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師怎麽這麽兇啊?” 馮紹波到了休息室一摔本子說道。
“我都要被嚇傻了,心都要跳出來了。”姚舒雯附和說。
“誰說不是啊,他在的地方感覺氣壓都低了。我一走出來,心情馬上就好了。” 鍾廣輝說。
“我感覺這個老師一開口跟要吃人一樣,嚇死人了。”於茵靠在休息室的椅子上,心有餘悸地說。
“你們小點兒聲,再大點兒聲,一會兒門外都聽到了。” 陳海說道。
“聽到就聽到唄,還不讓人說實話了啊,就是他現在站在我麵前,我也敢當著他的麵把剛剛的話再說一次。” 馮紹波不屑的說道。
“什麽話啊,跟我說說唄。”
“就......石老師,沒什麽,就是一些關於急救的問題想請教一下您,您這就來了。”
其他幾個人憋著笑,不敢發出聲,但胸口還是止不住地上下起伏,直到石主任的眼睛掃過來才收住了笑。
石主任不苟言笑地說:“我來是通知你們接下去的安排。你們幾個人分成兩個個小組,一組留在休息室學習,二組跟著帶教老師。一組:馮紹波,鍾廣輝,齊銘軒,於茵。二組:姚舒雯,劉婧,欒盛,白子昊。”
陳海迷茫地指了指自己問道:“石老師,那我呢?”
石主任:“你跟著我,我說什麽,你做什麽就是了。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幹活兒去。”
其他幾個人看著陳海的眼神都麻木了,對陳海的特殊安排仿佛都成了慣例了。
陳海一路跟著石主任到了急診門口,石主任對陳海說道:“如果可以,其實我也想讓你學習一段時間後再讓你上手。這次特意把你拎出來,也是無奈之舉。現在急診實在太缺人了,其他醫學生又還沒成長起來,我不得不把你單獨拎出來做事,尤其是這些日子我要分心帶著其他幾個醫學生,急診能做事的人就更少了,因此你必須盡快成長到能夠獨當一麵,明白嗎?”
“明白,石老師,這些日子我會盡我所能學習,盡快上手的,您放心。”
石老師點了點頭,將一份《京華第一醫院急診醫學基層醫生培訓教材》給到了陳海,說:“對於我們急診來說,基礎的醫療知識是最基本的,這點我相信你是幾個醫學生中最強的。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急診碰到的病人千差萬別,你要從專科醫生的思維中跳脫出來。我給你的這份資料是我們醫院根據我們急診的醫生從日常工作總結並不斷完善的內部學習資料,上麵記錄了各種常見情況的處置流程,用藥習慣以及治療習慣,你找時間好好熟悉一下,這樣碰到事兒,你就不會想無頭蒼蠅一樣找不著北了。”
走著走著,陳海和石主任到了醫院的急診大廳。這個地方,陳海之前在心內值班的時候沒少來,有的時候,一晚上能來急診十幾次。不過正式作為急診醫生到這還是第一次,感受和之前出心內會診完全不一樣。
石主任指著一位被人攙扶著,血液流的滿臉都是一隻手拿毛巾壓迫頭部止血的男性患者說:“記住,到了急診,不再是先來後到的順序,而是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決定治療的順序,因此你要學會判斷病情的輕重。一般像這種出血很多但是還能自己走著來的病人 ,一般都不是很嚴重。但是老百姓會對出血這件事兒特別介意,在急診很多病人家屬看到這個出血量就會喊:“大夫,死人了,快來啊”。但是作為醫生,你要明白肉眼可見的出血我們都是好控製的,反而是那些內出血,意識不清楚的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要因為患者家屬的反應和催促就一股腦上去了。”
陳海點了點頭,隨後又跟著石主任走到了家屬談話室。嚴主任繼續說:“一般一個病人,我們問病史加快速查體不超過5分鍾。問清楚之後就趕緊寫病曆開醫囑,該給的治療給上。急診的病曆你要特別小心,你要隨時準備好病曆被封的準備,一旦病曆被封,你在上麵寫的每個字都會成為重要的法律文書。當初我老師教我的話,我也教給你。在急診,病曆沒寫就等於沒做。很多小醫生在急診就想著盡快寫完病曆去救病人,然後病曆就會有很多的錯漏。但是,如果你的病曆裏沒有寫下自己做了哪些處理和治療,一旦病人沒了或者病情惡化,病人家屬就會拿著你的急診病曆說事兒。防君子不防小人,你想盡快給病人治療,他們的家人可未必跟你是一條心,這都是血的教訓。”
說到這個,陳海就想起了自己在心內門診沒救迴來的那個病人,當時如果不是有節目組的攝像機全程記錄,梁主任又有先見之明提前和醫務處進行報備,恐怕自己的麻煩少不了。在急診,自己必須把這個教訓牢牢記住,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否則自己將來的麻煩少不了。
“急診和其他專科還有一個不同就在於家屬談話,急診的危重症患者很多,因此很多時候會有有創搶救的操作以及下達病危通知書的需要,這些操作進行之前都要跟家屬進行說明,家屬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要自作主張,即便是你清楚地知道這個患者再不搶救就救不迴來了,如果真的急,就跟病人家屬把話解釋清楚,盡快拿到他們的簽字。
家屬談話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將病人的情況以及可能產生的風險告知家屬,讓家屬能對患者的將來有一定的預期,決定是否要進行下一步的治療,避免搶救失敗後家屬找醫生麻煩的風險。第二個目的是希望能夠得到家屬的配合,讓我們能夠盡快順利地救人。這種談話是很需要技巧的,首先你要確認來人和患者的關係,必須是患者的直係親屬且能夠負法律責任的,否則任何談話簽字都是無效的。”
“我都要被嚇傻了,心都要跳出來了。”姚舒雯附和說。
“誰說不是啊,他在的地方感覺氣壓都低了。我一走出來,心情馬上就好了。” 鍾廣輝說。
“我感覺這個老師一開口跟要吃人一樣,嚇死人了。”於茵靠在休息室的椅子上,心有餘悸地說。
“你們小點兒聲,再大點兒聲,一會兒門外都聽到了。” 陳海說道。
“聽到就聽到唄,還不讓人說實話了啊,就是他現在站在我麵前,我也敢當著他的麵把剛剛的話再說一次。” 馮紹波不屑的說道。
“什麽話啊,跟我說說唄。”
“就......石老師,沒什麽,就是一些關於急救的問題想請教一下您,您這就來了。”
其他幾個人憋著笑,不敢發出聲,但胸口還是止不住地上下起伏,直到石主任的眼睛掃過來才收住了笑。
石主任不苟言笑地說:“我來是通知你們接下去的安排。你們幾個人分成兩個個小組,一組留在休息室學習,二組跟著帶教老師。一組:馮紹波,鍾廣輝,齊銘軒,於茵。二組:姚舒雯,劉婧,欒盛,白子昊。”
陳海迷茫地指了指自己問道:“石老師,那我呢?”
石主任:“你跟著我,我說什麽,你做什麽就是了。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幹活兒去。”
其他幾個人看著陳海的眼神都麻木了,對陳海的特殊安排仿佛都成了慣例了。
陳海一路跟著石主任到了急診門口,石主任對陳海說道:“如果可以,其實我也想讓你學習一段時間後再讓你上手。這次特意把你拎出來,也是無奈之舉。現在急診實在太缺人了,其他醫學生又還沒成長起來,我不得不把你單獨拎出來做事,尤其是這些日子我要分心帶著其他幾個醫學生,急診能做事的人就更少了,因此你必須盡快成長到能夠獨當一麵,明白嗎?”
“明白,石老師,這些日子我會盡我所能學習,盡快上手的,您放心。”
石老師點了點頭,將一份《京華第一醫院急診醫學基層醫生培訓教材》給到了陳海,說:“對於我們急診來說,基礎的醫療知識是最基本的,這點我相信你是幾個醫學生中最強的。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急診碰到的病人千差萬別,你要從專科醫生的思維中跳脫出來。我給你的這份資料是我們醫院根據我們急診的醫生從日常工作總結並不斷完善的內部學習資料,上麵記錄了各種常見情況的處置流程,用藥習慣以及治療習慣,你找時間好好熟悉一下,這樣碰到事兒,你就不會想無頭蒼蠅一樣找不著北了。”
走著走著,陳海和石主任到了醫院的急診大廳。這個地方,陳海之前在心內值班的時候沒少來,有的時候,一晚上能來急診十幾次。不過正式作為急診醫生到這還是第一次,感受和之前出心內會診完全不一樣。
石主任指著一位被人攙扶著,血液流的滿臉都是一隻手拿毛巾壓迫頭部止血的男性患者說:“記住,到了急診,不再是先來後到的順序,而是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決定治療的順序,因此你要學會判斷病情的輕重。一般像這種出血很多但是還能自己走著來的病人 ,一般都不是很嚴重。但是老百姓會對出血這件事兒特別介意,在急診很多病人家屬看到這個出血量就會喊:“大夫,死人了,快來啊”。但是作為醫生,你要明白肉眼可見的出血我們都是好控製的,反而是那些內出血,意識不清楚的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要因為患者家屬的反應和催促就一股腦上去了。”
陳海點了點頭,隨後又跟著石主任走到了家屬談話室。嚴主任繼續說:“一般一個病人,我們問病史加快速查體不超過5分鍾。問清楚之後就趕緊寫病曆開醫囑,該給的治療給上。急診的病曆你要特別小心,你要隨時準備好病曆被封的準備,一旦病曆被封,你在上麵寫的每個字都會成為重要的法律文書。當初我老師教我的話,我也教給你。在急診,病曆沒寫就等於沒做。很多小醫生在急診就想著盡快寫完病曆去救病人,然後病曆就會有很多的錯漏。但是,如果你的病曆裏沒有寫下自己做了哪些處理和治療,一旦病人沒了或者病情惡化,病人家屬就會拿著你的急診病曆說事兒。防君子不防小人,你想盡快給病人治療,他們的家人可未必跟你是一條心,這都是血的教訓。”
說到這個,陳海就想起了自己在心內門診沒救迴來的那個病人,當時如果不是有節目組的攝像機全程記錄,梁主任又有先見之明提前和醫務處進行報備,恐怕自己的麻煩少不了。在急診,自己必須把這個教訓牢牢記住,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否則自己將來的麻煩少不了。
“急診和其他專科還有一個不同就在於家屬談話,急診的危重症患者很多,因此很多時候會有有創搶救的操作以及下達病危通知書的需要,這些操作進行之前都要跟家屬進行說明,家屬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要自作主張,即便是你清楚地知道這個患者再不搶救就救不迴來了,如果真的急,就跟病人家屬把話解釋清楚,盡快拿到他們的簽字。
家屬談話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將病人的情況以及可能產生的風險告知家屬,讓家屬能對患者的將來有一定的預期,決定是否要進行下一步的治療,避免搶救失敗後家屬找醫生麻煩的風險。第二個目的是希望能夠得到家屬的配合,讓我們能夠盡快順利地救人。這種談話是很需要技巧的,首先你要確認來人和患者的關係,必須是患者的直係親屬且能夠負法律責任的,否則任何談話簽字都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