生打扮的青年,一行人就不遠處的涼亭裏,書生們似乎是在以眼前秋景為題作詩,時不時有詩文議誦聲從那邊傳來,伴著幾聲叫好。
顧寶珠聽了一耳朵。
她平素沒什麽耐心,連跟著家中女先生學習時也三心二意,在才學方麵遠不及崔明玉。但她也素來對這些才學出眾之人青睞有加,從前崔明玉想出詩集,也是她幫忙張羅。
此刻,顧寶珠聽得興致勃勃。
祝月瓊往那邊看了一眼,迴過頭來道:“似乎都是今年進京趕考來的書生,領頭那個嗓門最大的我見過,前不久來拜見我爹,是我爹同門師兄的學生。不過,在這些考生裏,他倒不是最有名的那個。”
顧寶珠隨口道:“最有名的那個是誰?”
祝月瓊:“那人叫陸柏文,他在今年秋闈中一舉得名,作的文章還傳到了京城來,我爹還誇過他呢。”
顧寶珠沒想到會從她的口中聽到這個名字,頓時,聽那邊書生作詩的興致也淡了幾分。
祝月瓊還問:“他近日在京城也小有名氣,你是否也聽說過他?”
顧寶珠:“聽說過。”
“你就不好奇嗎?我還聽聞他年輕英俊,貌若潘安。這世上若有人又有才又有貌,豈不就是現世李玉?”
李玉是京中流行的一套話本裏的男主角,他出身貧寒,與員外千金兩情相悅,卻遭嫌貧愛富的員外棒打鴛鴦。憤懣之下,他發憤圖強,埋頭苦學,一舉高中狀元,迴到家鄉迎娶了自己心儀的員外千金。
因著故事難得有一個圓滿結局,與其他悲慘結局的話本好不一樣,還在京中閨閣女子中間流行了一陣。
顧寶珠麵色冷淡,很不讚同:“李玉?李玉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哪怕高中狀元也不忘初心,拒絕了高官千金的示好,世上書生那麽多,才貌俱有者也不在少,卻鮮少有人能有李玉這般仗義。”
“說不定,這位陸公子便是那等情深義重之人呢?”祝月瓊憧憬。
顧寶珠睨了她一眼:“你也對他有興趣?”
“也?”祝月瓊好奇,忙正襟危坐,豎耳恭聽:“難道有別的人對這位陸公子有意?”
顧寶珠想了想,也沒有隱瞞,直言道:“便是我家那個二妹妹。陸家與我家有過舊交,不久前,陸柏文到過我家,你也知他有才有貌,我家那個二妹妹便相中了。”
至於之後提親反被拒絕,以及自小那樁娃娃親,還有自己連日夢魘的事情,顧寶珠一字沒提。她與祝月瓊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這個地步。
“崔明玉?!”
提到某個名字,祝月瓊一掃先前仰慕,頓時露出嫌棄:“那便算了。李玉再好,也隻是一個書中人,離了書中文字,還不知有何陋習。依我看,這世上能及李郎之人,寥寥無幾。”
話說著,忽地,那邊書生聚攏處傳來一陣起哄聲,原是幾位書生要讓另一個人出來作詩,一片恭維聲不止,離得遠,也聽不大清說了什麽,那人三推四阻,實在推讓不得,才不得已應了,他沉吟片刻,不多時,便寫出一首詩來。
顧寶珠不懂其中深妙,隻聽那邊接連響起稱讚,似乎是一首好詩,以景入情且誌向高遠,對仗工整,用詞精妙,還有佳句被其他人反複細琢。
祝月瓊也不禁凝神去聽,探頭去看。忽地,她拉住顧寶珠的袖子,激動地道:“寶珠,你看見沒有?方才作詩的那位公子竟是難得英俊,有李郎之姿!”
“我聽他們說的,那人好像是叫……”祝月瓊細細分辨那邊傳來的聲音:“陸兄?陸?莫非,那人就是你說的陸柏文,陸公子?”
顧寶珠聞聲看去。
便見在人群正中央,有一溫文俊逸的青年被簇擁著,他作的詩句得友人們稱讚,氣質溫潤,身姿如鬆竹挺括,遠遠瞧去,無論是樣貌還是風度,在人群中都是鶴立雞群的那一個。
顧寶珠也沒想到會在這兒碰見他。
“就是他。”既然那人是陸柏文,她方才生起興致的敬佩驚豔,此刻便全然不作數了。顧寶珠興致缺缺:“沒想到會在這兒碰見。”
祝月瓊仔細多觀察了幾眼,不由得點頭道:“我見此人風姿,確實有李玉之風,難怪你那個二妹妹會看中。他的詩作的好,卻不知文章如何,若能在明年春闈中考中名次,才算不沒了他這一身天賦。”
顧寶珠沒說:他不但能考中,還能一舉高中狀元。
但無論是陸柏文還是哪個書生,都不過是楓山中巧遇的一景,那邊書生們還在作詩,二人聽過一耳朵,很快便移開注意,將目光放到別處。祝月瓊隨口提起城中一件有趣的小事,二人的話題便接了下去,一邊品茶,一邊欣賞眼前的風景,
不知過去多久,身後忽然傳來一聲。
“顧小姐?”
顧寶珠聞聲轉頭,就見不久之前剛提起過的陸柏文站在不遠處,神色中可見有幾分驚喜。
遠處春遊的書生們不知何時散去,已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陸柏文本該與友人們同行,隻是沒走兩步,遠遠見到一個眼熟的人影——自顧府初見後,他兀自數次想起那日驚鴻一麵,卻沒想到會在此處相遇,他心下歡喜,喜不自勝,忙於友人作別,過來打聲招唿。
顧寶珠頓了頓,沒立刻應。
陸柏文還以為她沒認出自己,自我介紹道:“幾日前,在下曾到貴府作客,與顧小姐有一麵之緣。”
“我記得。”顧寶珠冷淡道:“有何事嗎?”
陸柏文愣了一下,一頭熱的熱情如遭一盆涼水迎頭潑下,也令他稍稍發熱的腦袋冷靜了些許。他這才注意到自己做了什麽,隻因遠遠一麵便興衝衝過來打招唿,像個不懂分寸的稚兒,將所學的禮義都忘到了腦後——顧小姐或許連他的名字也不記得。
他心中微窘,手心也微微發汗,如玉般的麵龐漸漸浮起幾分不知所措的薄紅。
“無……無事,隻不過遠遠見到顧小姐,便來打一聲招唿。”
顧寶珠淡淡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而後目光困惑地看著他。
陸柏文張了張口。二人雖隻有這兩麵之緣,可兩家是故交,情誼自然天生比旁人親近幾分,互稱一句兄妹也不過分。可顧小姐分明沒有繼續與他談話之意,既為君子,更不該唐突為難。
更別提眼前人也並非隻是故交之女,一麵驚鴻色也常常浮現眼前,更有信物定親之緣。若是可以,他也想要問問,那日顧父說起舊婚約,卻是越過長女為二姑娘提親,她是有心還是無意。
隻是話在唇邊,一對上那雙冷淡的眼睛,反複徘徊也尋不得出口。
半晌,陸柏文灑脫拱手道:“顧小姐既與友人有約,陸某便不多說,改日再到府上拜訪世伯。”
他說罷,也不多糾纏,很快便告辭離開,去追已經走遠的書生們。
留下顧寶珠滿頭霧水。
就這?
她又不是崔明玉,他們倆更是一句話也沒說過,關係更是半點沒有,值得他大老遠跑過來打聲招唿?
說起來,今日崔明玉也來寶音寺賞楓,不知道兩人是否會碰麵。她那個二妹妹本來就差點哭傷了身體,特地出來散心,若是見到陸柏文這個傷透了她心的負心情郎,也不知會不會難過的更加厲害。
顧寶珠胡思亂想著,一迴過頭,便見祝月瓊神色莫名的看著自己。
她皺起眉頭:“怎麽?”
“方才那是陸公子?”祝月瓊若有所思地道:“你妹妹的意中人?”
“你不是剛才就認過了?”
“可是,我方才在一旁瞧著,他……他似是對你有意呀?!”
稍用過午膳,填飽了肚子後,便往楓山上去。
寶音寺山上,秋高氣爽,行人如織,全是衝著大好景致來踏青的遊客。
每年來此處賞楓的人不少,寶音寺的和尚甚至還為此專門劃出了一塊區域,供遊人觀賞休憩。那處風景也是極好,落了滿地秋葉,茂盛的樹木遮天蔽日,抬頭便是滿目金紅。
顧寶珠與祝月瓊找了一塊歇腳處,將茶點擺好,便坐下來欣賞眼前的秋楓。
今日來賞楓的人不少,其中還有許多書生打扮的青年,一行人就不遠處的涼亭裏,書生們似乎是在以眼前秋景為題作詩,時不時有詩文議誦聲從那邊傳來,伴著幾聲叫好。
顧寶珠聽了一耳朵。
她平素沒什麽耐心,連跟著家中女先生學習時也三心二意,在才學方麵遠不及崔明玉。但她也素來對這些才學出眾之人青睞有加,從前崔明玉想出詩集,也是她幫忙張羅。
此刻,顧寶珠聽得興致勃勃。
祝月瓊往那邊看了一眼,迴過頭來道:“似乎都是今年進京趕考來的書生,領頭那個嗓門最大的我見過,前不久來拜見我爹,是我爹同門師兄的學生。不過,在這些考生裏,他倒不是最有名的那個。”
顧寶珠隨口道:“最有名的那個是誰?”
祝月瓊:“那人叫陸柏文,他在今年秋闈中一舉得名,作的文章還傳到了京城來,我爹還誇過他呢。”
顧寶珠沒想到會從她的口中聽到這個名字,頓時,聽那邊書生作詩的興致也淡了幾分。
祝月瓊還問:“他近日在京城也小有名氣,你是否也聽說過他?”
顧寶珠:“聽說過。”
“你就不好奇嗎?我還聽聞他年輕英俊,貌若潘安。這世上若有人又有才又有貌,豈不就是現世李玉?”
李玉是京中流行的一套話本裏的男主角,他出身貧寒,與員外千金兩情相悅,卻遭嫌貧愛富的員外棒打鴛鴦。憤懣之下,他發憤圖強,埋頭苦學,一舉高中狀元,迴到家鄉迎娶了自己心儀的員外千金。
因著故事難得有一個圓滿結局,與其他悲慘結局的話本好不一樣,還在京中閨閣女子中間流行了一陣。
顧寶珠麵色冷淡,很不讚同:“李玉?李玉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哪怕高中狀元也不忘初心,拒絕了高官千金的示好,世上書生那麽多,才貌俱有者也不在少,卻鮮少有人能有李玉這般仗義。”
“說不定,這位陸公子便是那等情深義重之人呢?”祝月瓊憧憬。
顧寶珠睨了她一眼:“你也對他有興趣?”
“也?”祝月瓊好奇,忙正襟危坐,豎耳恭聽:“難道有別的人對這位陸公子有意?”
顧寶珠想了想,也沒有隱瞞,直言道:“便是我家那個二妹妹。陸家與我家有過舊交,不久前,陸柏文到過我家,你也知他有才有貌,我家那個二妹妹便相中了。”
至於之後提親反被拒絕,以及自小那樁娃娃親,還有自己連日夢魘的事情,顧寶珠一字沒提。她與祝月瓊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這個地步。
“崔明玉?!”
提到某個名字,祝月瓊一掃先前仰慕,頓時露出嫌棄:“那便算了。李玉再好,也隻是一個書中人,離了書中文字,還不知有何陋習。依我看,這世上能及李郎之人,寥寥無幾。”
話說著,忽地,那邊書生聚攏處傳來一陣起哄聲,原是幾位書生要讓另一個人出來作詩,一片恭維聲不止,離得遠,也聽不大清說了什麽,那人三推四阻,實在推讓不得,才不得已應了,他沉吟片刻,不多時,便寫出一首詩來。
顧寶珠不懂其中深妙,隻聽那邊接連響起稱讚,似乎是一首好詩,以景入情且誌向高遠,對仗工整,用詞精妙,還有佳句被其他人反複細琢。
祝月瓊也不禁凝神去聽,探頭去看。忽地,她拉住顧寶珠的袖子,激動地道:“寶珠,你看見沒有?方才作詩的那位公子竟是難得英俊,有李郎之姿!”
“我聽他們說的,那人好像是叫……”祝月瓊細細分辨那邊傳來的聲音:“陸兄?陸?莫非,那人就是你說的陸柏文,陸公子?”
顧寶珠聞聲看去。
便見在人群正中央,有一溫文俊逸的青年被簇擁著,他作的詩句得友人們稱讚,氣質溫潤,身姿如鬆竹挺括,遠遠瞧去,無論是樣貌還是風度,在人群中都是鶴立雞群的那一個。
顧寶珠也沒想到會在這兒碰見他。
“就是他。”既然那人是陸柏文,她方才生起興致的敬佩驚豔,此刻便全然不作數了。顧寶珠興致缺缺:“沒想到會在這兒碰見。”
祝月瓊仔細多觀察了幾眼,不由得點頭道:“我見此人風姿,確實有李玉之風,難怪你那個二妹妹會看中。他的詩作的好,卻不知文章如何,若能在明年春闈中考中名次,才算不沒了他這一身天賦。”
顧寶珠沒說:他不但能考中,還能一舉高中狀元。
但無論是陸柏文還是哪個書生,都不過是楓山中巧遇的一景,那邊書生們還在作詩,二人聽過一耳朵,很快便移開注意,將目光放到別處。祝月瓊隨口提起城中一件有趣的小事,二人的話題便接了下去,一邊品茶,一邊欣賞眼前的風景,
不知過去多久,身後忽然傳來一聲。
“顧小姐?”
顧寶珠聞聲轉頭,就見不久之前剛提起過的陸柏文站在不遠處,神色中可見有幾分驚喜。
遠處春遊的書生們不知何時散去,已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陸柏文本該與友人們同行,隻是沒走兩步,遠遠見到一個眼熟的人影——自顧府初見後,他兀自數次想起那日驚鴻一麵,卻沒想到會在此處相遇,他心下歡喜,喜不自勝,忙於友人作別,過來打聲招唿。
顧寶珠頓了頓,沒立刻應。
陸柏文還以為她沒認出自己,自我介紹道:“幾日前,在下曾到貴府作客,與顧小姐有一麵之緣。”
“我記得。”顧寶珠冷淡道:“有何事嗎?”
陸柏文愣了一下,一頭熱的熱情如遭一盆涼水迎頭潑下,也令他稍稍發熱的腦袋冷靜了些許。他這才注意到自己做了什麽,隻因遠遠一麵便興衝衝過來打招唿,像個不懂分寸的稚兒,將所學的禮義都忘到了腦後——顧小姐或許連他的名字也不記得。
他心中微窘,手心也微微發汗,如玉般的麵龐漸漸浮起幾分不知所措的薄紅。
“無……無事,隻不過遠遠見到顧小姐,便來打一聲招唿。”
顧寶珠淡淡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而後目光困惑地看著他。
陸柏文張了張口。二人雖隻有這兩麵之緣,可兩家是故交,情誼自然天生比旁人親近幾分,互稱一句兄妹也不過分。可顧小姐分明沒有繼續與他談話之意,既為君子,更不該唐突為難。
更別提眼前人也並非隻是故交之女,一麵驚鴻色也常常浮現眼前,更有信物定親之緣。若是可以,他也想要問問,那日顧父說起舊婚約,卻是越過長女為二姑娘提親,她是有心還是無意。
隻是話在唇邊,一對上那雙冷淡的眼睛,反複徘徊也尋不得出口。
半晌,陸柏文灑脫拱手道:“顧小姐既與友人有約,陸某便不多說,改日再到府上拜訪世伯。”
他說罷,也不多糾纏,很快便告辭離開,去追已經走遠的書生們。
留下顧寶珠滿頭霧水。
就這?
她又不是崔明玉,他們倆更是一句話也沒說過,關係更是半點沒有,值得他大老遠跑過來打聲招唿?
說起來,今日崔明玉也來寶音寺賞楓,不知道兩人是否會碰麵。她那個二妹妹本來就差點哭傷了身體,特地出來散心,若是見到陸柏文這個傷透了她心的負心情郎,也不知會不會難過的更加厲害。
顧寶珠胡思亂想著,一迴過頭,便見祝月瓊神色莫名的看著自己。
她皺起眉頭:“怎麽?”
“方才那是陸公子?”祝月瓊若有所思地道:“你妹妹的意中人?”
“你不是剛才就認過了?”
“可是,我方才在一旁瞧著,他……他似是對你有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