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曉生繼續說道:“大家隻知道茶叫做茶,你們是否知道,茶其實有很多種別名,比較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共有五種,它們分別是:茶,檟,蔎,茗,荈。而其中的茶和茗最為大家所熟知。


    那麽說到茶,就不得不提一提陸羽這個人,沒錯,就是被稱為‘茶聖’的陸羽,他寫的《茶經》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麵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大家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


    隨後,百曉生指著幾種茶葉對我們說道:“今天呢我們說幾種比較有名的茶:第一種叫做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簡稱瓜片、片茶,是中華傳統曆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居中國名茶之冠,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製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


    其產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在唐代被稱為“廬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稱為“六安瓜片”,為上品、極品茶;清為朝廷貢茶。


    請大家注意一下,這個六字讀作lu,四聲,不要鬧笑話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百曉生特別點出來的話,我還真的會把那個字讀作liu。


    鬧笑話是必然的了。


    百曉生說道:“六安瓜片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因為既然可以作為貢茶,那麽它的價值自不必說,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享受的。


    那麽下麵這一種茶大家就很熟悉了——西湖龍井。


    既然是西湖龍井,那麽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產自哪裏了吧!沒錯就是杭州,具體的地點呢就是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的群山,所以叫做西湖龍井,很多人隻知道西湖是一個地方,卻不知道這龍井也是一個地方。”


    說實話,直到百曉生說出這個話之前,我都還以為這個龍井隻是一種雅名而已,沒有想到原來是因為那個地方叫做龍井村。


    看著眾人豁然開朗的表情,我才意識到原來大家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


    於是,我便並不那麽的失落了。


    這時,高園園說道:“百老師,杭州有一道名菜,叫做龍井蝦仁,是不是跟這個龍井蝦仁有關呢?”


    百曉生哈哈大笑說道:“看來這位同學對於吃方麵是比較在行哦,沒錯,龍井蝦仁其實就是將龍井茶和蝦仁放在一起烹製而成,蝦中有茶香,茶中有蝦鮮,食後清口開胃,迴味無窮。”


    看來這百曉生也是一個好吃之人。


    正所謂做什麽事都要做到極致,哪怕是好吃,也要好出一個名堂來,好出名堂來了,那就是美食家了,這檔次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網絡上有些美食博主,那可是紅得不行哦,幾乎可以說是影響了千萬人的飲食習慣,這就是專精之後的影響力。


    百曉生指著另外一種茶繼續說道:“下麵這種茶叫做碧螺春。有沒有同學知道為什麽這種茶叫做碧螺春呢?”


    令胡衝說道:“我覺得應該是它的形狀吧,卷卷的就像是螺一樣。”


    百曉生說道:“很正確,它的名字就是來曆源於它的形狀。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蘇州吳縣太湖洞庭山。


    當地人稱“嚇煞人香”。


    碧螺春茶條索纖細,卷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衝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


    碧螺春不僅味道很香,就連它的名字都是美不勝收,所以也是格外的受歡迎。”


    隨後,百曉生指著下麵一種茶說道:“這種茶比較的有特色,各位有人知道這是什麽茶嗎?”


    這時,常威說道:“這應該是武夷山岩茶。”


    百曉生說道:“為什麽這麽判斷呢?”


    常威說道:“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它是那種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的茶。這個茶看起來就是發酵的茶,而且剛剛介紹的幾種茶都不是凡品,我猜想,這個茶也不會差。”


    百曉生笑著說道:“不錯,不錯,學會有理有據地推測也是一種很棒的能力。沒錯,這個就是武夷山岩茶。


    武夷岩茶是中國傳統名茶,也算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具有岩韻(岩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正如剛剛那位同學說的那樣,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


    最著名的武夷岩茶便是大紅袍茶。


    那麽各位知道這個大紅袍的來曆嗎?”


    常威說道:“這個事情還要從明朝說起: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


    其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迴京城。


    狀元迴朝後,恰遇皇後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後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讀 kē)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采製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


    從此,武夷岩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


    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百曉生說道:“雖然是明朝時期的事,真假難辨,但是這個說法也算是有理有據的,因為明朝時期的官員也確實著的是大紅色的官袍。由此也可以作為這個茶得名的一個依據吧。”


    剛開始聽百曉生講茶,還有點昏昏欲睡;現在是越聽越有精神,因為我對於這些背後的故事可是很感興趣的。


    這些個故事是完全可以作為一些極有營養的談資來談論的,會顯得你這個人比較的博學。


    於是,我便津津有味地繼續聽。


    百曉生指著下麵一種茶說道:“這個茶也是我們大家很熟悉的一種茶,叫做黃山毛峰。


    各位,是不是一提到黃山,你們的腦袋裏麵就會出現那株奇特的黃山迎客鬆啊。”


    百曉生一說,大家都笑了,因為我們頭腦中對於黃山的概念還真就是那一株迎客鬆。


    甚至有人一度懷疑那是假的。


    我也懷疑過,曾想著什麽時候有機會一定要去親自驗證一下,但是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終究未能成行。


    等我掙了錢之後,我一定要學習徐霞客,暢遊天下勝地。


    在我下定決心之餘,百曉生繼續說道:“黃山毛峰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於新製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哈哈,剛開始我還以為黃山有一個地方叫做毛峰。


    現在聽百曉生這麽一說,才知道自己孤陋寡聞了。


    隨後,百曉生指著類似於之前我在老家時大家醃製的鹹菜模樣的茶說道:“這個茶樣貌有點對不起觀眾,但是它的名字確實如雷貫耳,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溪鐵觀音。”


    眾人一致的一聲“哦......”表明了這個鐵觀音確實模樣有點寒磣,但是名字確實又很響亮。


    百曉生繼續說道:“安溪鐵觀音,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


    安溪鐵觀音茶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


    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清雍正年間,質重如鐵,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迴味香甜濃鬱,衝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豔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


    這時,梁靜如舉手問道:“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是什麽意思呢?”


    百曉生說道:“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說簡單一點就是對於它色澤的描述,意思就是綠如芙蓉沙綠,梗也是綠的,紅是指茶葉一部分的顏色為紅色;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自然就是指它的味道了,等下我們嚐一下就知道了。”


    金嘻善問道:“那老師,烏龍茶又是什麽意思?”


    百曉生說道:“傳說,當年有一位茶農在山上采完茶青後,將茶青鮮葉放在竹簍裏,然後背下山。山路崎嶇,在下山的過程中,竹簍裏的鮮葉隨著人體上下顛簸、左右搖晃,茶青鮮葉經過碰撞後,產生了花一樣的清香。


    茶農將這個偶然的發現,用於茶葉加工,竟然形成了後來的一種特殊的\\\"搖青\\\"工藝。當時,自然科學不發達,茶農無法解釋這種神秘現象,於是,將這種茶稱為\\\"烏龍茶\\\",就是\\\"糊裏糊塗的茶\\\",烏龍茶也就成了這類茶的通俗名稱。”


    聽到這個解釋,我們也是一陣的發笑,原來烏龍就是稀裏糊塗的意思。


    難怪有些人將球踢進自家球門就叫“烏龍球”。


    原來是,自己稀裏糊塗就丟分了;對手稀裏糊塗就得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學生趙天打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宸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宸夢並收藏大學生趙天打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