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想吃大戶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安若聽完點點頭,宜妃娘娘在宮裏麵經營了這麽多年,這點事不會出茬子。有忠心的人管著,也並不想事事親為,大小那麽多事情,都讓一個人拿主意的話,得累死。他隻是想了解一下情況而已。
梁安若跟景莊都梳洗完了,換上家常的衣服,底下的人就開始上菜。折騰了一天,也沒有什麽太多的食欲,就想吃點東西迴去躺著。
這個時候的冬天真冷,剛過了小冰河期,隻有火炕火盆沒有那麽些取暖的東西。
因為十一阿哥的身體,一直不算康健,在一些規矩上麵能放寬就放寬。饒是這樣,也讓梁安若跟景莊不太自在,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讓別人看著你吃,但是絕不能在上廁所的時候有人看著你大小便吧。
可偏偏底下人覺得這還是正常,沒法子,他們之間隔了三百多年的代溝。
“你想啊,從這個時間點往前倒300年,在明朝差不多也是這樣,鬱是封建王朝,可是從這個時間點往後倒300年,那就是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梁安若才進入宮廷,這些方麵都不太適應,景莊在她旁邊小聲的嘀咕,不求跟這些人思想共頻,因為壓根兒就沒有辦法共頻,隻求習慣。
那就習慣唄,看看如何融入這最後的封建王朝。
所以打發了下人後,景莊就跟梁安若在炕上扒拉著,屬於他們兩個人的財富。一收拾才發現,其實兩個人的資產其實一點都不少,可是這些東西都沒有辦法折成現銀。都是各種名貴的擺設古董,珠寶首飾。
梁安若跟景莊還興致勃勃的看這看那,最後發現東西雖好,但是它不能變現!!!因為這些東西上麵都帶著皇家的標識。
一些古董擺設,那都是要撐場麵的,總不能其他的。其他阿哥福晉一進來發現,十一阿哥這一邊洞府空空吧,就算景莊跟梁安若在臉皮厚,那也是要臉的。
“也就是說,咱倆守著座金山,卻兜裏沒有幾個錢?”得到這個結果的梁安若都心塞了!也不能說沒有錢,賬上的現銀還有一兩萬。
可是這一兩萬也不經花呀,刨去日常打賞和應酬的開銷,這臨到過年了,過年可是一個花錢如流水的時候。
而且在眾人眼裏,十一阿哥就是一個一直生病的光頭阿哥,也沒幾個人過來會孝敬他,還不如找門子去孝敬,孝敬五爺呢。
所以眼下的局麵就是,麵臨一個花錢應酬,但卻不能變現的新年。
“以前過年的時候,不熟的親戚送了箱奶,咱還能轉送給另一個不熟的親戚,這倒好!”
可這一套,在這裏是不可能的,總不能這位爺送給你一樣什麽擺設,你轉頭送給另一位爺吧!景莊想著,要不這年自己還是窩著,別過了吧!
剛成親的小兩口,看著這一堆賬目盤坐在炕上想轍呢,知道要開府的消息,可以還不少的安家銀,而且還有其他的銀子,也不能將他們現在的憂愁給打散,畢竟那是明年的事情,眼下的這個局還不知道該怎麽破。
自己不成,就在巴望著其他人,景莊跟梁安若第一反應就想到了老九,這個九爺,不管怎麽樣,可是摟錢的一把好手。
“也不知道,他現在在不在經商?”梁安若隻知道九爺有錢,不知道他是從何時發家的。景莊在一邊收拾東西,卻說,“這也差不多了,雖不像以後那麽富貴,但對於咱們這些貧農來說,他就是個地主。”
會摟銀子的人,不是在某一個時間點他就會摟的,從年少的時候就能看出來。與其把這些東西都給老八霍霍,還不如從現在他聯合老十將老九掏空。
想著,就覺得這主意不錯,興致勃勃的就告訴了梁安若。
“趕明兒就下帖子,把這兩對兩口子都叫過來!”這麽想著,兩個人都嘿嘿的笑著,要過年了嘛,就要吃大戶!
梁安若又想到了一點,自己對八旗的這些事情沒有特別熟悉,其實在沒嫁人之前,西林覺羅氏也給自己耳提要命,講了很多,但是腦子裏還是比較混亂的,因為她對大清都處於一種懵懂的了解。因為有著原身的記憶,再加上西林覺羅氏的畫,囫圇吞棗似的將這些事情給記住。
所以真等到了這個時候,不僅要將阿哥所曳的事情簡單的處理上手,兩個人還要惡補一些關於清朝常識性的問題。還有那些特別複雜的關係。
這相當於原身的記憶裏麵都有,但是他們兩個要清楚的知道了解,才不會出錯。
這種感覺講給景莊聽,他也明白,就相當於他現在雖然有原身的記憶,但是對原身學過的四書五經還是一知半解。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
景莊手裏有關於這些的資料冊子,都是皇家子弟必備的。
理智告訴他們,應該先從九福晉十福晉看,但是好奇心告訴他們,先去看四福晉和八福晉。
好奇心戰勝了理智。
看完了之後,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好吧,下次拿出手指頭來掰著算。
“四嫂的媽媽是愛新覺羅氏,嫁給了康熙心腹費揚古。可往前倒著推,她的爺爺是杜度,是努爾哈赤的孫子!”梁安若完了之後,景莊很有默契的掰著他的手指頭算,“嗯,咱倆的猜想沒錯,老四比他媳婦大了一輩。老四的爺爺是順治,也是努爾哈赤的孫子。 ”
說完之後,兩個人齊齊的感慨了一句:哇哦。
這麽說,這又是一個舅舅娶了外甥女的故事!
“而且按照四嫂,嫁給老四的年齡來算的話,一個十三的孩子娶了一個十歲的孩子,按照輩分來說,他倆算是近親結婚嗎?”梁安若這麽說,景莊也撓撓頭,他也不知道該怎麽算。“呃,不知道,這個記住了,再看老八家。”
這一個方法不太正經,但確實利用八卦的方法,記住了該記住的事情。
梁安若跟景莊都梳洗完了,換上家常的衣服,底下的人就開始上菜。折騰了一天,也沒有什麽太多的食欲,就想吃點東西迴去躺著。
這個時候的冬天真冷,剛過了小冰河期,隻有火炕火盆沒有那麽些取暖的東西。
因為十一阿哥的身體,一直不算康健,在一些規矩上麵能放寬就放寬。饒是這樣,也讓梁安若跟景莊不太自在,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讓別人看著你吃,但是絕不能在上廁所的時候有人看著你大小便吧。
可偏偏底下人覺得這還是正常,沒法子,他們之間隔了三百多年的代溝。
“你想啊,從這個時間點往前倒300年,在明朝差不多也是這樣,鬱是封建王朝,可是從這個時間點往後倒300年,那就是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梁安若才進入宮廷,這些方麵都不太適應,景莊在她旁邊小聲的嘀咕,不求跟這些人思想共頻,因為壓根兒就沒有辦法共頻,隻求習慣。
那就習慣唄,看看如何融入這最後的封建王朝。
所以打發了下人後,景莊就跟梁安若在炕上扒拉著,屬於他們兩個人的財富。一收拾才發現,其實兩個人的資產其實一點都不少,可是這些東西都沒有辦法折成現銀。都是各種名貴的擺設古董,珠寶首飾。
梁安若跟景莊還興致勃勃的看這看那,最後發現東西雖好,但是它不能變現!!!因為這些東西上麵都帶著皇家的標識。
一些古董擺設,那都是要撐場麵的,總不能其他的。其他阿哥福晉一進來發現,十一阿哥這一邊洞府空空吧,就算景莊跟梁安若在臉皮厚,那也是要臉的。
“也就是說,咱倆守著座金山,卻兜裏沒有幾個錢?”得到這個結果的梁安若都心塞了!也不能說沒有錢,賬上的現銀還有一兩萬。
可是這一兩萬也不經花呀,刨去日常打賞和應酬的開銷,這臨到過年了,過年可是一個花錢如流水的時候。
而且在眾人眼裏,十一阿哥就是一個一直生病的光頭阿哥,也沒幾個人過來會孝敬他,還不如找門子去孝敬,孝敬五爺呢。
所以眼下的局麵就是,麵臨一個花錢應酬,但卻不能變現的新年。
“以前過年的時候,不熟的親戚送了箱奶,咱還能轉送給另一個不熟的親戚,這倒好!”
可這一套,在這裏是不可能的,總不能這位爺送給你一樣什麽擺設,你轉頭送給另一位爺吧!景莊想著,要不這年自己還是窩著,別過了吧!
剛成親的小兩口,看著這一堆賬目盤坐在炕上想轍呢,知道要開府的消息,可以還不少的安家銀,而且還有其他的銀子,也不能將他們現在的憂愁給打散,畢竟那是明年的事情,眼下的這個局還不知道該怎麽破。
自己不成,就在巴望著其他人,景莊跟梁安若第一反應就想到了老九,這個九爺,不管怎麽樣,可是摟錢的一把好手。
“也不知道,他現在在不在經商?”梁安若隻知道九爺有錢,不知道他是從何時發家的。景莊在一邊收拾東西,卻說,“這也差不多了,雖不像以後那麽富貴,但對於咱們這些貧農來說,他就是個地主。”
會摟銀子的人,不是在某一個時間點他就會摟的,從年少的時候就能看出來。與其把這些東西都給老八霍霍,還不如從現在他聯合老十將老九掏空。
想著,就覺得這主意不錯,興致勃勃的就告訴了梁安若。
“趕明兒就下帖子,把這兩對兩口子都叫過來!”這麽想著,兩個人都嘿嘿的笑著,要過年了嘛,就要吃大戶!
梁安若又想到了一點,自己對八旗的這些事情沒有特別熟悉,其實在沒嫁人之前,西林覺羅氏也給自己耳提要命,講了很多,但是腦子裏還是比較混亂的,因為她對大清都處於一種懵懂的了解。因為有著原身的記憶,再加上西林覺羅氏的畫,囫圇吞棗似的將這些事情給記住。
所以真等到了這個時候,不僅要將阿哥所曳的事情簡單的處理上手,兩個人還要惡補一些關於清朝常識性的問題。還有那些特別複雜的關係。
這相當於原身的記憶裏麵都有,但是他們兩個要清楚的知道了解,才不會出錯。
這種感覺講給景莊聽,他也明白,就相當於他現在雖然有原身的記憶,但是對原身學過的四書五經還是一知半解。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
景莊手裏有關於這些的資料冊子,都是皇家子弟必備的。
理智告訴他們,應該先從九福晉十福晉看,但是好奇心告訴他們,先去看四福晉和八福晉。
好奇心戰勝了理智。
看完了之後,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好吧,下次拿出手指頭來掰著算。
“四嫂的媽媽是愛新覺羅氏,嫁給了康熙心腹費揚古。可往前倒著推,她的爺爺是杜度,是努爾哈赤的孫子!”梁安若完了之後,景莊很有默契的掰著他的手指頭算,“嗯,咱倆的猜想沒錯,老四比他媳婦大了一輩。老四的爺爺是順治,也是努爾哈赤的孫子。 ”
說完之後,兩個人齊齊的感慨了一句:哇哦。
這麽說,這又是一個舅舅娶了外甥女的故事!
“而且按照四嫂,嫁給老四的年齡來算的話,一個十三的孩子娶了一個十歲的孩子,按照輩分來說,他倆算是近親結婚嗎?”梁安若這麽說,景莊也撓撓頭,他也不知道該怎麽算。“呃,不知道,這個記住了,再看老八家。”
這一個方法不太正經,但確實利用八卦的方法,記住了該記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