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太子監國交作業
朱由榔:我不做亡國之君 作者:何其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南京之後的洪興皇帝心情很好。
雲南順利平叛,木府的巨額財寶他留了一部分在雲南,其餘的都充入國庫。
國家初立,百廢待興,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這次迴來,他還打算再適當地開一些工廠。
有了這些錢做創業資金,幹起事來就不那麽捉襟見肘。
出去一年,他的那一雙兒女也一歲多了,長得粉粉嫩嫩,胖嘟嘟惹人愛。
洪興一隻手一個,笨拙地摟在懷裏愛不釋手。
又親又抱,龍顏大悅。
顧念之也在一旁看著他們父子三人,眼裏滿是柔情。
小別勝新婚。
夜裏,兩人幾乎打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洪興並沒有醉在溫柔鄉,還是依舊早早地就起來了。
畢竟要上班的嘛。
首先,是聽取太子這一年的工作匯報。
朱慈煊在張煌言,李來亨和鄧凱的輔佐之下,活幹的很漂亮。
洪興皇帝很滿意,在他離開南京的這一年間,把南京甚至是全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土地劃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當初洪興在辰州府發現土地劃分有人動手腳後,就立即給在南京的朱慈煊寫信。
命他好好檢查一下全國各地土地劃分的具體情況。
這一查不要緊,果然發現有人暗箱操作,欺上瞞下。
太子對這些人深惡痛絕。
在他的治理之下,那些阻攔土地劃分政策的黑惡勢力、官員、土匪,均被一網打盡。
百姓一片歡唿聲。
有了土地,無天災人禍侵擾,百姓收成很不錯,賦稅自然也差不到哪裏。
這一年,南京機械製造局又加了幾條產線,生產力不斷提升。
短短一年的時間,火器產量突飛猛進。
太子朱慈煊也很明白,在這個世界,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
國防才是真正的後盾。
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他把火器專家鍾洵從廣州調來南京,交給他一批人,讓他帶著這一批人好好研發火器。
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他們有一個很特殊的稱謂,匠人。
在明朝,老朱將人分為軍、民、匠三等。
匠籍實行世襲製度。
換句話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
這個匠籍從你一生下來就給你定死了。
除非你家祖墳冒青煙或者噴火(皇帝特旨批準),要不然這輩子你爹打鐵你打鐵,你爹劁(qiāo)豬你劁豬(閹割牲畜)。
子孫後代世襲下去。
後來,匠籍製度,被滿清順治皇帝在順治二年(1645年)廢了。
當然,朱慈煊並不是要重啟匠籍製度,而是根據鍾洵的需求,從天下匠人中選出那些各行業出類拔萃之人,交給鍾洵。
他們有的會打鐵、有的會木活、有的會銅工等等。
讓鍾洵把這些人打造成帝國棟梁之材。
這一年,除了雲南土司叛亂之外,境內幾乎無戰亂,糧食豐收,百姓安樂。
整個大明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太子朱慈煊跟著倒黴老爹朱由榔從出生到現在,一路顛沛流離,是一個過過苦日子的人。
他對戰亂、饑餓和貧窮有著很絕望的體驗。
那年洪興入緬甸之前,為了防止出現被人一鍋端的情況,他把朱慈煊交給了竇名望。
臨行前,他吩咐竇名望好好訓練這個大明惟一的繼承人。
竇名望不負老板所托,帶著他在雲南大山裏艱難求生。
教他騎射之術,教他如何行軍打仗,帶他體驗百姓疾苦。
這次監國,更讓他明白創業之艱,守業之難。
監國期間,他宵衣旰食,枕戈待旦,常備不懈。
不敢有一刻放鬆。
有這樣一個居安思危的太子,眾臣也幹勁十足。
他們給了太子朱慈煊很高的評價。
勤政愛民、忠厚仁恕。
太子這麽能幹,洪興也就樂得清閑。
不過,對於皇家,特別是皇帝老子還活著的時候,兒子太能幹,似乎不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
因為兒子很容易被人扣上一頂謀反的大帽子。
在古代,無論是誰,一但他頭上有了這頂謀反的帽子,那基本是有多少腦袋就要掉多少腦袋。
很少有人能幸免。
最是無情帝王家。
洪興皇帝的大明朝,這次很不巧,有人想讓他睡不著。
太子監國的活幹的很漂亮。
這時候,擅長搞陰謀論的某位大臣來給洪興澆了一盆冷水。
“皇上,這一年,百姓隻知太子不知皇上,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洪興皇帝一愣,你們這是要幹嘛?
國家都還沒安定呢,就想著來離間我們父子關係。
其心可誅。
隻知太子不知皇上?這是什麽狗屁道理。
在穿越而來的洪興看來,隻要太子做的比他好,他恨不得現在就讓位。
躺平不好嗎?
每天和後宮佳麗們做做運動,喝喝花酒,心情愉悅不好嗎?
什麽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萬古流芳那都是癡話。
洪興曾經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曾說過一句話:
成功隻有一個方式,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這一生。
那個作家很有來頭,他叫當年明月。
洪興他不知道自己為何會穿越來到這裏,也許在他後世那個世界,他已經死了。
命運陰差陽錯地選擇他來到這裏,讓他肩負起興複大明的使命。
可如果有人可以做得比他更好,而這個人還是他兒子,那何樂而不為呢?
他很喜歡大明才子楊慎的那首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百年之後,所有人皆為塵埃,所有事皆為雲煙。
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生命誠可貴,能青史留名固然更好,可如若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也未嚐不可。
洪興皇帝他是這樣想的,他也打算這樣做。
隻是此時時機未到。
對於有人挑撥離間這事,洪興非常生氣。
這些自以為是的老學究,讀了幾本破書,不想著造福百姓,整天隻想著帝王之術,馭人之術,什麽狗屁。
洪興皇帝在大殿之上嚴厲斥責了這位不識好歹的大臣。
念在他年老,並沒有摘了他的腦袋。
革了他的職,停了他的退休金,讓他迴老家頤養天年去。
這一年,太子朱慈煊十六歲了。
是該解決一下終身大事了。
雲南順利平叛,木府的巨額財寶他留了一部分在雲南,其餘的都充入國庫。
國家初立,百廢待興,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這次迴來,他還打算再適當地開一些工廠。
有了這些錢做創業資金,幹起事來就不那麽捉襟見肘。
出去一年,他的那一雙兒女也一歲多了,長得粉粉嫩嫩,胖嘟嘟惹人愛。
洪興一隻手一個,笨拙地摟在懷裏愛不釋手。
又親又抱,龍顏大悅。
顧念之也在一旁看著他們父子三人,眼裏滿是柔情。
小別勝新婚。
夜裏,兩人幾乎打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洪興並沒有醉在溫柔鄉,還是依舊早早地就起來了。
畢竟要上班的嘛。
首先,是聽取太子這一年的工作匯報。
朱慈煊在張煌言,李來亨和鄧凱的輔佐之下,活幹的很漂亮。
洪興皇帝很滿意,在他離開南京的這一年間,把南京甚至是全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土地劃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當初洪興在辰州府發現土地劃分有人動手腳後,就立即給在南京的朱慈煊寫信。
命他好好檢查一下全國各地土地劃分的具體情況。
這一查不要緊,果然發現有人暗箱操作,欺上瞞下。
太子對這些人深惡痛絕。
在他的治理之下,那些阻攔土地劃分政策的黑惡勢力、官員、土匪,均被一網打盡。
百姓一片歡唿聲。
有了土地,無天災人禍侵擾,百姓收成很不錯,賦稅自然也差不到哪裏。
這一年,南京機械製造局又加了幾條產線,生產力不斷提升。
短短一年的時間,火器產量突飛猛進。
太子朱慈煊也很明白,在這個世界,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
國防才是真正的後盾。
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他把火器專家鍾洵從廣州調來南京,交給他一批人,讓他帶著這一批人好好研發火器。
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他們有一個很特殊的稱謂,匠人。
在明朝,老朱將人分為軍、民、匠三等。
匠籍實行世襲製度。
換句話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
這個匠籍從你一生下來就給你定死了。
除非你家祖墳冒青煙或者噴火(皇帝特旨批準),要不然這輩子你爹打鐵你打鐵,你爹劁(qiāo)豬你劁豬(閹割牲畜)。
子孫後代世襲下去。
後來,匠籍製度,被滿清順治皇帝在順治二年(1645年)廢了。
當然,朱慈煊並不是要重啟匠籍製度,而是根據鍾洵的需求,從天下匠人中選出那些各行業出類拔萃之人,交給鍾洵。
他們有的會打鐵、有的會木活、有的會銅工等等。
讓鍾洵把這些人打造成帝國棟梁之材。
這一年,除了雲南土司叛亂之外,境內幾乎無戰亂,糧食豐收,百姓安樂。
整個大明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太子朱慈煊跟著倒黴老爹朱由榔從出生到現在,一路顛沛流離,是一個過過苦日子的人。
他對戰亂、饑餓和貧窮有著很絕望的體驗。
那年洪興入緬甸之前,為了防止出現被人一鍋端的情況,他把朱慈煊交給了竇名望。
臨行前,他吩咐竇名望好好訓練這個大明惟一的繼承人。
竇名望不負老板所托,帶著他在雲南大山裏艱難求生。
教他騎射之術,教他如何行軍打仗,帶他體驗百姓疾苦。
這次監國,更讓他明白創業之艱,守業之難。
監國期間,他宵衣旰食,枕戈待旦,常備不懈。
不敢有一刻放鬆。
有這樣一個居安思危的太子,眾臣也幹勁十足。
他們給了太子朱慈煊很高的評價。
勤政愛民、忠厚仁恕。
太子這麽能幹,洪興也就樂得清閑。
不過,對於皇家,特別是皇帝老子還活著的時候,兒子太能幹,似乎不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
因為兒子很容易被人扣上一頂謀反的大帽子。
在古代,無論是誰,一但他頭上有了這頂謀反的帽子,那基本是有多少腦袋就要掉多少腦袋。
很少有人能幸免。
最是無情帝王家。
洪興皇帝的大明朝,這次很不巧,有人想讓他睡不著。
太子監國的活幹的很漂亮。
這時候,擅長搞陰謀論的某位大臣來給洪興澆了一盆冷水。
“皇上,這一年,百姓隻知太子不知皇上,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洪興皇帝一愣,你們這是要幹嘛?
國家都還沒安定呢,就想著來離間我們父子關係。
其心可誅。
隻知太子不知皇上?這是什麽狗屁道理。
在穿越而來的洪興看來,隻要太子做的比他好,他恨不得現在就讓位。
躺平不好嗎?
每天和後宮佳麗們做做運動,喝喝花酒,心情愉悅不好嗎?
什麽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萬古流芳那都是癡話。
洪興曾經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曾說過一句話:
成功隻有一個方式,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這一生。
那個作家很有來頭,他叫當年明月。
洪興他不知道自己為何會穿越來到這裏,也許在他後世那個世界,他已經死了。
命運陰差陽錯地選擇他來到這裏,讓他肩負起興複大明的使命。
可如果有人可以做得比他更好,而這個人還是他兒子,那何樂而不為呢?
他很喜歡大明才子楊慎的那首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百年之後,所有人皆為塵埃,所有事皆為雲煙。
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生命誠可貴,能青史留名固然更好,可如若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也未嚐不可。
洪興皇帝他是這樣想的,他也打算這樣做。
隻是此時時機未到。
對於有人挑撥離間這事,洪興非常生氣。
這些自以為是的老學究,讀了幾本破書,不想著造福百姓,整天隻想著帝王之術,馭人之術,什麽狗屁。
洪興皇帝在大殿之上嚴厲斥責了這位不識好歹的大臣。
念在他年老,並沒有摘了他的腦袋。
革了他的職,停了他的退休金,讓他迴老家頤養天年去。
這一年,太子朱慈煊十六歲了。
是該解決一下終身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