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多爾袞陷入沉思,其他人也不再說話了。
別看眾人說得輕巧,但涉及大軍戰略方向這種大問題,沒有人敢說出確定的話:
一來這是多爾袞的權力,二來這事的責任太大,即使是多鐸和阿濟格也不敢貿然接過這口大鍋。
過了一會,多爾袞環視眾人,說道,
“我大清自太祖起兵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仍無法進占關內,這是為何?”
不待眾人迴答,多爾袞說道,
“一來我大清四處皆敵,蒙古諸部,朝鮮乃至東江無不視我大清為敵,若一意進取關內,則龍興之地將處於危險之中,二來山海關掐斷住了遼東與關內的咽喉,我大清一旦進入關內,實際上隻能以戰養戰。”
眾人點點頭,多爾袞繼續說道,“如今賴八旗將士之不懈奮鬥,蒙古諸部已然臣服,朝鮮亦向我大清臣服,環顧四周,遼東之地,大清已無敵手,但是!諸位,不要忘記,我軍之所以屢次大勝,實乃明廷無能人,若是漢人出了個朱元璋那樣的人物,整合了關內,我們還能像以往那樣嗎?”
沒錯,多爾袞終於想明白了:
他不是從軍事上想明白了,而是從政治上想明白了,明廷畢竟是一個運作了兩百餘年的朝廷,這樣的朝廷自然不是新興的八旗集團的對手,但若是換成一個新興的漢人政權呢?
更何況在以往幾十年中,八旗集團連應付明廷這種渾身毛病的朝廷都應付得相當艱難,若是換明初那個狀態的明廷過來……
那是多爾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此,趁現在北京易主,北方混亂之時大軍直插山海關,收下這個雄關之後繼續前進,直撲京城,將可能出現的新興漢人政權扼殺在萌芽狀態,是現在清軍必須做的事情。
不然等關內出現一個統一的新興政權,那麽清廷就死定了。
很快其他人也想通了這一點,
“攝政王說的沒錯,”多鐸說道,“無論北京城中是誰,想要奪下山海關至少都得拉出十萬人,隻要我們殲滅掉這十萬人,饒是神仙也得退出北直隸了!”
多爾袞點點頭,說道,“而且吳三桂送來求援文書也讓我們有了理由,此次進軍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了,必須嚴令各旗改變作風,不得燒殺搶掠,我們這次是去當北直隸的主人的,不是去殺人放火!”
阿濟格皺著眉頭說道,“所以我們的目標是收下北直隸?”
“不知道,到時看吧,一切順利的話我們肯定能收下北直隸,到時再看看情況,若是明軍和李自成反撲太厲害,退出北京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若是有機會的話,我們也許還能收下山西或者山東,甚至若是明軍和李自成不行的話,我們或許能夠重建金朝。”
多爾袞心裏也不是很有底,他這時候並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在多爾袞心裏,能夠重建金朝就已經很不錯了。
在場諸人點點頭,濟爾哈朗說道,“所以攝政王,按照你的意思,咱們直接去打山海關,不走薊鎮了?”
“沒錯,全軍出擊,拿下山海關!”多爾袞說道,“隻要山海關一下,後麵的事情就好辦了。”
“若是山海關拿不下來,死磕關城嗎?”豪格突然說道,“萬一咱們到的時候李自成已經拿下了山海關嚴陣以待,那我們怎麽辦?”
“不可能!”多爾袞斬釘截鐵地說道,“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李自成拿下了山海關,士卒必然疲憊至極,到時八旗大軍一到,一樣可以拿下來!”
多爾袞最終一錘定音,清軍改變進軍計劃,全軍沿著遼西走廊,直撲山海關而去。
在清廷最終做出決議,準備全軍開向山海關的時候,山海關已經在順軍的進攻之下搖搖欲墜。
順軍在幾波進攻之外發現了北翼城是山海關防守相對薄弱的一環,於是迅速集合兵馬進攻北翼城,北翼城位於山海關最北邊,其他關城支援不那麽快,在順軍的猛攻之下城頭的關寧軍士兵士氣已經接近崩潰。
此時,順軍又派出軍隊,沿燕山山道繞至關外,關寧軍此時完全不敢出城作戰,隻得坐視順軍消失在燕山之中。
北翼城的關寧軍士兵知道順軍這是打算繞出關外,夾擊北翼城,一旦順軍完成合圍,北翼城必然陷落。
正當關寧軍士兵惶恐不已之時,突然一陣巨大的爆炸聲傳來,接著有人驚恐地大喊道,
“城牆塌了!城牆塌了!”
衰敗的氣息迅速感染了北翼城的每一個關寧軍士兵,隨著順軍士兵呐喊著衝了上來,北翼城的關寧軍徹底崩潰,順軍於四月初七攻克北翼城:
曆史上這一天李自成還沒開始準備進攻山海關,他在曆史上是在四月初十才決定進攻山海關,然後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四月二十才抵達山海關。
北翼城失守之後關寧軍的防守壓力陡然增大,直接多了一整個防守麵,這讓關寧軍開始難以招架順軍的迅猛攻勢。
“李自成這是瘋了嗎?!哪有人這麽打仗的!”
吳三桂收到北翼城失守的消息之後臉色劇變,順軍的進攻相當兇猛,連番衝擊是一波接著一波:
擁有如此堅決作戰意誌的絕不是那些隨便拉來湊數的烏合之眾能做到的,這些人一定是李自成的精銳,這種一上來就拿精銳投入戰場的作戰風格和吳三桂印象中的農民軍相距甚遠。
但這種作戰風格在此時又相當有效,眼看關寧軍崩潰在即,吳三桂立馬起了跑路的心思。
正好這時候王永吉急急忙忙地過來說,“吳將軍,你聯係清兵了嗎?清兵援軍再不到的話山海關肯定會丟,一些人已經蠢蠢欲動了!”
“總督別急!”吳三桂正想著怎麽溜出去,王永吉這番話讓他立刻找到了借口,“我馬上帶人去寧遠聯係清兵,請清兵前來相助。”
說著吳三桂急急忙忙地帶著幾個家丁下了關城,奪路而去。
別看眾人說得輕巧,但涉及大軍戰略方向這種大問題,沒有人敢說出確定的話:
一來這是多爾袞的權力,二來這事的責任太大,即使是多鐸和阿濟格也不敢貿然接過這口大鍋。
過了一會,多爾袞環視眾人,說道,
“我大清自太祖起兵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仍無法進占關內,這是為何?”
不待眾人迴答,多爾袞說道,
“一來我大清四處皆敵,蒙古諸部,朝鮮乃至東江無不視我大清為敵,若一意進取關內,則龍興之地將處於危險之中,二來山海關掐斷住了遼東與關內的咽喉,我大清一旦進入關內,實際上隻能以戰養戰。”
眾人點點頭,多爾袞繼續說道,“如今賴八旗將士之不懈奮鬥,蒙古諸部已然臣服,朝鮮亦向我大清臣服,環顧四周,遼東之地,大清已無敵手,但是!諸位,不要忘記,我軍之所以屢次大勝,實乃明廷無能人,若是漢人出了個朱元璋那樣的人物,整合了關內,我們還能像以往那樣嗎?”
沒錯,多爾袞終於想明白了:
他不是從軍事上想明白了,而是從政治上想明白了,明廷畢竟是一個運作了兩百餘年的朝廷,這樣的朝廷自然不是新興的八旗集團的對手,但若是換成一個新興的漢人政權呢?
更何況在以往幾十年中,八旗集團連應付明廷這種渾身毛病的朝廷都應付得相當艱難,若是換明初那個狀態的明廷過來……
那是多爾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此,趁現在北京易主,北方混亂之時大軍直插山海關,收下這個雄關之後繼續前進,直撲京城,將可能出現的新興漢人政權扼殺在萌芽狀態,是現在清軍必須做的事情。
不然等關內出現一個統一的新興政權,那麽清廷就死定了。
很快其他人也想通了這一點,
“攝政王說的沒錯,”多鐸說道,“無論北京城中是誰,想要奪下山海關至少都得拉出十萬人,隻要我們殲滅掉這十萬人,饒是神仙也得退出北直隸了!”
多爾袞點點頭,說道,“而且吳三桂送來求援文書也讓我們有了理由,此次進軍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了,必須嚴令各旗改變作風,不得燒殺搶掠,我們這次是去當北直隸的主人的,不是去殺人放火!”
阿濟格皺著眉頭說道,“所以我們的目標是收下北直隸?”
“不知道,到時看吧,一切順利的話我們肯定能收下北直隸,到時再看看情況,若是明軍和李自成反撲太厲害,退出北京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若是有機會的話,我們也許還能收下山西或者山東,甚至若是明軍和李自成不行的話,我們或許能夠重建金朝。”
多爾袞心裏也不是很有底,他這時候並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在多爾袞心裏,能夠重建金朝就已經很不錯了。
在場諸人點點頭,濟爾哈朗說道,“所以攝政王,按照你的意思,咱們直接去打山海關,不走薊鎮了?”
“沒錯,全軍出擊,拿下山海關!”多爾袞說道,“隻要山海關一下,後麵的事情就好辦了。”
“若是山海關拿不下來,死磕關城嗎?”豪格突然說道,“萬一咱們到的時候李自成已經拿下了山海關嚴陣以待,那我們怎麽辦?”
“不可能!”多爾袞斬釘截鐵地說道,“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李自成拿下了山海關,士卒必然疲憊至極,到時八旗大軍一到,一樣可以拿下來!”
多爾袞最終一錘定音,清軍改變進軍計劃,全軍沿著遼西走廊,直撲山海關而去。
在清廷最終做出決議,準備全軍開向山海關的時候,山海關已經在順軍的進攻之下搖搖欲墜。
順軍在幾波進攻之外發現了北翼城是山海關防守相對薄弱的一環,於是迅速集合兵馬進攻北翼城,北翼城位於山海關最北邊,其他關城支援不那麽快,在順軍的猛攻之下城頭的關寧軍士兵士氣已經接近崩潰。
此時,順軍又派出軍隊,沿燕山山道繞至關外,關寧軍此時完全不敢出城作戰,隻得坐視順軍消失在燕山之中。
北翼城的關寧軍士兵知道順軍這是打算繞出關外,夾擊北翼城,一旦順軍完成合圍,北翼城必然陷落。
正當關寧軍士兵惶恐不已之時,突然一陣巨大的爆炸聲傳來,接著有人驚恐地大喊道,
“城牆塌了!城牆塌了!”
衰敗的氣息迅速感染了北翼城的每一個關寧軍士兵,隨著順軍士兵呐喊著衝了上來,北翼城的關寧軍徹底崩潰,順軍於四月初七攻克北翼城:
曆史上這一天李自成還沒開始準備進攻山海關,他在曆史上是在四月初十才決定進攻山海關,然後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四月二十才抵達山海關。
北翼城失守之後關寧軍的防守壓力陡然增大,直接多了一整個防守麵,這讓關寧軍開始難以招架順軍的迅猛攻勢。
“李自成這是瘋了嗎?!哪有人這麽打仗的!”
吳三桂收到北翼城失守的消息之後臉色劇變,順軍的進攻相當兇猛,連番衝擊是一波接著一波:
擁有如此堅決作戰意誌的絕不是那些隨便拉來湊數的烏合之眾能做到的,這些人一定是李自成的精銳,這種一上來就拿精銳投入戰場的作戰風格和吳三桂印象中的農民軍相距甚遠。
但這種作戰風格在此時又相當有效,眼看關寧軍崩潰在即,吳三桂立馬起了跑路的心思。
正好這時候王永吉急急忙忙地過來說,“吳將軍,你聯係清兵了嗎?清兵援軍再不到的話山海關肯定會丟,一些人已經蠢蠢欲動了!”
“總督別急!”吳三桂正想著怎麽溜出去,王永吉這番話讓他立刻找到了借口,“我馬上帶人去寧遠聯係清兵,請清兵前來相助。”
說著吳三桂急急忙忙地帶著幾個家丁下了關城,奪路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