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有車真方便,許大茂眼饞了
四合院:廚神奶爸,饞哭眾禽 作者:望秋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哇,粑粑好膩害啊!”團團看到自行車,驚喜的從屋內跑了出來。
看著閃亮亮的車子,團團好奇的圍著車子轉圈圈。
宋河把團團抱了起來,放到了自行車後座上:“你先在這裏玩一會,爸爸去把魚裝一下。”
團團乖巧的點了點頭。
車座的高度不太高,也不用擔心摔到團團。
昨晚抓的魚現在還很鮮活,可再放久一點,魚可能會因為缺氧憋死。
畢竟水缸就那麽大一點,裝這麽多魚已經是很勉強了,得找時間解決一下存儲問題。
把魚撈出來,裝到竹簍裏。
又把昨晚抓的黃鱔泥鰍等倒進水缸。
自行車還沒有加裝車框,隻能先把昨晚釣的魚賣掉了。
黃鱔和泥鰍比較耐活,下午去賣也可以。
現在有自行車了,可以省下很多趕路的時間。
囑咐好團團看好家,宋河便背著魚簍出發了。
這個年代的自行車雖比不上後世的變速車好騎,蹬起來有些費力。
但已經比腿著去市場好太多了。
賣力的蹬著自行車,隻用了十幾分鍾,便趕到了市場。
把車子停好後,宋河背著濕漉漉的竹簍來到過秤的地方。
看到宋河來了,市場監管員李春才從屋裏走了出來。
“今天來的有點晚呀。”李春才笑著和宋河打招唿。
“你看那邊,都是等著買野生魚的,你今天要是不來,她們都得鬧情緒,有的大媽已經等一個多小時了。”
順著李春才手指的方向,宋河發現是水產區圍了一堆人。
這群人裏大媽們居多,情緒有些煩躁,正與賣魚的售貨員爭執著什麽。
皮膚黝黑的售賣員也在焦急的向人群解釋。
好家夥,一會別打起來了。
“今天家裏有點事,來晚了,以後我早早地就送過來。”宋河歉意的說道。
“以後最好準點來,也方便我們市場銷售。”
“來吧,過秤,對了,市場上野生魚的價格上調了,你的進貨價也漲了五分錢,現在野生魚是六毛五一斤。”
這倒是個好消息。
宋河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斤多五分錢,十斤就多出五毛錢。
“七十三斤二兩,一共四十七塊五毛八,你先簽字,我去給你拿錢。”
宋河熟練的在登記單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又賺了四十多塊錢。
如果一個月不間斷的去釣魚,一個月就能賺一千多塊錢。
一個月的收入,比壹大爺一年的工資還高。
拿了錢,宋河直奔供銷社。
昨天預估的零件買少了,這次補齊,下一輛自行車也能組裝出來了。
有了自行車,以後去哪都方便。
去供銷社的路上,宋河看到了一家熟悉的中藥鋪。
‘永安堂。’
這是四九城裏有名的一家中藥鋪。
原主之前做街溜子的時候,每天在四九城溜達,一天偶然發現永安堂內掛了一個黑板,上麵寫著收購中藥的名單。
當原主看到中藥價格的時候,眼睛都值了。
一味名叫天麻的中草藥,永安堂居然三塊錢一斤收購。
天麻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
四九城周邊的農村和山上經常能看到。
於是原主竄著幾個街溜子一起跑到農村去搜集草藥。
幾人采了整整兩大筐,送到了永安堂。
可是永安堂的老中醫翻找了一遍,也沒找到一株中草藥,全都是一些沒用的雜草。
忙活了一整天,結果一毛錢也沒賺到,原主因此記恨上了永安堂。
晚上喊了王二河幾人,直接被永安堂的大門給砸了。
想起原主之前幹過的缺德事,宋河無語的搖了搖頭。
但也算是發現了一條賺錢的門路。
采摘天麻和抓魚一樣,都是無本的買賣,找到就能賺錢,找不到也沒什麽損失。
買完零件,宋河又買了一個鐵鍋。
家裏一個鐵鍋又是做飯,又是炒菜的,做起飯來不太方便。
路過肉攤的時候,順手割了三斤五花肉。
這個年代的豬肉很好吃,比後世的豬肉香多了,宋河買一些,打算中午燉五花肉。
香噴噴的五花肉配上大米飯,簡直不要太饞人。
騎著自行車趕迴了四合院。
剛進門,便遇到了許大茂。
許大茂今天打扮的人模狗樣,準備出門約婁曉娥吃飯。
昨天的相親很成功,單身二十多年的許大茂一眼便看上了婁曉娥。
“宋河,你這....”
“這就是你昨天搗鼓的自行車?”
許大茂懵了。
昨天他下鄉放電影去了,迴來的有些晚,沒趕上看熱鬧。
組裝自行車的事情還是從他爸媽嘴裏聽來的。
據說宋河在廢品站買了一堆破爛,打算自己造一輛自行車。
許大茂對此很是不屑。
自行車哪是說造就能造的。
可現在他傻眼了。
宋河可是騎著自行車迴來的。
腳下的自行車不僅亮的反光,而且還極為順滑,沒有一點雜響。
這真是宋河做的?
這咋可能。
宋河這個街溜子,還有這本事?
許大茂的眼神很震驚,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自行車。
“宋河,真是你搗鼓出來的?”
宋河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哎,你還真有兩下子啊。”
“你這車子騎著咋樣?借我用用唄,我晚上就還你。”
眼前的這個自行車許大茂眼饞的很,要是騎著它去找婁曉娥,多有麵子。
“不行,我還得接媳婦下班。”宋河一口迴絕。
“切,小氣。”
許大茂也沒繼續糾纏,和婁曉娥約定的時間快到了,得趕緊出門了。
聽到動靜的壹大媽等人也從屋裏走了出來。
看著院子裏的自行車,眾人都有些意外。
“哎呦,你這自行車做的真好看,看著真新啊。”
“沒想到你還有這手藝,之前沒看出來啊。”
“這跟供銷社賣的簡直一模一樣,真好看呀。”
幾人圍在自行車前看熱鬧。
宋河則在一邊組裝另外一輛自行車。
隻要他能把自行車組裝好,就不愁沒人買。
院子裏哪個男人不想擁有一輛自行車?
車子停在院子裏,就是一個活招牌。
看著閃亮亮的車子,團團好奇的圍著車子轉圈圈。
宋河把團團抱了起來,放到了自行車後座上:“你先在這裏玩一會,爸爸去把魚裝一下。”
團團乖巧的點了點頭。
車座的高度不太高,也不用擔心摔到團團。
昨晚抓的魚現在還很鮮活,可再放久一點,魚可能會因為缺氧憋死。
畢竟水缸就那麽大一點,裝這麽多魚已經是很勉強了,得找時間解決一下存儲問題。
把魚撈出來,裝到竹簍裏。
又把昨晚抓的黃鱔泥鰍等倒進水缸。
自行車還沒有加裝車框,隻能先把昨晚釣的魚賣掉了。
黃鱔和泥鰍比較耐活,下午去賣也可以。
現在有自行車了,可以省下很多趕路的時間。
囑咐好團團看好家,宋河便背著魚簍出發了。
這個年代的自行車雖比不上後世的變速車好騎,蹬起來有些費力。
但已經比腿著去市場好太多了。
賣力的蹬著自行車,隻用了十幾分鍾,便趕到了市場。
把車子停好後,宋河背著濕漉漉的竹簍來到過秤的地方。
看到宋河來了,市場監管員李春才從屋裏走了出來。
“今天來的有點晚呀。”李春才笑著和宋河打招唿。
“你看那邊,都是等著買野生魚的,你今天要是不來,她們都得鬧情緒,有的大媽已經等一個多小時了。”
順著李春才手指的方向,宋河發現是水產區圍了一堆人。
這群人裏大媽們居多,情緒有些煩躁,正與賣魚的售貨員爭執著什麽。
皮膚黝黑的售賣員也在焦急的向人群解釋。
好家夥,一會別打起來了。
“今天家裏有點事,來晚了,以後我早早地就送過來。”宋河歉意的說道。
“以後最好準點來,也方便我們市場銷售。”
“來吧,過秤,對了,市場上野生魚的價格上調了,你的進貨價也漲了五分錢,現在野生魚是六毛五一斤。”
這倒是個好消息。
宋河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斤多五分錢,十斤就多出五毛錢。
“七十三斤二兩,一共四十七塊五毛八,你先簽字,我去給你拿錢。”
宋河熟練的在登記單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又賺了四十多塊錢。
如果一個月不間斷的去釣魚,一個月就能賺一千多塊錢。
一個月的收入,比壹大爺一年的工資還高。
拿了錢,宋河直奔供銷社。
昨天預估的零件買少了,這次補齊,下一輛自行車也能組裝出來了。
有了自行車,以後去哪都方便。
去供銷社的路上,宋河看到了一家熟悉的中藥鋪。
‘永安堂。’
這是四九城裏有名的一家中藥鋪。
原主之前做街溜子的時候,每天在四九城溜達,一天偶然發現永安堂內掛了一個黑板,上麵寫著收購中藥的名單。
當原主看到中藥價格的時候,眼睛都值了。
一味名叫天麻的中草藥,永安堂居然三塊錢一斤收購。
天麻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
四九城周邊的農村和山上經常能看到。
於是原主竄著幾個街溜子一起跑到農村去搜集草藥。
幾人采了整整兩大筐,送到了永安堂。
可是永安堂的老中醫翻找了一遍,也沒找到一株中草藥,全都是一些沒用的雜草。
忙活了一整天,結果一毛錢也沒賺到,原主因此記恨上了永安堂。
晚上喊了王二河幾人,直接被永安堂的大門給砸了。
想起原主之前幹過的缺德事,宋河無語的搖了搖頭。
但也算是發現了一條賺錢的門路。
采摘天麻和抓魚一樣,都是無本的買賣,找到就能賺錢,找不到也沒什麽損失。
買完零件,宋河又買了一個鐵鍋。
家裏一個鐵鍋又是做飯,又是炒菜的,做起飯來不太方便。
路過肉攤的時候,順手割了三斤五花肉。
這個年代的豬肉很好吃,比後世的豬肉香多了,宋河買一些,打算中午燉五花肉。
香噴噴的五花肉配上大米飯,簡直不要太饞人。
騎著自行車趕迴了四合院。
剛進門,便遇到了許大茂。
許大茂今天打扮的人模狗樣,準備出門約婁曉娥吃飯。
昨天的相親很成功,單身二十多年的許大茂一眼便看上了婁曉娥。
“宋河,你這....”
“這就是你昨天搗鼓的自行車?”
許大茂懵了。
昨天他下鄉放電影去了,迴來的有些晚,沒趕上看熱鬧。
組裝自行車的事情還是從他爸媽嘴裏聽來的。
據說宋河在廢品站買了一堆破爛,打算自己造一輛自行車。
許大茂對此很是不屑。
自行車哪是說造就能造的。
可現在他傻眼了。
宋河可是騎著自行車迴來的。
腳下的自行車不僅亮的反光,而且還極為順滑,沒有一點雜響。
這真是宋河做的?
這咋可能。
宋河這個街溜子,還有這本事?
許大茂的眼神很震驚,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自行車。
“宋河,真是你搗鼓出來的?”
宋河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哎,你還真有兩下子啊。”
“你這車子騎著咋樣?借我用用唄,我晚上就還你。”
眼前的這個自行車許大茂眼饞的很,要是騎著它去找婁曉娥,多有麵子。
“不行,我還得接媳婦下班。”宋河一口迴絕。
“切,小氣。”
許大茂也沒繼續糾纏,和婁曉娥約定的時間快到了,得趕緊出門了。
聽到動靜的壹大媽等人也從屋裏走了出來。
看著院子裏的自行車,眾人都有些意外。
“哎呦,你這自行車做的真好看,看著真新啊。”
“沒想到你還有這手藝,之前沒看出來啊。”
“這跟供銷社賣的簡直一模一樣,真好看呀。”
幾人圍在自行車前看熱鬧。
宋河則在一邊組裝另外一輛自行車。
隻要他能把自行車組裝好,就不愁沒人買。
院子裏哪個男人不想擁有一輛自行車?
車子停在院子裏,就是一個活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