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清沒有履行黑狗臨死前的委托,因為在徐正清看來,那是單方麵的委托,並不是她許下的承諾。
而且,對於一個作惡多端,還想著要自己命的人,沒必要講什麽道義。
她可以肯定,如果她死了,那些人絕對不會對幼保院的人講什麽道義。
因此,徐正清在把事情交代給衙門之後,後續就不打算管了。
吳婆婆的身體在慢慢康複,但是徐正清知道,那隻是表相。
不過還好,至少可以下床了,要是之後的日子,吳婆婆隻能躺在床上,那才是難熬。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實際上一直躺在床上的人又何嚐不痛苦。
想活的渴望,對死的畏懼,想死的糾結,活著的痛苦,所有的一切都隱藏在大腦活躍,卻不能行動的身體中。
徐正清打心眼裏不希望吳婆婆受這樣的痛苦。
上輩子,徐正清送走外公外婆的時候,外公是痛苦的。
他死於疾病,死前動了手術,臨死的時候還離不開止痛藥,斷斷續續治療了大半年。
很多天晚上,外公都痛地睡不著覺,不停地哼哼。
徐正清怎麽努力都沒有用,隻有外婆才能安撫他的傷痛。
外公去世之後,剛辦完喪事,外婆就在睡夢中離開了。
徐正清發現的時候,外婆是麵帶微笑走的,看起來很安詳。
徐正清覺得,外婆這才是喜喪,沒有任何痛苦。
所以徐正清是真的希望吳婆婆能走的安詳一些。
現在幼保院藥味不斷,吳婆婆的身體虛不受補,根本用不上什麽好東西,藥都是白大夫和甘草去采的。
徐正清也會跟著上山。
她不希望自己變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幼保院還需要她上山砍柴呢。
好在上一次,衛兵們把柴火運迴來了,不然幼保院的柴火都要不夠了。
也好在現在天氣變暖了,不需要用暖炕,隻是每天大家洗澡,燒飯,還是要不少柴火。
所以,徐正清上山還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每次徐正清上山都能安然無恙地迴來,吳婆婆她們也不再那麽緊張了。
天氣變暖之後,山上的野果也越來越多,徐正清上山沒遇到過多少,但是集市裏拿來賣的人不少。
原先沒人想到,但是自從徐正清買過之後,集市賣的人就多起來了。
一些家裏有些閑錢的人都會給孩子買一點嚐嚐味道。
城裏的孩子真的很少出城,進出都需要交錢不說,單獨出去還不安全,一定要大人帶著。
而大人們往往都沒有時間。
徐正清以前覺得996,就不是人幹的,吐槽過一次又一次,但是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996,是真幸福啊。
因為在這裏,固定的工作往往意味著一個月基本上隻能休息兩天,也就是半個月休息一次。
而給你休息不是讓你真的休息的,而是沐修。
也就是給你時間洗澡。
在古代,洗澡也是個大工程,主要還是洗頭麻煩。
頭發長,天熱還好,天冷是真的不容易幹。
要不是徐正清的房間裏都有暖爐,大冬天是真不敢讓大家洗澡
因為到時候很有可能,頭發沒幹,全變成冰棍了。
所以,在這裏工作,是真的沒什麽休息的時間。
小孩子們沒壓力的就一起玩遊戲,有壓力的就要幫著幹活,山林對他們而言是真的很陌生。
所以,集市上的野果賣得很好,主要價格也不高。
徐正清惦記著青飼料,在確定驢喜歡吃什麽草之後,徐正清就開始準備了。
這東西弄好了還是很有用的。
現在邊軍對她們印象好,就是因為那點泡菜。
要是把青飼料弄出來,那些邊軍還不更加喜歡幼保院!
徐正清很有危機感,她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為了給自己和幼保院找個牢靠一些的靠山。
現在邊軍的好感度已經刷上來了,徐正清自然要趁熱打鐵,無論什麽時候,和軍隊打好關係,都能給人強烈的安全感。
為了弄這個青飼料,徐正清先是做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大木盒,感覺就是加大版的做豆腐模具。
剛看到這東西的時候,吳婆婆她們還以為徐正清想做豆腐呢。
不過豆腐沒有做,豆漿倒是喝到了。
徐正清想往草料裏麵加一點豆渣看看效果,反正驢是吃豆渣的,隻不過不能喂生的,要煮過,而且數量還不能太多。
所以徐正清正好可以做實驗,豆漿大家喝了身體好,豆渣一部分直接喂驢,另一部分拿來放在青飼料裏實驗。
不過煮出來的豆漿有點多,最濃的那一部分,被徐正清拿來做豆腐腦了。
好長時間沒吃,有點饞了。
青飼料徐正清也不知道怎麽做,反正知道肯定要,弄碎,然後加酵母,沒現成的就放點酒槽,這也算是天然酵母,然後就是豆渣。
全部混合在一起之後,放在木盒裏,再放一個大石頭壓實,最後放到地窖裏保存。
徐正清也不知道成不成功,反正試一下,不行就拿去當化肥,橫豎不會浪費。
青飼料成功沒有,徐正清不知道,反正豆腐腦做的挺好的,一群人吃得很開心,吳婆婆都難得多吃了一些。
徐正清決定有時間就做一些,豆製品吃點有好處。
外麵有豆腐賣,也有豆漿,就是要自己拿碗去裝。
豆腐腦和豆腐,實際上就是相差一個壓實的過程,徐正清也會做。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偶爾做一次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賣錢就算了,徐正清實在不願意耗費這個力氣。
這讓大妹她們十分不滿,冬天賺錢多了,這時候空下來不習慣。
徐正清可不會慣著她們,冬天已經很忙了,一年忙到腳,日子還過不過了!
更何況,徐正清還要讀書,還要寫書,可以說,整個幼保院門徐正清最忙了!
時間過得飛快,徐正清發現,張大伯已經很久沒來幼保院了,估計是知道幼保院有地了,所以就不來送糧食了。
其實的確是這樣,這一次的玉米收上來之後,磨成細粉,幼保院自己也收獲了一萬斤玉米粉。
徐正清把玉米粉前前後後磨了五遍,浪費了很多,但是磨出來的粉更加細膩,做出來的東西好吃不少。
然後徐正清就把倉庫裏所有玉米粉又都磨了一遍,讓吳婆婆心疼地不行。
可是徐正清對此很堅持,她在吃這方麵,是堅決不會退讓的!
這一點倒是讓白大夫很是高興。
她本身就是好日子過慣的人,哪怕出來之後,日子過得也不差,就是每天提心吊膽的,老是要麻煩世伯。
但是世伯年紀也不小了,誰知道還能靠多久。
但是徐正清不一樣,以徐正清的年紀,白大夫覺得,這輩子不需要擔心了,隻要徐正清不去浪,她養老就有指望。
原本幼保院是真的不行,住的地方不行,吃的地方更不行。
而且幼保院自己都自身難保。
白大夫要是那時候和幼保院搭夥過日子,那就是單方麵救濟。
她一個被趕出家門的單身女人,哪有這個能力去救濟別人!
但是現在的幼保院,白大夫還是過得很舒服的。
不需要提心吊膽的睡覺,住的地方很舒服,吃的也很好,徐正清這個好嘴的,就不會虧待自己。
所以,白大夫每天都在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
現在,她會時不時地教大妹她們一點草藥知識。
可惜的是,大妹實在沒這個天分,她本身就沒讀過書,這時候還在努力認字,大部分時間都在忙活幼保院裏裏外外的事情,哪來的精力學醫。
二妹誌不在此,一心想考功名,給幼保院保駕護航,完全沒興趣。
三妹她們年紀尚小,每日讀書練箭就已經消磨光了她們的耐心,倒是對那些值錢的草藥有些興趣,但是對於學醫就沒什麽興趣了。
吳婆婆看在眼裏,也隻是說她們沒福氣,倒也沒有強迫她們。
白大夫也樂得自在,有願意學的孩子,她肯定會認真教,可人家不願意,上杆子就沒必要了,反正還有甘草這個徒弟在,她每天忙活的事情也不少。
過了一個月,棺材總算製作好了,被抬進了倉庫。
吳婆婆看到的時候,眼淚都流下來了。
等大妹把製作好的壽衣拿出來的時候,吳婆婆直接抱著徐正清大哭起來。
她家人都死光了,無論是夫家還是娘家。
屍體都扔在路上,現在連找都找不到了。
她雖然把幼保院當家,但是幼保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她不能把祖宗牌位放在幼保院裏隻能讓家人繼續當孤魂野鬼。
每每想到這裏,吳婆婆就痛苦不已。
想著自己估計也是這樣,畢竟幼保院哪有這個能力辦喪事,而且大妹她們也不懂,吳婆婆也不好直接說,怕給大妹她們壓力。
沒想到,徐正清不聲不響直接辦了。
吳婆婆頓時覺得自己不用擔心後事了,能不喜極而泣嘛。
當天,吳婆婆的臉色都好看了不少,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了,白大夫的臉色卻凝重起來。
當晚,白大夫仔細給吳婆婆把了脈,又親自看著吳婆婆睡下,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妹卻發現吳婆婆躺在床上去了。
徐正清呆楞地站在門口,不明白好好的,怎麽就沒了?
白大夫歎著氣安慰道:“你解決了她最擔心的事,她自然就放心走了。這樣其實也好,可以少受一些折磨,不然的話,還不知道她日後要吃什麽苦呢。”
徐正清茫然地抬起頭,“如果我v不準備那些,她是不是就沒事了?”
看著徐正清失魂落魄的樣子,白大夫說道:“你去看看吳婆婆,她睡的很安詳,這是喜喪!”
徐正清走進去看了看,果然跟外婆是一樣的。
雖然明白,但是眼淚還是忍不住掉了下來。
而且,對於一個作惡多端,還想著要自己命的人,沒必要講什麽道義。
她可以肯定,如果她死了,那些人絕對不會對幼保院的人講什麽道義。
因此,徐正清在把事情交代給衙門之後,後續就不打算管了。
吳婆婆的身體在慢慢康複,但是徐正清知道,那隻是表相。
不過還好,至少可以下床了,要是之後的日子,吳婆婆隻能躺在床上,那才是難熬。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實際上一直躺在床上的人又何嚐不痛苦。
想活的渴望,對死的畏懼,想死的糾結,活著的痛苦,所有的一切都隱藏在大腦活躍,卻不能行動的身體中。
徐正清打心眼裏不希望吳婆婆受這樣的痛苦。
上輩子,徐正清送走外公外婆的時候,外公是痛苦的。
他死於疾病,死前動了手術,臨死的時候還離不開止痛藥,斷斷續續治療了大半年。
很多天晚上,外公都痛地睡不著覺,不停地哼哼。
徐正清怎麽努力都沒有用,隻有外婆才能安撫他的傷痛。
外公去世之後,剛辦完喪事,外婆就在睡夢中離開了。
徐正清發現的時候,外婆是麵帶微笑走的,看起來很安詳。
徐正清覺得,外婆這才是喜喪,沒有任何痛苦。
所以徐正清是真的希望吳婆婆能走的安詳一些。
現在幼保院藥味不斷,吳婆婆的身體虛不受補,根本用不上什麽好東西,藥都是白大夫和甘草去采的。
徐正清也會跟著上山。
她不希望自己變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幼保院還需要她上山砍柴呢。
好在上一次,衛兵們把柴火運迴來了,不然幼保院的柴火都要不夠了。
也好在現在天氣變暖了,不需要用暖炕,隻是每天大家洗澡,燒飯,還是要不少柴火。
所以,徐正清上山還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每次徐正清上山都能安然無恙地迴來,吳婆婆她們也不再那麽緊張了。
天氣變暖之後,山上的野果也越來越多,徐正清上山沒遇到過多少,但是集市裏拿來賣的人不少。
原先沒人想到,但是自從徐正清買過之後,集市賣的人就多起來了。
一些家裏有些閑錢的人都會給孩子買一點嚐嚐味道。
城裏的孩子真的很少出城,進出都需要交錢不說,單獨出去還不安全,一定要大人帶著。
而大人們往往都沒有時間。
徐正清以前覺得996,就不是人幹的,吐槽過一次又一次,但是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996,是真幸福啊。
因為在這裏,固定的工作往往意味著一個月基本上隻能休息兩天,也就是半個月休息一次。
而給你休息不是讓你真的休息的,而是沐修。
也就是給你時間洗澡。
在古代,洗澡也是個大工程,主要還是洗頭麻煩。
頭發長,天熱還好,天冷是真的不容易幹。
要不是徐正清的房間裏都有暖爐,大冬天是真不敢讓大家洗澡
因為到時候很有可能,頭發沒幹,全變成冰棍了。
所以,在這裏工作,是真的沒什麽休息的時間。
小孩子們沒壓力的就一起玩遊戲,有壓力的就要幫著幹活,山林對他們而言是真的很陌生。
所以,集市上的野果賣得很好,主要價格也不高。
徐正清惦記著青飼料,在確定驢喜歡吃什麽草之後,徐正清就開始準備了。
這東西弄好了還是很有用的。
現在邊軍對她們印象好,就是因為那點泡菜。
要是把青飼料弄出來,那些邊軍還不更加喜歡幼保院!
徐正清很有危機感,她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為了給自己和幼保院找個牢靠一些的靠山。
現在邊軍的好感度已經刷上來了,徐正清自然要趁熱打鐵,無論什麽時候,和軍隊打好關係,都能給人強烈的安全感。
為了弄這個青飼料,徐正清先是做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大木盒,感覺就是加大版的做豆腐模具。
剛看到這東西的時候,吳婆婆她們還以為徐正清想做豆腐呢。
不過豆腐沒有做,豆漿倒是喝到了。
徐正清想往草料裏麵加一點豆渣看看效果,反正驢是吃豆渣的,隻不過不能喂生的,要煮過,而且數量還不能太多。
所以徐正清正好可以做實驗,豆漿大家喝了身體好,豆渣一部分直接喂驢,另一部分拿來放在青飼料裏實驗。
不過煮出來的豆漿有點多,最濃的那一部分,被徐正清拿來做豆腐腦了。
好長時間沒吃,有點饞了。
青飼料徐正清也不知道怎麽做,反正知道肯定要,弄碎,然後加酵母,沒現成的就放點酒槽,這也算是天然酵母,然後就是豆渣。
全部混合在一起之後,放在木盒裏,再放一個大石頭壓實,最後放到地窖裏保存。
徐正清也不知道成不成功,反正試一下,不行就拿去當化肥,橫豎不會浪費。
青飼料成功沒有,徐正清不知道,反正豆腐腦做的挺好的,一群人吃得很開心,吳婆婆都難得多吃了一些。
徐正清決定有時間就做一些,豆製品吃點有好處。
外麵有豆腐賣,也有豆漿,就是要自己拿碗去裝。
豆腐腦和豆腐,實際上就是相差一個壓實的過程,徐正清也會做。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偶爾做一次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賣錢就算了,徐正清實在不願意耗費這個力氣。
這讓大妹她們十分不滿,冬天賺錢多了,這時候空下來不習慣。
徐正清可不會慣著她們,冬天已經很忙了,一年忙到腳,日子還過不過了!
更何況,徐正清還要讀書,還要寫書,可以說,整個幼保院門徐正清最忙了!
時間過得飛快,徐正清發現,張大伯已經很久沒來幼保院了,估計是知道幼保院有地了,所以就不來送糧食了。
其實的確是這樣,這一次的玉米收上來之後,磨成細粉,幼保院自己也收獲了一萬斤玉米粉。
徐正清把玉米粉前前後後磨了五遍,浪費了很多,但是磨出來的粉更加細膩,做出來的東西好吃不少。
然後徐正清就把倉庫裏所有玉米粉又都磨了一遍,讓吳婆婆心疼地不行。
可是徐正清對此很堅持,她在吃這方麵,是堅決不會退讓的!
這一點倒是讓白大夫很是高興。
她本身就是好日子過慣的人,哪怕出來之後,日子過得也不差,就是每天提心吊膽的,老是要麻煩世伯。
但是世伯年紀也不小了,誰知道還能靠多久。
但是徐正清不一樣,以徐正清的年紀,白大夫覺得,這輩子不需要擔心了,隻要徐正清不去浪,她養老就有指望。
原本幼保院是真的不行,住的地方不行,吃的地方更不行。
而且幼保院自己都自身難保。
白大夫要是那時候和幼保院搭夥過日子,那就是單方麵救濟。
她一個被趕出家門的單身女人,哪有這個能力去救濟別人!
但是現在的幼保院,白大夫還是過得很舒服的。
不需要提心吊膽的睡覺,住的地方很舒服,吃的也很好,徐正清這個好嘴的,就不會虧待自己。
所以,白大夫每天都在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
現在,她會時不時地教大妹她們一點草藥知識。
可惜的是,大妹實在沒這個天分,她本身就沒讀過書,這時候還在努力認字,大部分時間都在忙活幼保院裏裏外外的事情,哪來的精力學醫。
二妹誌不在此,一心想考功名,給幼保院保駕護航,完全沒興趣。
三妹她們年紀尚小,每日讀書練箭就已經消磨光了她們的耐心,倒是對那些值錢的草藥有些興趣,但是對於學醫就沒什麽興趣了。
吳婆婆看在眼裏,也隻是說她們沒福氣,倒也沒有強迫她們。
白大夫也樂得自在,有願意學的孩子,她肯定會認真教,可人家不願意,上杆子就沒必要了,反正還有甘草這個徒弟在,她每天忙活的事情也不少。
過了一個月,棺材總算製作好了,被抬進了倉庫。
吳婆婆看到的時候,眼淚都流下來了。
等大妹把製作好的壽衣拿出來的時候,吳婆婆直接抱著徐正清大哭起來。
她家人都死光了,無論是夫家還是娘家。
屍體都扔在路上,現在連找都找不到了。
她雖然把幼保院當家,但是幼保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她不能把祖宗牌位放在幼保院裏隻能讓家人繼續當孤魂野鬼。
每每想到這裏,吳婆婆就痛苦不已。
想著自己估計也是這樣,畢竟幼保院哪有這個能力辦喪事,而且大妹她們也不懂,吳婆婆也不好直接說,怕給大妹她們壓力。
沒想到,徐正清不聲不響直接辦了。
吳婆婆頓時覺得自己不用擔心後事了,能不喜極而泣嘛。
當天,吳婆婆的臉色都好看了不少,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了,白大夫的臉色卻凝重起來。
當晚,白大夫仔細給吳婆婆把了脈,又親自看著吳婆婆睡下,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妹卻發現吳婆婆躺在床上去了。
徐正清呆楞地站在門口,不明白好好的,怎麽就沒了?
白大夫歎著氣安慰道:“你解決了她最擔心的事,她自然就放心走了。這樣其實也好,可以少受一些折磨,不然的話,還不知道她日後要吃什麽苦呢。”
徐正清茫然地抬起頭,“如果我v不準備那些,她是不是就沒事了?”
看著徐正清失魂落魄的樣子,白大夫說道:“你去看看吳婆婆,她睡的很安詳,這是喜喪!”
徐正清走進去看了看,果然跟外婆是一樣的。
雖然明白,但是眼淚還是忍不住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