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婆婆的葬禮可以說是冷冷清清,畢竟家人都死光了,在幼保院生活一輩子的人,哪裏來的親朋好友。


    但是周邊的走得比較近的幾個商戶,還有何捕快,都來了,多少悼念一下,表示一下心意。


    幼保院的孩子們各個披麻戴孝,吳婆婆親生的孩子們沒了,她們這些人就是吳婆婆的孩子。


    徐正清找人給吳婆婆選了一個好地方。


    說不上什麽風水寶地,但是也算是一塊不錯的墓地。


    徐正清把那一片土地都買下來了,日後在幼保院老死,無處可去的孤魂,有了屬於幼保院自己的墓地,再也不用擔心成為孤魂野鬼了。


    吳婆婆是這片土地的第一個住戶,入戶儀式辦的十分體麵。


    畢竟徐正清已經辦了兩場了,再諮詢一下這裏的老人一些需要避諱的,其他的都差不多。


    酒席直接在幼保院的院子裏擺了一桌,主要是給前來拜祭的那些人的。


    幼保院全是婦女兒童,不適合出現在這種場合。


    不過作為主人,還是需要去打招唿的。


    本來這個工作應該大妹來做,但是大妹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做。


    吳婆婆去世之後,她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幼保院新的“婆婆”。


    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這麽早接手這一切,整個人還沒有從吳婆婆去世的事實中清醒過來。


    衙門過來訂戶的時候,大妹真想把名頭安在徐正清身上,因為現在幼保院的一切實際上都是徐正清在處理。


    但是最後的理智讓大妹沒這麽做。


    畢竟在幼保院訂戶了,日後婚嫁都是麻煩事。


    大妹是不覺得自己能夠嫁出去了,她們已經拖累徐正清很多了,不能再繼續拖累徐正清。


    而且徐正清雖然能幹,但實際上也不過是個八歲的孩子,也沒辦法讓她訂戶。


    所以,大妹還是接過了吳婆婆的擔子,但是她還沒有理出頭緒,整個人都是懵的。


    徐正清默默地接過所有的事情,吳婆婆的去世讓她很自責。


    如果她沒有被追殺,在林中迷路,吳婆婆就不會擔心的直接病倒。


    如果她不去準備那些東西,吳婆婆也許就不會這麽早離去。


    她知道,這一切不是她的錯,別人是這麽告訴她的,她也是這麽想的,但是她就是沒辦法釋懷。


    徐正清明白這種感覺,過一段時間就會好,她也知道該怎麽處理這種感覺,畢竟是經驗者。


    徐正清拿著酒,獨自走到餐桌前進酒,還好來的人不多,不然徐正清都不知道去哪裏找餐具桌子這些東西。


    古代平民家裏辦這種事,都是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互相幫忙的,東西也是大家一起拿的,用完了再還迴去。


    但是吳婆婆顯然沒有這些關係。


    徐正清也不能去和趙掌櫃借,所有人裏,隻有趙掌櫃有這個能力,但是她不能去借。


    因為人家是做生意的,東西拿來辦喪事,那東西就不能再用了,等於是讓趙掌櫃送這些東西。


    徐正清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所以,如果人來的多,徐正清就隻能自己去買。


    到不是出不起這個錢,而是用完了,放什麽地方,幼保院顯然用不了那麽多,倉庫也放不下。


    現在人不多,倒是沒了這方麵的麻煩,但是也讓徐正清覺得有些淒涼。


    要知道,她外公外婆去世的時候,徐正清每一次都擺了三十多桌,禮金都讓徐正清小賺一筆。


    而吳婆婆這邊,連一個十人桌都沒有湊齊。


    徐正清端著酒說道:“今日多謝各位來訪區區薄酒,聊表心意,家中無人作陪,還請海涵。”


    眾人連忙安慰,肉老板大聲說道:“吳婆婆一生也算有個了結,小正讓她風光大葬已是了解了她的心願,你年紀還小,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不必繼續介懷。”


    趙掌櫃也點頭說道:“人這輩子,生老病死,誰也不能逃脫。生時輝煌,死時風光,幾乎是每個人的願望。吳婆婆這個葬禮辦的妥當,她這輩子沒白來一趟。”


    徐正清為了熱鬧,可是請了專業的送葬隊伍,這才讓整個葬禮看起來沒那麽冷清,但是跟徐正清外公外婆,那時候根本沒辦法比。


    但是就這樣,趙掌櫃他們也覺得吳婆婆死得其所了。


    主要是徐正清還把吳婆婆這一生的,生平,以及做過的一切好事,都被徐正清記錄下來,還特意請了一個文筆好的先生,編寫成祭文。


    這在趙掌櫃他們看來,實在是太風光了!


    徐正清也是拖了何捕快幫忙,她不認識什麽人。


    雖說祭文這種東西,身份越高,價值也越高。


    但是吳婆婆這麽一個平明百姓,弄得太高也不好,一個普通教書先生,就是她高攀不起的存在。


    所以,徐正清沒有找王大人去寫這個東西。


    就這樣,趙掌櫃他們都羨慕不已,主要是沒點關係,這東西,人家也不願意寫。


    徐正清還是拖了童生案首這個身份,以及幼保院孩子這個身份,雙重身份的福,人家才願意動筆。


    為此徐正清還送上十兩文銀的潤筆費,還有各種禮品,還請了三次才請動,麻煩的要死。


    不過徐正清還是這麽做了,不多做一些,徐正清就覺得不舒服。


    實際上,徐正清為了能夠讓葬禮熱鬧一些,還特意去找了從幼保院走出去的孩子,希望她們能夠來參加。


    但是這些人大多處境不好,要麽嫁的不好,年紀輕輕就一副年老體衰的樣子,在夫家還不受待見,對幼保院也沒什麽感情,或者說,時間越長,她們對於幼保院就越是怨恨。


    本身在幼保院沒過過什麽好日子,後來嫁人了也沒什麽幫襯,對幼保院又能有什麽感情。


    唯一感到還不錯的,就是出嫁時帶了幾件不錯的衣服,但也僅此而已了。


    徐正清看著那些人的樣子責備的話語就說不出口。


    還有些人身處花樓,也是生不由己。


    有些早已逝去,有些不知身處何方,而活著的也覺得無顏麵對。


    不是所有人都對吳婆婆沒感情的,也不是那些人不知道感恩。


    而是生活的痛苦讓她們不得不讓自己的心硬一點,麻木一點,否則她們活不下去。


    葬禮結束,這些人也沒有人過來。


    徐正清沒有責怪她們,而且,她在後麵的小巷,聽到了壓抑著的哭聲。


    顯然,還是有人來了的,隻是她們沒有露麵。


    徐正清知道吳婆婆一直很自責,覺得自己沒本事,不能給幼保院的孩子好的生活。


    但是徐正清一直對吳婆婆說,她已經盡力了,能夠讓這麽多孩子活著長到離開幼保院的時候,她真的已經盡力了。


    徐正清對吳婆婆的感情有多深?


    實際上還真的沒那麽深,畢竟徐正清才來一年,兩人又能有多少感情。


    更何況徐正清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冷清的人。


    但是吳婆婆死了,徐正清又覺得空落落的。


    她一直用最大的包容在對待徐正清。


    要不是她的包容,她的認同,徐正清走不到現在。


    她把所有的擔憂都埋藏在心底,對徐正清表現出來的,隻有信任和愧疚。


    而徐正清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把幼保院帶到如今這個地步。


    吳婆婆會在徐正清迷惑的時候,教徐正清如何處理問題,但是除非徐正清問,否則她絕對不會多說半句。


    這樣的吳婆婆,讓徐正清相處起來很輕鬆,同時也很有安全感。


    是的,徐正清也缺乏安全感。


    或者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她沒有安全感。


    皇權世界,她一個孤女,連家人都不待見的人,能有什麽安全感?


    一個從出生就被親媽恨不得直接弄死的人,有什麽安全感?


    她的強勢,她的兇狠,她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為了不讓人看出她的怯弱。


    因為她很清楚,在這裏,弱者沒有生存下來的權利,或者說,沒有好好生活的權利。


    吳婆婆會教導她這個世界的一些潛規則。


    對於這些潛規則,見多識廣的白大夫不見得有吳婆婆清楚。


    而這也是徐正清欠缺的。


    現在,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吳婆婆死了,幼保院這麽一群人,徐正清隻覺得頭大。


    晚上,徐正清皺著眉頭在胡思亂想,吳婆婆死了之後,她就忍不住去想。


    現在天氣熱了,要不是靠著冰窖裏的冰塊,吳婆婆的屍體放不到一天就會發臭。


    更別提這麽體麵的葬禮了。


    但是葬禮之後的空虛,讓徐正止不住地想一些有的沒的,像極了杞人憂天的樣子。


    而這時候,門被敲響了,徐正清疑惑地打開門,發現三妹她們幾個站在門口。


    看到徐正清開門了,三妹怯怯地說道:“徐姐姐,我們可以和你睡嗎?”


    看著四個孩子怯弱的樣子,徐正清歎了一口氣,讓四人進門。


    “睡不著?害怕?”


    三妹幾人搖頭,隨後六妹小聲說道:“我想婆婆了。”


    一句話,又讓幾人紅了眼眶。


    徐正清歎了口氣,摸了摸幾人的腦袋,說道:“我們都想,不過我們可以放在心裏,隻要一直記得她,她就會一直活在我們的心裏。”


    孩子們似懂非懂,徐正清也不指望她們能明白多少,但是再華麗的語言,也不過是安慰人的手段罷了,就看有沒有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女的古代生存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貓睡不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貓睡不醒並收藏棄女的古代生存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