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汗接著又和穀可成商討了一些細節之後便把烏司藏都護府這事確定下來。
固始汗向穀可成保證自己會替大順壓服藏地的一眾頭人和喇嘛,確保大順想在藏地實行任何政策都能落地。
穀可成不置可否,不過他知道隻要大順對藏地還有著絕對的武力優勢,就不怕藏地這群家夥耍花招。
不久之後,烏司藏都護府在拉薩掛牌成立,布達拉宮上升起了赤底黑龍旗,至此,大順朝廷將中華秋海棠葉的所有地盤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
當奏報送到北京的時候,李自成露出了笑容,他就說嘛,隻要中原王朝正常發揮,解決蒙古勢力,繼而完成秋海棠葉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隻有我大清才能完成。
李自成前世就覺得,如果清廷不亂搞,導致本來應該傳檄而定的戰爭變成了一場近二十年的拉鋸戰,根本沒有所謂準噶爾汗國什麽事,後麵也不至於因此斷斷續續打近百年。
要知道曆史上清軍入關之後一年摧毀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然後不到三年就殺到了廣州城下,按這種情況,南明是絕對撐不了多久的。
但多爾袞眼見形勢一片大好,於是心理發飄,接著又是一通胡搞,剃發,捕奴,圈地…
清廷的倒行逆施成功讓南明多續了十多年。
想到南明,李自成想起了已經跑路到孟加拉的大明,他不禁歎了口氣,明明自己自襄陽建政之後基本就沒殺過大明宗室了,而朱慈烺更是自己放走的,朱慈烺對自己怎麽就那麽忌憚呢。
如果可以,李自成還是想要讓大明重迴華夏,他決定派遣使者,去孟加拉和朱慈烺談一談。
此時的大明已經在孟加拉站穩了腳跟,再加上明廷在孟加拉地區雷厲風行地推行漢化政策,孟加拉還真和大順看起來差不多。
再度有了穩定的基地之後,明軍也展現了強大的戰力,他們不僅頂住了莫臥兒帝國的幾次進攻,還反殺了一波,迫使莫臥兒帝國事實上認可了大明在孟加拉地區的存在。
如今孟加拉在明廷的經營之下愈加繁華,但無論孟加拉有多繁華,對於朱慈烺來說都不如華夏故土。
這天,大順的報紙由商人帶著來到了遙遠的孟加拉,朱慈烺通過報紙,知道順軍已經摧毀了清廷,收複了遼地,還降服了西域和藏地,他不禁深深歎了口氣。
大順越成功人們就越不會思念大明。
不過大順確實沒有要對大明趕盡殺絕的意思,報紙上登出的最新消息是李自成打算派出使者造訪大明,和大明商討讓大明殘部迴歸華夏一事。
朱慈烺皺了皺眉頭,要說現在明軍殘部個個都是大明死忠也不對,現在距離崇禎帝自盡都快過去八年了,天下大局已定,而且李自成也沒對原明廷的軍隊官員拉清單,所以如果使者真的到來的話,肯定會有人動心。
但是朱慈烺自己是絕對不會和李自成妥協的,在他看來,雖然李自成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比如什麽“當年其實已經準備給崇禎帝封王,賜予封地”之類的,但是崇禎帝終歸是因為順軍進逼北京而自盡,這對於朱慈烺來說是是不共戴天之仇,他無法原諒殺父仇人。
但讓跟隨自己的人因為自己的堅持而客死異鄉,朱慈烺又有些不忍,他看著報紙,一時陷入了兩難之中。
“陛下,您看了商人帶來的偽順邸報了嗎?”
李士淳的聲音打斷了朱慈烺的思考,看著這個跟著自己從北京一路跑到孟加拉的書生,朱慈烺一時之間竟生出了一股愧疚之情,當年順軍進入北京,多少文宗大師毫不猶豫就換了主子,而李士淳這個侍講卻一直跟隨自己,而自己實際上並不能給他太多迴報。
朱慈烺歎了口氣,說道,“李先生,口頭上占點便宜沒什麽意義,輸了就輸了,沒必要說什麽偽順,你沒看人家對我們的稱唿都沒加個【偽】字。”
李士淳愣了一下,說道,“陛下,話不能這麽說,在臣等眼中,隻有大明才是正統!”
朱慈烺搖搖頭,說道,“一寸華夏土地都沒有,哪有臉稱正統。”
說完朱慈烺不給李士淳繼續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你來的正好,本來朕還打算找你前來議事,李自成大損派出使者前來,你怎麽看?”
李士淳說道,“君父之仇不共戴天!臣認為大明與李自成沒什麽好談的,他要是想打咱們就跟他打一場就是了。”
朱慈烺聽了李士淳的話沉默了一陣,繼而說道,
“李先生,朕和你直說了吧,朕認為還是和李自成談談吧,別的不說,咱們這麽多將士官員,總不能讓所有人都客死異鄉吧?”
頓了頓,朱慈烺又說道,“朕活著的時候,大明絕對不會向李自成妥協和屈服。”
李士淳默然,朱慈烺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以後他死了的話大明下一代統治者就可以和大順商討迴歸華夏的事情了。
多了一段時間,大順的使者果然來了:
來的人來頭還不小,乃是大名鼎鼎的文壇宗師龔鼎孳。
龔鼎孳恭敬地給朱慈烺心裏禮,並說道,“殿下,臣畢竟受過崇禎皇帝提攜之恩,因此尊稱您一聲殿下,殿下,如今四海一統,連西域和烏斯藏都納入了大順的掌控之中,您何苦還要與大順過不去呢?”
朱慈烺無語,心想我哪裏和大順過不去了,我這都跑到孟加拉了好吧。
此時站在朱慈烺旁邊的李士淳說道,“龔先生,廢話就不說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大明立國至今,從未向任何敵人妥協,你要是想讓大明投降,我勸你不要浪費時間了。”
龔鼎孳愣了一下,沒想到李士淳說話這麽直接,這讓他準備了半天的計劃都直接成了無用功。
不過龔鼎孳此番前來本來就不是讓大明投降的,李自成心裏還是清楚的,朱慈烺要投的話早投了,現在他都跑到孟加拉了,怎麽可能投降?
固始汗向穀可成保證自己會替大順壓服藏地的一眾頭人和喇嘛,確保大順想在藏地實行任何政策都能落地。
穀可成不置可否,不過他知道隻要大順對藏地還有著絕對的武力優勢,就不怕藏地這群家夥耍花招。
不久之後,烏司藏都護府在拉薩掛牌成立,布達拉宮上升起了赤底黑龍旗,至此,大順朝廷將中華秋海棠葉的所有地盤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
當奏報送到北京的時候,李自成露出了笑容,他就說嘛,隻要中原王朝正常發揮,解決蒙古勢力,繼而完成秋海棠葉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隻有我大清才能完成。
李自成前世就覺得,如果清廷不亂搞,導致本來應該傳檄而定的戰爭變成了一場近二十年的拉鋸戰,根本沒有所謂準噶爾汗國什麽事,後麵也不至於因此斷斷續續打近百年。
要知道曆史上清軍入關之後一年摧毀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然後不到三年就殺到了廣州城下,按這種情況,南明是絕對撐不了多久的。
但多爾袞眼見形勢一片大好,於是心理發飄,接著又是一通胡搞,剃發,捕奴,圈地…
清廷的倒行逆施成功讓南明多續了十多年。
想到南明,李自成想起了已經跑路到孟加拉的大明,他不禁歎了口氣,明明自己自襄陽建政之後基本就沒殺過大明宗室了,而朱慈烺更是自己放走的,朱慈烺對自己怎麽就那麽忌憚呢。
如果可以,李自成還是想要讓大明重迴華夏,他決定派遣使者,去孟加拉和朱慈烺談一談。
此時的大明已經在孟加拉站穩了腳跟,再加上明廷在孟加拉地區雷厲風行地推行漢化政策,孟加拉還真和大順看起來差不多。
再度有了穩定的基地之後,明軍也展現了強大的戰力,他們不僅頂住了莫臥兒帝國的幾次進攻,還反殺了一波,迫使莫臥兒帝國事實上認可了大明在孟加拉地區的存在。
如今孟加拉在明廷的經營之下愈加繁華,但無論孟加拉有多繁華,對於朱慈烺來說都不如華夏故土。
這天,大順的報紙由商人帶著來到了遙遠的孟加拉,朱慈烺通過報紙,知道順軍已經摧毀了清廷,收複了遼地,還降服了西域和藏地,他不禁深深歎了口氣。
大順越成功人們就越不會思念大明。
不過大順確實沒有要對大明趕盡殺絕的意思,報紙上登出的最新消息是李自成打算派出使者造訪大明,和大明商討讓大明殘部迴歸華夏一事。
朱慈烺皺了皺眉頭,要說現在明軍殘部個個都是大明死忠也不對,現在距離崇禎帝自盡都快過去八年了,天下大局已定,而且李自成也沒對原明廷的軍隊官員拉清單,所以如果使者真的到來的話,肯定會有人動心。
但是朱慈烺自己是絕對不會和李自成妥協的,在他看來,雖然李自成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比如什麽“當年其實已經準備給崇禎帝封王,賜予封地”之類的,但是崇禎帝終歸是因為順軍進逼北京而自盡,這對於朱慈烺來說是是不共戴天之仇,他無法原諒殺父仇人。
但讓跟隨自己的人因為自己的堅持而客死異鄉,朱慈烺又有些不忍,他看著報紙,一時陷入了兩難之中。
“陛下,您看了商人帶來的偽順邸報了嗎?”
李士淳的聲音打斷了朱慈烺的思考,看著這個跟著自己從北京一路跑到孟加拉的書生,朱慈烺一時之間竟生出了一股愧疚之情,當年順軍進入北京,多少文宗大師毫不猶豫就換了主子,而李士淳這個侍講卻一直跟隨自己,而自己實際上並不能給他太多迴報。
朱慈烺歎了口氣,說道,“李先生,口頭上占點便宜沒什麽意義,輸了就輸了,沒必要說什麽偽順,你沒看人家對我們的稱唿都沒加個【偽】字。”
李士淳愣了一下,說道,“陛下,話不能這麽說,在臣等眼中,隻有大明才是正統!”
朱慈烺搖搖頭,說道,“一寸華夏土地都沒有,哪有臉稱正統。”
說完朱慈烺不給李士淳繼續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你來的正好,本來朕還打算找你前來議事,李自成大損派出使者前來,你怎麽看?”
李士淳說道,“君父之仇不共戴天!臣認為大明與李自成沒什麽好談的,他要是想打咱們就跟他打一場就是了。”
朱慈烺聽了李士淳的話沉默了一陣,繼而說道,
“李先生,朕和你直說了吧,朕認為還是和李自成談談吧,別的不說,咱們這麽多將士官員,總不能讓所有人都客死異鄉吧?”
頓了頓,朱慈烺又說道,“朕活著的時候,大明絕對不會向李自成妥協和屈服。”
李士淳默然,朱慈烺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以後他死了的話大明下一代統治者就可以和大順商討迴歸華夏的事情了。
多了一段時間,大順的使者果然來了:
來的人來頭還不小,乃是大名鼎鼎的文壇宗師龔鼎孳。
龔鼎孳恭敬地給朱慈烺心裏禮,並說道,“殿下,臣畢竟受過崇禎皇帝提攜之恩,因此尊稱您一聲殿下,殿下,如今四海一統,連西域和烏斯藏都納入了大順的掌控之中,您何苦還要與大順過不去呢?”
朱慈烺無語,心想我哪裏和大順過不去了,我這都跑到孟加拉了好吧。
此時站在朱慈烺旁邊的李士淳說道,“龔先生,廢話就不說了,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大明立國至今,從未向任何敵人妥協,你要是想讓大明投降,我勸你不要浪費時間了。”
龔鼎孳愣了一下,沒想到李士淳說話這麽直接,這讓他準備了半天的計劃都直接成了無用功。
不過龔鼎孳此番前來本來就不是讓大明投降的,李自成心裏還是清楚的,朱慈烺要投的話早投了,現在他都跑到孟加拉了,怎麽可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