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來到十二月,北京開始下雪的時候,大順朝廷終於頒布了眾人期待已久的國旗,國徽和國歌。


    李自成以大順皇帝的身份簽署詔書,正式確認赤底黑龍旗為大順國旗,黑色青龍像為大順國徽,國歌則命名為《義軍之歌》,歌詞如下:


    雲從龍,風從虎, 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裏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 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 隻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 殺盡胡兒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 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 千裏征途不迴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 不破黃龍誓不休。


    同時,李自成確定闖字旗為大順軍旗,將亮劍主題曲稍作修改之後命令為《軍魂》,並作為順軍軍歌。


    最後李自成還下達了指令,闖字旗隻允許在對外戰爭中使用。


    不久之後,在遼地正對清軍實施圍攻的順軍在收到補給的同時,還收到了朝廷發來的幾麵國旗。


    張鼐和羅虎兩部順軍圍困廣寧有一段時間了,兩人都判斷廣寧城中的清軍大概率離崩潰已經不遠了:


    以往清軍還會時不時出城反擊,但自十一月以來,清軍已經完全偃旗息鼓,沒有發起過一次反擊,這證明清軍大概率是已經放棄希望了。


    收到國旗之後,羅虎和張鼐兩人隨即讓人把朝廷送來的國旗在營地中升起,赤底黑龍旗飄揚在順軍營地中,順軍將士發出一陣歡唿。


    看著興高采烈的士兵,羅虎和張鼐都露出了笑容,圍困戰對於進攻方也是意誌的考驗,特別是現在已經入冬了,遼地的冬天相當寒冷,順軍士兵們在前線蹲了相當久的戰壕,要說大家夥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


    好在順軍的後勤還是相當到位的,源源不斷的糧食,禦寒服裝和柴火木炭一船接著一船地運送到遼地,再運送到前線各地的各個營地。


    因為這場戰爭,某種意義上大順的生產得到了很大刺激,蘇州,鬆江一帶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


    另一方麵,供應前線軍糧的需要催生了龐大的糧食貿易,糧船的運輸需要又刺激了造船業迅速複蘇。


    看著各地轟轟烈烈的生產運動,李自成不得不感歎戰爭的刺激作用確實大:


    當然前提是得打勝仗,而且還得是在敵人國土上打。


    張鼐則從這國旗上看出了其他一些門道,他對羅虎說道,


    “看來陛下是要我們在春節前結束複遼行動了,那樣在永昌八年的新年大祭上,陛下就可以向上蒼宣告複遼這一壯舉。”


    張鼐的話羅虎也很讚同,他說道,“是時候結束廣寧這曠日持久的圍城戰了,廣寧一下,大軍可自科爾沁草原直撲沈陽,那時候建奴就完蛋了,他們要麽等著在沈陽被我軍包圍,要麽隻能迴赫圖阿拉老家了。”


    這邊順軍定好了計劃準備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圍城戰,另一邊廣寧城中的清軍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和順軍猜想的一樣,廣寧城中已經斷糧,幾乎所有軍馬已經都被宰殺充當軍糧,至於普通百姓?


    清軍早就不管這些人了。


    和斷糧一樣嚴重的是柴火和木炭之類禦寒物品的短缺,隨著廣寧被順軍封鎖,清軍隻能到處拆毀民屋民房衝抵柴火,拆到現在已經開始拆官衙了:


    因為大部分能用來燒的東西都差不多用光了。


    胡子拉碴的豪格雙眼布滿血絲,他知道廣寧城已經到了極限,顯然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歎了口氣,豪格叫來鼇拜,說道,“沒機會了,事到如今,我們隻有餓死,凍死和戰死三個選項,我實在不想餓死或者凍死在廣寧城中,那樣太窩囊了,把弟兄們都集中起來吧,和順軍最後拚一次。”


    鼇拜自然知道現在是個什麽情況,他沒有多說什麽,點了點頭,領命而去。


    不久之後城中的清軍都被集中了起來,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多說什麽了,清軍士兵心裏清楚得很,現在的情況是十死無生,隻能最後拚一次了。


    廣寧的大門緩緩打開,鼇拜心懷死誌,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崢嶸歲月:


    天聰八年(1634年),鼇拜以參領銜隨皇太極討察哈爾部,大獲全勝;


    崇德二年(1637年),鼇拜隨阿濟格參與攻克皮島的作戰,奮勇當先,殺敵無數,擊破東江軍的反擊,獲得“巴圖魯”的封號;


    崇德六年(1641年),鼇拜隨濟爾哈朗圍攻錦州,多次擊破總督洪承疇的標兵營,戰功卓著;


    崇德八年(1643年),鼇拜跟隨阿巴泰發起清軍第六次入寇,一口氣殺到了南直隸。


    可惜之後在山海關,清軍失敗,之後鼇拜的軍旅生涯除了對陣羅刹人有亮色之後就沒啥可說的了。


    歎了口氣,鼇拜揮揮手,下令廣寧城的清軍發起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


    和以往一樣,順軍營壘依舊十分堅固且火力兇猛,清軍早就打光了彈藥,戰馬也已經被殺光充當軍糧,此刻隻能用最原始的盾車推進戰術向順軍營地發動進攻。


    但是盾車這東西是擋不住火炮的,順軍幾輪炮擊之後,清軍便不得不放棄了盾車:


    被炮彈擊碎的盾車亂飛的木屑反而加大了對士兵的殺傷,清軍隻得棄了盾車,舉起盾牌繼續衝鋒。


    從廣寧城門到順軍營壘這短短一段路,此時卻成為了清軍無法逾越的天塹,順軍密集的火力使得清軍別說突破順軍營壘了,清軍連摸到順軍營壘都異常艱難。


    幾番衝擊都摸不到順軍營壘,清軍看上去已經接近崩潰,見此情況,鼇拜歎了口氣,他拔出腰刀,大喝一聲,“八旗勇士,隨我上!”


    鼇拜身先士卒,再度率領清軍士兵衝擊順軍營壘,他其實知道這樣的衝擊意義不大,他隻是希望,能有一個順軍的子彈,打在自己身上,能讓自己光榮地戰死在戰場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