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主派出的使者正是自己的兒子鄭柞,他準備讓兒子去天朝開開眼界的同時鍛煉一下兒子的能力,畢竟鄭柞將來是要接他的班的,光會打打殺殺可不行。
鄭柞在得到覲見大順皇帝的許可之後,心裏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他聽說大順皇帝是個從驛卒打到皇帝的狠人,這個聽起來似乎像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有點嚇人。
鄭柞心中演練了無數遍可能發生的情況,結果看起來似乎還是比較有用的,因為大順皇帝第一句話便是:
“安南可願成為天朝之藩屬國?”
這個問題鄭柞早就已經想好了怎麽說,他自然而然地說道,“安南自古便是天朝之藩屬國,遣使納貢亦是常事,不過前明之時,明廷皇帝刻意剝奪安南國王之名號,今大順天命所歸,替明而為天下主,小臣懇請陛下,恢複安南國王之名號,以正倫常。”
李自成點點頭,心想你承認自己是藩屬國那就好辦了,於是李自成說道,“既然安南承認大順乃安南之宗主國,那朕就先說清楚了,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乃是父子關係與君臣關係,大順為父,安南為子,大順為君,安南為臣,故大順有照顧保護安南之責,安南亦有順從大順之責。”
鄭柞隱隱覺得李自成這段話似乎有些陷阱,但他想了一陣,這段話似乎又沒什麽問題,於是他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李自成接著繼續說道,“前明之時,藩屬國與天朝的關係過於模糊,這樣使得天朝既無法及時保護藩屬國,藩屬國也不能感受到天朝的恩惠,所以我大順為了明確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決定與每一個藩屬國都簽署宗藩條約,以明晰各自的義務與權利。”
說著李自成讓人把宗藩條約的草案拿來交給鄭柞看,當然這條約和大順於朝鮮簽訂的條約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的差距不過是改了些許地名而已。
鄭柞看了一遍之後有些愣住了,這條約似乎是不平等條約啊!
接著他仔細又看了一遍,沒錯,這就是不平等條約…
“陛下,這…這似乎不太合情理吧?”鄭柞說道,“這條約似乎不是平等的條約吧?”
李自成心想安南果然不是朝鮮那樣聽話的狗,一下子就表現出了不滿。
不過李自成不打算退縮,反而坦然地說道,“既然安南是大順之藩屬國,自然不能與大順平等,天下豈有君臣同權之理?”
“這…”鄭柞沒想到李自成這麽不講理,直接從根本上否定了安南和大順簽署平等條約的權力。
還沒等他想好怎麽反駁,李自成又說道,“再說了,你說這條約不合理,你倒是說說哪裏不合理?”
鄭柞聞言立刻說道,“為何大順莫名其妙要在安南駐軍?”
“不駐軍怎麽保護安南和安南王的安全?”
鄭柞心想黎維琪那個廢物我們鄭家保護的可好了,比曹操保護漢獻帝還要好那種。
於是他說道,“安南不需要大順的保護,請陛下收迴駐軍的條款。”
李自成說道,“現在不需要不代表以後不需要,萬一前明軍隊襲擊安南呢?或者海盜,西洋人,這個世界實在太危險了,安南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
李自成這話在鄭柞聽起來有威脅的意味,他擔心激怒李自成並跳過了這個話題,便說道,
“此外,若是允許大順商人在安南置地的話,我安南民眾如何安置?以及,大順插手安南稅收似乎說不過去吧?最後,大順臣民不受安南官府管理的話,如何保證大順的處理是公道的?”
李自成說道,“大順駐紮安南自然需要錢糧,朕正是為安南百姓考慮才這樣安排至於稅收,你安南有海關嗎?你知道海關怎麽運轉嗎?最後,各管各的正是大順不幹涉安南的體現,你怎麽就不懂大順的好意呢?”
鄭柞沒想到李自成一手如此強詞奪理,他一怒之下直接說道,“所以陛下您是準備入侵安南?安南雖弱,也非膽小懦弱之輩,若是陛下執意如此,安南隻能忍痛與天朝兵戎相見。”
李自成心想就你鄭主那樣,占據了資源優勢和地盤優勢還打不過阮主,竟然還敢威脅動武?
“你確定你能代表安南,特別是代表安南都統使的意思?”
李自成說道,“朕於安南並非一無所知,恐怕黎維琪是願意接受這個條約的吧?”
鄭柞心想黎維琪就是一個橡皮圖章,他當然不在乎了,但李自成說出這句話,這說明大順皇帝似乎知道安南的情況,那就不好辦了。
鄭柞不敢賭阮主是否以安南利益為重,如果阮主當了大順的狗又拿到了大義名分,那鄭主這一方就危險了。
思來想去鄭柞無法決斷,他隻得采用拖延大法,對李自成說道,“陛下恕罪,茲事體大,能否容小臣向上麵稟告之後再做決定?”
“當然,”李自成說道,“不過一來一迴那樣太浪費時間了,朕會派人與你一同迴安南,若是你們想好了,可以直接在安南就簽署宗藩條約。”
鄭柞自然沒有反對,或者說他也不敢反對,現在大順代表至少是往鄭主那邊走的,要是李自成不爽了把代表往阮主那邊派那就危險了。
李自成派出去的這個全權代表,正是鄭芝龍。
反正鄭芝龍正好也要前往廣州處理南方艦隊事宜,派他前往安南也算順路…
鄭柞對於鄭芝龍這個當年大明的海上巨無霸倒是略有耳聞,不過他記得鄭芝龍這個家夥當年明明是海寇來的,現在搖身一變居然成了大順的大官了!
聯想到西洋人曾經提起過西洋國家也很喜歡用海盜做官,鄭柞心想會不會現在世界潮流就是從海盜中選拔人才?安南的海盜雖然規模和鄭芝龍這種巨無霸比起來不值一提,但從業人員其實也不少,自己要不要勸諫鄭主追趕潮流也用一用海盜?
鄭柞在得到覲見大順皇帝的許可之後,心裏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他聽說大順皇帝是個從驛卒打到皇帝的狠人,這個聽起來似乎像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有點嚇人。
鄭柞心中演練了無數遍可能發生的情況,結果看起來似乎還是比較有用的,因為大順皇帝第一句話便是:
“安南可願成為天朝之藩屬國?”
這個問題鄭柞早就已經想好了怎麽說,他自然而然地說道,“安南自古便是天朝之藩屬國,遣使納貢亦是常事,不過前明之時,明廷皇帝刻意剝奪安南國王之名號,今大順天命所歸,替明而為天下主,小臣懇請陛下,恢複安南國王之名號,以正倫常。”
李自成點點頭,心想你承認自己是藩屬國那就好辦了,於是李自成說道,“既然安南承認大順乃安南之宗主國,那朕就先說清楚了,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乃是父子關係與君臣關係,大順為父,安南為子,大順為君,安南為臣,故大順有照顧保護安南之責,安南亦有順從大順之責。”
鄭柞隱隱覺得李自成這段話似乎有些陷阱,但他想了一陣,這段話似乎又沒什麽問題,於是他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李自成接著繼續說道,“前明之時,藩屬國與天朝的關係過於模糊,這樣使得天朝既無法及時保護藩屬國,藩屬國也不能感受到天朝的恩惠,所以我大順為了明確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決定與每一個藩屬國都簽署宗藩條約,以明晰各自的義務與權利。”
說著李自成讓人把宗藩條約的草案拿來交給鄭柞看,當然這條約和大順於朝鮮簽訂的條約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的差距不過是改了些許地名而已。
鄭柞看了一遍之後有些愣住了,這條約似乎是不平等條約啊!
接著他仔細又看了一遍,沒錯,這就是不平等條約…
“陛下,這…這似乎不太合情理吧?”鄭柞說道,“這條約似乎不是平等的條約吧?”
李自成心想安南果然不是朝鮮那樣聽話的狗,一下子就表現出了不滿。
不過李自成不打算退縮,反而坦然地說道,“既然安南是大順之藩屬國,自然不能與大順平等,天下豈有君臣同權之理?”
“這…”鄭柞沒想到李自成這麽不講理,直接從根本上否定了安南和大順簽署平等條約的權力。
還沒等他想好怎麽反駁,李自成又說道,“再說了,你說這條約不合理,你倒是說說哪裏不合理?”
鄭柞聞言立刻說道,“為何大順莫名其妙要在安南駐軍?”
“不駐軍怎麽保護安南和安南王的安全?”
鄭柞心想黎維琪那個廢物我們鄭家保護的可好了,比曹操保護漢獻帝還要好那種。
於是他說道,“安南不需要大順的保護,請陛下收迴駐軍的條款。”
李自成說道,“現在不需要不代表以後不需要,萬一前明軍隊襲擊安南呢?或者海盜,西洋人,這個世界實在太危險了,安南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
李自成這話在鄭柞聽起來有威脅的意味,他擔心激怒李自成並跳過了這個話題,便說道,
“此外,若是允許大順商人在安南置地的話,我安南民眾如何安置?以及,大順插手安南稅收似乎說不過去吧?最後,大順臣民不受安南官府管理的話,如何保證大順的處理是公道的?”
李自成說道,“大順駐紮安南自然需要錢糧,朕正是為安南百姓考慮才這樣安排至於稅收,你安南有海關嗎?你知道海關怎麽運轉嗎?最後,各管各的正是大順不幹涉安南的體現,你怎麽就不懂大順的好意呢?”
鄭柞沒想到李自成一手如此強詞奪理,他一怒之下直接說道,“所以陛下您是準備入侵安南?安南雖弱,也非膽小懦弱之輩,若是陛下執意如此,安南隻能忍痛與天朝兵戎相見。”
李自成心想就你鄭主那樣,占據了資源優勢和地盤優勢還打不過阮主,竟然還敢威脅動武?
“你確定你能代表安南,特別是代表安南都統使的意思?”
李自成說道,“朕於安南並非一無所知,恐怕黎維琪是願意接受這個條約的吧?”
鄭柞心想黎維琪就是一個橡皮圖章,他當然不在乎了,但李自成說出這句話,這說明大順皇帝似乎知道安南的情況,那就不好辦了。
鄭柞不敢賭阮主是否以安南利益為重,如果阮主當了大順的狗又拿到了大義名分,那鄭主這一方就危險了。
思來想去鄭柞無法決斷,他隻得采用拖延大法,對李自成說道,“陛下恕罪,茲事體大,能否容小臣向上麵稟告之後再做決定?”
“當然,”李自成說道,“不過一來一迴那樣太浪費時間了,朕會派人與你一同迴安南,若是你們想好了,可以直接在安南就簽署宗藩條約。”
鄭柞自然沒有反對,或者說他也不敢反對,現在大順代表至少是往鄭主那邊走的,要是李自成不爽了把代表往阮主那邊派那就危險了。
李自成派出去的這個全權代表,正是鄭芝龍。
反正鄭芝龍正好也要前往廣州處理南方艦隊事宜,派他前往安南也算順路…
鄭柞對於鄭芝龍這個當年大明的海上巨無霸倒是略有耳聞,不過他記得鄭芝龍這個家夥當年明明是海寇來的,現在搖身一變居然成了大順的大官了!
聯想到西洋人曾經提起過西洋國家也很喜歡用海盜做官,鄭柞心想會不會現在世界潮流就是從海盜中選拔人才?安南的海盜雖然規模和鄭芝龍這種巨無霸比起來不值一提,但從業人員其實也不少,自己要不要勸諫鄭主追趕潮流也用一用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