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趙家的王八
雪中:酒色財氣?可我是個好人! 作者:玄燭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玉斧猶豫了半晌,還是開口問道。
“師兄,世子殿下,可曾有望氣師動過這棵老槐樹?”
蘇逸之和徐鳳年聞言對視一眼,紛紛搖了搖頭。
李玉斧解釋道。
“這棵槐樹被人動了手腳。”
他說完步踏罡鬥,嘴裏振振有詞,凝氣一吐,隻見那個李玉斧身後的桃木劍悠悠出鞘,最後在半空飛了一圈,插在龍爪槐樹的根處。
李玉斧手掐指訣,凝聲念道。
“拔鬼攝邪!”
那劉文豹嚇了一跳,今日算是開了眼界了,沒想到這桃木劍也能飛,他趕緊躲到一旁,屏氣凝神的看著李玉斧的操作。
劉文豹所學頗為繁雜,不僅熟讀儒家聖書對三教宗義,和陰陽讖緯道門方術都略有了解。
他見過別人做蘸醮法事驅邪,不過倒是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有靈性的道長。
所以李玉斧一出手,他就知道這位年輕的小道長不簡單,就這一手可不是一般的道士能來得了的,如此年輕便有如此能耐,實在厲害。
他本以為接下來這裏玉斧會做些什麽更高端的操作,卻不曾想這禦劍之術都是了得,可雷聲大雨點小,半晌都沒動靜,讓劉文豹有些失望。
李玉斧嘖了一聲,緩緩走進那棵老槐樹,伸手觸在那老槐樹的根部上。
片刻,他右手拇指彎曲在食指上輕輕一劃,頓時血流不止,他用血在樹上畫了一道符錄,然後又低聲念了一道。
“敕!”
人血符籙,頓時滲入老槐樹之中,消失不見。
劉文豹還以為這人血符籙既然已經消散不見,那就說明此事已然成了,可李玉斧不但沒有半分放鬆,反而眉頭越發的緊促。
一翻思量之後,隻見他雙手手掌交叉搭起左手的大拇指彎曲掌內,其餘九隻外露。
徐鳳年和溫華都不懂道門的指訣神通,紛紛轉頭看向蘇逸之,蘇逸之理直氣壯的問道。
“你們倆都看我幹什麽?看他呀。”
徐鳳年問道。
“這除了他就你一個道士,我們不看你看誰呀?”
蘇逸之聳了聳肩。
“我雖然是道士,可也不代表道士就得什麽都懂,道士也分好幾個種類呢,有的擅長算卦占卜,有的擅長驅鬼除邪,還有的擅長風水堪輿,像我就是第四種最擅長打架。”
“你倆要是真想討教的話,貧道可以和你們過過招。”
徐鳳年和溫華一聽這話,麵露驚恐急忙轉過頭去,不敢再看。
劉文豹訕訕地笑了笑。
“既然蘇道長不願說,那就老朽我帶蘇道長說上一說。”
“世子殿下,此指訣名為太乙獅子訣,據說是太乙天尊的坐騎,是九頭獅子,故有此絕。”
“這位小道長本事不低呀,先前劾鬼之術,獅子訣是請神之法,這要是換個龍虎山的道門,真人想要一氣嗬成,怎麽說也得一炷香的時間,這位小道長的本事真高啊!”
徐鳳年沒搭理劉文豹,隻是一直在看著李玉斧的操作。
就在這時,隻見李玉斧緊皺眉頭,隱隱作怒。
“明明是名門正派,卻走旁門左道!”
李玉斧話音剛落,隻見他腳下的桃木劍拔地而起,直飛向皇宮方向。
李玉斧沉聲念道。
“武當李玉斧,恭請真武!”
皇宮中軸大殿之後有真武大帝像。
雄偉雕像高達三層樓,真武大帝鎮守北方,統攝玄武,以鎮天下妖邪,身披金甲,手持金劍,攝踏龜蛇。
但徐鳳年和李玉斧不知道的是在真武大帝像的後麵還有一個更高大的雕像。
這雕像大約有四層樓高一樣,雄偉高大,不同於真武大帝滿身金甲,這位神像身上並無多少甲胄,腰挎寶劍,麒麟伏地。
此神像,為傳說兩千年前臨凡的九天蕩魔神武大帝。
隻是兩千年以來,從未出現一個與九天蕩魔神武大帝所匹配的凡人,反倒是真武大帝後來居上。
畢竟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帝就號稱他是神武大帝的轉世,但究竟是真是假無人可知。
可如今這一代的望氣師們終於是通過推演和觀天象星盤,查到真武大帝的轉世已出現在這百年。
隻是一直無人知曉,轉世之人究竟是誰,也有猜測,猜李淳罡,猜鄧太阿,也有人猜洪洗象,可當洪洗象覺醒了呂祖記憶之後便無人再猜了。
自打李玉斧從地肺山迴來之後,這真武大帝像就不再晃動了,一直守在此地的趙丹坪也終於得了個空閑,不必一直在這守著了。
可是趙丹坪趙天師心情還是不順,蘇逸之的話音猶在耳,當著眾目睽睽之下啪啪這頓打臉,把趙丹坪打的體無完膚。
趙丹坪內心嘶吼著,自己可是比蘇逸之大了整整一個輩分啊,雖然龍虎山的曆史不如武當山,可也不能這樣啊!
就仗著自己能打就無視規矩嗎?世上怎麽會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就該接受天道的審判!
趙丹坪在如此複雜的時候,似乎也忘了當初武當山勢微的時候,龍虎山是如何欺淩的?
龍虎山在背地裏給武當山和北涼下了那麽多次絆子,人家倆還擊,他們就覺得心裏不痛快,簡直就是給皇帝當狗當慣了,總覺得自己是百獸之王了,該是天下道門祖地。
簡直就是流氓。
此時趙丹坪正跟隨著皇帝陛下前往真武大帝的雕像之地,瞻仰真武大帝的風采,同行的還有被禦賜白蓮先生的天師府外姓人白煜。
以及龍虎山凝字輩一鳴驚人的趙凝神,正是這個年輕道人經常在龍虎山走著走著就能迷路,也正是他,當初擋下了登龍虎山的桃花劍神鄧太阿一劍。
也正是趙凝神撰寫了老子化胡經,誹斥佛教,為朝廷滅佛大造聲勢。
在外人看來,這個趙凝神越惡劣,就證明他在龍虎山越得歡迎越吃香。
一行人數倒不是很多,但氣勢實在無與倫比趙家天子以及三位龍虎山大小天師,除此之外便是那一位大宦官孫堂祿,還有幾位已然而立之年的起居郎大人,新太子趙篆也在其中。
不過雖然氣勢很足,但看起來一個個的好像都不是很開心。
“師兄,世子殿下,可曾有望氣師動過這棵老槐樹?”
蘇逸之和徐鳳年聞言對視一眼,紛紛搖了搖頭。
李玉斧解釋道。
“這棵槐樹被人動了手腳。”
他說完步踏罡鬥,嘴裏振振有詞,凝氣一吐,隻見那個李玉斧身後的桃木劍悠悠出鞘,最後在半空飛了一圈,插在龍爪槐樹的根處。
李玉斧手掐指訣,凝聲念道。
“拔鬼攝邪!”
那劉文豹嚇了一跳,今日算是開了眼界了,沒想到這桃木劍也能飛,他趕緊躲到一旁,屏氣凝神的看著李玉斧的操作。
劉文豹所學頗為繁雜,不僅熟讀儒家聖書對三教宗義,和陰陽讖緯道門方術都略有了解。
他見過別人做蘸醮法事驅邪,不過倒是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有靈性的道長。
所以李玉斧一出手,他就知道這位年輕的小道長不簡單,就這一手可不是一般的道士能來得了的,如此年輕便有如此能耐,實在厲害。
他本以為接下來這裏玉斧會做些什麽更高端的操作,卻不曾想這禦劍之術都是了得,可雷聲大雨點小,半晌都沒動靜,讓劉文豹有些失望。
李玉斧嘖了一聲,緩緩走進那棵老槐樹,伸手觸在那老槐樹的根部上。
片刻,他右手拇指彎曲在食指上輕輕一劃,頓時血流不止,他用血在樹上畫了一道符錄,然後又低聲念了一道。
“敕!”
人血符籙,頓時滲入老槐樹之中,消失不見。
劉文豹還以為這人血符籙既然已經消散不見,那就說明此事已然成了,可李玉斧不但沒有半分放鬆,反而眉頭越發的緊促。
一翻思量之後,隻見他雙手手掌交叉搭起左手的大拇指彎曲掌內,其餘九隻外露。
徐鳳年和溫華都不懂道門的指訣神通,紛紛轉頭看向蘇逸之,蘇逸之理直氣壯的問道。
“你們倆都看我幹什麽?看他呀。”
徐鳳年問道。
“這除了他就你一個道士,我們不看你看誰呀?”
蘇逸之聳了聳肩。
“我雖然是道士,可也不代表道士就得什麽都懂,道士也分好幾個種類呢,有的擅長算卦占卜,有的擅長驅鬼除邪,還有的擅長風水堪輿,像我就是第四種最擅長打架。”
“你倆要是真想討教的話,貧道可以和你們過過招。”
徐鳳年和溫華一聽這話,麵露驚恐急忙轉過頭去,不敢再看。
劉文豹訕訕地笑了笑。
“既然蘇道長不願說,那就老朽我帶蘇道長說上一說。”
“世子殿下,此指訣名為太乙獅子訣,據說是太乙天尊的坐騎,是九頭獅子,故有此絕。”
“這位小道長本事不低呀,先前劾鬼之術,獅子訣是請神之法,這要是換個龍虎山的道門,真人想要一氣嗬成,怎麽說也得一炷香的時間,這位小道長的本事真高啊!”
徐鳳年沒搭理劉文豹,隻是一直在看著李玉斧的操作。
就在這時,隻見李玉斧緊皺眉頭,隱隱作怒。
“明明是名門正派,卻走旁門左道!”
李玉斧話音剛落,隻見他腳下的桃木劍拔地而起,直飛向皇宮方向。
李玉斧沉聲念道。
“武當李玉斧,恭請真武!”
皇宮中軸大殿之後有真武大帝像。
雄偉雕像高達三層樓,真武大帝鎮守北方,統攝玄武,以鎮天下妖邪,身披金甲,手持金劍,攝踏龜蛇。
但徐鳳年和李玉斧不知道的是在真武大帝像的後麵還有一個更高大的雕像。
這雕像大約有四層樓高一樣,雄偉高大,不同於真武大帝滿身金甲,這位神像身上並無多少甲胄,腰挎寶劍,麒麟伏地。
此神像,為傳說兩千年前臨凡的九天蕩魔神武大帝。
隻是兩千年以來,從未出現一個與九天蕩魔神武大帝所匹配的凡人,反倒是真武大帝後來居上。
畢竟八百年前的大秦皇帝就號稱他是神武大帝的轉世,但究竟是真是假無人可知。
可如今這一代的望氣師們終於是通過推演和觀天象星盤,查到真武大帝的轉世已出現在這百年。
隻是一直無人知曉,轉世之人究竟是誰,也有猜測,猜李淳罡,猜鄧太阿,也有人猜洪洗象,可當洪洗象覺醒了呂祖記憶之後便無人再猜了。
自打李玉斧從地肺山迴來之後,這真武大帝像就不再晃動了,一直守在此地的趙丹坪也終於得了個空閑,不必一直在這守著了。
可是趙丹坪趙天師心情還是不順,蘇逸之的話音猶在耳,當著眾目睽睽之下啪啪這頓打臉,把趙丹坪打的體無完膚。
趙丹坪內心嘶吼著,自己可是比蘇逸之大了整整一個輩分啊,雖然龍虎山的曆史不如武當山,可也不能這樣啊!
就仗著自己能打就無視規矩嗎?世上怎麽會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就該接受天道的審判!
趙丹坪在如此複雜的時候,似乎也忘了當初武當山勢微的時候,龍虎山是如何欺淩的?
龍虎山在背地裏給武當山和北涼下了那麽多次絆子,人家倆還擊,他們就覺得心裏不痛快,簡直就是給皇帝當狗當慣了,總覺得自己是百獸之王了,該是天下道門祖地。
簡直就是流氓。
此時趙丹坪正跟隨著皇帝陛下前往真武大帝的雕像之地,瞻仰真武大帝的風采,同行的還有被禦賜白蓮先生的天師府外姓人白煜。
以及龍虎山凝字輩一鳴驚人的趙凝神,正是這個年輕道人經常在龍虎山走著走著就能迷路,也正是他,當初擋下了登龍虎山的桃花劍神鄧太阿一劍。
也正是趙凝神撰寫了老子化胡經,誹斥佛教,為朝廷滅佛大造聲勢。
在外人看來,這個趙凝神越惡劣,就證明他在龍虎山越得歡迎越吃香。
一行人數倒不是很多,但氣勢實在無與倫比趙家天子以及三位龍虎山大小天師,除此之外便是那一位大宦官孫堂祿,還有幾位已然而立之年的起居郎大人,新太子趙篆也在其中。
不過雖然氣勢很足,但看起來一個個的好像都不是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