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東宮暗謀2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皙聽了這話,眼睛一亮,果然他阿瑪還是有謀算的。
“弘昇那裏你莫要管,我會去找老五處理好的。”太子叮囑,做過的事情肯定會有蹤跡,弘皙找過弘昇,讓他在老五迴京之後,多多打探新軍的消息,想著新軍有沒有兵符之類的東西,能暫時命令他們。
這麽能幹的部下,利用一二,肯定能夠事半功倍。到時候皇帝不在京城,先控製住紫禁城再說。弘皙原本的打算其實非常的簡單,或者是說淺薄,應該是他還沒有完全籌謀得了,就被太子發現了,因為他所能用的人,都是太子給到他的心腹。
這些人發現有不對的地方,自然會稟告自己的主子,真正讓太子心驚的就是,兒子想用這些小手段對皇帝動手,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讓他在父親跟兒子裏麵去選,他肯定會選自己的兒子。
太子突然想起來,原先聽到的一個故事就是關於盜墓為什麽都是父子兩人。父親在上麵,兒子在下麵,因為如果顛倒過來,那兒子拉著寶貝上來,會拋棄在盜洞裏麵的父親。反過來,父親拿到寶貝之後,還會將兒子再拉了上去。
所以在皇阿瑪給和弘皙給他出的難題,太子連想都沒有,想直接站在了兒子這一邊,替兒子掃清後尾,對於想給他兒子下套的老八,不急不急,慢慢收拾。
弘皙為什麽會覺得老八替老大出頭?弘皙想了想,歎了一聲氣,他原以為八叔最溫和,沒想到溫和的表皮下不一定是溫和的人。太子也知道這些弟弟裏麵,老八也是個難纏的。而且他真的很具有迷惑性,麵對一個溫潤如玉的貴公子,誰會心生惡念呢?
打發了弘皙,還有在外麵站著守門的弘普。太子讓人叫來心腹,讓他們故意按照弘皙當時所謀劃的,繼續往下做,隻是做戲漏給老八看,然後又讓人遞了一封信給老五。
“爺,您這是…”東宮侍衛長,也是他的奶兄弟,左看看右看看,也不明白太子為什麽這麽做,這一個搞不好,就是滿盤皆輸。
這是想把弘皙阿哥所做的事情,都轉到自己身上,還給八爺他們露出馬腳來,太子爺想幹什麽?如果隻是造反,他們這些兄弟跟著,但是後者又是要做什麽?
“不明白?不要緊,聽話就行,九門提督和步兵營那邊的人安排好了嗎?”說實話,太子一開始這麽做,隻是為了自保。可是,現在有人都將手伸進了他兒子身邊,通過弘皙把他給扯下去。
曆史上,兒子造老子的反,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失敗了,也不怕,讓老爺子看見其他兒子也是虎視眈眈,盯著他的位子,把自己一個人弄下去是不夠的,除非他都把自己這些兒子殺了。
原先隻想自保的,可是到了現在逼得讓人不得不出手。造反?謀逆?
十幾年前,這些詞就往自己身邊上加,到現在自己若還真隻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真的是辜負了這些詞。
等人都出去了之後,太子揪著旁邊的綠植葉子,“皇阿瑪,若是真寵愛我,給了我太子之位,為什麽不徹底的將太子真正的權利給到我呢?讓我監國,給了我權利,又怕我分你的權,還有其他兄弟在與我抗衡,真的寵愛我,把我當成太子,還是把我當成你某一個兒子的磨刀石?”
太子其實很早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不管自己怎麽做,都好像做不對的,後來他才發現,隻要自己不做就不會錯。可是憑什麽,他是太子呀,太子難道就不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嗎?
所以或許是皇阿瑪冊封他為太子的那一刻,他們父子倆就不能做到真正的父慈子孝。
東宮密謀的事情,在太子的控製之下,很快就傳到了,該聽到此事的人的耳朵裏麵。
誰讓他們兄弟之上還有一個太子,太子就相當於所有皇子麵前的這座大山,太子足夠的強勢,或者是他們足夠的平庸,他們甘心俯首稱臣。不一樣的是,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都不甘心,隻做一個平庸的皇子。而現在如果不齊心將這座大山扳倒,他們永遠都是臣,都是皇帝的奴才。
而景莊自從四爺上次給他說過注意安全之後,他就在想要不要這一次出巡就不去了。一想又不成,京城曆來都是是非之地。在皇帝身邊都不安全的話,待在京城或許也是不安全的。
“說實話,真的不想跟這些事摻和在一起,我都想實在不行帶你們去園子裏住。”這是景莊的真實想法,有麻煩幹嘛還要迎上去,避開的,離著遠遠的,才是普通人正常的想法。
“或許這次不一樣吧,放寬心好啦,爭得誰輸誰贏,現在都不重要。老爺子還沒死呢!”太子被廢,九子奪嫡正式開始,他們難道不清楚這個事嗎?不過是終於來到了而已。
“行吧,現在也不能說是草長鶯飛了,但還是花紅柳綠的,天氣也是不冷不熱,就相當於是帶著兒子出去郊遊了。”而梁若跟景莊自從成親之後,也沒有分開這麽久的時間,所以,在這個時候,自然也不可能分開。那孩子這麽小,不可能一個人把他扔在府裏,所以一家三口肯定是要一起去的。
“嘴上光說帶兒子出去玩,你要知道帶上這個小東西,咱要多帶多少東西?要不是生在權貴之家,咱兩個要養這個小東西,得累死累活的。”梁安若在整理要出去帶的東西的名單。她跟景莊兩個人怎麽湊合都沒事,可是加上這個小東西,天爺呀,真的是心累呀。幸好有嬤嬤丫鬟小太監一同伺候著,她跟景莊隻是逗逗玩一玩,否則結婚生子不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農曆四月初一,皇帝出巡。因著去的地方不遠,時間也不會很長,所以成年的皇子都帶著,留守的就是裕親王跟簡親王,並配合著康熙的心腹大臣,折子基本上都會沿途送來,因為,康熙出去巡行的次數和時間都不少,這一套的規矩,基本上不會大變,按部就班就可以進行。
“弘昇那裏你莫要管,我會去找老五處理好的。”太子叮囑,做過的事情肯定會有蹤跡,弘皙找過弘昇,讓他在老五迴京之後,多多打探新軍的消息,想著新軍有沒有兵符之類的東西,能暫時命令他們。
這麽能幹的部下,利用一二,肯定能夠事半功倍。到時候皇帝不在京城,先控製住紫禁城再說。弘皙原本的打算其實非常的簡單,或者是說淺薄,應該是他還沒有完全籌謀得了,就被太子發現了,因為他所能用的人,都是太子給到他的心腹。
這些人發現有不對的地方,自然會稟告自己的主子,真正讓太子心驚的就是,兒子想用這些小手段對皇帝動手,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讓他在父親跟兒子裏麵去選,他肯定會選自己的兒子。
太子突然想起來,原先聽到的一個故事就是關於盜墓為什麽都是父子兩人。父親在上麵,兒子在下麵,因為如果顛倒過來,那兒子拉著寶貝上來,會拋棄在盜洞裏麵的父親。反過來,父親拿到寶貝之後,還會將兒子再拉了上去。
所以在皇阿瑪給和弘皙給他出的難題,太子連想都沒有,想直接站在了兒子這一邊,替兒子掃清後尾,對於想給他兒子下套的老八,不急不急,慢慢收拾。
弘皙為什麽會覺得老八替老大出頭?弘皙想了想,歎了一聲氣,他原以為八叔最溫和,沒想到溫和的表皮下不一定是溫和的人。太子也知道這些弟弟裏麵,老八也是個難纏的。而且他真的很具有迷惑性,麵對一個溫潤如玉的貴公子,誰會心生惡念呢?
打發了弘皙,還有在外麵站著守門的弘普。太子讓人叫來心腹,讓他們故意按照弘皙當時所謀劃的,繼續往下做,隻是做戲漏給老八看,然後又讓人遞了一封信給老五。
“爺,您這是…”東宮侍衛長,也是他的奶兄弟,左看看右看看,也不明白太子為什麽這麽做,這一個搞不好,就是滿盤皆輸。
這是想把弘皙阿哥所做的事情,都轉到自己身上,還給八爺他們露出馬腳來,太子爺想幹什麽?如果隻是造反,他們這些兄弟跟著,但是後者又是要做什麽?
“不明白?不要緊,聽話就行,九門提督和步兵營那邊的人安排好了嗎?”說實話,太子一開始這麽做,隻是為了自保。可是,現在有人都將手伸進了他兒子身邊,通過弘皙把他給扯下去。
曆史上,兒子造老子的反,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失敗了,也不怕,讓老爺子看見其他兒子也是虎視眈眈,盯著他的位子,把自己一個人弄下去是不夠的,除非他都把自己這些兒子殺了。
原先隻想自保的,可是到了現在逼得讓人不得不出手。造反?謀逆?
十幾年前,這些詞就往自己身邊上加,到現在自己若還真隻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真的是辜負了這些詞。
等人都出去了之後,太子揪著旁邊的綠植葉子,“皇阿瑪,若是真寵愛我,給了我太子之位,為什麽不徹底的將太子真正的權利給到我呢?讓我監國,給了我權利,又怕我分你的權,還有其他兄弟在與我抗衡,真的寵愛我,把我當成太子,還是把我當成你某一個兒子的磨刀石?”
太子其實很早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不管自己怎麽做,都好像做不對的,後來他才發現,隻要自己不做就不會錯。可是憑什麽,他是太子呀,太子難道就不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嗎?
所以或許是皇阿瑪冊封他為太子的那一刻,他們父子倆就不能做到真正的父慈子孝。
東宮密謀的事情,在太子的控製之下,很快就傳到了,該聽到此事的人的耳朵裏麵。
誰讓他們兄弟之上還有一個太子,太子就相當於所有皇子麵前的這座大山,太子足夠的強勢,或者是他們足夠的平庸,他們甘心俯首稱臣。不一樣的是,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都不甘心,隻做一個平庸的皇子。而現在如果不齊心將這座大山扳倒,他們永遠都是臣,都是皇帝的奴才。
而景莊自從四爺上次給他說過注意安全之後,他就在想要不要這一次出巡就不去了。一想又不成,京城曆來都是是非之地。在皇帝身邊都不安全的話,待在京城或許也是不安全的。
“說實話,真的不想跟這些事摻和在一起,我都想實在不行帶你們去園子裏住。”這是景莊的真實想法,有麻煩幹嘛還要迎上去,避開的,離著遠遠的,才是普通人正常的想法。
“或許這次不一樣吧,放寬心好啦,爭得誰輸誰贏,現在都不重要。老爺子還沒死呢!”太子被廢,九子奪嫡正式開始,他們難道不清楚這個事嗎?不過是終於來到了而已。
“行吧,現在也不能說是草長鶯飛了,但還是花紅柳綠的,天氣也是不冷不熱,就相當於是帶著兒子出去郊遊了。”而梁若跟景莊自從成親之後,也沒有分開這麽久的時間,所以,在這個時候,自然也不可能分開。那孩子這麽小,不可能一個人把他扔在府裏,所以一家三口肯定是要一起去的。
“嘴上光說帶兒子出去玩,你要知道帶上這個小東西,咱要多帶多少東西?要不是生在權貴之家,咱兩個要養這個小東西,得累死累活的。”梁安若在整理要出去帶的東西的名單。她跟景莊兩個人怎麽湊合都沒事,可是加上這個小東西,天爺呀,真的是心累呀。幸好有嬤嬤丫鬟小太監一同伺候著,她跟景莊隻是逗逗玩一玩,否則結婚生子不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農曆四月初一,皇帝出巡。因著去的地方不遠,時間也不會很長,所以成年的皇子都帶著,留守的就是裕親王跟簡親王,並配合著康熙的心腹大臣,折子基本上都會沿途送來,因為,康熙出去巡行的次數和時間都不少,這一套的規矩,基本上不會大變,按部就班就可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