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狗之後,眾人的安全感爆棚,睡覺都比往日輕鬆了不少。


    現在大家又迴到自己屋內睡覺了,日常也早已恢複。


    但是徐正清的壓力卻很大,每日五十文的開銷雷打不動,稍微增加點東西,就會突破一百文,半斤白酒也用不了幾天,再買就又要花半兩銀子,想想都心疼。


    好在有洋蔥生薑這些大料,酒可以減少使用量,否則用得更快。


    這些錢在徐正清看來是不能省的,這段時間,每天不是豬肚湯,就是豬肝豬腰大雜燴,豬心湯也是日日吃。


    膽固醇高了沒有,徐正清不知道,但是臉色的確好了很多,每個人都是!


    另外,徐正清發現,自己的食量也變小了,力氣卻越來越大,很明顯,她的身體得到了滋養。


    狗狗們每日豬腸豬肺加點湯泡饃饃,吃得也很開心,母狗們的肚子眼看越來越大,隨時會生產。


    好在狗狗們的木屋已經做好了,花了徐正清五百文,心疼!


    但是不得不說,做的很好,住人都沒問題!


    防風防雨,還有通風的窗戶,就是個小房子。


    徐正清和大妹她們,在小房子裏堆滿了幹草,是她們特意去城外砍來,曬幹,然後鋪好。


    狗狗們也很聰明,從來不在房間裏排泄,都在茅廁邊解決問題,徐正清她們清理起來也很方便。


    一切都迴歸正軌,出了開銷!


    在城裏,她一個六歲的小孩子是肯定找不到工作的,徐正清決定趁著有時間去城外。


    她的學習壓力不大,反正就是考一個秀才。


    徐正清已經打聽過了,童生就是考填空,另外簡單的加減運算。


    秀才也差不多,隻不過書更多一些,然後比較注重字體,另外運算有加減乘除,加上一些簡單的運用題。


    徐正清知道,肯定是老前輩搞出來的,不然哪裏來的阿拉伯數字?


    徐正清早就發現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出現的阿拉伯數字了。


    看著百姓熟練運用的樣子就知道出現很久了。


    徐正清也沒有傻傻的去問是誰發明的,答案顯而易見。


    雖然她是文科生,但也不至於連小學初中的基本運算都搞不清。


    到了舉人就有區分了。


    居然也分文理,還分文武。


    是的,在這裏,想要考武舉人,首先你也必須要是個秀才,據說還要考兵法。


    而理科的舉人狀元,雖然很少有外放,以及合適的官位,但是據說真正厲害的,都是在中央工作的,比文科難考,可考上了,待遇也比文科的要好,起步一開始就比較高。


    而且因為理科的官員大多是研究型的,很少參與政治,哪怕出現黨爭或者奪嫡,理科的官員也基本上不會受到什麽傷害。


    要是做出成果了,不但會被史書記載,名留青史,還會受到帝王嘉獎,名聲赫赫。


    這對研究型的學者很友好。


    所以也有很多人選擇理科。


    到後來,就變成了,喜歡研究的學理科,喜歡搞權勢,有野心的選文科。


    文理還出現過對抗的形式。


    理科覺得文科庸俗,文科覺得理科胸無大誌。


    好在也就是動動嘴皮子,沒鬧得很大。


    徐正清聽說之後,甚至覺得其中也許也有老前輩的手筆。


    畢竟,沒有哪位帝王希望自己的手下團結一致的。


    甚至文舉和武舉也有過各種對抗,總而言之,大家都挺熱鬧。


    徐正清覺得這些都很熱鬧,但是和自己無關,她此時正拉著小推車,帶著魚竿,還有三妹四妹出城呢。


    五妹六妹太小,徐正清沒法帶,大妹大妹很忙,也沒辦法帶。


    徐正清想要辦事隻能帶三妹四妹,好歹能搭把手,看看東西也是好。


    三妹四妹也願意跟著,往日她們沒事的時候就會去酒樓那邊待著,雖然也不會主動乞討,但也就是打著有好心人能夠給點吃的,這種心思。


    所以經常被其他孩子說是小乞丐。


    有時候心裏委屈,會哭,會羞愧,但是之後依然會去。


    因為臉麵這種東西,真的抵不上肚子。


    但是現在不用了。


    徐正清來了之後,她們能夠吃飽,現在還能吃好。


    所以她們也不願意再去受人白眼了,也願意跟著徐正清出來。


    特別是上一次大豐收,雖然惹來了麻煩,但是之後被徐正清擺平了啊,現在院子裏還有四隻大狗。


    兩人由衷的希望能夠再弄到幾個猴頭菇,那就發財了。


    徐正清可不知道兩個小家夥抱著這樣的心思,上一次就是走大運了,哪裏能夠每次都走大運,她又沒有去深山。


    到了地方,徐正清讓兩個小的去挖蚯蚓,自己拎著斧頭上山。


    這段時間沒有出來砍柴,幼保院的柴火用得挺快的。


    雖然還有很多,徐正清卻依舊不放心。


    要知道,在現在這個年代,大部分人取熱都是靠柴火!


    現在是夏天還好,也就是燒燒飯,燒燒水,到了冬天才是用柴的高峰期。


    實際上這裏也有蜂窩煤,而且不算太貴,但是配套的火爐還是需要一點銀錢的。


    徐正清打算天氣稍微冷一點再去買。


    而且煤炭要花錢,一個冬天要是全靠煤炭,消耗的也不少。


    柴火對於她們而言是不要錢的,自然還是柴火好。


    所以,徐正清希望自己能夠在冬天來臨之前,把放柴火的地方堆滿,再去購買一些煤炭,那她就安心了。


    上山之後,想要找到枯死的大樹有點困難,要是在村裏,不值錢的樹可以隨便砍,就是每年還要種上一些。


    但是在外麵,這些無主的山林,全是屬於國家的,導致徐正清根本不敢亂砍,說不定要被抓走吃牢飯。


    為了幾根柴火實在不值。


    所以徐正清隻能碰運氣。


    今天徐正清的主要目的是釣魚,所以她沒有走遠,隻是在路邊,把隨處可見的枯草以及灌木之內的易燃物,隨意砍掉一些,等一下讓三妹四妹來整理,她就可以釣魚了。


    這些東西也很重要,是用來點火的,幼保院那邊也不多了。


    砍完之後,兩個小的也挖到不少蚯蚓了,徐正清就開始釣魚了,兩個小的乖乖的時去收拾柴火。


    徐正清對於自己的魚竿很不自信,如果不行的話,她就打算放棄,反正對於現在的幼保院來說,有魚不過是多一道菜,沒有也沒關係。


    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這樣釣魚的比較少,導致這的魚有些傻。


    徐正清剛放下魚竿不就就上鉤了。


    徐正清不知道的是,她所在的這條小溪就在城門口。


    城內的居民不會專門為了釣魚或者砍柴就出來來這裏,畢竟進城門是要付錢的,無論你是不是城裏人。


    而且城內的普通人實際上生活更不容易,因為他們沒有農田,這就意味著他們和幼保院一樣,在吃方麵,到處都要花錢。


    在老家有地的還好一些,什麽田地都沒有的,就隻能到處找活幹。


    有固定工作的,基本上生活都還可以,不過這裏可沒有什麽做五休一,朝九晚五,基本上一個月難得有兩天休息,大多時候都是全年無休,而且早出晚歸,忙碌的很。


    沒有固定工作的,那更慘!


    每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更加沒有時間。


    因此,徐正清麵前的這條小溪,真的沒被人禍害過,比村子裏的河水都要原始,路過的人除了來打兩口水之外,還真沒人來這裏挖黃鱔泥鰍,亦或者來這裏釣魚的。


    加上也許真的是有那麽點運氣存在吧,連釣魚都不知道打窩的徐正清居然也能第一時間釣到魚,而且看這動靜,居然不小!


    徐正清第一時間感受到了手裏的重量!


    徐正清記得以前跟外公去釣魚的時候,外公說過,不能跟水裏的魚比力氣,要遛魚,等魚沒力氣了,再一次性把它弄上來!


    可徐正清手裏是她自己做的簡易魚竿,哪裏有以前外公的釣魚工具,連放線都做不到,隻能提著魚竿在岸邊跑。


    眼看水裏的魚力氣越來越大,掙紮得也越來越厲害,徐正清十分擔心自己的魚竿斷了,亦或者魚線斷了。


    無論什麽斷了,徐正清都不願意看到。


    此時,的徐正清已經顧不上外公以前的諄諄教導了,直接雙手一個用力,把魚直接硬拉上岸。


    看著在岸邊掙紮的大草魚,徐正清腦子裏響起了五個字“一力降十會”!


    果然,大力出奇跡啊!


    三妹四妹興奮地連柴火都顧不上了,呀呀叫著圍著岸上的魚,想要伸手卻不知道該怎麽辦。


    徐正清上前一看,好家夥,這條魚至少有五斤重!


    徐正清一個用力,把魚按在地上,手伸進魚嘴裏,暴力地把魚鉤取了下來,然後找了根枯草,從魚鰓裏穿過,直接放到了路邊的小水坑裏,然後找個石頭壓住枯草,這條魚就算是交代了,再也不可能跑掉。


    三妹四妹圍著大魚都不想去幹活了,徐正清也不管她們,又把魚鉤丟進了水裏。


    可惜之後很長時間都沒了動靜。


    徐正清懷疑是剛才動靜太大,把魚都嚇跑了。


    於是直接把魚竿交給三妹拿著,自己鑽進了泥坑,想要再弄些黃鱔。


    這邊上次被徐正清掃蕩過之後,黃鱔沒那麽多,那麽大了,畢竟黃鱔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


    太小的黃鱔,徐正清沒有抓,隻抓了比較大的,可惜努力到中午,也隻捉了五斤左右,而且都不是很大,價格不會太高。


    倒是泥鰍,這一次沒有被徐正清放過。


    這裏的泥鰍也十分肥美,徐正清抓了一桶,看著也有十幾二十斤了,收獲還算可以。


    徐正清看兩個小家夥還在盯著魚竿,搖頭佩服小家夥的耐性。


    不過心裏卻覺得應該不會有了。


    洗幹淨身上之後,濕漉漉的向兩人走去,打算迴幼保院。


    幾天為了出來釣魚,田地都是天沒亮就澆好了,累死人了。


    更何況今天已經有收獲了,徐正清很滿足了。


    誰知道徐正清剛準備打招唿,魚竿就彎了下去,隨後就傳來三妹四妹大唿小叫的聲音。


    徐正清連忙跑上前去,一把抓住了魚竿,好家夥,要不是她速度快,徐正清都懷疑兩個小家夥會被拉下去!


    心裏有些僥幸,並且暗自決定,下一次絕對不會把魚竿交給兩人。


    徐正清這一次可沒有跟水裏的魚鬥智鬥勇,既然大力出奇跡了,還費個什麽勁兒,直接雙手一個用力,把魚甩了出來。


    這一次上鉤的,是一條大鯉魚,看樣子有近十斤重了!


    徐正清看得稀奇,沒想到自己居然能釣到這麽大的一條魚。


    卻沒有想過,她自己把魚鉤做的那麽大,小魚也沒辦法咬鉤啊!


    收獲滿滿的徐正清拉著東西就迴城了,路過上次賣黃鱔的酒樓,順便推銷了一下自己的東西。


    老板第一時間看中了兩條大魚。


    小魚不值錢,大魚可是難得,更何況還是剛釣上來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張地喘氣。


    兩條魚加起來13斤,黃鱔5斤2兩,泥鰍18斤7兩,老板直接給了一兩銀子,樂得徐正清牙槽都露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女的古代生存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貓睡不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貓睡不醒並收藏棄女的古代生存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