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保院很快就熱鬧起來,王大人找來的婦人都很能幹,也很老實,徐正清讓吳婆婆教她們幹活,她們就老老實實幹活,一點不敢瞎打聽。


    幼保院的地方有限,隻能在院子裏搭了一個棚子,裏麵放了桌子,凳子,邊上放了火盆,好歹有點暖氣。


    婦人們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洗菜切菜,把大蒜生薑洋蔥蘿卜什麽的洗好切好。


    蘿卜皮徐正清一向是不要的,婦人們就會詢問能不能帶走。


    這讓徐正清知道,這些婦人都是家裏十分困難的,被叫來這裏工作,可以說是給了家裏一個活路,因此都十分珍惜,怪不得幹活這麽老實勤快。


    那些蘿卜皮徐正清自然讓她們帶走了。


    徐正清知道蘿卜皮可以吃,隻是她不喜歡,而且也吃不了那麽多,婦人們的要求也不高,自然也就允了。


    還好這些婦人都很自足,哪怕蘿卜皮可以帶走,一群人也沒有一個故意把蘿卜皮削得厚厚的,照樣還是盡量往薄的削。


    這讓徐正清更加滿意了。


    徐正清也沒有想進去,如果是給幼保院幹活,這些人不見得會這麽老實。


    這些人可是衙門招來的,在她們看來,她們是給衙門辦事,徐正清她們相當於監工,她們能不老實嘛。


    調味料是徐正清和吳婆婆一起弄的,這種核心的東西是不可能讓別人知道的。


    每一次婦人們弄好的配菜都會被兩人拿進屋裏和配料一起攪拌,然後混合好的調料再送去衙門準備的地方,和處理好的白菜攪拌,最後裝壇,運走。


    衙門在問過徐正清之後,知道壇子的大小不會影響什麽,隻是打開後的壇子最好不要久存。


    但是軍隊是什麽地方啊,別說五十斤的壇子,一百斤的壇子一次性都要好幾壇,所以這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衙門準備的壇子,都是那種一次性可以放兩三百公斤的大水缸,這種水缸可比一個一個小壇子好運輸。


    衙門準備的地方也不遠,就在幼保院隔壁。


    原本那裏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房子,但是因為隔壁就是遠近聞名的鬼屋,所以後來搬走了。


    但是因為房子是祖屋,所以沒有賣掉,一直空在那裏。


    這一次被衙門臨時借用了。


    大妹在那裏指導婦人們處理白菜。


    本身也沒什麽難的,就是麻煩一些。


    這裏的婦人就沒有幼保院裏的那些婦人那麽老實了。


    本身就是沒什麽文化的貧窮婦人,平日裏跟街坊鄰居吵架,跟妯娌耍小心思都是有的。


    能被選過來,都可以說是矮個裏麵挑高個,屬於可控人員。


    但是再可控,也不是大妹可以管理的。


    所以大妹隻是去指導,邊上一直站著何捕快,他跟幼保院的人混熟了,大家也不怕他,所以這時候正好可以過來幫忙。


    有何捕快把著刀柄走來走去,那些婦人是一點小心思都不敢動,全都老老實實地幹活,這讓大妹節省了不少力氣。


    五天後,二十多個壇子,隨軍北上。


    滿臉絡腮胡的彪形黑臉大漢拉著王大人的手,大聲說道:“老王啊,你可要幫我好好謝謝幼保院的那群人啊,跟她們說,以後幼保院由我們北軍罩著了,誰要是敢打她們注意,老子打得他們老娘都認不出他們來!”


    王大人一臉微笑點頭答應,心裏卻震撼不已。


    不要以為這隻是一句玩笑話。


    這個彪形大漢是北軍的副將,原本運送物資這種小事不需要他來做。


    但是這個大將軍覺得冬天軍營夥食太差,才跟旅帥討了這個工作,為的就是十天半個月能吃一頓好的。


    這個將軍發話了,那就肯定跟守城的軍隊說過了。


    要是幼保院受了欺負,軍隊的人真敢抄家夥砸門。


    這裏是城門,人來人往的,聽到這句話的人不在少數,隻要迴去傳一下,幼保院就無人敢惹。


    不得不說,徐正清做了一個好生意,一點銀子,換來了軍隊的庇護。


    要知道,徐正清的這兩個方子,可是有不少人惦記呢。


    王大人深知自己在這臨邊城也不是什麽土皇帝,還是有人不會賣自己麵子的,那些人也不會在意自己的話。


    也就是目前他們覺得這點小錢不值得搭上自己的名聲,所以沒動手,否則王大人不覺得自己能夠保住幼保院的生意。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軍隊的人開口說話,那力量可比他這個縣令有用多了。


    “幼保院的孩子們一定對將軍感恩戴德。”王大人舉手說道。


    壯漢將軍哈哈大笑,“不用不用,主要我也喜歡她們,更喜歡她們做的這個小菜,以後有新東西弄出來了,不要忘了我們就是。”


    王大人哪敢不應,更何況,他也很喜歡現在的幼保院好不好。


    實際上各地的幼保院,對於當地的府衙來說都是負擔。


    哪怕一些好一點的村落,迫於無奈,為了名聲什麽的,不得不開設一個幼保院。


    但是作為承擔幼保院開銷的人來說,幼保院並不是什麽受待見的地方。


    然而這是開國皇帝要求設立的地方,府衙不能取消,除非你這裏沒有孤兒。


    但是可能嗎?


    一旦作假,那麽就很容易被政敵抓到致命的弱點。


    這就意味著,這個地方不但要設立,而且還不能從中弄一點好處,因為盯著的人太多了。


    但是也有大家族會在這裏使壞。


    比如說,要是看到幼保院有漂亮的女孩,這些人就會暗地裏下手,讓這些女孩無處可去。


    等這些女孩13歲之後,無路可去,就隻能到她們手裏,到時候還不是他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


    也有家族缺少下人,也會用這種手段逼迫幼保院的孩子們賣身。


    這種手段很難找到證據,而且一旦孩子們到時間離開幼保院了,就不是幼保院的人了,這些人下手自然不會軟了。


    其實徐正清也不明白,為什麽開國皇帝會讓13歲的孩子離開幼保院獨自求生,這不是推這些孩子走向不歸路嘛。


    然而徐正清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你知道很好,但也不是這麽容易做的。


    開國初期,戰亂剛停,孤兒有很多,成年的勞動力很少。


    哪怕皇帝實行了很多好的政策,國家也需要一個緩衝期。


    而幼保院的開銷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把這些孩子養到13歲,都十分艱難。


    而且在這裏我15歲,基本上就當成大人看待了,以前13歲結婚的也不是沒有。


    所以能把這些孩子養到13歲,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且一開始的時候,皇帝還會讓一些師傅教導這些孩子。


    刪選過後,適合當兵的,會成為士兵,適合讀書的,會成為讀書人,適合工匠的,會成為工匠。


    可以說,在堅持了十多年之後,這些孩子在後續的國家建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至少平衡朝堂的寒門學子,都是來自幼保院。


    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口又漲上來了,能用的人才也越來越多了。


    而且幼保院出去的孩子,也不是都有迴報的心思。


    在他們看來,他們感謝的人應該是皇帝的所以他們願意為皇帝豁出命去。


    但是他們大多成才之後不願意迴到幼保院,因為在那裏,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們,他們是一群孤兒。


    所以,有錢有能力的,會補助一下幼保院,卻不願意迴去。


    慢慢的,人才就斷流了,幼保院失去了供應人才的能力,皇帝需要忙的事情也多,也不會每個皇帝都去注意幼保院的情況。


    所以幼保院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尾大不掉的包袱。


    別說衙門煩,連有些皇帝都覺得麻煩。


    一有難處,率先減少預算的,就是幼保院。


    因為在所有人看來,這就是一群光吃飯不幹活的。


    而且國庫也不是寶箱,刷新之後就能填滿的。


    一個國家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要不是因為開國皇帝的要求,幼保院早就不在了。


    但是徐正清的這個幼保院卻實現了自給自足的能力。


    衙門提供的,不過就是一個沒人要的宅子。


    有了這個宅子之後,幼保院就不需要府衙輔助了。


    雖然每年省下的東西不多,但這就是一個進步。


    而這一切都是徐正清帶來的,這也是為什麽王大人這麽欣賞徐正清的原因。


    開國皇帝曾經說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徐正清卻做的了窮還帶動其他人一起崛起,自食其力,這就是能力!


    而且王大人很清楚,隻要這個模式一直存在下去,這個幼保院就會很好,可以養活更多的孤兒。


    當然也可以的話我最好一個孤兒都沒有。


    徐正清對這些一無所知,王大人也不會特意去提醒她。


    在王大人看來,幼保院的人就不是那種會找麻煩的人。


    將軍的話與其說是說給幼保院的人聽的,到不如說是說給自己這些人聽的。


    隻要自己這群有錢有勢的人聽進去了,那麽幼保院的人,知不知道又有什麽區別呢?


    所以,王大人並沒有特意去提醒徐正清她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女的古代生存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貓睡不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貓睡不醒並收藏棄女的古代生存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