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離開之後,祖澤潤一臉古怪地說道,“督師,李自成會承認我們是大明孤忠嗎?”
洪承疇說道,“這我不能保證,不過總得試一試,萬一能成的話我們就洗白了,留在史書的我們就不是漢奸而是大明孤忠了。”
說完之後洪承疇又問道,“祖將軍(祖大壽)呢?他還沒迴來?”
祖澤潤搖搖頭,說道,“末將剛巡視迴來,不太清楚,不過應該沒什麽問題,黑龍江這些個索倫部落對大清忠誠度一般,隻要咱們能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要他們歸降不是什麽難事。”
洪承疇點點頭,說道,“對了,還有那些羅刹人,索倫諸部說羅刹人火器犀利,騎兵兇猛,找個機會看能不能和羅刹人接觸一下,能有就用,不能用就滅了他們。”
祖澤潤點點頭,現在這支所謂的明軍有幾萬人,洪承疇自信就算是羅刹人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另一邊,王一鳴很快通過皇商的渠道把【大明孤忠】的消息傳到了北京。
“什麽?黑龍江那鳥不拉屎的地方還有一支大明孤忠?”
李自成收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純扯淡。
明軍要是真有能力在黑龍江流域“敵後作戰”這麽多年,早就把清軍幹挺了。
敵後作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大多數時候,敵後作戰難度都大於正麵作戰。
以明軍那在遼西走廊作戰都能把後勤玩崩的尿性,怎麽可能有能力深入黑龍江流域作戰?
然後李自成把這份奏章看完之後直接整個人愣住了:
“洪承疇?!”
李自成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分明是這幫漢奸見勢不妙跑路到了黑龍江流域,然後和北上的商人撞到了一起,於是就有了這麽一出。
不過不得不說,這幫漢奸的搞法確實大大出乎了李自成的意料,他萬萬沒想到,這群家夥居然在璦琿城“反正歸明”了!
好家夥,遠在孟加拉的朱慈烺要是知道洪承疇這幫人黑龍江還有一支大明孤忠的話,怕是得感動得當場給這群大明孤忠立生祠。
“這幫王八蛋!快完蛋的時候倒是玩起了這一套!”
李自成揉了揉額頭,這個世界洪承疇這貨隨著清軍的失敗,名聲比曆史上可好多了。
別的不說,在李自成這個世界,至今都有人認為他沒有剃頭,因為沒見洪督師帶著清軍入關嘛。
當然根源還是因為洪承疇當年選擇剃頭這事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不誇張的說,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洪承疇會殉國而不是剃頭。
除了洪承疇之外,祖大壽的名聲也還好,在許多人心目中,祖大壽算是“盡力了”,確實沒辦法。
不過相比之下,東江那幾個家夥,特別是孔有德和耿仲明這兩人,其名聲可就臭大街了。
他們一來坑了自己的上司孫元化,二來這幫家夥給山東帶來的破壞太大,山東民眾至今提起來都對他們恨之入骨,對他們的仇恨僅次於清軍。
想了一陣之後,李自成決定給這群漢奸一個機會,這幫漢奸雖然可惡,但現在黑龍江流域確實沒幾個人:
清軍動不動就征召索倫諸部,搞得索倫諸部人員大減,曆史也表明了,單靠索倫諸部是無法抵擋沙俄的滲透的,人少是硬傷……
所以這幫漢奸願意留駐黑龍江的話,倒是可以威懾一下沙俄。
不過,也不能什麽漢奸都留:
這個世界洪承疇和祖大壽確實沒有給清廷出什麽力,他們反正歸明是可以的,但是孔有德那幾人就不行了,而且說他們在黑龍江一直和清軍作戰也太假了,沒有人會相信。
最後李自成想了一陣之後,決定為洪承疇及其麾下將士開出大順朝廷認證的【大明孤忠】稱號:
換句話說,李自成這相當於給了洪承疇一個暗示,李自成清楚以洪承疇的聰明才智,他會清楚什麽人配做大明孤忠,什麽人不配。
李自成還真沒猜錯,等到洪承疇這幫人再度見到王一鳴帶來的商隊的時候,看著報紙上刊登的《向鬆錦之役的大明孤忠致敬》的文章,便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
這篇文章由禦用文人所寫,按照李自成的意思大吹特吹了一把明軍抗擊清軍的英勇之後,筆鋒一轉,說起來洪承疇:
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洪督師雖然早年鎮壓義軍,與義軍血債累累,但彼時各為其主,也不能過於苛責洪督師。
畢竟後來洪督師在鬆錦戰役還是對清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殺傷,甚至一度有望拖垮清軍,可惜最後明廷亂指揮,鬆錦戰役最後慘敗,明軍送了一波特大的:
“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
換句話來說就是明軍九邊精銳一波送完了。
某種意義上農民軍的跳躍式發展確實和鬆錦戰役明軍精銳送光了有關係……
當然,這些東西肯定不會出現在文章裏,文章裏的內容是洪督師帶領殘餘士兵退到邊牆之外,繼續與清軍作戰,實乃大明孤忠。
“洪督師及其麾下將士,實乃大明孤忠也!”
看著李自成的這句定性的話,洪承疇鬆了口氣的同時又皺起了眉頭,李自成的意思顯然是不承認那幫東江叛徒為大明孤忠。
好消息是這幫人現在也不在璦琿,東江這幫人剛好往東邊去了,現在還沒迴到璦琿。
所有那幫東江叛徒肯定還沒得到消息,洪承疇可以以逸待勞,來一波突擊,把這些人全部突突掉,這樣他們就可以洗白為大明孤忠了。
沒想太久,洪承疇就下定了決心,為了洗白大業,隻能請那幫東江叛徒去死了。
於是洪承疇叫來了祖澤潤,讓他想辦法盡快找到祖大壽,讓祖大壽返迴璦琿,在璦琿以逸待勞,給東江叛徒一個大的。
祖澤潤很快領命而去,對於這些個所謂的“明軍”而言,大家夥都想洗白,畢竟可以的話,大家夥還是不想以漢奸的名聲留在史冊裏,那樣太難聽了。
洪承疇說道,“這我不能保證,不過總得試一試,萬一能成的話我們就洗白了,留在史書的我們就不是漢奸而是大明孤忠了。”
說完之後洪承疇又問道,“祖將軍(祖大壽)呢?他還沒迴來?”
祖澤潤搖搖頭,說道,“末將剛巡視迴來,不太清楚,不過應該沒什麽問題,黑龍江這些個索倫部落對大清忠誠度一般,隻要咱們能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要他們歸降不是什麽難事。”
洪承疇點點頭,說道,“對了,還有那些羅刹人,索倫諸部說羅刹人火器犀利,騎兵兇猛,找個機會看能不能和羅刹人接觸一下,能有就用,不能用就滅了他們。”
祖澤潤點點頭,現在這支所謂的明軍有幾萬人,洪承疇自信就算是羅刹人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另一邊,王一鳴很快通過皇商的渠道把【大明孤忠】的消息傳到了北京。
“什麽?黑龍江那鳥不拉屎的地方還有一支大明孤忠?”
李自成收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純扯淡。
明軍要是真有能力在黑龍江流域“敵後作戰”這麽多年,早就把清軍幹挺了。
敵後作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大多數時候,敵後作戰難度都大於正麵作戰。
以明軍那在遼西走廊作戰都能把後勤玩崩的尿性,怎麽可能有能力深入黑龍江流域作戰?
然後李自成把這份奏章看完之後直接整個人愣住了:
“洪承疇?!”
李自成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分明是這幫漢奸見勢不妙跑路到了黑龍江流域,然後和北上的商人撞到了一起,於是就有了這麽一出。
不過不得不說,這幫漢奸的搞法確實大大出乎了李自成的意料,他萬萬沒想到,這群家夥居然在璦琿城“反正歸明”了!
好家夥,遠在孟加拉的朱慈烺要是知道洪承疇這幫人黑龍江還有一支大明孤忠的話,怕是得感動得當場給這群大明孤忠立生祠。
“這幫王八蛋!快完蛋的時候倒是玩起了這一套!”
李自成揉了揉額頭,這個世界洪承疇這貨隨著清軍的失敗,名聲比曆史上可好多了。
別的不說,在李自成這個世界,至今都有人認為他沒有剃頭,因為沒見洪督師帶著清軍入關嘛。
當然根源還是因為洪承疇當年選擇剃頭這事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不誇張的說,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洪承疇會殉國而不是剃頭。
除了洪承疇之外,祖大壽的名聲也還好,在許多人心目中,祖大壽算是“盡力了”,確實沒辦法。
不過相比之下,東江那幾個家夥,特別是孔有德和耿仲明這兩人,其名聲可就臭大街了。
他們一來坑了自己的上司孫元化,二來這幫家夥給山東帶來的破壞太大,山東民眾至今提起來都對他們恨之入骨,對他們的仇恨僅次於清軍。
想了一陣之後,李自成決定給這群漢奸一個機會,這幫漢奸雖然可惡,但現在黑龍江流域確實沒幾個人:
清軍動不動就征召索倫諸部,搞得索倫諸部人員大減,曆史也表明了,單靠索倫諸部是無法抵擋沙俄的滲透的,人少是硬傷……
所以這幫漢奸願意留駐黑龍江的話,倒是可以威懾一下沙俄。
不過,也不能什麽漢奸都留:
這個世界洪承疇和祖大壽確實沒有給清廷出什麽力,他們反正歸明是可以的,但是孔有德那幾人就不行了,而且說他們在黑龍江一直和清軍作戰也太假了,沒有人會相信。
最後李自成想了一陣之後,決定為洪承疇及其麾下將士開出大順朝廷認證的【大明孤忠】稱號:
換句話說,李自成這相當於給了洪承疇一個暗示,李自成清楚以洪承疇的聰明才智,他會清楚什麽人配做大明孤忠,什麽人不配。
李自成還真沒猜錯,等到洪承疇這幫人再度見到王一鳴帶來的商隊的時候,看著報紙上刊登的《向鬆錦之役的大明孤忠致敬》的文章,便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
這篇文章由禦用文人所寫,按照李自成的意思大吹特吹了一把明軍抗擊清軍的英勇之後,筆鋒一轉,說起來洪承疇:
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洪督師雖然早年鎮壓義軍,與義軍血債累累,但彼時各為其主,也不能過於苛責洪督師。
畢竟後來洪督師在鬆錦戰役還是對清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殺傷,甚至一度有望拖垮清軍,可惜最後明廷亂指揮,鬆錦戰役最後慘敗,明軍送了一波特大的:
“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
換句話來說就是明軍九邊精銳一波送完了。
某種意義上農民軍的跳躍式發展確實和鬆錦戰役明軍精銳送光了有關係……
當然,這些東西肯定不會出現在文章裏,文章裏的內容是洪督師帶領殘餘士兵退到邊牆之外,繼續與清軍作戰,實乃大明孤忠。
“洪督師及其麾下將士,實乃大明孤忠也!”
看著李自成的這句定性的話,洪承疇鬆了口氣的同時又皺起了眉頭,李自成的意思顯然是不承認那幫東江叛徒為大明孤忠。
好消息是這幫人現在也不在璦琿,東江這幫人剛好往東邊去了,現在還沒迴到璦琿。
所有那幫東江叛徒肯定還沒得到消息,洪承疇可以以逸待勞,來一波突擊,把這些人全部突突掉,這樣他們就可以洗白為大明孤忠了。
沒想太久,洪承疇就下定了決心,為了洗白大業,隻能請那幫東江叛徒去死了。
於是洪承疇叫來了祖澤潤,讓他想辦法盡快找到祖大壽,讓祖大壽返迴璦琿,在璦琿以逸待勞,給東江叛徒一個大的。
祖澤潤很快領命而去,對於這些個所謂的“明軍”而言,大家夥都想洗白,畢竟可以的話,大家夥還是不想以漢奸的名聲留在史冊裏,那樣太難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