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功德林
雪中:酒色財氣?可我是個好人! 作者:玄燭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這樣,蘇逸之剛剛摟了美人,握了美人的手,教了美人兩套劍法和幾套其他功法之後就這樣被留在了涼亭裏。
親眼看著魚幼薇帶著賣炭妞和幾個小朋友們劃著船,這就離開了亭子。
蘇逸之站在岸邊望向輕輕劃船的魚幼薇,深情地喊道。
“我該去哪個方向啊!”
……
上陰學宮有座功德林,非禮勿視,非禮勿往,整個上陰學宮上下隻有稷上先生才可以自由地進入。
一個腰挎寶劍和北涼刀的年輕人,駕輕就熟地走進功德林。
徐鳳年鑽研過學宮的地圖,對學宮的風水頗有了解。
這上陰學宮雖然算不得九曲十八,但是依山傍水,要麽走水路,要麽走陸路,也有幾乎能貫穿整個上陰學宮林小路。
但這樣的路莫說是蘇逸之,就算是在上陰學宮教了一輩子書的老先生們也未見得能找到。
徐鳳年本來以為進入功德林會多少費一些周折,多少會受到阻撓,卻不想他這一路可以說是暢通無阻,尤其進入了碑林之後,天地孤寂的隻剩飛雪。
他站在碑林向外看,甚至感覺此地已經隔絕人世,看不見人也聽不見聲音,隻有雪隻有無數的石碑。
他之前去了二姐的小樓,小坐片刻,本以為會有人出來阻撓提醒,卻不承想這二姐的小樓周邊竟然是無一人敢靠近,徐鳳年忽然一下想明白為何會這樣,忍不住輕笑連連。
看來二姐不光是在北涼王府可怕,在上陰學宮同樣可怕。
功德林是學宮用來記載先人聖賢功德的碑林,石碑大小不一,碑上的銘文大多都為墓誌銘,講述某位先賢一生的過往和故事。
就是這墳往往不在碑後。
徐鳳年站在這裏,感覺此處的碑林就像是一葉一葉的另類的史書一樣。
徐鳳年走到一處石碑前探出手來擦掉了上麵的雪。
看著那石碑上記載的大秦小篆,看了一番之後便又去了下一個,一個一個看,他也覺得有意思,但的確覺得有些累。
選了一個格外雄偉的石碑背靠而坐,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的肩上都落下一層小雪花,隻見一個披著蓑衣的嬌小身影,蹣跚而來,手臂挽了一隻覆蓋有棉布的竹籃,走得很是吃力。
經過徐鳳年身邊的時候剛要蹲下,忽然發現這裏竟然還坐著一個人,嚇得當場一屁股坐在地上。
也不怪他眼神不好,實在是徐鳳年一點動靜都沒有。
而這身披蓑衣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那個羊角辮小姑娘。
這小姑娘在魚幼薇那兒美美地吃了頓飯隻覺得渾身舒暢,而後忽然想起今日該是去祭奠爺爺的時候,隨後急急忙忙跑了出去,迴家找了件蓑衣披在身上,帶著祭品劃著小舟來到了功德林。
然後到這兒就碰見了今日來上陰學宮的另一位俊美公子。
“你這人屬鬼的呀,怎麽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呢?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我爺爺活過來了!”
徐鳳年被這小丫頭逗笑了。
“我在這純屬意外。”
“倒是你,你怎麽突然跑到這裏來了。”
小丫頭低著頭打開籃子上的棉布,整理了一下籃子裏放著的祭品。
“我當然是來祭奠我爺爺的。”
徐少年知道,像這樣的孩子在上陰學宮,那基本上都是有來頭的,要麽是稷上先生的孩子,要麽是少年天才。
徐鳳年當時見到這小丫頭一臉的花癡相,便知道這個小丫頭是前者。
一番詢問,這才知道小姑娘複姓歐陽,祖籍瀧崗,徐鳳年身後的碑文,乃是他爹所做的一篇祭文。
徐鳳年曾經聽二姐提起過這小姑娘的爹爹,也曾聽二姐提起過這篇祭文,連徐渭熊每每都都潸然淚下,足以可見功力。
徐渭熊曾經謄抄了一份,徐鳳年當時還尚小,曾讀過這篇讓徐渭熊都潸然淚下的碑文。
徐鳳年當初打開的時候還以為是文采如何超然的文章,卻不承想看下去這才發現是一篇家書。當時看隻覺得質樸平緩,並無什麽出彩的地方,甚至有些家長裏短的嘮叨瑣碎。
可及冠之後,人生遭逢變故,迴頭再來一看,卻又多出了其他的感悟,實在是年紀不同,閱曆不同,讀出來的感受自然也不同。
徐鳳年起身幫著這個小姑娘擦去石碑上的積雪,不敢讓這小姑娘看到自己撅起嘴角的臉龐。
小丫頭放下籃子之後,便開始自顧自地碎碎念,徐鳳年通過他的碎碎念,這才知道今天是他爺爺的忌日,而此處的確是一座墳墓。
為先祖祭奠,按理來說也不該由他這麽一個小姑娘來做,可是他父母遠行,臨走之前叮囑了他今日一定要來上墳祭拜。
小丫頭在佛掌湖大顯身手,打敗一眾小夥伴,之後又碰到了齊國策那個厚臉皮,再然後便碰到了足以讓他銘記一生的蘇逸之,之後又去魚先生的小樓裏,美美地喝了碗魚湯,吃了魚先生親自做的糕點,這才忽然想起今天還有一件大事沒做。
天公不作美,雪雖然下得婉約,可奈何時間長。
這一路也甚是難行,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一路上罵了老天爺無數遍。這文人的孩子罵起人來也是一套一套的,聽得徐鳳年腦後發麻。
徐鳳年此時雖然年輕,武功也比不得蘇逸之,但有一點比蘇逸之強,那就是這眼力。
公門修行的人最是能修煉眼力道行。
徐鳳年出生就是在北涼王府,天生就是北涼世子,他這一雙丹鳳眸看了太多的光怪陸離。
他一眼就看出身旁的小姑娘雖然行事如同女俠,像個孩子王一樣,可是這身上的衣衫實在太過單薄。
此時又披著一個顯然是大人尺寸的蓑衣,更是顯得有些不合身,甚至於那蓑衣還不是一件好蓑衣,有些破敗,在左肩後麵甚至還缺了一塊。
她的家世明顯是不如湖邊兒被他欺負的那些小夥伴的,現在這些孩子還小,等到以後再大一些,知道了這世界上軟刀子的厲害了,隻怕這個羊角辮小丫頭就該反過來被那些人欺負嘲笑。
親眼看著魚幼薇帶著賣炭妞和幾個小朋友們劃著船,這就離開了亭子。
蘇逸之站在岸邊望向輕輕劃船的魚幼薇,深情地喊道。
“我該去哪個方向啊!”
……
上陰學宮有座功德林,非禮勿視,非禮勿往,整個上陰學宮上下隻有稷上先生才可以自由地進入。
一個腰挎寶劍和北涼刀的年輕人,駕輕就熟地走進功德林。
徐鳳年鑽研過學宮的地圖,對學宮的風水頗有了解。
這上陰學宮雖然算不得九曲十八,但是依山傍水,要麽走水路,要麽走陸路,也有幾乎能貫穿整個上陰學宮林小路。
但這樣的路莫說是蘇逸之,就算是在上陰學宮教了一輩子書的老先生們也未見得能找到。
徐鳳年本來以為進入功德林會多少費一些周折,多少會受到阻撓,卻不想他這一路可以說是暢通無阻,尤其進入了碑林之後,天地孤寂的隻剩飛雪。
他站在碑林向外看,甚至感覺此地已經隔絕人世,看不見人也聽不見聲音,隻有雪隻有無數的石碑。
他之前去了二姐的小樓,小坐片刻,本以為會有人出來阻撓提醒,卻不承想這二姐的小樓周邊竟然是無一人敢靠近,徐鳳年忽然一下想明白為何會這樣,忍不住輕笑連連。
看來二姐不光是在北涼王府可怕,在上陰學宮同樣可怕。
功德林是學宮用來記載先人聖賢功德的碑林,石碑大小不一,碑上的銘文大多都為墓誌銘,講述某位先賢一生的過往和故事。
就是這墳往往不在碑後。
徐鳳年站在這裏,感覺此處的碑林就像是一葉一葉的另類的史書一樣。
徐鳳年走到一處石碑前探出手來擦掉了上麵的雪。
看著那石碑上記載的大秦小篆,看了一番之後便又去了下一個,一個一個看,他也覺得有意思,但的確覺得有些累。
選了一個格外雄偉的石碑背靠而坐,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的肩上都落下一層小雪花,隻見一個披著蓑衣的嬌小身影,蹣跚而來,手臂挽了一隻覆蓋有棉布的竹籃,走得很是吃力。
經過徐鳳年身邊的時候剛要蹲下,忽然發現這裏竟然還坐著一個人,嚇得當場一屁股坐在地上。
也不怪他眼神不好,實在是徐鳳年一點動靜都沒有。
而這身披蓑衣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那個羊角辮小姑娘。
這小姑娘在魚幼薇那兒美美地吃了頓飯隻覺得渾身舒暢,而後忽然想起今日該是去祭奠爺爺的時候,隨後急急忙忙跑了出去,迴家找了件蓑衣披在身上,帶著祭品劃著小舟來到了功德林。
然後到這兒就碰見了今日來上陰學宮的另一位俊美公子。
“你這人屬鬼的呀,怎麽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呢?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我爺爺活過來了!”
徐鳳年被這小丫頭逗笑了。
“我在這純屬意外。”
“倒是你,你怎麽突然跑到這裏來了。”
小丫頭低著頭打開籃子上的棉布,整理了一下籃子裏放著的祭品。
“我當然是來祭奠我爺爺的。”
徐少年知道,像這樣的孩子在上陰學宮,那基本上都是有來頭的,要麽是稷上先生的孩子,要麽是少年天才。
徐鳳年當時見到這小丫頭一臉的花癡相,便知道這個小丫頭是前者。
一番詢問,這才知道小姑娘複姓歐陽,祖籍瀧崗,徐鳳年身後的碑文,乃是他爹所做的一篇祭文。
徐鳳年曾經聽二姐提起過這小姑娘的爹爹,也曾聽二姐提起過這篇祭文,連徐渭熊每每都都潸然淚下,足以可見功力。
徐渭熊曾經謄抄了一份,徐鳳年當時還尚小,曾讀過這篇讓徐渭熊都潸然淚下的碑文。
徐鳳年當初打開的時候還以為是文采如何超然的文章,卻不承想看下去這才發現是一篇家書。當時看隻覺得質樸平緩,並無什麽出彩的地方,甚至有些家長裏短的嘮叨瑣碎。
可及冠之後,人生遭逢變故,迴頭再來一看,卻又多出了其他的感悟,實在是年紀不同,閱曆不同,讀出來的感受自然也不同。
徐鳳年起身幫著這個小姑娘擦去石碑上的積雪,不敢讓這小姑娘看到自己撅起嘴角的臉龐。
小丫頭放下籃子之後,便開始自顧自地碎碎念,徐鳳年通過他的碎碎念,這才知道今天是他爺爺的忌日,而此處的確是一座墳墓。
為先祖祭奠,按理來說也不該由他這麽一個小姑娘來做,可是他父母遠行,臨走之前叮囑了他今日一定要來上墳祭拜。
小丫頭在佛掌湖大顯身手,打敗一眾小夥伴,之後又碰到了齊國策那個厚臉皮,再然後便碰到了足以讓他銘記一生的蘇逸之,之後又去魚先生的小樓裏,美美地喝了碗魚湯,吃了魚先生親自做的糕點,這才忽然想起今天還有一件大事沒做。
天公不作美,雪雖然下得婉約,可奈何時間長。
這一路也甚是難行,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一路上罵了老天爺無數遍。這文人的孩子罵起人來也是一套一套的,聽得徐鳳年腦後發麻。
徐鳳年此時雖然年輕,武功也比不得蘇逸之,但有一點比蘇逸之強,那就是這眼力。
公門修行的人最是能修煉眼力道行。
徐鳳年出生就是在北涼王府,天生就是北涼世子,他這一雙丹鳳眸看了太多的光怪陸離。
他一眼就看出身旁的小姑娘雖然行事如同女俠,像個孩子王一樣,可是這身上的衣衫實在太過單薄。
此時又披著一個顯然是大人尺寸的蓑衣,更是顯得有些不合身,甚至於那蓑衣還不是一件好蓑衣,有些破敗,在左肩後麵甚至還缺了一塊。
她的家世明顯是不如湖邊兒被他欺負的那些小夥伴的,現在這些孩子還小,等到以後再大一些,知道了這世界上軟刀子的厲害了,隻怕這個羊角辮小丫頭就該反過來被那些人欺負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