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雙喜臨門(九)
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 作者:花間酒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桁年紀不大,腿卻長,三步並作兩步的走了過來,道:“挖到啥了?”
小福寶道:“不知道,反正我覺得是寶貝!”
牛大和牛啞巴也圍了過來,見著外麵冒著什麽東西的根須,雖然細還是能看清楚,“我挖來看看!”
牛寶蘭也不吃手裏的糕點了,滿臉期待的盯著自己爹爹手中的鋤頭,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牛大挖得大汗淋漓,而那東西僅僅是露出更粗一些的根,漸漸的又露出幾條根。
小福寶突然意識到,這有可能是人參,連忙道:“爹爹,別挖了,別給挖壞了!我們用手刨吧!”
“爹爹,爹爹,這裏也有,這裏也有!”小福寶跑到水溝邊,指著一堆雜草說道。
牛大和牛啞巴跟著過去,道:“這不是草嗎?”
小福寶道:“爹爹,這個葉子和小福寶剛剛鏟上來的葉子一模一樣,爹爹真的有!”
牛翠花這邊小心翼翼的刨了大半天,才徹底看清,牛翠花興奮的說道:“爹,爹,真的是人參啊!”
幾人細心的將人參刨出來,這個人參的個頭不是很大,但是根須又長又多。
牛大畢竟是農家出身,聽著女兒們說,果然是人參,便過來拿起人參瞧了瞧,他對於樹木的年輪頗為了解,人參也是有年輪的,他看著手上的人參,微微有些吃驚:
“這人參至少三百年了”
百年人參,已經是比較罕見的品種了。
小福寶歪著可可愛愛的腦袋說道:“爹爹,這塊地裏能長出人參來,是不是說明也可以種人參?”
江州雖然屬於南方,卻是南北交替的地界,既有南方的氣候,個別地方又有北方的氣候。
牛大宛如醍醐灌頂,“是啊!隻是這種人參會不會和種菜不一樣哩?”
“我們直接把人參根種到土裏就好了!”小福寶頗有些認真的說道。
牛大笑了:“雖然爹不會培育種子,但見你媽媽培育過,人參應該不是這樣種的!如果能這樣種,它就不會這樣貴了!”
小福寶耷拉著小腦袋,垂頭喪氣的說道:“種人參不可以這樣種啊!”
牛翠花道:“我看書上說,植物都是雌性花粉和雄性花粉結合產生的,不如我們把這些莖葉花朵包迴去,看看媽有什麽法子沒有!”
蕭桁將土裏殘留的人參根都扒拉幹淨,用他平時給小福寶擦嘴用的小布塊把它包起來。
牛翠花領著幾個小娃娃迴去了,沈魚看了看被挖出來的人參,有些驚奇道:
“這真是後山那塊地挖出來的?”
牛翠花道:“是從後山那兩塊地裏挖出來的,是五妹妹發現的!五妹妹還說,後山那塊地既然能長出人參來,那必定也是能種人參的!”
“這可真是福運啊!”,“可這種人參,怕是不行,隻有這一株,培育不了種子的!而且,還沒有聽人種植人參成功過的”,“想來,人參種的培育,又不同於普通種子的培育!”
小福寶彎著一雙透亮的大眼睛,道:“媽媽,會成功的!會成功的!地裏還有哩!還有哩!我剛才看見,另一塊地上也長了和這個葉子一樣的葉子哩!爹爹和啞巴叔在挖哩!”
牛大和牛啞巴挖到夜半才迴來,牛大一進屋就將包起來的殘餘的人參根須送給牛啞巴,還拿了兩貫錢給牛啞巴。
牛啞巴拿著人參須和兩貫錢,手都有些抖,連忙把東西推給牛大,一隻手搖著,“烏烏烏”
他用手勢比劃著,道:“說好的我隻要三十文,不要這麽多”
牛大道:“我跟你啥關係?你就拿著,這人參你拿迴去給你媳婦兒好好補補身子,有順氣助明的功效,說不準她吃了,眼睛就好了!”
“我二弟過明日要同你們家老大一道去考試,這個錢,你就給孩子做個盤纏!”
牛山村所有男學生都要參加鄉試。
臨近考試的前一天,沈魚給牛詠和蕭桁都準備了紙墨筆硯,蕭桁雖然才入學一年,但牛大秀才說,蕭桁天資極好,應該一同應試。
沈魚沒有兒子,對這個義子也是十分上心疼愛的。
沈魚裝了筆墨紙硯,兩壇子醬肉四五套衣服,一雙鞋,三鬥米進去,考生在考場需要自己燒飯,“鍋碗瓢盆到時候就用你姨父的,用完了還給他們,到時候你們在那裏再買個夜壺,草紙什麽的”
沈魚為了讓蕭桁和牛詠吃得好,還特意把家裏還剩的那禦田胭脂米給送了去。
行禮倒是簡便。
因為薛懷民會給他們提供被子和地鋪,倒也不用帶那麽多東西。
小考大考都是三天,為了防止作弊,就連米粒都得用靉靆放大了檢查,吃喝拉撒都得在考場,關上三天,直到考試完畢。
沈魚在家裏正培植人參種子,道:“孩子他爹,這兩孩子一下都去了,我還怪想他們的!”
牛大在後院正鋤著院子裏兩壟子空了的地,道:“我也怪想他們的!不過,幸虧也就這幾天,聽說會試和殿試,一去還得好幾個月哩!”
“是啊!”
“孩子她娘,我想著,前頭那位夫人定了那樣多的醬菜,這會子我們怕是分身乏術哩,不如咱們再招些人來,一塊兒做醃製菜!”
沈魚從前擔心自己做醃製菜的獨門秘方被學了去,現下也管不了那麽多了,道:
“這也是不得不招人了!隻是被人學了去可怎麽好?”
“做生意,豈是那麽容易成功的?一家有一家的獨門口味,這最終的秘訣,還是得在咱們自己家手裏,而且,咱們收來的人,定是要招十年活死契的,那時即使被學了去,咱家的鋪子,怕是早就已經開到大江南北了,哪裏還會將這些放在心上哩!”
沈魚一想,確實如此。
她家的醬菜除了選材和比例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她調出來的醬料,雖然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和別人做的不同,但偏偏就是不同。
“孩子她爹,那依你看,咱一個月給人家多少錢合適哩?”沈魚道,她從未去別人家做過工,所以不知道價錢。
小福寶道:“不知道,反正我覺得是寶貝!”
牛大和牛啞巴也圍了過來,見著外麵冒著什麽東西的根須,雖然細還是能看清楚,“我挖來看看!”
牛寶蘭也不吃手裏的糕點了,滿臉期待的盯著自己爹爹手中的鋤頭,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牛大挖得大汗淋漓,而那東西僅僅是露出更粗一些的根,漸漸的又露出幾條根。
小福寶突然意識到,這有可能是人參,連忙道:“爹爹,別挖了,別給挖壞了!我們用手刨吧!”
“爹爹,爹爹,這裏也有,這裏也有!”小福寶跑到水溝邊,指著一堆雜草說道。
牛大和牛啞巴跟著過去,道:“這不是草嗎?”
小福寶道:“爹爹,這個葉子和小福寶剛剛鏟上來的葉子一模一樣,爹爹真的有!”
牛翠花這邊小心翼翼的刨了大半天,才徹底看清,牛翠花興奮的說道:“爹,爹,真的是人參啊!”
幾人細心的將人參刨出來,這個人參的個頭不是很大,但是根須又長又多。
牛大畢竟是農家出身,聽著女兒們說,果然是人參,便過來拿起人參瞧了瞧,他對於樹木的年輪頗為了解,人參也是有年輪的,他看著手上的人參,微微有些吃驚:
“這人參至少三百年了”
百年人參,已經是比較罕見的品種了。
小福寶歪著可可愛愛的腦袋說道:“爹爹,這塊地裏能長出人參來,是不是說明也可以種人參?”
江州雖然屬於南方,卻是南北交替的地界,既有南方的氣候,個別地方又有北方的氣候。
牛大宛如醍醐灌頂,“是啊!隻是這種人參會不會和種菜不一樣哩?”
“我們直接把人參根種到土裏就好了!”小福寶頗有些認真的說道。
牛大笑了:“雖然爹不會培育種子,但見你媽媽培育過,人參應該不是這樣種的!如果能這樣種,它就不會這樣貴了!”
小福寶耷拉著小腦袋,垂頭喪氣的說道:“種人參不可以這樣種啊!”
牛翠花道:“我看書上說,植物都是雌性花粉和雄性花粉結合產生的,不如我們把這些莖葉花朵包迴去,看看媽有什麽法子沒有!”
蕭桁將土裏殘留的人參根都扒拉幹淨,用他平時給小福寶擦嘴用的小布塊把它包起來。
牛翠花領著幾個小娃娃迴去了,沈魚看了看被挖出來的人參,有些驚奇道:
“這真是後山那塊地挖出來的?”
牛翠花道:“是從後山那兩塊地裏挖出來的,是五妹妹發現的!五妹妹還說,後山那塊地既然能長出人參來,那必定也是能種人參的!”
“這可真是福運啊!”,“可這種人參,怕是不行,隻有這一株,培育不了種子的!而且,還沒有聽人種植人參成功過的”,“想來,人參種的培育,又不同於普通種子的培育!”
小福寶彎著一雙透亮的大眼睛,道:“媽媽,會成功的!會成功的!地裏還有哩!還有哩!我剛才看見,另一塊地上也長了和這個葉子一樣的葉子哩!爹爹和啞巴叔在挖哩!”
牛大和牛啞巴挖到夜半才迴來,牛大一進屋就將包起來的殘餘的人參根須送給牛啞巴,還拿了兩貫錢給牛啞巴。
牛啞巴拿著人參須和兩貫錢,手都有些抖,連忙把東西推給牛大,一隻手搖著,“烏烏烏”
他用手勢比劃著,道:“說好的我隻要三十文,不要這麽多”
牛大道:“我跟你啥關係?你就拿著,這人參你拿迴去給你媳婦兒好好補補身子,有順氣助明的功效,說不準她吃了,眼睛就好了!”
“我二弟過明日要同你們家老大一道去考試,這個錢,你就給孩子做個盤纏!”
牛山村所有男學生都要參加鄉試。
臨近考試的前一天,沈魚給牛詠和蕭桁都準備了紙墨筆硯,蕭桁雖然才入學一年,但牛大秀才說,蕭桁天資極好,應該一同應試。
沈魚沒有兒子,對這個義子也是十分上心疼愛的。
沈魚裝了筆墨紙硯,兩壇子醬肉四五套衣服,一雙鞋,三鬥米進去,考生在考場需要自己燒飯,“鍋碗瓢盆到時候就用你姨父的,用完了還給他們,到時候你們在那裏再買個夜壺,草紙什麽的”
沈魚為了讓蕭桁和牛詠吃得好,還特意把家裏還剩的那禦田胭脂米給送了去。
行禮倒是簡便。
因為薛懷民會給他們提供被子和地鋪,倒也不用帶那麽多東西。
小考大考都是三天,為了防止作弊,就連米粒都得用靉靆放大了檢查,吃喝拉撒都得在考場,關上三天,直到考試完畢。
沈魚在家裏正培植人參種子,道:“孩子他爹,這兩孩子一下都去了,我還怪想他們的!”
牛大在後院正鋤著院子裏兩壟子空了的地,道:“我也怪想他們的!不過,幸虧也就這幾天,聽說會試和殿試,一去還得好幾個月哩!”
“是啊!”
“孩子她娘,我想著,前頭那位夫人定了那樣多的醬菜,這會子我們怕是分身乏術哩,不如咱們再招些人來,一塊兒做醃製菜!”
沈魚從前擔心自己做醃製菜的獨門秘方被學了去,現下也管不了那麽多了,道:
“這也是不得不招人了!隻是被人學了去可怎麽好?”
“做生意,豈是那麽容易成功的?一家有一家的獨門口味,這最終的秘訣,還是得在咱們自己家手裏,而且,咱們收來的人,定是要招十年活死契的,那時即使被學了去,咱家的鋪子,怕是早就已經開到大江南北了,哪裏還會將這些放在心上哩!”
沈魚一想,確實如此。
她家的醬菜除了選材和比例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她調出來的醬料,雖然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和別人做的不同,但偏偏就是不同。
“孩子她爹,那依你看,咱一個月給人家多少錢合適哩?”沈魚道,她從未去別人家做過工,所以不知道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