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店鋪開業(四)
團寵小福寶:撿個福運小妹妹 作者:花間酒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福寶還提著一個小紅燈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
她一邊走著,牛寶蘭和牛寶珠跟在後麵,隨她往人前遞送托盤裏的菜品,送給圍觀的群眾品嚐。
“這女娃娃粉嫩嫩的,可真好看!這菜也好吃!真好吃!”
“我也嚐一口!”
“我們也嚐一嚐!”
“那男娃娃也好看!什麽樣的人家能生出這樣一對金童玉女來哩!”
牛寶珠是作男娃娃打扮,身上繡著祿字兒,很多客人便以為是男娃娃。
三個小娃娃送完了菜品,便由請來的鳳天樓的舞女們端上菜肴出來跳舞,一時間,色香味飄揚,直勾得人饞蟲發作。
不少人已經紛紛進店了。
“本店新店開業,前三天顧客均有一次抽獎的機會,小店每天都設立一甲獎各一個,二甲獎十一個,三甲獎三十三個,參與獎人均有”
“一甲獎的頭名是贈送四道菜東坡肉,醬香雞,辣子雞,熏鴨。一甲榜眼獎贈送本店招牌菜東坡菜,酸菜魚,醬香雞。探花獎是秘製東坡肉以及醬香雞各一份”
“二甲獎是特惠價,每道菜減免三分之一的價錢”
“三甲獎是附送我家娘子親手熬製的醬蔬菜一碟,點菜便開始抽獎,另外點菜最多的客人,可多抽一次獎”
牛大道。
縣城裏可不比那鄉鎮上的窮苦人家,畢竟是縣城,還是有不少有家底的人家的。
即使是窮人,也為了貪那一甲的福利,認識的人也都紛紛圍成一桌,點了幾個小菜。
“這菜真好吃!這家店的手藝不錯!”
“真好吃啊!我看比那醉香樓的大廚做的還要好哩!咱們縣什麽時候又有這麽兩個大廚了?”
“中了,中了!”
“中了,中了!”
“我也中了!哈哈!”
牛大雖然設立了一甲獎,但沒有把狀元榜眼探花三名一甲獎都放進同一天的抽獎盒子裏。
一聽有人中了,中獎的人還挺多,都有些興奮,味香館的手藝確實很不錯,大夥兒也都願意再多點一些。
牛翠花在旁邊負責收錢,她算賬極快。
牛二和薛懷民安排過來的兩個小廝負責招待客人,味香館的生意比他們想象的要好很多。
榜眼獎放在第二天的抽獎紙團裏,一下又吸引來數百客人,這有些超出牛大的預料,桌子椅子也沒準備那麽多,隻能東拚西湊的借了十幾張桌子椅子來。
其中來吃飯的,不乏有些公子哥兒,出手也頗為大方,一點菜就點了五六十兩銀子的菜品。
有一位富家公子姓黎,是黎知州的兒子,獲得了第二次抽獎的機會,他伸手一摸,運氣還挺好,摸到榜眼獎。
又送了幾道菜品給他。
雖然贈送了不少,但牛大的飯館並沒有虧,薛懷民說過,薄利多銷,那些人為了獲得第二次抽獎的機會,紛紛多點了不少菜。
“老板,你這些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
“可以可以!您去那邊領碟子,再打包!”碟子是五文錢一個,退碟退錢。
“老板,剛才贈送的菜品可以送到我們府上去不?你們家味道不錯,我送給我爹娘嚐嚐!”
“那當然可以!不知尊府是?”牛二問道。
“…”
牛大吩咐一個小廝將菜品送到客人府上。
這三天每天都忙碌到深夜,雖然辛苦,但是看見這些黃澄澄的銅板和白花花的銀子,心裏就舒坦。
三天開業大典結束以後,牛大牛二,沈魚和牛翠花坐在一起數錢。
牛二數銀子,牛大和牛翠花,沈魚三個數銅板,沒數之前,牛翠花說道:
“我覺得不用數,我知道多少,這三天大概掙了八十五貫四百三十二文,銀子是三十四兩”
可牛大還是有些不放心,非要數一數,小福寶和牛寶蘭,牛寶珠三個在店子玩兒捉迷藏的遊戲。
小福寶撅著小屁股奶聲奶氣的蹲著說道:“我來找你們嘍!要藏好呦!我看見你們的腳了!”
牛寶蘭每次都隻知道躲在同一個地方,四歲的牛寶珠則精一些,知道四處躲躲藏藏。
沈魚寵溺的看著小福寶,小聲說道:“小福寶,你寶珠姐姐在那兒!”
小福寶順著沈魚說的方向看去,是店子後門外麵,“寶珠姐姐,小福寶找到你了!”
牛寶珠道:“輪到我找你們了!快藏好!”
幾個小娃娃玩得不亦樂乎。
牛大肚子咕嚕嚕叫了起來,這才想起來還沒吃晚飯,忙著掙錢和高興,把吃飯都給忘了!
薛懷民安排來的小廝和請的幫工,在黃昏牛大就叫他們吃了飯迴去了,留下六七桌客人都是牛家人自己忙活。
沈氏炒了兩個簡單的小菜,做了一鍋紅燒肉,一家人將就著吃了。
第四天下午,正因為開業大典已經過了,客人雖然滿,但有些客人卻不會像開業時一樣,都一窩蜂的來了。
牛二趕著半大的牛和新買的牛車,帶著牛翠花和三個小娃娃迴了牛山村。
牛大準備過幾天再迴來一趟。
味香館的生意太好,一個幫工加牛大和沈氏夫妻兩個,有些忙不過來,牛大便讓識字的幫工在門口寫了招工簡章。
一個小夥子衣衫襤褸的站在味香館門口,顫顫巍巍的問道:“老板你們這招人嗎?”
牛大打量了一下麵前的小夥子,隻見他身材幹瘦幹瘦,盯著煮的飯兩眼發光,身上穿著一件打了十七八個布丁的衣服,腳上的草鞋很明顯脫了底,被少年用線縫著。
雖然穿得破,但卻幹淨整潔。
許是因為太餓,他佝僂著背,看起來十分瘦弱,牛大雖然容易心軟,卻不是開善堂的:
“我們這裏不收童工”
他看起來不到十五。
“老板,我十五了,我有戶籍!”少年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牛大接過,叫幫工給他看了看。
幫工看了一眼,問道:“家裏有些什麽人?”
“隻有一個弟弟八歲,還有一個妹妹九歲,父母前兩年死了”
“會寫名字籍貫嗎?”
“會”
“我先給你做一身店裏的衣裳,你把這套說詞背熟了,明天來吧!”幫工量了一下桑榆的三圍。
她一邊走著,牛寶蘭和牛寶珠跟在後麵,隨她往人前遞送托盤裏的菜品,送給圍觀的群眾品嚐。
“這女娃娃粉嫩嫩的,可真好看!這菜也好吃!真好吃!”
“我也嚐一口!”
“我們也嚐一嚐!”
“那男娃娃也好看!什麽樣的人家能生出這樣一對金童玉女來哩!”
牛寶珠是作男娃娃打扮,身上繡著祿字兒,很多客人便以為是男娃娃。
三個小娃娃送完了菜品,便由請來的鳳天樓的舞女們端上菜肴出來跳舞,一時間,色香味飄揚,直勾得人饞蟲發作。
不少人已經紛紛進店了。
“本店新店開業,前三天顧客均有一次抽獎的機會,小店每天都設立一甲獎各一個,二甲獎十一個,三甲獎三十三個,參與獎人均有”
“一甲獎的頭名是贈送四道菜東坡肉,醬香雞,辣子雞,熏鴨。一甲榜眼獎贈送本店招牌菜東坡菜,酸菜魚,醬香雞。探花獎是秘製東坡肉以及醬香雞各一份”
“二甲獎是特惠價,每道菜減免三分之一的價錢”
“三甲獎是附送我家娘子親手熬製的醬蔬菜一碟,點菜便開始抽獎,另外點菜最多的客人,可多抽一次獎”
牛大道。
縣城裏可不比那鄉鎮上的窮苦人家,畢竟是縣城,還是有不少有家底的人家的。
即使是窮人,也為了貪那一甲的福利,認識的人也都紛紛圍成一桌,點了幾個小菜。
“這菜真好吃!這家店的手藝不錯!”
“真好吃啊!我看比那醉香樓的大廚做的還要好哩!咱們縣什麽時候又有這麽兩個大廚了?”
“中了,中了!”
“中了,中了!”
“我也中了!哈哈!”
牛大雖然設立了一甲獎,但沒有把狀元榜眼探花三名一甲獎都放進同一天的抽獎盒子裏。
一聽有人中了,中獎的人還挺多,都有些興奮,味香館的手藝確實很不錯,大夥兒也都願意再多點一些。
牛翠花在旁邊負責收錢,她算賬極快。
牛二和薛懷民安排過來的兩個小廝負責招待客人,味香館的生意比他們想象的要好很多。
榜眼獎放在第二天的抽獎紙團裏,一下又吸引來數百客人,這有些超出牛大的預料,桌子椅子也沒準備那麽多,隻能東拚西湊的借了十幾張桌子椅子來。
其中來吃飯的,不乏有些公子哥兒,出手也頗為大方,一點菜就點了五六十兩銀子的菜品。
有一位富家公子姓黎,是黎知州的兒子,獲得了第二次抽獎的機會,他伸手一摸,運氣還挺好,摸到榜眼獎。
又送了幾道菜品給他。
雖然贈送了不少,但牛大的飯館並沒有虧,薛懷民說過,薄利多銷,那些人為了獲得第二次抽獎的機會,紛紛多點了不少菜。
“老板,你這些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
“可以可以!您去那邊領碟子,再打包!”碟子是五文錢一個,退碟退錢。
“老板,剛才贈送的菜品可以送到我們府上去不?你們家味道不錯,我送給我爹娘嚐嚐!”
“那當然可以!不知尊府是?”牛二問道。
“…”
牛大吩咐一個小廝將菜品送到客人府上。
這三天每天都忙碌到深夜,雖然辛苦,但是看見這些黃澄澄的銅板和白花花的銀子,心裏就舒坦。
三天開業大典結束以後,牛大牛二,沈魚和牛翠花坐在一起數錢。
牛二數銀子,牛大和牛翠花,沈魚三個數銅板,沒數之前,牛翠花說道:
“我覺得不用數,我知道多少,這三天大概掙了八十五貫四百三十二文,銀子是三十四兩”
可牛大還是有些不放心,非要數一數,小福寶和牛寶蘭,牛寶珠三個在店子玩兒捉迷藏的遊戲。
小福寶撅著小屁股奶聲奶氣的蹲著說道:“我來找你們嘍!要藏好呦!我看見你們的腳了!”
牛寶蘭每次都隻知道躲在同一個地方,四歲的牛寶珠則精一些,知道四處躲躲藏藏。
沈魚寵溺的看著小福寶,小聲說道:“小福寶,你寶珠姐姐在那兒!”
小福寶順著沈魚說的方向看去,是店子後門外麵,“寶珠姐姐,小福寶找到你了!”
牛寶珠道:“輪到我找你們了!快藏好!”
幾個小娃娃玩得不亦樂乎。
牛大肚子咕嚕嚕叫了起來,這才想起來還沒吃晚飯,忙著掙錢和高興,把吃飯都給忘了!
薛懷民安排來的小廝和請的幫工,在黃昏牛大就叫他們吃了飯迴去了,留下六七桌客人都是牛家人自己忙活。
沈氏炒了兩個簡單的小菜,做了一鍋紅燒肉,一家人將就著吃了。
第四天下午,正因為開業大典已經過了,客人雖然滿,但有些客人卻不會像開業時一樣,都一窩蜂的來了。
牛二趕著半大的牛和新買的牛車,帶著牛翠花和三個小娃娃迴了牛山村。
牛大準備過幾天再迴來一趟。
味香館的生意太好,一個幫工加牛大和沈氏夫妻兩個,有些忙不過來,牛大便讓識字的幫工在門口寫了招工簡章。
一個小夥子衣衫襤褸的站在味香館門口,顫顫巍巍的問道:“老板你們這招人嗎?”
牛大打量了一下麵前的小夥子,隻見他身材幹瘦幹瘦,盯著煮的飯兩眼發光,身上穿著一件打了十七八個布丁的衣服,腳上的草鞋很明顯脫了底,被少年用線縫著。
雖然穿得破,但卻幹淨整潔。
許是因為太餓,他佝僂著背,看起來十分瘦弱,牛大雖然容易心軟,卻不是開善堂的:
“我們這裏不收童工”
他看起來不到十五。
“老板,我十五了,我有戶籍!”少年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牛大接過,叫幫工給他看了看。
幫工看了一眼,問道:“家裏有些什麽人?”
“隻有一個弟弟八歲,還有一個妹妹九歲,父母前兩年死了”
“會寫名字籍貫嗎?”
“會”
“我先給你做一身店裏的衣裳,你把這套說詞背熟了,明天來吧!”幫工量了一下桑榆的三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