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最終沒有殉國成功,徐州城內的士紳們見徐州破城在即,於是聯合了城中準備倒戈的明軍士兵,把史可法綁了。


    “史閣部,為了徐州全城民眾,隻能委屈你了。”


    徐州城中的士紳代表張員外一臉誠懇地對史可法說道,“闖,額,大順王師的戰力不是明軍能抵擋的住的,為了防止徐州生靈塗炭,隻能請您走一趟順軍大營了。”


    史可法怒斥張員外,說道,“大明待你們這些士紳不薄,而闖賊屠戮士紳之劣跡你們也不是不知道,你們居然背明降賊,終有一日你們會後悔的!”


    張員外卻說道,“史閣部,你這樣說就不對了,太祖皇帝對士紳不也相當嚴苛,元廷對士紳之寬容更是大明不能比的,那又如何?難道閣部認為太祖不如元廷?”


    史可法大怒,“一派胡言!闖賊怎麽能和太祖皇帝相提並論?”


    “那請閣部好好和永昌皇帝辯論,讓他意識到自己不如太祖皇帝吧。”張員外說著趕緊吩咐其他人做好迎接順軍入城的準備。


    此時在徐州城外,見徐州城頭半天沒有動靜,張鼐便感覺徐州極有可能無血開城:


    這種情況在順軍東征的時候他見得太多了,於是他當即召來許定國和劉澤清,說道,


    “我大順與大明不一樣,在大順,士卒餉銀獎賞絕不會短缺,但相對應的,我軍嚴禁劫掠,膽敢劫掠民眾者,皆斬之,你們管束好自己的部下,不要損害我軍名譽。”


    劉澤清和許定國兩人連忙保證一定會約束部下,絕對不會劫掠百姓,維護王師的名聲。


    很快,劉澤清和許定國兩人便各自召集了部將,傳達了張鼐的意思。


    聽到不能劫掠,部將們稍稍有些失望,不過如今他們剛剛投靠新朝,自然不能和張鼐對著幹,於是隻得吩咐親衛去做好彈壓士兵的準備。


    事實證明張鼐沒有猜錯,不久徐州城的大門打開,以張員外為首的徐州士紳們讓士兵打開徐州城門,迎接順軍進入徐州。


    進入徐州之後張鼐很快就得知了徐州目前的情況:


    徐州府尹已經棄城而逃,高傑部也跑了,隻剩下史可法這個真正的大明忠臣沒有跑。


    聽到士紳們綁了史可法,張鼐大喜,連忙前去招降史可法,自然而然的,史可法嚴詞拒絕,並且大罵順軍荼毒生靈,弑君犯上,絕對不會有好下場雲雲。


    張鼐知道史可法這是想激自己殺了他,考慮到他是順軍俘獲的第一個南明高官,張鼐決定把史可法送到北京去,交給李自成親自裁決。


    攻下徐州之後,張鼐又率領軍隊繼續南進,一路所到之處明軍望風而逃,順軍連克邳州,睢寧,宿遷,桃源,直到清河的時候終於遇到了明軍的強烈抵抗,便在清河北邊不遠處的三義鎮駐紮下來,並發捷報上報北京。


    李自成收到張鼐的捷報之後鬆了口氣,看起來再這個世界,明軍還是一樣的拉跨。


    他之所以讓張鼐止步徐州即可,是按照明軍正常發揮的情況考慮的:


    徐州畢竟是重鎮,又集合了劉澤清,許定國,高傑三部十萬人左右的兵力,徐州北邊有河西邊有山,要是明軍發了狠死守的話順軍必然傷亡慘重。


    但現在看來明顯是他想多了,高傑跑路,許定國和劉澤清投降,順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徐州。


    於是李自成決定讓張鼐繼續南下,同時讓李來亨部也加入南進序列,爭取在今年之內打下南京,全取南直隸。


    與南直隸那邊順風順水的情況不同,武昌那邊順軍和明軍幾十萬大軍陷入了拉鋸戰,看著戰報李自成皺起了眉頭,他印象中左良玉部那群臭魚爛蝦在剃頭前戰力差得很,怎麽現在變得這麽難搞?


    想到這,李自成又改變了主意,他決定把李來亨和劉芳亮也調到湖廣戰場去,以求盡快攻下武昌城。


    做好了戰事的決定之後李自成便對站在她旁邊的陳圓圓說道,


    “待會你派人去一趟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向他們說一下我的意思,讓張鼐南下繼續進攻,盡量全取江北,令李來亨和劉芳亮部南下湖廣,協助攻取武昌。”


    已經對自己秘書職務有了經驗的陳圓圓點點頭,把李自成的意思寫下來。


    在組建了秘書處之後,李自成就把太監們清退了,並下詔不再招募太監,這等於實際上廢除了太監製度。


    當然,對於杜勳這些於大順有功的帶路黨們,李自成給他們的安排是由朝廷出錢,保證他們可以安穩地活下去:


    實際上這群家夥個個有錢的很,李自成毫不擔心這群家夥以後的生計問題,至於普通的太監們,那就沒辦法了,每項製度的改革總會有人付出代價的。


    取代太監們的是秘書處的秘書們,雖然李自成設立秘書處的做法讓一些大臣有所不滿,但李自成作為馬上天子,他決定了的事情大臣們自然無可奈何。


    “陛下,”陳圓圓又拿出一份奏章,說道,“這是兵部呈上來的,說是山東的官兵檢測到有南邊船隻北上,懷疑是南明朝廷想和遼東的韃子勾連。”


    李自成接過奏章,他問道,“這奏章你看過了嗎?”


    陳圓圓點點頭,她現在已經不像以前,對於奏章有種發自內心的敬畏,而且經過李自成的“輔導”,也對政事和兵事有了一些粗淺的了解。


    “那你的看法呢?”李自成說道。


    陳圓圓知道這是李自成對她能力的一次小小考核,陳圓圓說道,“南船北上,其實很難判斷是經商還是官船,臣妾於南方時,知道明廷的禁海令形同虛設,有的是商船北上與關外貿易,不過不管是商船還是官船,臣妾建議當做官船,因為明廷勾連韃子,對於北方飽受韃子蹂躪的民眾來說,是不可原諒的。”


    李自成點點頭,陳圓圓還是相當有潛力的,他說道,“你說得對,讓禮部擬一份檄文,痛斥明廷勾結外夷的無恥行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