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宜妃
雙穿:都是些啥破開局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宜妃心裏那個聰明而體弱的兒子,正洗漱完了之後和媳婦一起吃著茶點。
這東西雖然好吃,也熱乎著,但是它就是一個點心,跟飯不一樣。吃幾塊點心之後再嚐一嚐旁邊的杏仁豆腐,就是沒填飽肚子。
梁安若也在吃著,桌子上的點心口味挺多的,有甜的,有鹹的,正好也沒有什麽伺候的人,他們兩個可以大快朵頤。“我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嫁給你之後吃不飽肚子。”
這話小聲的說,但是景莊覺得安若說的沒錯。
他們兩個想了很多事情,獨獨沒想到這清朝的破規矩這麽多。
“等出了宮,在自己家府邸裏,咱倆最大,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沒辦法,景莊無師自通的學會了給他媳婦畫大餅。
這個大餅,梁安若還是吃下了。
不吃這個大餅,還能怎麽辦?
她突然明白為,什麽有些人在紫禁城裏熬不住了,什麽紫禁城的風水養人,屁,她嫁進來才一天,就想從這裏出去!
想著出宮過自個日子的兩個人,吃飽喝足之後齊整整的去見了宜妃。
人手短,吃人嘴短,所以見到這位宜妃娘娘的時候,這兩個人的心情都特別的美好。
宜妃是出自於郭絡羅氏,性格爽朗大方,這會兒,梁安若才有膽子打量著這位寵妃,真的沒有那麽的美麗,不過想想八旗女子的容貌也該知道,都是以端莊大方為主。
本來五福晉跟九福晉也應該來宜妃宮裏的,但是宜妃想了想,還是算了吧,其實五福晉也是去年剛娶進來的,九福晉是今年年上半年成婚,這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三個兒媳婦哢哢的就給自己配好了。
想著都是親兄弟,親妯娌,不用這麽著急,非要湊到一窩裏麵慢慢磨合也就是了,尤其是老九跟十一都沒有出宮,阿哥所住的地方又離得近。
“若是在宮裏有什麽缺的,一定要打發人來,不必擔心麻煩,若是有什麽為難的事情,也可以去找你九嫂一起拿拿主意,親兄弟親妯娌,就要好好的親熱一番。”宜妃一手拉著兒子,一手拉著兒媳,貼心的囑咐著。
她是真心實意的想著這對小夫妻好好的,也是希望自己三個兒子能夠兄弟相合,守望相助。
“額娘放心好了。”梁安若貼心地應答著,整個人的神情不作假,也讓宜妃特別的欣慰,於是又說道。
“也因這今年三個皇子成婚,又有皇子封了爵位,聽皇上的意思,明年你們三個剛成婚的也要開府。開府出宮,那就是大人了!”
她最後一句話顯然就是對著小兒子說的,作為一個母親,自然是希望自己兒子能夠健健康康的。
成婚出宮開府,不再是一個孩童,就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而且身邊又有福晉照顧,自己更能放心一些。
景莊剛給自個兒媳婦畫了張餅,可卻沒想到,這會兒聽到真的出宮開府,一下子就開心了
這個表情落在宜妃眼裏,她有點愣,問兒子,“就這麽想出宮?”
也是景莊反應的迅速,把這話圓過去,而且還保持自己的人設不能倒,“兒子這兩年一直病著,困在宮裏,一直想著出去看看。而且若不是昨日大婚,自己都快要忘記哥哥們的樣貌了。所以期盼著自己身子骨康健,也期盼著早日可以出宮開府,給皇阿瑪分憂,輔佐哥哥們。”
哎,兄友弟恭的這個人設,是老爺子親口蓋章的,怎麽著都不能倒!
梁安若在一旁聽著,真的忍不住想笑,隻不過低著頭,不會讓旁人看到自己的神態。
可這話宜妃是信的,那這個小兒子聰明是聰明,但是心腸極好,還能看得清是非。“對的對的,多與你的哥哥們聯絡聯絡,尤其是你那九哥,仔細看好他,別讓他犯些糊塗事!”
這就是景莊跟梁安若最心塞的地方,沒辦法,這宮裏一母同胞的兄弟,怎麽著都要更親近幾分。
就拿四爺跟十四作為例子,十四後期多麽的囂張跋扈,憑著大將軍王的功勞,還有八爺黨的身份,給他這位四哥沒少下絆子,可是最後呢,四爺能殺了十四嗎?絕對是不可能的。
到最後還不是圈禁了起來,人家照樣活到了乾隆年間,還有他那位好侄子乾隆,給自己平反呢!
所以一提到這件事情,就得把老九從八爺身上給扒拉下來。否則過些年,以八爺黨的身份,摻和到九子奪嫡的事情上,別說以後的日子了,那段時間就夠他們兩個提心吊膽了。
所以這件事情,宜妃不說,自己也要把這事給辦了。
在宜妃宮裏說了好一會子的話,宜妃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才戀戀不舍的將這兩個人送走。冬日裏麵太陽下山的早,越晚陰氣越重,孩子的身體撐不住,還不如早早的迴了阿哥所。
迴到阿哥所兩個人,宮女太監們迅速遞來熱湯熱水。
梁安若有兩個侍女做為陪嫁,分別是豆青和石青。西林覺羅氏在給女兒選的時候,選擇的標準,第一條就是忠心,確保不會給自家閨女惹出禍事來。
也因為對宮裏不熟悉,所以第一天梁安若並沒有帶她們出去,讓她們先熟悉熟悉阿哥所。
而景莊也隱晦地提了兩句,他這邊的宮人都很聽話,一是因為宜妃在宮裏的地位作為高等嬪妃之一,她的恩寵和權勢,宮裏太多的人對此趨之若鶩。況且九阿哥就住在旁邊,這位爺更不好惹,誰要是跟鼻子上臉欺負了他體弱的弟弟,等著九爺的收拾吧。
二是皇阿哥成婚之後會陸續的出宮開府,這對一些太監宮女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他們要很好的表現,表現好了,讓阿哥爺發發慈悲心帶他們走。
所以豆青偷偷的給梁安若稟告,“福晉,奴婢與石青都已經打聽好了,掌管的有兩個人,大太監元多福元公公,就是跟在十一爺身邊的大太監。還有一位是張嬤嬤,是宜妃娘娘派過來的,十一爺的奶娘早就被打發了。
宮女和太監都是被宜妃娘娘嚴格把關送過來的,石青還去了一趟小廚房,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有一位擅長做藥膳的公公。整個阿哥所,就連那些新來的,都被安排地井井有條的。”
這東西雖然好吃,也熱乎著,但是它就是一個點心,跟飯不一樣。吃幾塊點心之後再嚐一嚐旁邊的杏仁豆腐,就是沒填飽肚子。
梁安若也在吃著,桌子上的點心口味挺多的,有甜的,有鹹的,正好也沒有什麽伺候的人,他們兩個可以大快朵頤。“我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嫁給你之後吃不飽肚子。”
這話小聲的說,但是景莊覺得安若說的沒錯。
他們兩個想了很多事情,獨獨沒想到這清朝的破規矩這麽多。
“等出了宮,在自己家府邸裏,咱倆最大,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沒辦法,景莊無師自通的學會了給他媳婦畫大餅。
這個大餅,梁安若還是吃下了。
不吃這個大餅,還能怎麽辦?
她突然明白為,什麽有些人在紫禁城裏熬不住了,什麽紫禁城的風水養人,屁,她嫁進來才一天,就想從這裏出去!
想著出宮過自個日子的兩個人,吃飽喝足之後齊整整的去見了宜妃。
人手短,吃人嘴短,所以見到這位宜妃娘娘的時候,這兩個人的心情都特別的美好。
宜妃是出自於郭絡羅氏,性格爽朗大方,這會兒,梁安若才有膽子打量著這位寵妃,真的沒有那麽的美麗,不過想想八旗女子的容貌也該知道,都是以端莊大方為主。
本來五福晉跟九福晉也應該來宜妃宮裏的,但是宜妃想了想,還是算了吧,其實五福晉也是去年剛娶進來的,九福晉是今年年上半年成婚,這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三個兒媳婦哢哢的就給自己配好了。
想著都是親兄弟,親妯娌,不用這麽著急,非要湊到一窩裏麵慢慢磨合也就是了,尤其是老九跟十一都沒有出宮,阿哥所住的地方又離得近。
“若是在宮裏有什麽缺的,一定要打發人來,不必擔心麻煩,若是有什麽為難的事情,也可以去找你九嫂一起拿拿主意,親兄弟親妯娌,就要好好的親熱一番。”宜妃一手拉著兒子,一手拉著兒媳,貼心的囑咐著。
她是真心實意的想著這對小夫妻好好的,也是希望自己三個兒子能夠兄弟相合,守望相助。
“額娘放心好了。”梁安若貼心地應答著,整個人的神情不作假,也讓宜妃特別的欣慰,於是又說道。
“也因這今年三個皇子成婚,又有皇子封了爵位,聽皇上的意思,明年你們三個剛成婚的也要開府。開府出宮,那就是大人了!”
她最後一句話顯然就是對著小兒子說的,作為一個母親,自然是希望自己兒子能夠健健康康的。
成婚出宮開府,不再是一個孩童,就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而且身邊又有福晉照顧,自己更能放心一些。
景莊剛給自個兒媳婦畫了張餅,可卻沒想到,這會兒聽到真的出宮開府,一下子就開心了
這個表情落在宜妃眼裏,她有點愣,問兒子,“就這麽想出宮?”
也是景莊反應的迅速,把這話圓過去,而且還保持自己的人設不能倒,“兒子這兩年一直病著,困在宮裏,一直想著出去看看。而且若不是昨日大婚,自己都快要忘記哥哥們的樣貌了。所以期盼著自己身子骨康健,也期盼著早日可以出宮開府,給皇阿瑪分憂,輔佐哥哥們。”
哎,兄友弟恭的這個人設,是老爺子親口蓋章的,怎麽著都不能倒!
梁安若在一旁聽著,真的忍不住想笑,隻不過低著頭,不會讓旁人看到自己的神態。
可這話宜妃是信的,那這個小兒子聰明是聰明,但是心腸極好,還能看得清是非。“對的對的,多與你的哥哥們聯絡聯絡,尤其是你那九哥,仔細看好他,別讓他犯些糊塗事!”
這就是景莊跟梁安若最心塞的地方,沒辦法,這宮裏一母同胞的兄弟,怎麽著都要更親近幾分。
就拿四爺跟十四作為例子,十四後期多麽的囂張跋扈,憑著大將軍王的功勞,還有八爺黨的身份,給他這位四哥沒少下絆子,可是最後呢,四爺能殺了十四嗎?絕對是不可能的。
到最後還不是圈禁了起來,人家照樣活到了乾隆年間,還有他那位好侄子乾隆,給自己平反呢!
所以一提到這件事情,就得把老九從八爺身上給扒拉下來。否則過些年,以八爺黨的身份,摻和到九子奪嫡的事情上,別說以後的日子了,那段時間就夠他們兩個提心吊膽了。
所以這件事情,宜妃不說,自己也要把這事給辦了。
在宜妃宮裏說了好一會子的話,宜妃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才戀戀不舍的將這兩個人送走。冬日裏麵太陽下山的早,越晚陰氣越重,孩子的身體撐不住,還不如早早的迴了阿哥所。
迴到阿哥所兩個人,宮女太監們迅速遞來熱湯熱水。
梁安若有兩個侍女做為陪嫁,分別是豆青和石青。西林覺羅氏在給女兒選的時候,選擇的標準,第一條就是忠心,確保不會給自家閨女惹出禍事來。
也因為對宮裏不熟悉,所以第一天梁安若並沒有帶她們出去,讓她們先熟悉熟悉阿哥所。
而景莊也隱晦地提了兩句,他這邊的宮人都很聽話,一是因為宜妃在宮裏的地位作為高等嬪妃之一,她的恩寵和權勢,宮裏太多的人對此趨之若鶩。況且九阿哥就住在旁邊,這位爺更不好惹,誰要是跟鼻子上臉欺負了他體弱的弟弟,等著九爺的收拾吧。
二是皇阿哥成婚之後會陸續的出宮開府,這對一些太監宮女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他們要很好的表現,表現好了,讓阿哥爺發發慈悲心帶他們走。
所以豆青偷偷的給梁安若稟告,“福晉,奴婢與石青都已經打聽好了,掌管的有兩個人,大太監元多福元公公,就是跟在十一爺身邊的大太監。還有一位是張嬤嬤,是宜妃娘娘派過來的,十一爺的奶娘早就被打發了。
宮女和太監都是被宜妃娘娘嚴格把關送過來的,石青還去了一趟小廚房,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有一位擅長做藥膳的公公。整個阿哥所,就連那些新來的,都被安排地井井有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