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帶頭,那行動是極為迅速,有幾位大臣府裏當天便支起了粥棚。難民餓極了,皆是蜂擁而上,不出一個時辰,粥竟然空了。
丞相府平日裏獨善其身,可真到了關鍵時候,那也是做事迅速的,杜家女眷除了老夫人上了年紀外,其餘皆是拋頭露麵,親自施粥。“還是娘有遠見,早早就備下了足夠的糧食。”杜明靈可還記得呢,當初杜夫人要備糧食,那可是被她爹訓了一通,最後還是祖母敲定,這事才肯罷休。
孫禮遇在朝堂上討了個無趣,開設粥棚自然是要積極的,孫夫人本也照辦了,可孫雅茹卻覺得這是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說,別家都設粥棚,難民怕是一連幾天都要吃膩了,不如她家放點葷,百姓也會好好稱讚他們的。孫禮遇自然是不管後宅這些事情的,那無能的孫夫人一聽竟點頭答應了。
“主子,咱們是否也設粥棚?”這日,按照往日規矩,杜明歡來了白府。“暫時不用,北幫照常經營,但必須得加強看管,以防難民作亂。”“屬下遵命。”杜明歡點點頭。“高大哥,有一事需要你替我跑一趟,上個月月初,楊月說要去鹹安劉家,我讓張媽媽的二兒子和小女兒跟著,如今已經將近兩個月了,我並未收到他們三人任何的音訊,你替我跑一趟鹹安。”杜明歡心下緊張,希望這三人隻是玩忘了,可二柱做事向來可靠,可最壞的結果她顯然不敢想象,若真出了事,她得後悔死。
“大嫂嫂。”顧老夫人身子不好,裏外大事小情一律由錢氏做主,此時錢氏正在顧府外施粥,見了天瑜公主,忙帶人放下手頭的活,上前來行禮,周圍難民見了也是感恩戴德。天瑜見到周圍的難民,內心很是震撼,“不必多禮,諸位受苦了,我皇室定不會坐視不理。”皇城有官兵來迴巡邏,又加之開倉放糧,近日已經沒有難民鬧事了,大家心裏很清楚,此乃天災,皇上知道了並沒有不管他們,反而帶頭削減開支,他們已經很是感激了。“公主,近來世道亂,您出宮在外還是要小心些。”錢氏這話極為體貼,公主,實乃千金之軀。“大嫂嫂,您不必擔心,我在後宮實在是寢食難安。”錢氏聽罷點點頭,公主心懷百姓,實乃天下大福、百姓之福。天瑜瞧著難民井然有序,絲毫沒有爭搶,也很欣慰,“我這一路走來,發現各個世家基本都在施粥。”錢氏點點頭,“總歸拿著厚祿,應當為天子分憂。”天瑜看破不說破,總歸是百姓得利,“我倒還發現了個趣事,城東孫大人家竟不是施粥,竟是雞鴨魚肉。”說完像是聽了個笑話似的掩嘴一笑。錢氏十分尷尬,她實在不知公主這意思,“想必怕難民吃膩了,給換換口味吧。”說著,就連她自己都不信這套說辭。天瑜聽了瞥了她一眼,倒也沒再說些什麽。
“娘,您今日怎麽有空來了?”潘老夫人迴京後,這是第一次登孫家的門,孫夫人也急忙招唿人看著粥棚,自己陪娘進了家門,孫家兩個姐妹緊跟在身後。“怎麽,沒事我這個老婆子就不能登孫家的門了?”孫夫人賠著笑臉,“這哪能呢,女兒方才說笑呢。”老夫人剛落座,下人便奉上了茶,瞧著潘老夫人這鐵青的臉色,孫夫人屏退了眾人。“晴兒,外麵粥棚離不開人,你且去瞧瞧吧。”孫雅晴十分不樂意,潘家雖剛返迴皇城,可畢竟早些年積累的人脈還在,潘老夫人名聲又素來極好,她本身又被退了親,名聲很不好,若是能時常在潘家人晃晃,嫁入潘家也好啊。隻見孫雅晴一副委屈的模樣,“母親,多年不見外祖母,女兒實在是想念,就讓女兒陪著說說話吧。”這副模樣,好似下一刻就要哭了。可老夫人向來不吃這一套,“即便是個庶女,行事也有失風範。”孫雅晴聽完,得,徹底哭出來了,一路小跑出去,不知道的還以為受了責罰。老夫人對此很看不上眼,“這就是你教養出來的庶女?”潘老夫人實在是不想登孫家的門的,當年潘大人遭人陷害,一手提拔出來的女婿立馬撇清了關係,就連自己的親生女兒,竟也是嫌棄潘家連累了她。潘家返迴皇城後,這親生女兒又眼巴巴上趕著,本想著兩家麵子上過得去就行,誰知,她竟做下了如此糊塗事。孫夫人一臉愧疚,“母親恕罪,這晴兒自小被那柳氏養大,這才沒規矩了些。”“哼,柳氏如今走了,你合該拿出當家主母的架子好好整頓才是,犯不著行這些糊塗事。”孫夫人一臉不解,“怎麽了?”“哼,怎麽了,現在整個皇城都盛傳,孫家家大業大,別人家施粥,你家竟是施舍大魚大肉。”原來是這事啊,孫夫人一臉開心,“母親,此事就不勞駕您了。”孫雅茹在一旁也聽得清清的,“外祖母,咱家施舍魚肉,正好顯示咱家慈悲為懷,百姓正好感恩戴德啊。”誰知潘老夫人竟一拍桌子,“糊塗至極。陛下下令放糧,各家也是設粥棚,偏偏你家特殊,滿皇城竟沒人比你家財大氣粗,怎的,你家的風頭蓋過了天王老子不成?”孫夫人這才膽顫,“母親息怒。”潘老夫人又一拍桌子,“你瞧瞧你做的糊塗事,如今府裏沒了柳氏,正是你樹立威嚴的時候,怎就如此糊塗?你瞧瞧你,那錢家退了你那庶女,定下這嫡女,分明是看潘家迴了皇城。”孫雅茹一臉吃驚,“錢家娶的是我?母親,那錢家四郎素來是浪蕩慣了的,你怎麽就忍心推我下火坑啊?”孫雅茹本來還內心謀劃著自己的前路,自認為總歸自己年紀小,如今又有了依仗,可以慢慢謀劃,誰知這糊塗,母親竟糊塗至此。“母親,女兒實在沒法子啊。庶女無狀,偏偏被辰王、公主、縣主瞧見,若陛下怪罪下來,我孫家怕是自身難保啊。”潘老夫人無語,她聰明一世,竟養出了這麽個糊塗女兒。“陛下頂多會治個教女不嚴之罪,可你竟糊塗得把嫡女搭上。”孫夫人竟母親這麽一點,這才明白被哄了。一旁的孫雅茹更是要尋死覓活,“那錢家四郎活生生氣死了正妻,我不嫁,死也也不嫁。外祖母,您救救我吧。”說罷便衝上前去。孫夫人一看這架勢,也哭起來,“母親,您救救這個孩子吧。”“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今,你們兩家婚事已是板上釘釘。”說著便搖搖頭起身離開。誰知那孫夫人一把抱住老夫人,“母親,阿茹是你看著長大的。當初,你與父親看走了眼,將我推入了火坑,如今是我無能,可你還要眼睜睜看著阿茹重蹈我的覆轍嗎?”老夫人滿臉質疑,這養大的女兒竟是這般?“你竟是怪罪於我?當年,是我與你父親將你嫁入孫家的嗎?”老夫人滿心傷心地離開,“總歸錢家是勳爵,阿茹嫁過去,也還算風光。”孫雅茹掙紮地抱著她的腳,“外祖母,我可是您看大的阿茹啊。”老夫人狠心拔出腳,頭也不迴地走了。
丞相府平日裏獨善其身,可真到了關鍵時候,那也是做事迅速的,杜家女眷除了老夫人上了年紀外,其餘皆是拋頭露麵,親自施粥。“還是娘有遠見,早早就備下了足夠的糧食。”杜明靈可還記得呢,當初杜夫人要備糧食,那可是被她爹訓了一通,最後還是祖母敲定,這事才肯罷休。
孫禮遇在朝堂上討了個無趣,開設粥棚自然是要積極的,孫夫人本也照辦了,可孫雅茹卻覺得這是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說,別家都設粥棚,難民怕是一連幾天都要吃膩了,不如她家放點葷,百姓也會好好稱讚他們的。孫禮遇自然是不管後宅這些事情的,那無能的孫夫人一聽竟點頭答應了。
“主子,咱們是否也設粥棚?”這日,按照往日規矩,杜明歡來了白府。“暫時不用,北幫照常經營,但必須得加強看管,以防難民作亂。”“屬下遵命。”杜明歡點點頭。“高大哥,有一事需要你替我跑一趟,上個月月初,楊月說要去鹹安劉家,我讓張媽媽的二兒子和小女兒跟著,如今已經將近兩個月了,我並未收到他們三人任何的音訊,你替我跑一趟鹹安。”杜明歡心下緊張,希望這三人隻是玩忘了,可二柱做事向來可靠,可最壞的結果她顯然不敢想象,若真出了事,她得後悔死。
“大嫂嫂。”顧老夫人身子不好,裏外大事小情一律由錢氏做主,此時錢氏正在顧府外施粥,見了天瑜公主,忙帶人放下手頭的活,上前來行禮,周圍難民見了也是感恩戴德。天瑜見到周圍的難民,內心很是震撼,“不必多禮,諸位受苦了,我皇室定不會坐視不理。”皇城有官兵來迴巡邏,又加之開倉放糧,近日已經沒有難民鬧事了,大家心裏很清楚,此乃天災,皇上知道了並沒有不管他們,反而帶頭削減開支,他們已經很是感激了。“公主,近來世道亂,您出宮在外還是要小心些。”錢氏這話極為體貼,公主,實乃千金之軀。“大嫂嫂,您不必擔心,我在後宮實在是寢食難安。”錢氏聽罷點點頭,公主心懷百姓,實乃天下大福、百姓之福。天瑜瞧著難民井然有序,絲毫沒有爭搶,也很欣慰,“我這一路走來,發現各個世家基本都在施粥。”錢氏點點頭,“總歸拿著厚祿,應當為天子分憂。”天瑜看破不說破,總歸是百姓得利,“我倒還發現了個趣事,城東孫大人家竟不是施粥,竟是雞鴨魚肉。”說完像是聽了個笑話似的掩嘴一笑。錢氏十分尷尬,她實在不知公主這意思,“想必怕難民吃膩了,給換換口味吧。”說著,就連她自己都不信這套說辭。天瑜聽了瞥了她一眼,倒也沒再說些什麽。
“娘,您今日怎麽有空來了?”潘老夫人迴京後,這是第一次登孫家的門,孫夫人也急忙招唿人看著粥棚,自己陪娘進了家門,孫家兩個姐妹緊跟在身後。“怎麽,沒事我這個老婆子就不能登孫家的門了?”孫夫人賠著笑臉,“這哪能呢,女兒方才說笑呢。”老夫人剛落座,下人便奉上了茶,瞧著潘老夫人這鐵青的臉色,孫夫人屏退了眾人。“晴兒,外麵粥棚離不開人,你且去瞧瞧吧。”孫雅晴十分不樂意,潘家雖剛返迴皇城,可畢竟早些年積累的人脈還在,潘老夫人名聲又素來極好,她本身又被退了親,名聲很不好,若是能時常在潘家人晃晃,嫁入潘家也好啊。隻見孫雅晴一副委屈的模樣,“母親,多年不見外祖母,女兒實在是想念,就讓女兒陪著說說話吧。”這副模樣,好似下一刻就要哭了。可老夫人向來不吃這一套,“即便是個庶女,行事也有失風範。”孫雅晴聽完,得,徹底哭出來了,一路小跑出去,不知道的還以為受了責罰。老夫人對此很看不上眼,“這就是你教養出來的庶女?”潘老夫人實在是不想登孫家的門的,當年潘大人遭人陷害,一手提拔出來的女婿立馬撇清了關係,就連自己的親生女兒,竟也是嫌棄潘家連累了她。潘家返迴皇城後,這親生女兒又眼巴巴上趕著,本想著兩家麵子上過得去就行,誰知,她竟做下了如此糊塗事。孫夫人一臉愧疚,“母親恕罪,這晴兒自小被那柳氏養大,這才沒規矩了些。”“哼,柳氏如今走了,你合該拿出當家主母的架子好好整頓才是,犯不著行這些糊塗事。”孫夫人一臉不解,“怎麽了?”“哼,怎麽了,現在整個皇城都盛傳,孫家家大業大,別人家施粥,你家竟是施舍大魚大肉。”原來是這事啊,孫夫人一臉開心,“母親,此事就不勞駕您了。”孫雅茹在一旁也聽得清清的,“外祖母,咱家施舍魚肉,正好顯示咱家慈悲為懷,百姓正好感恩戴德啊。”誰知潘老夫人竟一拍桌子,“糊塗至極。陛下下令放糧,各家也是設粥棚,偏偏你家特殊,滿皇城竟沒人比你家財大氣粗,怎的,你家的風頭蓋過了天王老子不成?”孫夫人這才膽顫,“母親息怒。”潘老夫人又一拍桌子,“你瞧瞧你做的糊塗事,如今府裏沒了柳氏,正是你樹立威嚴的時候,怎就如此糊塗?你瞧瞧你,那錢家退了你那庶女,定下這嫡女,分明是看潘家迴了皇城。”孫雅茹一臉吃驚,“錢家娶的是我?母親,那錢家四郎素來是浪蕩慣了的,你怎麽就忍心推我下火坑啊?”孫雅茹本來還內心謀劃著自己的前路,自認為總歸自己年紀小,如今又有了依仗,可以慢慢謀劃,誰知這糊塗,母親竟糊塗至此。“母親,女兒實在沒法子啊。庶女無狀,偏偏被辰王、公主、縣主瞧見,若陛下怪罪下來,我孫家怕是自身難保啊。”潘老夫人無語,她聰明一世,竟養出了這麽個糊塗女兒。“陛下頂多會治個教女不嚴之罪,可你竟糊塗得把嫡女搭上。”孫夫人竟母親這麽一點,這才明白被哄了。一旁的孫雅茹更是要尋死覓活,“那錢家四郎活生生氣死了正妻,我不嫁,死也也不嫁。外祖母,您救救我吧。”說罷便衝上前去。孫夫人一看這架勢,也哭起來,“母親,您救救這個孩子吧。”“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今,你們兩家婚事已是板上釘釘。”說著便搖搖頭起身離開。誰知那孫夫人一把抱住老夫人,“母親,阿茹是你看著長大的。當初,你與父親看走了眼,將我推入了火坑,如今是我無能,可你還要眼睜睜看著阿茹重蹈我的覆轍嗎?”老夫人滿臉質疑,這養大的女兒竟是這般?“你竟是怪罪於我?當年,是我與你父親將你嫁入孫家的嗎?”老夫人滿心傷心地離開,“總歸錢家是勳爵,阿茹嫁過去,也還算風光。”孫雅茹掙紮地抱著她的腳,“外祖母,我可是您看大的阿茹啊。”老夫人狠心拔出腳,頭也不迴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