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剛蒙蒙亮,二妮兒起來在樹林裏轉著,張勝把行李卷打好,兩人又向森林深處走去。走到一道山梁跟前,張勝見有一個木頭房子,張勝走到房門口向裏麵張望,沒見著人,但是,卻有個土爐子上麵坐著的鍋裏煮著什麽,張勝便在木房子外麵放下行李等著主人迴來。
在這個功夫,張勝和二妮兒在周邊撿了幾捆柴禾,摞起來。快到晌午時分,一個穿著豹皮大衣,頭上戴著一個狗皮帽子,一雙毛氈鞋的四十多歲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張勝知道這是主人,主人扛著一隻自製弓箭,上麵掛著幾隻兔子和獐子還有幾隻野雞迴來了。
張勝上前和主人打招唿道:“大哥,我們是逃荒的難民,剛來到你家見屋裏沒人,也沒敢進去,等著您迴來,你能否收留我們。”
主人便說:“你們住一兩天可以,我這沒吃沒喝的,住時間長了咱們都得餓死。”張勝說:“大哥,我們歇歇腳就走。”“進來吧,”主人道。
張勝和二妮兒進到木屋裏見裏麵有一張木床,旁邊放了一個木墩子當凳子用,一個粗木頭段從中間劈成兩半,放倒當桌子,中間一個土爐子,煙筒是土磚砌成的,轉著圈延伸到牆外。主人說:“屋子太小,你們找地方坐吧。”
端下煮著土豆的鍋,能聞到一股熟土豆味,主人掀開鍋蓋,裝了一碗土豆放在矮桌上說:“煮土豆,吃吧。”幾個人拿著土豆吃了起來。
這就是幾個人的午飯,吃完了,主人到外麵給打迴來的幾隻兔子和獐子剝皮,張勝看主人在那裏忙活著,也上去幫忙。
張勝問主人道:“大哥,我去挑水哪裏有水?”主人說:“往南邊走一裏地有條小河。”張勝到屋裏拿水桶,見靠牆一個木棒,張勝把水桶上的繩子掛在木棒上用肩膀挑著往南邊走去。
森林裏的路坑窪不平,到河邊根本沒有路,張勝徑直朝南走著,走了一段路張勝聽見有嘩嘩的水聲,便知道河邊到了。
張勝來到河邊找了一個平緩一點的坡道,河水流速挺急,張勝走到河邊洗了一把臉,又喝了幾口水,然後把兩個水桶的水打滿,挑著水向小木屋的方向走去。
二妮兒按照主人的吩咐把一個兔子洗了,砍開放到鍋裏煮著,二妮兒把屋裏屋外打掃收拾著,這時張勝挑著半擔水迴來了。
本來挑了一滿擔水,上山走的一路撒了不少,迴來剩下半擔水。張勝問主人道:“水挑迴來時是滿的,到家剩半桶了,這些水夠嗎?不夠我再去挑。”
主人說:“夠了,不用再挑了。”屋主人把拿迴來的野物都剝皮收拾幹淨了,張勝說:“這些野物吃不完可以拿到集市上去換錢。”主人說:“送到飯館去。”
張勝說:“需要我幫忙嗎?我跟你一起去?”主人說:“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了,你們在我家幫我看家吧。”主人用擔子挑著剝了皮的獵物向山外走去。張勝和二妮兒在木屋裏看著煮在鍋裏的兔子,張勝想找點調料放進鍋裏,可是,找了半天沒看見有調料,爐子角落裏有個木盒子,裏麵有一大塊大粒鹽,張勝用鐵鏟子敲那塊鹽,敲下來一小塊太小,張勝又敲了一塊下來,都放進鍋裏。
煮兔子肉一股草腥味,沒有調料,肯定不太好吃。張勝夾出一塊嚐了嚐,隻有鹹味,什麽味都沒有。二妮兒說:“有吃的都已經不錯了,哪有那麽多事兒。”
張勝說:“我得去樹林裏找點板材和樹枝迴來做炕用,你在家看著。”說完張勝向森林深處走去,走了很長一段路,樹枝和木段倒不少,就是沒有木板,張勝拉迴來不少樹枝和木段。
用主家的斧頭砍去多餘的樹梢和粗大枝幹,用三個粗木段墊在下麵,把樹枝並排擺在木段上,用破布條把樹枝綁在木段上固定好,很快一張木床做好了,兩人把木床抬進了小木屋裏麵把木床放上整個屋子就滿了,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
張勝又把床立起來靠著牆道:“等晚上睡覺的時候再放下來吧。”天快黑時,主人迴來了,二妮兒把煮好的兔子肉倒進一個瓦盆裏,用鍋煮了一鍋高粱米粥。
主人一看又有飯,又有肉便說道:“今天的飯算是豐盛了,還有飯吃,我一個人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能打著獵物就能吃頓飽的,打不著就挨餓,有時候三四、天都打不著東西,所以,為了細水長流我隻能把打來的東西拿到飯館換點錢買點粗糧度日。
你們來之前我的糧食正好吃完,我就上山去找曾經下過套子和挖了陷阱的裏麵看有沒有兔子啥的,還好夾著了幾隻,這不我買了一點玉米麵,這迴咱們有吃的了。”說著把一袋玉米麵放在了爐子旁邊。
二妮兒盛了一碗高粱米飯端到房主的麵前道:“大哥吃飯吧,熱乎乎的。兔子肉也煮好了,您嚐嚐。”主人端過碗來吃了起來道:“嗯!好吃。”幾個人吃飽了飯,二妮兒刷完了碗,天已經全黑下來,為了省電,都不點燈,點燈費油,再說也沒有煤油。
所以,都早早的睡下,房主見張勝已經把床綁好便說:“你們做的床很不錯嘛,天不早了,借著爐火把床支好鋪上早點睡吧,我先躺下睡了。”
二妮兒和張勝在爐子火光的照射下,把用樹枝綁成的床放平,把自己的被褥鋪上,也和衣躺下睡了。
睡到半夜聽到有嘰裏哇啦的說話聲,二妮兒首先聽到起來推醒張勝,張勝也起來往外看道:“是日本兵,他們怎麽到山裏來了?”幾個人都在木屋站起來望著窗外,日本兵正端著槍遠遠的向木屋這邊走來。
二妮兒說:“快走吧,日本兵拿著槍,等到了跟前就走不了啦。”二妮兒把床上的被褥卷起,把捆木頭床的布條解下來,捆好被子給二妮兒抱著,張勝把拿來的鍋碗和那半袋高粱米,扛起來往木屋後麵的樹林深處跑去。
木屋的主人舍不得自己的木屋不想走,日本兵來到木屋見地上的床,便要在屋裏休息,屋主不願讓他們住,日本兵一氣之下把屋主用刺刀捅了,張勝和二妮兒在樹後看到這一切,嚇得渾身哆嗦,兩人扛著自己的東西朝森林深處走去。
天已經開始大亮,兩人一直順著山的邊沿向西走,翻過了大山來到了一條大河邊,張勝感覺危險已經遠離他們時便說:“咱們在這裏做飯吃吧,我看這河水很清。”
二妮兒也累的沒有了力氣,便答應道:“做飯吃,歇歇再走。”兩人在河邊洗了洗臉和手,張勝拿鍋到河邊舀了半鍋水來到樹林中,和以前在野外一樣支鍋燒火,二妮兒把一碗高粱米倒進鍋裏,張勝把撿來的柴禾送進鍋底,火舌舔著鍋底,很快就把高粱米煮的稀爛。
兩人饑不擇食的大口吃著高粱米粥,吃完了休息一會兒繼續朝西南方向走,走了七、八天,累了找個山腳睡一會兒,起來繼續走。還要防著大型野生動物。
終於見到有了人家,說著聽不懂的話,張勝問一個會說漢話的老頭道:“大爺,這是哪裏,怎麽聽不懂他們說啥。”老頭說:“這是內蒙古,你聽不懂就對啦,他們說的都是蒙古話。”
張勝吃驚的說:“聽不懂話咋找活幹那?”老頭說:“你想找活幹?我領你們去,阿爾斯楞家正好要用人,你現在跟我走。”
張勝跟著熱心的老頭往阿爾斯楞家走去,穿過一片樹林,兩人來到一個圓氈房跟前,從外麵看是個圓形,進去後裏麵還挺大,裏麵一半的地方都搭成了炕,地上一個泥土磚砌成的爐子。
張勝跟著老頭進到氈房裏麵,隻見一個三十開外的大漢頭戴一頂常常毛的皮帽子,身穿大襟皮袍,腳穿一雙長皮靴,正坐在炕上喝著奶茶,旁邊坐著兩個孩子頭戴尖尖頂的白毛氈帽,煞是好看。
炕裏麵躺著阿爾斯楞的老婆,懷裏摟著一個小孩,看樣子是剛生下沒多久。老頭進屋便說道:“阿爾斯楞,你不是要雇人幫忙嗎?我給你找了倆。”
阿爾斯楞從炕上下來見是兩個漢族,便用漢語說:“你們能幹啥?”張勝說:“你叫我們幹啥,我們就幹啥。”阿爾斯楞說:“你們給我放羊去,我有十五頭駱駝,二十匹馬,五頭牛,五百三十隻羊,你們要會騎馬才行,不會騎馬幹不了這活”
張勝說:“東家,我不會騎馬,你能教我嗎?”阿爾斯楞說:“行,我教你,現在雇人也很難雇,找不到人。”張勝把東西放在了氈房外麵,兩人跟著阿爾斯楞來到牲畜圈看他的這些牲畜,看樣子是阿爾斯楞自己放牧剛迴來,生畜都吃的飽飽的,幾頭牛臥在一邊倒嚼,十幾頭駱駝的嘴裏也在不停的嚼著,一排馬站在那裏打著響鼻,有的喝著石槽裏的水,有的咀嚼著馬槽裏的幹麥草。
看了一圈,阿爾斯楞說:“你們明天跟我去放牧,順便教你們騎馬,看我怎麽放,等熟悉了我就把他們交給你們放啦。”張勝說:“好。”幾個人看完了牲畜,迴到阿爾斯楞的氈房裏,氈房還是暖和,爐子又生著火,上麵一個鐵架子上,還坐了一把大錫茶壺,阿爾斯楞提起大茶壺往一個木碗裏倒了一碗奶茶道:“你們喝這個吧,這裏有海生包爾斯克,吃一點。”
說著從旁邊一個木盒子裏拿出兩個又圓又厚的大餅遞到張勝跟前,張勝接過那兩個叫做海生包爾斯克的烤餅,翻過來看了看,給二妮兒一個,兩人就著奶茶大口小口的啃了起來。不成想,兩個烤餅都被倆人一掃而光。
阿爾斯楞見倆人把兩個烤餅吃完了便問道:“吃飽沒有?還要不要?”張勝連忙擺手說:“夠了,夠了,吃飽了。”阿爾斯楞說:“你們兩個到這個炕的那邊睡,我們在這邊睡。”炕上中間從房頂到炕上掛了一個布簾子將兩家分開。張勝一家和阿爾斯楞一家都在沒有煤油燈的狀況下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張勝和二妮兒都起來做著出去放牧前的準備,阿爾斯楞也起來帶上夠出去一天的食物和水,把三匹馬的背上各綁了一個馬鞍子,趕著駱駝、馬、羊和牛向周邊的草場走去。來到一望無邊的綠色大草原,張勝和二妮兒的心情無比的暢快,看著遠處的羊就像一個個小白點,羊群低頭吃著青草,栩栩的向前走著。
阿爾斯楞對張勝說:“你們要給我放牧就要學騎馬,現在我教你們騎馬。”他讓張勝坐上馬給張勝說著要領道:“你要先在馬前麵接近它,讓馬可以看到你,這樣還可以避開它的後蹄,以免被踢著。然後用手牽住馬的籠頭,防止被愛咬人的馬咬一口,拉著馬多溜一會兒,讓它跟你熟悉。
把韁繩牢牢抓在手裏,但不能使勁拽,兩腿一夾馬肚子馬就走了,開始先慢慢的跑,有點顛慢慢習慣就好了,馬鐙子要踩在腳掌的前部要踩緊馬鐙子,不要踩在腳跟上,這樣從馬上掉下來時不會被腳蹬子掛住,不至於會掉下馬來被拖扯。
開始小跑時抬起屁股不會把屁股磨破,一旦馬蹄子撒開跑起來要抓緊鞍前鐵環,踩緊馬鐙站起來,讓屁股和馬鞍完全離開。
下馬時,腳後跟蹬緊馬鐙,一隻手抓緊馬鞍前的鐵環,另一隻手把韁繩帶向左邊盡量讓馬頭向左歪。這樣如果馬受驚後也隻能往左轉圈。”
張勝按照阿爾斯楞說的上到馬背上,阿爾斯楞騎到張勝後麵,指揮著張勝如何掌握騎馬的要領,張勝在阿爾斯楞的言傳身教之下很快掌握了騎馬要領,他帶著二妮教她練習騎馬,沒出半個月兩人已經可以單獨出去放牧了。
騎著馬跟著羊群走出三、四十公裏之外,有時走出幾天。近處的草吃光了,就要往遠處走,因為,遠處草肥水美。早出晚歸,張勝和二妮兒在草灘上看著牛羊、駱駝和馬吃著草,阿爾斯楞給每人一件老羊皮大衣。
在野外的草地上,張勝放著羊感覺困意難忍,不知不覺躺在草地上睡著了,二妮兒一個人跟著羊群往遠處走去,等張勝睡醒起來一看,羊群和二妮兒已經不知去向,張勝低頭看著羊屎蛋和駱駝糞還有羊的腳印,跟著腳印走了四、五公裏才找到二妮兒和羊群。
眼看太陽快要落山了,兩人趕著幾百隻羊群和牛馬及駱駝往家的方向走,火紅的晚霞給眼前的羊群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衣裳,頭羊領著羊群急急地朝家走著,張勝、二妮兒在後麵趕著落後的羊群。
在這個功夫,張勝和二妮兒在周邊撿了幾捆柴禾,摞起來。快到晌午時分,一個穿著豹皮大衣,頭上戴著一個狗皮帽子,一雙毛氈鞋的四十多歲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張勝知道這是主人,主人扛著一隻自製弓箭,上麵掛著幾隻兔子和獐子還有幾隻野雞迴來了。
張勝上前和主人打招唿道:“大哥,我們是逃荒的難民,剛來到你家見屋裏沒人,也沒敢進去,等著您迴來,你能否收留我們。”
主人便說:“你們住一兩天可以,我這沒吃沒喝的,住時間長了咱們都得餓死。”張勝說:“大哥,我們歇歇腳就走。”“進來吧,”主人道。
張勝和二妮兒進到木屋裏見裏麵有一張木床,旁邊放了一個木墩子當凳子用,一個粗木頭段從中間劈成兩半,放倒當桌子,中間一個土爐子,煙筒是土磚砌成的,轉著圈延伸到牆外。主人說:“屋子太小,你們找地方坐吧。”
端下煮著土豆的鍋,能聞到一股熟土豆味,主人掀開鍋蓋,裝了一碗土豆放在矮桌上說:“煮土豆,吃吧。”幾個人拿著土豆吃了起來。
這就是幾個人的午飯,吃完了,主人到外麵給打迴來的幾隻兔子和獐子剝皮,張勝看主人在那裏忙活著,也上去幫忙。
張勝問主人道:“大哥,我去挑水哪裏有水?”主人說:“往南邊走一裏地有條小河。”張勝到屋裏拿水桶,見靠牆一個木棒,張勝把水桶上的繩子掛在木棒上用肩膀挑著往南邊走去。
森林裏的路坑窪不平,到河邊根本沒有路,張勝徑直朝南走著,走了一段路張勝聽見有嘩嘩的水聲,便知道河邊到了。
張勝來到河邊找了一個平緩一點的坡道,河水流速挺急,張勝走到河邊洗了一把臉,又喝了幾口水,然後把兩個水桶的水打滿,挑著水向小木屋的方向走去。
二妮兒按照主人的吩咐把一個兔子洗了,砍開放到鍋裏煮著,二妮兒把屋裏屋外打掃收拾著,這時張勝挑著半擔水迴來了。
本來挑了一滿擔水,上山走的一路撒了不少,迴來剩下半擔水。張勝問主人道:“水挑迴來時是滿的,到家剩半桶了,這些水夠嗎?不夠我再去挑。”
主人說:“夠了,不用再挑了。”屋主人把拿迴來的野物都剝皮收拾幹淨了,張勝說:“這些野物吃不完可以拿到集市上去換錢。”主人說:“送到飯館去。”
張勝說:“需要我幫忙嗎?我跟你一起去?”主人說:“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了,你們在我家幫我看家吧。”主人用擔子挑著剝了皮的獵物向山外走去。張勝和二妮兒在木屋裏看著煮在鍋裏的兔子,張勝想找點調料放進鍋裏,可是,找了半天沒看見有調料,爐子角落裏有個木盒子,裏麵有一大塊大粒鹽,張勝用鐵鏟子敲那塊鹽,敲下來一小塊太小,張勝又敲了一塊下來,都放進鍋裏。
煮兔子肉一股草腥味,沒有調料,肯定不太好吃。張勝夾出一塊嚐了嚐,隻有鹹味,什麽味都沒有。二妮兒說:“有吃的都已經不錯了,哪有那麽多事兒。”
張勝說:“我得去樹林裏找點板材和樹枝迴來做炕用,你在家看著。”說完張勝向森林深處走去,走了很長一段路,樹枝和木段倒不少,就是沒有木板,張勝拉迴來不少樹枝和木段。
用主家的斧頭砍去多餘的樹梢和粗大枝幹,用三個粗木段墊在下麵,把樹枝並排擺在木段上,用破布條把樹枝綁在木段上固定好,很快一張木床做好了,兩人把木床抬進了小木屋裏麵把木床放上整個屋子就滿了,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
張勝又把床立起來靠著牆道:“等晚上睡覺的時候再放下來吧。”天快黑時,主人迴來了,二妮兒把煮好的兔子肉倒進一個瓦盆裏,用鍋煮了一鍋高粱米粥。
主人一看又有飯,又有肉便說道:“今天的飯算是豐盛了,還有飯吃,我一個人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能打著獵物就能吃頓飽的,打不著就挨餓,有時候三四、天都打不著東西,所以,為了細水長流我隻能把打來的東西拿到飯館換點錢買點粗糧度日。
你們來之前我的糧食正好吃完,我就上山去找曾經下過套子和挖了陷阱的裏麵看有沒有兔子啥的,還好夾著了幾隻,這不我買了一點玉米麵,這迴咱們有吃的了。”說著把一袋玉米麵放在了爐子旁邊。
二妮兒盛了一碗高粱米飯端到房主的麵前道:“大哥吃飯吧,熱乎乎的。兔子肉也煮好了,您嚐嚐。”主人端過碗來吃了起來道:“嗯!好吃。”幾個人吃飽了飯,二妮兒刷完了碗,天已經全黑下來,為了省電,都不點燈,點燈費油,再說也沒有煤油。
所以,都早早的睡下,房主見張勝已經把床綁好便說:“你們做的床很不錯嘛,天不早了,借著爐火把床支好鋪上早點睡吧,我先躺下睡了。”
二妮兒和張勝在爐子火光的照射下,把用樹枝綁成的床放平,把自己的被褥鋪上,也和衣躺下睡了。
睡到半夜聽到有嘰裏哇啦的說話聲,二妮兒首先聽到起來推醒張勝,張勝也起來往外看道:“是日本兵,他們怎麽到山裏來了?”幾個人都在木屋站起來望著窗外,日本兵正端著槍遠遠的向木屋這邊走來。
二妮兒說:“快走吧,日本兵拿著槍,等到了跟前就走不了啦。”二妮兒把床上的被褥卷起,把捆木頭床的布條解下來,捆好被子給二妮兒抱著,張勝把拿來的鍋碗和那半袋高粱米,扛起來往木屋後麵的樹林深處跑去。
木屋的主人舍不得自己的木屋不想走,日本兵來到木屋見地上的床,便要在屋裏休息,屋主不願讓他們住,日本兵一氣之下把屋主用刺刀捅了,張勝和二妮兒在樹後看到這一切,嚇得渾身哆嗦,兩人扛著自己的東西朝森林深處走去。
天已經開始大亮,兩人一直順著山的邊沿向西走,翻過了大山來到了一條大河邊,張勝感覺危險已經遠離他們時便說:“咱們在這裏做飯吃吧,我看這河水很清。”
二妮兒也累的沒有了力氣,便答應道:“做飯吃,歇歇再走。”兩人在河邊洗了洗臉和手,張勝拿鍋到河邊舀了半鍋水來到樹林中,和以前在野外一樣支鍋燒火,二妮兒把一碗高粱米倒進鍋裏,張勝把撿來的柴禾送進鍋底,火舌舔著鍋底,很快就把高粱米煮的稀爛。
兩人饑不擇食的大口吃著高粱米粥,吃完了休息一會兒繼續朝西南方向走,走了七、八天,累了找個山腳睡一會兒,起來繼續走。還要防著大型野生動物。
終於見到有了人家,說著聽不懂的話,張勝問一個會說漢話的老頭道:“大爺,這是哪裏,怎麽聽不懂他們說啥。”老頭說:“這是內蒙古,你聽不懂就對啦,他們說的都是蒙古話。”
張勝吃驚的說:“聽不懂話咋找活幹那?”老頭說:“你想找活幹?我領你們去,阿爾斯楞家正好要用人,你現在跟我走。”
張勝跟著熱心的老頭往阿爾斯楞家走去,穿過一片樹林,兩人來到一個圓氈房跟前,從外麵看是個圓形,進去後裏麵還挺大,裏麵一半的地方都搭成了炕,地上一個泥土磚砌成的爐子。
張勝跟著老頭進到氈房裏麵,隻見一個三十開外的大漢頭戴一頂常常毛的皮帽子,身穿大襟皮袍,腳穿一雙長皮靴,正坐在炕上喝著奶茶,旁邊坐著兩個孩子頭戴尖尖頂的白毛氈帽,煞是好看。
炕裏麵躺著阿爾斯楞的老婆,懷裏摟著一個小孩,看樣子是剛生下沒多久。老頭進屋便說道:“阿爾斯楞,你不是要雇人幫忙嗎?我給你找了倆。”
阿爾斯楞從炕上下來見是兩個漢族,便用漢語說:“你們能幹啥?”張勝說:“你叫我們幹啥,我們就幹啥。”阿爾斯楞說:“你們給我放羊去,我有十五頭駱駝,二十匹馬,五頭牛,五百三十隻羊,你們要會騎馬才行,不會騎馬幹不了這活”
張勝說:“東家,我不會騎馬,你能教我嗎?”阿爾斯楞說:“行,我教你,現在雇人也很難雇,找不到人。”張勝把東西放在了氈房外麵,兩人跟著阿爾斯楞來到牲畜圈看他的這些牲畜,看樣子是阿爾斯楞自己放牧剛迴來,生畜都吃的飽飽的,幾頭牛臥在一邊倒嚼,十幾頭駱駝的嘴裏也在不停的嚼著,一排馬站在那裏打著響鼻,有的喝著石槽裏的水,有的咀嚼著馬槽裏的幹麥草。
看了一圈,阿爾斯楞說:“你們明天跟我去放牧,順便教你們騎馬,看我怎麽放,等熟悉了我就把他們交給你們放啦。”張勝說:“好。”幾個人看完了牲畜,迴到阿爾斯楞的氈房裏,氈房還是暖和,爐子又生著火,上麵一個鐵架子上,還坐了一把大錫茶壺,阿爾斯楞提起大茶壺往一個木碗裏倒了一碗奶茶道:“你們喝這個吧,這裏有海生包爾斯克,吃一點。”
說著從旁邊一個木盒子裏拿出兩個又圓又厚的大餅遞到張勝跟前,張勝接過那兩個叫做海生包爾斯克的烤餅,翻過來看了看,給二妮兒一個,兩人就著奶茶大口小口的啃了起來。不成想,兩個烤餅都被倆人一掃而光。
阿爾斯楞見倆人把兩個烤餅吃完了便問道:“吃飽沒有?還要不要?”張勝連忙擺手說:“夠了,夠了,吃飽了。”阿爾斯楞說:“你們兩個到這個炕的那邊睡,我們在這邊睡。”炕上中間從房頂到炕上掛了一個布簾子將兩家分開。張勝一家和阿爾斯楞一家都在沒有煤油燈的狀況下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張勝和二妮兒都起來做著出去放牧前的準備,阿爾斯楞也起來帶上夠出去一天的食物和水,把三匹馬的背上各綁了一個馬鞍子,趕著駱駝、馬、羊和牛向周邊的草場走去。來到一望無邊的綠色大草原,張勝和二妮兒的心情無比的暢快,看著遠處的羊就像一個個小白點,羊群低頭吃著青草,栩栩的向前走著。
阿爾斯楞對張勝說:“你們要給我放牧就要學騎馬,現在我教你們騎馬。”他讓張勝坐上馬給張勝說著要領道:“你要先在馬前麵接近它,讓馬可以看到你,這樣還可以避開它的後蹄,以免被踢著。然後用手牽住馬的籠頭,防止被愛咬人的馬咬一口,拉著馬多溜一會兒,讓它跟你熟悉。
把韁繩牢牢抓在手裏,但不能使勁拽,兩腿一夾馬肚子馬就走了,開始先慢慢的跑,有點顛慢慢習慣就好了,馬鐙子要踩在腳掌的前部要踩緊馬鐙子,不要踩在腳跟上,這樣從馬上掉下來時不會被腳蹬子掛住,不至於會掉下馬來被拖扯。
開始小跑時抬起屁股不會把屁股磨破,一旦馬蹄子撒開跑起來要抓緊鞍前鐵環,踩緊馬鐙站起來,讓屁股和馬鞍完全離開。
下馬時,腳後跟蹬緊馬鐙,一隻手抓緊馬鞍前的鐵環,另一隻手把韁繩帶向左邊盡量讓馬頭向左歪。這樣如果馬受驚後也隻能往左轉圈。”
張勝按照阿爾斯楞說的上到馬背上,阿爾斯楞騎到張勝後麵,指揮著張勝如何掌握騎馬的要領,張勝在阿爾斯楞的言傳身教之下很快掌握了騎馬要領,他帶著二妮教她練習騎馬,沒出半個月兩人已經可以單獨出去放牧了。
騎著馬跟著羊群走出三、四十公裏之外,有時走出幾天。近處的草吃光了,就要往遠處走,因為,遠處草肥水美。早出晚歸,張勝和二妮兒在草灘上看著牛羊、駱駝和馬吃著草,阿爾斯楞給每人一件老羊皮大衣。
在野外的草地上,張勝放著羊感覺困意難忍,不知不覺躺在草地上睡著了,二妮兒一個人跟著羊群往遠處走去,等張勝睡醒起來一看,羊群和二妮兒已經不知去向,張勝低頭看著羊屎蛋和駱駝糞還有羊的腳印,跟著腳印走了四、五公裏才找到二妮兒和羊群。
眼看太陽快要落山了,兩人趕著幾百隻羊群和牛馬及駱駝往家的方向走,火紅的晚霞給眼前的羊群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衣裳,頭羊領著羊群急急地朝家走著,張勝、二妮兒在後麵趕著落後的羊群。