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陳氏借錢(二)
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 作者:花間酒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借他們的錢?他們如何有錢?你又怎麽個借法?”老族長頓時來了興趣。
牛山村的那點錢,湊起來不夠建一個門麵,所以不能用在商業街上,隻能用來做醃製菜的生意。
“他們投錢進去,每月分利與他們,年底分紅,一年返本金,投錢越多的,利越大”,“但我們家肯定是投得最多的”
所有的蔬菜和豬肉都是牛家出的,按市價折算成錢,然後和牛山村投上來的錢折算。
做工另算錢。
“這事兒計算得不好,怕是要惹麻煩的”老族長說道。
“這個,不用擔心,我們家醬菜坊的賬目都會公開,另外會從族中識字的人裏,挑兩個上來,一同管理醬菜鋪子,一定會讓他們掙錢的”
老族長聽了以後,道:“都是那陳氏不省事,挑唆著村裏人來找你家借錢”
陳氏也想不到,她出的主意,偷雞不成,蝕把米。
老族長召集族裏開族會,當即和牛大簽了合約,族會散了以後。
小譚氏心裏那點子不愉快也散了,雖然她兩個大些的兒子都到了說親的年紀,但到底沒到日子邊上。
而且,牛山村都吃過沈魚做的醃製菜,她對沈魚做的醃製菜挺看好的。
陳氏氣得心裏嘔血:
“誰知道你們給的錢到時候能不能迴本哩!”
小譚氏雖然之前聽了陳氏的挑撥,有些攜恩相報的心態,現在都化為烏有了,再聽陳氏的話,不免就有些別的想法了:
“你咋就挑唆著我們跟牛家作對哩?想這幾年,咱們村子受了牛大多少好處”
牛山村雖然還是窮,但對比過去的念不起書,一年到頭舍不得吃幾頓肉,已經好了許多。
他們的孩子現在能念書。
家裏個個月能吃上一頓肉,每年還有那麽一貫錢能存著。
陳氏道:
“我哪有挑唆你們,我也是替你們擔心呐,他家要是賠了可咋辦?會退錢給你們?他家就是瞧著你們都不識字,胡寫一通,又沒什麽用處,要是賠了,你們要想告,他隻要跟州老爺胡說一通,把你們通通打成刁民,也就完事了”
早些年,趙家村出過這事兒。
所以此時有些人還真有些擔心。
陳氏見有那麽一些人神色異動,道:“再說了,你們借錢也不會不還,他做什麽要大費周章的拉你們入夥哩?”
這時候牛啞巴的媳婦兒張閔站出來說道:
“說起投錢,我家投得最多,我家可是把家裏的餘糧都賣了,我家更擔心虧才對,但是牛大一家這些年在村子裏的人品也是大家知道的!”
“再說了,不怕得罪大家說,咱們雖大部分人老實純良,借錢一定會還”,“可咱們究竟什麽時候還得上,是不是所有人都會還,有沒人覺著牛大家有錢了,自己借的那三五貫就不想還了?”
“再說,牛大家如今可是和官府都有姻親關係的,他要是鐵了心,不拉把我們,咱們還能鬧不成?大家細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村裏十幾個農婦聽了,都默不作聲,她們雖然有些容易被梭擺,但張閔這樣有條有理的說,她們也是能聽懂的。
“誰想不還錢了?誰想不還錢了?”陳氏跺了跺腳,連聲質問道。
牛先生的老娘張氏說道:“又沒說你,你氣什麽?”,“聽說你家訂好了醃菜鋪子,怎麽這幾天都不見你們家去鎮上哩?該不會是錢不夠,其實沒談攏吧?”
張氏這麽一說,眾人都明白了。
陳氏這是打算挑唆別人去借錢,然後她好跟著一起去借錢,趁機壓牛大家一把,想讓牛大家借出去的錢收不迴,吃個啞巴虧。
這臉皮可真厚的。
陳氏見自己的計策沒成,反倒被數落了一通,臉上十分難看,快步走迴了家。
迴家以後,陳氏倒沒有一直想著這事兒,她想著依樣畫葫蘆,幹脆她在自己娘家也來這麽一出合資,叫幾個兒媳婦也去拉幾家人的錢來。
反正到時候不還錢,休了兒媳婦就是,兒媳婦娘家親戚也隻能找親家去要錢。
陳氏狠起來,那是親侄女都坑。
而且,她還有一個兒子和兒媳婦不是?
袁氏因為做袋子賣,掙了些許錢,兩年來積攢了五六貫錢,過去也有少許積蓄。
陳氏拉著牛方圓好一頓吹噓,直把牛方圓聽得心癢癢,“媽,真能掙那些錢?”
“你也瞧見去年家裏過年是什麽光景了,這個真能掙錢,這樣,你把你媳婦兒這些年積攢的錢偷拿出來,別叫你媳婦兒知道,等第一天掙了錢,她也不會跟你鬧”
牛方圓還是有些怕老婆:
“媽,這…這不行!”
“我就知道你是個怕老婆的”,他剛成親那會兒,就因為打袁氏,被袁氏反過來,提著兩把殺豬刀,追了兩條街,能不怕嘛?
雖然他還是有些暴力傾向,偶爾耍一下威風,也沒敢真的下狠手,但也被老婆兒子聯合起來混合雙打兩迴。
早就慫了。
“就知道你是個怕老婆的!沒出息,你就是個膽小鬼,懦夫,白白錯失這麽個掙錢的好機會!”陳氏頗有些尖酸道。
“你既不打算投錢,以後的錢就是你大哥和三弟的,沒你的”
牛方圓一聽見膽小鬼,懦夫兩個詞兒,腦子就有些犯糊塗了,“行,媽,我給您偷哪來,你隻要能保證一定能掙錢!”
“一定,一定!媽還能坑你不成?快去吧!”陳氏道。
沒幾天,兩個兒媳婦從親戚中也挪了不少銅錢,加起來大概有八貫,加上牛方圓拿來的十貫銅錢,還有自家原本就有的七貫銅錢。
陳氏再去那個鋪子的時候,才知道鋪子已經租了出去,老板另給她推了旁邊一家小些的鋪子。
租金也便宜了許多。
牛安和陳氏請人將鋪子簡單的裝修了一下,還欠著工錢沒結,而牛大家的鋪子就在她家正對麵,如火如荼的開著。
小陳氏賣力的吆喝道:
“賣醃菜了,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
陳氏和兩個兒子也賣力的吆喝道:
“賣醃菜了,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
牛山村的那點錢,湊起來不夠建一個門麵,所以不能用在商業街上,隻能用來做醃製菜的生意。
“他們投錢進去,每月分利與他們,年底分紅,一年返本金,投錢越多的,利越大”,“但我們家肯定是投得最多的”
所有的蔬菜和豬肉都是牛家出的,按市價折算成錢,然後和牛山村投上來的錢折算。
做工另算錢。
“這事兒計算得不好,怕是要惹麻煩的”老族長說道。
“這個,不用擔心,我們家醬菜坊的賬目都會公開,另外會從族中識字的人裏,挑兩個上來,一同管理醬菜鋪子,一定會讓他們掙錢的”
老族長聽了以後,道:“都是那陳氏不省事,挑唆著村裏人來找你家借錢”
陳氏也想不到,她出的主意,偷雞不成,蝕把米。
老族長召集族裏開族會,當即和牛大簽了合約,族會散了以後。
小譚氏心裏那點子不愉快也散了,雖然她兩個大些的兒子都到了說親的年紀,但到底沒到日子邊上。
而且,牛山村都吃過沈魚做的醃製菜,她對沈魚做的醃製菜挺看好的。
陳氏氣得心裏嘔血:
“誰知道你們給的錢到時候能不能迴本哩!”
小譚氏雖然之前聽了陳氏的挑撥,有些攜恩相報的心態,現在都化為烏有了,再聽陳氏的話,不免就有些別的想法了:
“你咋就挑唆著我們跟牛家作對哩?想這幾年,咱們村子受了牛大多少好處”
牛山村雖然還是窮,但對比過去的念不起書,一年到頭舍不得吃幾頓肉,已經好了許多。
他們的孩子現在能念書。
家裏個個月能吃上一頓肉,每年還有那麽一貫錢能存著。
陳氏道:
“我哪有挑唆你們,我也是替你們擔心呐,他家要是賠了可咋辦?會退錢給你們?他家就是瞧著你們都不識字,胡寫一通,又沒什麽用處,要是賠了,你們要想告,他隻要跟州老爺胡說一通,把你們通通打成刁民,也就完事了”
早些年,趙家村出過這事兒。
所以此時有些人還真有些擔心。
陳氏見有那麽一些人神色異動,道:“再說了,你們借錢也不會不還,他做什麽要大費周章的拉你們入夥哩?”
這時候牛啞巴的媳婦兒張閔站出來說道:
“說起投錢,我家投得最多,我家可是把家裏的餘糧都賣了,我家更擔心虧才對,但是牛大一家這些年在村子裏的人品也是大家知道的!”
“再說了,不怕得罪大家說,咱們雖大部分人老實純良,借錢一定會還”,“可咱們究竟什麽時候還得上,是不是所有人都會還,有沒人覺著牛大家有錢了,自己借的那三五貫就不想還了?”
“再說,牛大家如今可是和官府都有姻親關係的,他要是鐵了心,不拉把我們,咱們還能鬧不成?大家細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村裏十幾個農婦聽了,都默不作聲,她們雖然有些容易被梭擺,但張閔這樣有條有理的說,她們也是能聽懂的。
“誰想不還錢了?誰想不還錢了?”陳氏跺了跺腳,連聲質問道。
牛先生的老娘張氏說道:“又沒說你,你氣什麽?”,“聽說你家訂好了醃菜鋪子,怎麽這幾天都不見你們家去鎮上哩?該不會是錢不夠,其實沒談攏吧?”
張氏這麽一說,眾人都明白了。
陳氏這是打算挑唆別人去借錢,然後她好跟著一起去借錢,趁機壓牛大家一把,想讓牛大家借出去的錢收不迴,吃個啞巴虧。
這臉皮可真厚的。
陳氏見自己的計策沒成,反倒被數落了一通,臉上十分難看,快步走迴了家。
迴家以後,陳氏倒沒有一直想著這事兒,她想著依樣畫葫蘆,幹脆她在自己娘家也來這麽一出合資,叫幾個兒媳婦也去拉幾家人的錢來。
反正到時候不還錢,休了兒媳婦就是,兒媳婦娘家親戚也隻能找親家去要錢。
陳氏狠起來,那是親侄女都坑。
而且,她還有一個兒子和兒媳婦不是?
袁氏因為做袋子賣,掙了些許錢,兩年來積攢了五六貫錢,過去也有少許積蓄。
陳氏拉著牛方圓好一頓吹噓,直把牛方圓聽得心癢癢,“媽,真能掙那些錢?”
“你也瞧見去年家裏過年是什麽光景了,這個真能掙錢,這樣,你把你媳婦兒這些年積攢的錢偷拿出來,別叫你媳婦兒知道,等第一天掙了錢,她也不會跟你鬧”
牛方圓還是有些怕老婆:
“媽,這…這不行!”
“我就知道你是個怕老婆的”,他剛成親那會兒,就因為打袁氏,被袁氏反過來,提著兩把殺豬刀,追了兩條街,能不怕嘛?
雖然他還是有些暴力傾向,偶爾耍一下威風,也沒敢真的下狠手,但也被老婆兒子聯合起來混合雙打兩迴。
早就慫了。
“就知道你是個怕老婆的!沒出息,你就是個膽小鬼,懦夫,白白錯失這麽個掙錢的好機會!”陳氏頗有些尖酸道。
“你既不打算投錢,以後的錢就是你大哥和三弟的,沒你的”
牛方圓一聽見膽小鬼,懦夫兩個詞兒,腦子就有些犯糊塗了,“行,媽,我給您偷哪來,你隻要能保證一定能掙錢!”
“一定,一定!媽還能坑你不成?快去吧!”陳氏道。
沒幾天,兩個兒媳婦從親戚中也挪了不少銅錢,加起來大概有八貫,加上牛方圓拿來的十貫銅錢,還有自家原本就有的七貫銅錢。
陳氏再去那個鋪子的時候,才知道鋪子已經租了出去,老板另給她推了旁邊一家小些的鋪子。
租金也便宜了許多。
牛安和陳氏請人將鋪子簡單的裝修了一下,還欠著工錢沒結,而牛大家的鋪子就在她家正對麵,如火如荼的開著。
小陳氏賣力的吆喝道:
“賣醃菜了,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
陳氏和兩個兒子也賣力的吆喝道:
“賣醃菜了,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比味香齋的好吃!比味香齋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