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千年科舉第一榜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往東宮走的路上,三人是照樣談話,談及科考的時候,柳永也收起了自己的狂妄,知道自己的學識還過低,打算多讀兩年書之後再科考,“其實很多東西,臣還是不能理解的,有些東西,要比孔孟之道讓人更加沉迷。”
也是二人從來都沒有想過,柳永竟然會對數學理工這一方麵格外的感興趣,不過他雖說起了狂妄,覺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是他的大膽卻沒有收起來,也就是在他們二人麵前說,要是被一個從小學習儒家思想的人聽到,這可就是放肆了。
不過明年的科考,實在是讓更多的人注重,這是大澋統一之後第一次開科舉,意義著實重大。重要到梁安若跟景莊都不一定確定,王曾可以再次跟曆史上寫的那樣連中三元,畢竟有不少人都在磨拳擦掌。
隻是想了想就把這件事情又放到腦後了,因為這是以後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再說了,王曾就算沒有連中三元,也不會影響他們兩個用王曾的心。
來到東宮,正好是碰上他們下了課,阿煦見到父母身邊帶著的這一個年輕男子,不由得打量了好幾眼,看得柳永心裏都發毛。
柳永:太女殿下呀,我就是過來讀書,刷資曆的,我年紀又大,生性又風流,可不是一個夫婿的好人選!
倒不是怕自己被選上,他怕的是選上了之後,以後逍遙的日子就離自己越來越遠了,太女的夫婿還敢出入青樓煙花之地,那他真的是帶著自家的九族在墳頭蹦噠。
不過,阿煦也的確沒有那心思,她隻是要選擇合適的夫婿而已,這種容易出事故的堅決不是她的選擇。
很快,柳永就融入了這個小團體,而且自動的充當了大哥哥的角色,沒辦法,誰讓在座的所有人隻有他年齡最大呢?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還真的是帶著一群弟弟妹妹在玩。
看著他們相處的很融洽,景莊跟梁安若找了一個機會就悄悄的離開,“剛才在說科舉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千年科舉第一榜。”梁安若剛才在心裏默算年份,看看她跟景莊能不能活到那個歲數,畢竟那一年人才濟濟啊。
“臥槽,對呀,還有這一迴事!差不多還有五十來年吧,咱倆再好好保養保養,要是看不到這一盛況,我會嘔死的!”被梁安若這麽一提醒,景莊也覺得如此,那可是千年科舉第一榜,最牛逼的榜單。
當年的主考官是歐陽修,副主考官是梅堯臣。而且如果當時王安石接受了推薦前往汴京,那可真的就是在同一年唐宋八大家,宋朝的六大家齊聚汴京城。那種盛況簡直就是不能說呀。
其實除了蘇洵,帶著兩個兒子之外,當時還有二曾,二章,二程。二曾就是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是歐陽修的愛徒,還有他弟弟曾布。二章是叔叔章惇和侄子章衡,這裏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在於章衡是當年的狀元,直接碾壓過叔叔的風頭,導致他叔叔兩年之後再次考取科舉成為狀元之後,才擺脫了侄子的陰影。
而二程則是程顥程頤兄弟,他們是宋代理學的奠基者,後來的程朱理學中的程字說的就是他們二人。
這還是一家子一起考試的,還有單個蹦的,比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取得北宋軍隊在西夏取得的唯一一次大勝,“熙和大捷”的王韻。王安石變法中的二號人物,宰相呂惠卿。
扒拉指頭數一數,甭管後世對他們的評價如何,這可都是在曆史書上留下自己痕跡,且波瀾壯闊的人物,他倆能不眼饞嗎?都要眼饞死了!
所以更要努力好好的活著,怎麽著也得看了這千年榜單一眼才成,至於未來會不會因為他們兩個的發展而做出變化,他們兩個反而覺得到時候再說唄。畢竟,按照現在的時間來說,隻有梅堯臣出生了,其他人連個胚胎都不是呢。
夫妻二人在迴宮殿的路上,互相給對方打氣,一定要好好活著,從當天下午就開始了養生計劃。是還沒有過兩天,景莊就生了一場大火,前兩天的養生計劃幾乎就是作廢了。
梁安若也坐在那裏生悶氣,阿煦趕到的時候,就感覺整個宮殿裏麵氣壓特別的低,她隻是聽人說出了事情,但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麽。這好奇心使她撿起了地上散落的奏折,拿起來一看,好家夥,養氣功夫不到位的話,直接要給氣暈了。
這封奏折是已經榮養的孫大強上奏的,當年的鹽販子還剩下一口氣,被土匪頭子給救了,於是造鹽就造了十幾年。天下統一之後,他也知道自己手裏掌握著製鹽之權,肯定不能長久,與其等著大家情分消磨殆盡,還不如急流勇退,再說了自己的年紀已經大了,在這個位子上能賴幾年呢?
而且孫大強也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是什麽有大能耐的人,孫子還沒見到光景呢,所以想了想,提前就跟景莊跟梁安若打了養老報告。果然,正如孫大強預料的那樣,梁安若跟景莊並沒有苛待他,給了他一個榮養的官職,並且還給了他一個蔭庇子孫的名額。
而這次他上折子則是因為冤屈無處抱,原來前幾日兒媳婦錢氏去寺中上香,下山的途中遇上了一群紈絝子弟,而這群人借著酒勁兒,竟然要調戲錢氏和她身邊的侍女,雙方在爭執過程中,錢氏不小心,跌倒腦袋磕在石頭上,而自己都不知道已經懷了一個多月的身孕。當時的情況就有些特殊了,碰傷的地方在出血,而身下也流著大量的血跡。
出了事了,這些紈絝子弟看著錢氏有她的侍女穿著比較樸素,就以為是哪一家的小娘子,想要花點錢息事寧人,根本不理已經受傷的侍女哭訴,扔下錢財騎著馬就跑了。
而來往各路的人看到了,都當是沒看到的,畢竟他們都不想惹上麻煩,還是在這個侍女苦苦哀求之後,有一位婦人看這實在是不忍心才搭把手,將她們兩個送迴到幽州城,這才知道原來穿著樸素的這位娘子,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婦人。
也是二人從來都沒有想過,柳永竟然會對數學理工這一方麵格外的感興趣,不過他雖說起了狂妄,覺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是他的大膽卻沒有收起來,也就是在他們二人麵前說,要是被一個從小學習儒家思想的人聽到,這可就是放肆了。
不過明年的科考,實在是讓更多的人注重,這是大澋統一之後第一次開科舉,意義著實重大。重要到梁安若跟景莊都不一定確定,王曾可以再次跟曆史上寫的那樣連中三元,畢竟有不少人都在磨拳擦掌。
隻是想了想就把這件事情又放到腦後了,因為這是以後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再說了,王曾就算沒有連中三元,也不會影響他們兩個用王曾的心。
來到東宮,正好是碰上他們下了課,阿煦見到父母身邊帶著的這一個年輕男子,不由得打量了好幾眼,看得柳永心裏都發毛。
柳永:太女殿下呀,我就是過來讀書,刷資曆的,我年紀又大,生性又風流,可不是一個夫婿的好人選!
倒不是怕自己被選上,他怕的是選上了之後,以後逍遙的日子就離自己越來越遠了,太女的夫婿還敢出入青樓煙花之地,那他真的是帶著自家的九族在墳頭蹦噠。
不過,阿煦也的確沒有那心思,她隻是要選擇合適的夫婿而已,這種容易出事故的堅決不是她的選擇。
很快,柳永就融入了這個小團體,而且自動的充當了大哥哥的角色,沒辦法,誰讓在座的所有人隻有他年齡最大呢?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還真的是帶著一群弟弟妹妹在玩。
看著他們相處的很融洽,景莊跟梁安若找了一個機會就悄悄的離開,“剛才在說科舉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千年科舉第一榜。”梁安若剛才在心裏默算年份,看看她跟景莊能不能活到那個歲數,畢竟那一年人才濟濟啊。
“臥槽,對呀,還有這一迴事!差不多還有五十來年吧,咱倆再好好保養保養,要是看不到這一盛況,我會嘔死的!”被梁安若這麽一提醒,景莊也覺得如此,那可是千年科舉第一榜,最牛逼的榜單。
當年的主考官是歐陽修,副主考官是梅堯臣。而且如果當時王安石接受了推薦前往汴京,那可真的就是在同一年唐宋八大家,宋朝的六大家齊聚汴京城。那種盛況簡直就是不能說呀。
其實除了蘇洵,帶著兩個兒子之外,當時還有二曾,二章,二程。二曾就是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是歐陽修的愛徒,還有他弟弟曾布。二章是叔叔章惇和侄子章衡,這裏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在於章衡是當年的狀元,直接碾壓過叔叔的風頭,導致他叔叔兩年之後再次考取科舉成為狀元之後,才擺脫了侄子的陰影。
而二程則是程顥程頤兄弟,他們是宋代理學的奠基者,後來的程朱理學中的程字說的就是他們二人。
這還是一家子一起考試的,還有單個蹦的,比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取得北宋軍隊在西夏取得的唯一一次大勝,“熙和大捷”的王韻。王安石變法中的二號人物,宰相呂惠卿。
扒拉指頭數一數,甭管後世對他們的評價如何,這可都是在曆史書上留下自己痕跡,且波瀾壯闊的人物,他倆能不眼饞嗎?都要眼饞死了!
所以更要努力好好的活著,怎麽著也得看了這千年榜單一眼才成,至於未來會不會因為他們兩個的發展而做出變化,他們兩個反而覺得到時候再說唄。畢竟,按照現在的時間來說,隻有梅堯臣出生了,其他人連個胚胎都不是呢。
夫妻二人在迴宮殿的路上,互相給對方打氣,一定要好好活著,從當天下午就開始了養生計劃。是還沒有過兩天,景莊就生了一場大火,前兩天的養生計劃幾乎就是作廢了。
梁安若也坐在那裏生悶氣,阿煦趕到的時候,就感覺整個宮殿裏麵氣壓特別的低,她隻是聽人說出了事情,但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麽。這好奇心使她撿起了地上散落的奏折,拿起來一看,好家夥,養氣功夫不到位的話,直接要給氣暈了。
這封奏折是已經榮養的孫大強上奏的,當年的鹽販子還剩下一口氣,被土匪頭子給救了,於是造鹽就造了十幾年。天下統一之後,他也知道自己手裏掌握著製鹽之權,肯定不能長久,與其等著大家情分消磨殆盡,還不如急流勇退,再說了自己的年紀已經大了,在這個位子上能賴幾年呢?
而且孫大強也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是什麽有大能耐的人,孫子還沒見到光景呢,所以想了想,提前就跟景莊跟梁安若打了養老報告。果然,正如孫大強預料的那樣,梁安若跟景莊並沒有苛待他,給了他一個榮養的官職,並且還給了他一個蔭庇子孫的名額。
而這次他上折子則是因為冤屈無處抱,原來前幾日兒媳婦錢氏去寺中上香,下山的途中遇上了一群紈絝子弟,而這群人借著酒勁兒,竟然要調戲錢氏和她身邊的侍女,雙方在爭執過程中,錢氏不小心,跌倒腦袋磕在石頭上,而自己都不知道已經懷了一個多月的身孕。當時的情況就有些特殊了,碰傷的地方在出血,而身下也流著大量的血跡。
出了事了,這些紈絝子弟看著錢氏有她的侍女穿著比較樸素,就以為是哪一家的小娘子,想要花點錢息事寧人,根本不理已經受傷的侍女哭訴,扔下錢財騎著馬就跑了。
而來往各路的人看到了,都當是沒看到的,畢竟他們都不想惹上麻煩,還是在這個侍女苦苦哀求之後,有一位婦人看這實在是不忍心才搭把手,將她們兩個送迴到幽州城,這才知道原來穿著樸素的這位娘子,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