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這裏在大明的時候是太監武裝淨軍的訓練場所和軍營,不過這群太監武裝不能說是沒有任何作用,隻能說除了浪費崇禎帝本就不富裕的內帑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這支淨軍無論是麵對農民軍還是麵對清軍,他們都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甚至他們都沒能保護好皇帝。


    原本在李自成進京之後就作鳥獸散的領軍自然被李自成順勢取締,取締淨軍對於李自成來說那是不費吹灰之力,而這些太監武裝被解散之後,空出來的南海子便成了順軍的火器實驗場。


    李自成對於增強順軍的火器水平有著極大的需求,畢竟此時關外的清軍火器水平是非常高的,山海關之戰的時候要不是下了大雨,他是絕對不敢拉順軍出去和清軍拚野戰的。


    而且這個時代已經是火器的時代了,曆史上清軍能夠壓服蒙古靠的可不是什麽所謂滿蒙一家,而是靠火器的絕對優勢壓服了蒙古諸部。


    所以,李自成在安定下來之後立刻就著手開始增強順軍的火器配置水平。


    不過火器研製和鑄造是專業活,而順軍的這幫人自然沒這種能力,實際上李自成自己也不怎麽懂這些,他頂多就知道些黑火藥配方之類的,不過明末這個時候黑火藥配方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所以李自成隻能找“專業團隊”,剛好這些傳教士在北京,李自成便打算讓傳教士們來幹這活了。


    傳教士們知道華夏的上層看重的就是傳教士們帶來的技術,於是他們在收到李自成的迴複之後立刻帶著李自成感興趣的東西:火槍火炮和一支雇傭兵團隊前往覲見李自成。


    準備完成之後,李自成便來到南海子觀看傳教士湯若望和畢方濟帶來的葡萄牙傭兵進行的火炮試射:


    隨著點火上膛,砰砰的槍炮聲響起,濃烈的火藥味彌漫開來,子彈和炮彈都擊倒了靶子,看起來這場試射還是比較成功的。


    當然這是傳教士們的看法,李自成觀看了今日的這場火器演示之後,對這兩個傳教士和他們推薦的火器團隊卻是有些失望的:


    以李自成的觀察,這些葡萄牙炮兵們的水平並沒有比順軍炮兵高到哪裏去,打炮完全是隨緣發射,擊中目標仍然是靠大量炮彈大概轟往一個方向的覆蓋式射擊,李自成在這群炮兵身上根本看不出後世吹的所謂每一個炮兵都是數學大師的樣子。


    另一方麵,這兩傳教士帶來的,由澳門買來的火炮也有些令人一言難盡:


    李自成從這些火炮中看不出一點火器的標準性特點,這些火炮明明用一樣的火藥,打出去的炮彈愣是有近有遠的。


    火槍倒是一般般,兩個傳教士帶來的是燧發槍,燧發槍的發射看起來還是要比火繩槍要稍微輕便那麽一些。


    看到李自成的臉色不太好看,湯若望有些緊張,他小心翼翼地說道,


    “陛下,可是有什麽問題。”


    李自成從思考中迴過神來,他歎了口氣,這個時代畢竟是手工坊時代,追求完全的標準化是不太可能,他說道,


    “沒什麽,湯若望,你盡可能收集工匠過來北京,朕會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火器的生產,到時還要麻煩你們過來指導一下。”


    湯若望和畢方濟聞言鬆了口氣,畢方濟說道,“沒問題,能為陛下服務是我等的榮幸。另外,我等還有一些書籍和寶物,獻給陛下。”


    說完畢方濟招招手,幾個雇傭兵送上了一個精美的禮盒,畢方濟打開禮盒,向李自成展示了禮盒中的物品:


    裏麵除了《幾何原理》等一些數學及科學書籍之外,還有一把遂發手槍,一支精美的單筒望遠鏡和一個地球儀。


    李自成饒有興致地收下了這些禮物,他先是看了看地球儀,嗯,這個時代的世界地圖已經有了大體輪廓,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看起來有模有樣,就是比例稍稍怪了一些。


    由於澳大利亞此時尚未被摸清,南極洲就更不用說了,因此南太平洋以南是一片空白。


    李自成也不想劇透,此時華夏幾方勢力都沒有能力遠航,他可沒那麽好心給歐洲人提供情報。


    放下地球儀之後李自成拿起了燧發手槍,說道,“這種燧發槍能夠量產嗎?我的意思是把燧發槍做成那種能大批量生產的,能夠上戰場的武器。”


    其實明朝是見過燧發槍的,早在崇禎八年,明朝火器專家畢懋康就仿製出一支燧發槍,燧發槍也被明朝稱之為自生火銃,大明官員和軍官也看到了燧發槍對於火繩槍的巨大優勢,《軍器圖說》就大大讚揚了一番燧發槍。


    不過可惜的是,明朝那處處漏風的財政和僵化的生產管理係統使得明軍並沒有將火槍進行更新換代。


    因此李自成便打算開辟一條新的生產線,專門生產燧發槍,提升順軍的火器水平。


    湯若望點點頭,他說道,“當年徐閣老(徐光啟)和他的門生手下有一批工匠,加上臣在澳門的人脈,為陛下湊齊生產的工匠是不成問題的。”


    李自成點點頭,他隨手翻看手中的《幾何原本》:


    這玩意是徐光啟當年住持翻譯的,李自成看了一陣之後便搖搖頭,說道,


    “這《幾何原本》翻譯得太過晦澀了,你們找人……”


    李自成說到這止住了話頭,說道,“算了,朕重新找人來翻譯就是了。”


    湯若望倒是有些意外,他打聽過李自成的經曆,這位北京的新主人是一個草莽天子,這樣的人居然能看得懂《幾何原本》?


    畢方濟倒是無所謂皇帝能不能看得懂,他們這些傳教士來華夏又不是來搞科普的,他們的中心工作從始至終都隻有一個,那就是傳教。


    畢方濟試探地問道,“那陛下,關於我們的傳教問題?”


    李自成說道,“你們傳教朕原則上不反對,但是爾等的傳教不得強迫,不得有違法亂紀之事,不能引起騷亂,另,在我大明,天地君親師,是沒有教皇的地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