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鼎孳這話一出口,其他三人都以一種“你真是天才”的眼神看向他,不過其他三人的眼神中其實還帶點其他的意思:
你說在場這幾人不知道水德是玄色的,這是不可能的。
關鍵是闖營這幫人沒文化,當年對於五德隻了解了一半,認為大明是火德,所以自家自然應該是水德,接著又想當然地以為水德的象征色是藍色:
水不就是藍的嘛,於是就整出了曆史上記載的【闖賊尚藍】這一出。
不過李自成登基之後似乎忘了五德這一茬,大家夥也就沒怎麽表示,現在龔鼎孳無意中一段話戳穿了闖營這幫人沒文化的醜事……
不過好在李自成似乎真的完全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他說道,
“好,龔先生果然大才!不過玄色什麽的太玄乎了,國徽是要讓所有人都看看懂的,這樣,直接用黑色吧,底色就用赤色,諸位覺得怎樣?”
在場幾人自然不會反對,於是大順的國徽就這樣確定下來了:
大順國徽是圓形徽章,具體圖案為一個紅底圓形圖案中嵌著一個黑色青龍像。
國徽的名字經過錢謙益,龔鼎孳,陳名夏還有鞏焴以及李自成商議之後決定命名為【青龍徽】。
嗯,突出一個簡單粗暴,這也是李自成的意思,國徽的名字可不能搞的太複雜。
在確定國徽之後,李自成隨即問道,“這幅草案的設計者是誰?”
在場幾人立刻翻找了一下,最終確定這幅青龍像設計者名叫周亮工。
“周亮工?”,李自成在自己的腦中翻了翻自己的曆史知識,最終隻得承認,他確實不知道這貨是誰。
但龔鼎孳卻一臉欣喜,他對李自成說道,“陛下,周亮工此人,明崇禎十二年中舉,次年晉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後遷浙江道監察禦史,不過他未及就任,我大順便取代了大明,他也就一直賦閑在家。”
這裏插一句,曆史上周亮工這人確實存在,還進了乾隆編纂的貳臣傳……
李自成看龔鼎孳這副模樣,就知道這家夥和周亮工有舊。
當然,與龔鼎孳有舊的人多了去了,龔鼎孳主打的就是一個及時雨的人設。
不過龔鼎孳此時雖然臉上帶著笑容,心裏想的卻是,周亮工這家夥,搞這麽一個草案卻不通過自己,顯然是對自己的人品不放心。
所以,龔鼎孳臉上欣喜,實際上已經決定好了給周亮工穿小鞋。
但還沒等龔鼎孳開始給周亮工穿小鞋,陳名夏已經開始動手,額,不對,動嘴了。
“陛下,這大漢青龍像其實在漢朝的時候相當常見,不應視作周亮工創作,相反,應該給龔先生,對了,陛下也有份,畢竟龔先生將青龍像填上了玄色,陛下又加了赤色底色,所以這國徽設計者當是陛下和龔先生。”
龔鼎孳意外地看了陳名夏一眼,心想陳名夏這家夥,平常搶功勞永遠衝在最前麵,這次是怎麽迴事?
陳名夏說完之後看向李自成,李自成搖搖頭,說道,
“不妥,哪有皇帝搶臣子功勞的?而且,陳先生,你這番話朕不能苟同,天下許多圖像早就存在了,這樣說起來豈不是日月花鳥繪畫者均是無才之人?這說不過去吧?我看不能這個周亮工畢竟是創作者,不能抹殺其功績。”
陳名夏立刻接著說道,“陛下之寬宏大度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這樣吧,”李自成最後定下調子,“創作者就署這個周亮工,還有龔先生兩人的名字,一個設計圖像,一個填上顏色,這也說的過去。”
於是,國徽的創作者就這樣敲定了下來。
錢謙益這時候倒是反應過來,陳名夏這個家夥,這一推看似給了龔鼎孳一個名聲,但也一定程度上砸了龔鼎孳的招牌:
龔鼎孳主打的及時雨人設將因此產生不小的裂痕,雖然龔鼎孳確實是提出了顏色方案使青龍像真正成為大順國徽,但是吧,士子們可能就不會這麽想了:
在士子們看來,八成就是龔鼎孳不要臉,仗著職位便利和文壇地位硬搶國徽設計者這個頭銜了。
不過轉念一想,錢謙益覺得皇帝不可能看不出這個道道,那麽皇帝應該是有意把國徽設計者這個榮譽頭銜交給龔鼎孳,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國旗和國歌的設計者皇帝聚會交給自己和陳名夏了。
錢謙益的思緒被李自成一句話拉了迴來,“諸位,現在國徽的事情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國旗了,依我看,國旗和國徽當有一定關聯,這樣,國旗的圖案也用黑色青龍像,至於配色嗎,諸位不妨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聽了李自成的話,幾人都點點頭,國旗以青龍像為核心圖案也說的過去,至於配色,幾人想起皇帝一開始進屋時一眼就相中了紅黑旗,顯然皇帝想要的就是紅色和黑色的色彩方案。
現在的問題就是皇帝想要怎麽配色,以及國旗的創作權給誰了。
幾人在心裏計較著,一時沒有迴複,過了一陣之後,李自成主動看向陳明夏,說道,“陳先生,國旗的話,朕的意思是將青龍像置於中央,配以赤底,如何?”
陳名夏愣了一下,然後說道,“陛下設計的確實精妙,臣認為大順國旗不如就此命名為【赤底黑龍旗】。”
李自成點點頭,把青龍像和紅黑旗放在一起,說道,“底色都是赤色的話看起來畫麵就太單調了,這樣,在國旗上下兩端各畫兩道黑色,這樣不至於底色太過單調,兩道黑色正好象征黃河,長江兩條大江。”
很快,禮部就讓人連夜趕出了大順的國徽和國旗,李自成看了看總覺得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樣,想了想,又在上段黑色下麵和下端黑色上麵各加了一道白條,
“對,就是這樣!”李自成滿意地點點頭,“國旗就這樣決定了。”
國旗幾乎是李自成自己完成配色設置的,但他還是把國旗創作者的頭銜交給陳名夏,算是給陳名夏這個當年的帶路黨一個小小的獎勵。
你說在場這幾人不知道水德是玄色的,這是不可能的。
關鍵是闖營這幫人沒文化,當年對於五德隻了解了一半,認為大明是火德,所以自家自然應該是水德,接著又想當然地以為水德的象征色是藍色:
水不就是藍的嘛,於是就整出了曆史上記載的【闖賊尚藍】這一出。
不過李自成登基之後似乎忘了五德這一茬,大家夥也就沒怎麽表示,現在龔鼎孳無意中一段話戳穿了闖營這幫人沒文化的醜事……
不過好在李自成似乎真的完全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他說道,
“好,龔先生果然大才!不過玄色什麽的太玄乎了,國徽是要讓所有人都看看懂的,這樣,直接用黑色吧,底色就用赤色,諸位覺得怎樣?”
在場幾人自然不會反對,於是大順的國徽就這樣確定下來了:
大順國徽是圓形徽章,具體圖案為一個紅底圓形圖案中嵌著一個黑色青龍像。
國徽的名字經過錢謙益,龔鼎孳,陳名夏還有鞏焴以及李自成商議之後決定命名為【青龍徽】。
嗯,突出一個簡單粗暴,這也是李自成的意思,國徽的名字可不能搞的太複雜。
在確定國徽之後,李自成隨即問道,“這幅草案的設計者是誰?”
在場幾人立刻翻找了一下,最終確定這幅青龍像設計者名叫周亮工。
“周亮工?”,李自成在自己的腦中翻了翻自己的曆史知識,最終隻得承認,他確實不知道這貨是誰。
但龔鼎孳卻一臉欣喜,他對李自成說道,“陛下,周亮工此人,明崇禎十二年中舉,次年晉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後遷浙江道監察禦史,不過他未及就任,我大順便取代了大明,他也就一直賦閑在家。”
這裏插一句,曆史上周亮工這人確實存在,還進了乾隆編纂的貳臣傳……
李自成看龔鼎孳這副模樣,就知道這家夥和周亮工有舊。
當然,與龔鼎孳有舊的人多了去了,龔鼎孳主打的就是一個及時雨的人設。
不過龔鼎孳此時雖然臉上帶著笑容,心裏想的卻是,周亮工這家夥,搞這麽一個草案卻不通過自己,顯然是對自己的人品不放心。
所以,龔鼎孳臉上欣喜,實際上已經決定好了給周亮工穿小鞋。
但還沒等龔鼎孳開始給周亮工穿小鞋,陳名夏已經開始動手,額,不對,動嘴了。
“陛下,這大漢青龍像其實在漢朝的時候相當常見,不應視作周亮工創作,相反,應該給龔先生,對了,陛下也有份,畢竟龔先生將青龍像填上了玄色,陛下又加了赤色底色,所以這國徽設計者當是陛下和龔先生。”
龔鼎孳意外地看了陳名夏一眼,心想陳名夏這家夥,平常搶功勞永遠衝在最前麵,這次是怎麽迴事?
陳名夏說完之後看向李自成,李自成搖搖頭,說道,
“不妥,哪有皇帝搶臣子功勞的?而且,陳先生,你這番話朕不能苟同,天下許多圖像早就存在了,這樣說起來豈不是日月花鳥繪畫者均是無才之人?這說不過去吧?我看不能這個周亮工畢竟是創作者,不能抹殺其功績。”
陳名夏立刻接著說道,“陛下之寬宏大度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這樣吧,”李自成最後定下調子,“創作者就署這個周亮工,還有龔先生兩人的名字,一個設計圖像,一個填上顏色,這也說的過去。”
於是,國徽的創作者就這樣敲定了下來。
錢謙益這時候倒是反應過來,陳名夏這個家夥,這一推看似給了龔鼎孳一個名聲,但也一定程度上砸了龔鼎孳的招牌:
龔鼎孳主打的及時雨人設將因此產生不小的裂痕,雖然龔鼎孳確實是提出了顏色方案使青龍像真正成為大順國徽,但是吧,士子們可能就不會這麽想了:
在士子們看來,八成就是龔鼎孳不要臉,仗著職位便利和文壇地位硬搶國徽設計者這個頭銜了。
不過轉念一想,錢謙益覺得皇帝不可能看不出這個道道,那麽皇帝應該是有意把國徽設計者這個榮譽頭銜交給龔鼎孳,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國旗和國歌的設計者皇帝聚會交給自己和陳名夏了。
錢謙益的思緒被李自成一句話拉了迴來,“諸位,現在國徽的事情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國旗了,依我看,國旗和國徽當有一定關聯,這樣,國旗的圖案也用黑色青龍像,至於配色嗎,諸位不妨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聽了李自成的話,幾人都點點頭,國旗以青龍像為核心圖案也說的過去,至於配色,幾人想起皇帝一開始進屋時一眼就相中了紅黑旗,顯然皇帝想要的就是紅色和黑色的色彩方案。
現在的問題就是皇帝想要怎麽配色,以及國旗的創作權給誰了。
幾人在心裏計較著,一時沒有迴複,過了一陣之後,李自成主動看向陳明夏,說道,“陳先生,國旗的話,朕的意思是將青龍像置於中央,配以赤底,如何?”
陳名夏愣了一下,然後說道,“陛下設計的確實精妙,臣認為大順國旗不如就此命名為【赤底黑龍旗】。”
李自成點點頭,把青龍像和紅黑旗放在一起,說道,“底色都是赤色的話看起來畫麵就太單調了,這樣,在國旗上下兩端各畫兩道黑色,這樣不至於底色太過單調,兩道黑色正好象征黃河,長江兩條大江。”
很快,禮部就讓人連夜趕出了大順的國徽和國旗,李自成看了看總覺得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樣,想了想,又在上段黑色下麵和下端黑色上麵各加了一道白條,
“對,就是這樣!”李自成滿意地點點頭,“國旗就這樣決定了。”
國旗幾乎是李自成自己完成配色設置的,但他還是把國旗創作者的頭銜交給陳名夏,算是給陳名夏這個當年的帶路黨一個小小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